1 / 51

课程改革与学生评价

课程改革与学生评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王斌华.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一、评价现状:狭隘的、片面的学生评价观 二、评价内容:培养和考查创新能力 三、评价方法:多样化与质性评价 四、评价形式:研究性课题

kella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课程改革与学生评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程改革与学生评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王斌华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3. 一、评价现状:狭隘的、片面的学生评价观 二、评价内容:培养和考查创新能力 三、评价方法:多样化与质性评价 四、评价形式:研究性课题 五、评价记分:淡化分数与突出透明度 六、评价方向: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 价体系

  4. 一、评价现状:狭隘的、片面的学生评价观 1、五种不正常的现象 2、一种“优势” 3、三种严重的后果

  5. 1、五种不正常的现象 • 注重书面测试(纸笔测试),忽视其他测试手段 • 注重容易量化的评价目标,忽视不易量化的评价目标 • 注重死记硬背,忽视能力的培养 • 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 • 注重分数名次,忽视起点与进步(分层)

  6. 提倡分层备课、分层提问、分层辅导、分层布置和批改作业、分层考试等。提倡分层备课、分层提问、分层辅导、分层布置和批改作业、分层考试等。 • 提倡科学合理的排名方法,如总分前10名、单科前10名、项目前10名、进步分前10名、按性别排名、按小组排名、按课桌排名。 • 04年11月25日通过《上海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学校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不得把升学率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指标。

  7. 2、一种“优势” • 我国学生特别擅长考试。 • 我国较多采用演绎法,要求学生运用公式、定理等解题。这是应付考试的方法。 • 我国较少采用归纳法,要求学生从无序的、复杂的现象中归纳出有序的规律、定理和公式。这是做学问的方法,拿诺贝尔奖的方法。

  8. 我国较多坚持了传统教育的思想。其缺陷在于:在本质上,它是来自上面和外部的灌输。我国较多坚持了传统教育的思想。其缺陷在于:在本质上,它是来自上面和外部的灌输。 • 我国较少强调现代教育的思想。其先进在于:具有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探究和创新。

  9. 3、三种严重的后果 • 缺乏创新能力 • 《中国孩子:计算能力世界第一,创造能力倒数第五》 • 《我国半数青少年创造性思维有障碍》 • 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是创造性思维的 4 种主要障碍。 • 缺乏实践(动手)能力 • 荒废杰出人才

  10. 《中国孩子:计算能力世界第一,创造能力倒数第五》《中国孩子:计算能力世界第一,创造能力倒数第五》 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但是孩子们为此付出的是沉重的代价。中国学生在学校用来做数学题的时间每周307分钟,其他国家孩子学数学的时间仅为217分钟。令人痛心的是,中国学生为这个“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

  11. 《我国半数青少年创造性思维有障碍》 一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青少年创造力培养调查报告日前公布结果。调查显示,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仍然是制约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因素。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是创造性思维的4 种主要障碍,有上述障碍的青少年高达一半以上。

  12. 3、三种严重的后果 • 缺乏创新能力 • 《中国孩子:计算能力世界第一,创造能力倒数第五》 • 《我国半数青少年创造性思维有障碍》 • 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是创造性思维的 4 种主要障碍。 • 缺乏实践(动手)能力 • 荒废杰出人才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重要位置。 • 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摘自江泽民2002年9月8日在 北京师大百年校庆上的讲话 …

  14. 二、考试内容:培养和考查创新能力 1、培养和考查创造能力 2、培养和考查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3、培养和考查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4、值得注意的问题

  15. 1、培养和考查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 • 表达式创造能力 • 技能式创造能力 • 革新式创造能力 • 发明式创造能力 • 突变式创造能力

  16. 2、培养和考查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发散性思维即求异思维,是对某个问题提出多种独特答案的能力,它包括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精心推敲的能力。 特级教师魏书生有句名言:“每件事都有一百种做法。” 应该强调: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道路通罗马”。(题例)

  17. 题例: 《发展与环境》一书指出:“你可以不卷入战争,你可以不从事生产,但是你不能不关心环境,除非你拒绝生存。”这句话反映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试根据所学的知识列举至少四种人类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并选择其中之一设计一幅漫画,并写出漫画的名称。 2002年湖北宜昌地理中考题

  18. 点评:题中引用的那句话,精辟地道出了地理学所研究的人地关系,既联系了社会焦点,又联系了课本。在列举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时,学生可以结合社会实际进行回答,答案是不定的、多元的,具有很强的发散性和灵活性。要求学生设计一幅反映环境问题的漫画,并给出标题,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是近年来颇具新意、设计成功的创新之作。点评:题中引用的那句话,精辟地道出了地理学所研究的人地关系,既联系了社会焦点,又联系了课本。在列举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时,学生可以结合社会实际进行回答,答案是不定的、多元的,具有很强的发散性和灵活性。要求学生设计一幅反映环境问题的漫画,并给出标题,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是近年来颇具新意、设计成功的创新之作。 03/4/14《文汇报》

  19. 3、培养和考查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 不要将批判性思维与过去的“怀疑一切、批判一切、打倒一切”相提并论。 • 批判性思维充满着反思和超越,本身就是发展和建树的过程,也是挑战相对权威、相对真理的过程。

  20. 4、值得注意的问题 (1)鼓励和支持创新 • 不要成为形成创新能力的阻力 • 加强对潜意识、下意识和梦幻意识的注意 • 强调基础与创新的关系

  21. (2)正确处理记忆与创新的关系 题例:在理解十五世纪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中央集权的普遍倾向时,你认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因素哪个最重要?为什么这个因素比其他因素更重要?

  22. (3)正确认识客观试题的利弊 • 客观、公正、容易批改、试题分布均匀等 • 琐碎知识、识别答案、错误强化、测试低级技能、鼓励猜题等

  23. 三、评价方法:多样化与质性评价 评价方法包括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学生自我命题、学生档案袋、分层考试等。 1、学生档案袋 2、分层考试

  24. 1、学生档案袋 • 学生档案袋的内涵 • 学生档案袋的特征 • 学生档案袋的类型 • 学生档案袋的评价

  25. 学生档案袋的内涵 又被称为“学生成长记录袋”。如艺术家、作家、记者建立个人档案袋一样,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档案袋,充分感受成长的过程、进步、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26. 学生档案袋的特征 • 资料丰富。作业、作品、奖状、证书、活动记录(社会、文体、实践)等。 • 资料典型。选择性、真实性、反思性。 • 突出个性。 • 有所侧重。学科、德智体美劳等。

  27. 学生档案袋的类型 • 过程性。体现目标、努力和进步的过程,如提高写作的过程。 • 结果性。试卷、教师评语、自我评价等。 • 展示性。最佳作品、最高奖状等。

  28. 学生档案袋的评价 • 学生自我介绍和陈述。 • 核实档案袋资料的真实性。 • 建议进一步说明,或补充、充实新资料。 • 实施评价,如曲线图、评价表等。

  29. 曲线图 A B C D E 一 二 三 四 五

  30. 评价表

  31. 2、分层考试 分层考试又被称为“适应个别差异考试”,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 基本原则 • 试卷模式 • 分数与题库

  32. 基本原则 • 评价正面成就。充分展示考生知道了什么、理解了什么和能够干什么,而不是偏题和怪题。 • 不同能力的考生面对难度不同的试卷。让能力较强的考生面对难度较高的试卷并获得高分;让学习困难的学生面对难度较低的试卷并获得相应的分数。

  33. 试卷模式 • 单一卷模式(试题由易到难依次排列) • 加试卷模式(普通卷、提高卷) • 三卷排列模式(容易卷、普通卷、困难卷) • 四卷重叠模式(四卷由易到难依次排列)

  34. 分数与题库 以三卷排列模式为例: 1、容易卷+普通卷 分数: B、C、D、E、F 2、普通卷+困难卷 分数:A、B、C、D、E、F

  35. 上海晋元中学、民立中学、长春一汽十中等一大批中小学尝试了分层考试,获得了成功。上海晋元中学、民立中学、长春一汽十中等一大批中小学尝试了分层考试,获得了成功。

  36. 《试卷难易分三种,长春一汽十中给丑小鸭创造成功机会》《试卷难易分三种,长春一汽十中给丑小鸭创造成功机会》 长春一汽十中期末考试为二年级学生设计了A、B、C三套试卷,试题难度递减,答哪一类试卷,由学生自选,教师加以指导。 初二(1)班约40名学生,20多人选择了难易适中的B 卷。据统计,近三成学生主动选择了较为简单的 C 卷,这个结果与校方的预计基本一致。

  37. 校长张彤说:“分层考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量力而行,逐渐进步。”校长张彤说:“分层考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量力而行,逐渐进步。” “调查发现,60%以上的中学生经历几次考试挫折后,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这时苦口婆心地教育,往往适得其反,增加他们的逆反心理。考卷分层次,让学生在选择难易程度相当的试卷后,成绩升高,这时孩子会重新找到自信,教师再适当地给予夸奖,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8. 战宏宇同学考试结束后,走了考场,舒了一口气。这次考试,他答的是B卷,感觉自己能有个好成绩。战宏宇同学考试结束后,走了考场,舒了一口气。这次考试,他答的是B卷,感觉自己能有个好成绩。 战宏宇同学在上一次6月份月考时选择C 卷,并在C 级测试中得了第三名,这让他重新认识了自己:“我当时想,如果再努努力,下一次一定会更好。”

  39. 一位老师形象地描述了他对分层考试的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影响成功最大的因素就是自信心和努力的程度。大家都知道丑小鸭的故事,其实,它是一只白天鹅,因为它不认同自我,所以才把自己当成了丑小鸭。教师应该从现在开始,为每一只本是白天鹅的丑小鸭创造成功的机会。”一位老师形象地描述了他对分层考试的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影响成功最大的因素就是自信心和努力的程度。大家都知道丑小鸭的故事,其实,它是一只白天鹅,因为它不认同自我,所以才把自己当成了丑小鸭。教师应该从现在开始,为每一只本是白天鹅的丑小鸭创造成功的机会。”

  40. 一位姓于的家长说,原来担心孩子自尊心强,分层考试会让孩子受到伤害,但看到女儿平静地选择了B卷,她松了一口气。这位家长觉得“低开高走”,退一步把基础知识打扎实,再求更远的目标,对孩子而言,未尝不是件好事,关键要让孩子知道,要一步步向上攀登。一位姓于的家长说,原来担心孩子自尊心强,分层考试会让孩子受到伤害,但看到女儿平静地选择了B卷,她松了一口气。这位家长觉得“低开高走”,退一步把基础知识打扎实,再求更远的目标,对孩子而言,未尝不是件好事,关键要让孩子知道,要一步步向上攀登。 2004年7月22日《法制文萃报》 转载《中国青年报》彭冰文

  41. 四、评价形式:研究性课题 1、研究性课题的实例 2、研究性课题的特征 3、研究性课题的意义

  42. 1、研究性课题的实例 • 例一 请学生充当摄影者,通过照片反映学校周围的地形和环境特点。 • 例二 请学生担任动物园某一动物馆的设计工作。要求:第一,确保动物的安全和游客的安全;第二,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位游客清楚地观看动物的可爱形象。 • 例三 请学生充当社会调查工作者。学生在语言艺术课上阅读了《Lyddie》的课文。课文反映了美国早年的童工状况。由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证实和补充课文内容。(续)

  43. 例四 请学生充当生物学家。他们收到一封来信和一张动物照片。小学生希望知道能否把它作为宠物收养起来。(蝙蝠) • 例五 请学生充当政府官员。他们收到某一仇恨团体请求举行游行的申请书,作为政府官员,应该依据宪法条文给予恰当的答复。 • 例六 请学生担任政府顾问。查阅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勘查遗址,设计纪念标志。

  44. 2、研究性课题的特征 • 含有未知的、模棱两可的、混淆不清的成份。 • 没有现存的解决方法。各种解决方法可能存在很大的分歧,甚至发生严重的观念冲突。 • 涉及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如:观察、发现、调查、推理、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技能;收集、梳理、取舍、综合和分析信息的技能;创造性、发散性和批判性思维的技能;提出、修正和验证假设的技能;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社交能力、认真、毅力等。

  45. 3、研究性课题的意义 • 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 培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 培养富有成效的“思考者”。 • 发现和发展潜能,日后胜任含有复杂问题的工作和工作岗位的变化。

  46. 五、评价记分:淡化分数与突出透明度 1、淡化分数:等级制(一般测试) 2、突出透明度:百分制(重大考试) 百分制记分法的弊端:互补性和模糊性 (16 x 5 = 80;20 x 4 + 0 = 80) - 提供总分和各部分的分数 - 设置附加条件 (良:80分;各部分不得低于10分)

  47. 六、评价方向: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六、评价方向: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 克服五种不正常的现象 • 注重书面测试(纸笔测试),也注重其他测试手段 • 注重容易量化的目标,也注重不易量化的目标 • 注重记忆,也注重能力的培养 • 注重终结性评价,也注重形成性评价 • 注重分数名次,也注重起点和进步

  48. 注重演绎法,也注重归纳法;注重灌输,也注重问题意识。注重演绎法,也注重归纳法;注重灌输,也注重问题意识。 • 克服三种严重的后果 • 具有创新能力 • 具有实践(动手)能力 • 培养杰出人才

  4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50. 参考文献 1、王斌华著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1998年 2、王斌华 《问题学习法》 “上海教育”2001年第2、3期 3、王斌华 《等级制记分法确实优于百分制记分法吗?》 “教育参考”97年第2期 4、王斌华 《英国适应个别差异考试》 “中小学 管理”95年第6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