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中日政治关系对 经贸关系的影响

中日政治关系对 经贸关系的影响. 刘江永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2007 年 11 月. 一、 21 世纪初中日 “ 政冷经热 ” 反差明显.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中日关系出现所谓 “ 政冷经热 ” 现象,即中日经贸往来火暴,而中日政治关系却冷淡。 小泉纯一郎执政期间,六次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中日首脑互访中断,但中日经贸往来继续发展。 2006 年,中日贸易达到 2073.6 亿美元 ( 日方统计为 2113 亿美元 ) 。. 图 1 1986-2006 年中日贸易增长变化情况(单位: % )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中日政治关系对 经贸关系的影响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日政治关系对 经贸关系的影响 刘江永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2007年11月

  2. 一、21世纪初中日“政冷经热”反差明显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日关系出现所谓“政冷经热”现象,即中日经贸往来火暴,而中日政治关系却冷淡。 小泉纯一郎执政期间,六次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中日首脑互访中断,但中日经贸往来继续发展。2006年,中日贸易达到2073.6亿美元(日方统计为2113亿美元)。

  3. 图1 1986-2006年中日贸易增长变化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整理,1986-2006.5

  4. 这期间,在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方面也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截至2005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项目达35124个,合同投资金额786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534亿美元。这期间,在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方面也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截至2005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项目达35124个,合同投资金额786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534亿美元。

  5. 图2 1986年至2005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增长情况(单位:百个、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整理,1986-2005

  6. 二、中日政治关系对经贸关系的影响相对减弱 与1985年中曾根参拜靖国神社时相比,小泉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对中日政治关系的伤害更大,但中日经贸往来并未受其多大影响,仍在快速发展。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日政经关系互动机制发生变化。

  7. 图3假设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为因变量,中国扩大进出口为自变量,由于当时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对日经贸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政治气氛,因而良好的政治关系和领导人的互信便构成推动经贸关系的加强变量。图3假设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为因变量,中国扩大进出口为自变量,由于当时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对日经贸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政治气氛,因而良好的政治关系和领导人的互信便构成推动经贸关系的加强变量。 图3中以粗大箭头表示两个干扰变量直接影响中日经贸关系发展。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作为首要的干扰变量,直接影响中日高层的良好关系。一旦政治关系受损,加强变量对经贸关系的推动作用便减弱。

  8. 中日经贸关系的背景: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未加入WTO,1元人民币= 80日元 加强变量: 中日高层关系良好 自变量: 中国扩大进出口 因变量: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 干扰变量: 参拜靖国神社 干扰变量: 中方抑制进口减少赤字 图3 1985-1986年中日政治关系对中日经贸关系影响机制示意图 巨大影响 较大影响 较小影响

  9. 如图4中的粗箭头所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作为加强变量有力地推动自变量——中国扩大进出口,从而导致因变量——中日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中国控制局部投资过热并未对日本来华直接投资和贸易造成多大影响。靖国神社、教科书问题等干扰变量也未对中日经贸关系产生类似1985年那么大的影响。但是,它引发的中国部分民众和商家抵制日货,给日本对华出口造成的影响可能是深远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和商家是自主经营的,消费者的民族情绪也可能影响购物取向。如图4中的粗箭头所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作为加强变量有力地推动自变量——中国扩大进出口,从而导致因变量——中日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中国控制局部投资过热并未对日本来华直接投资和贸易造成多大影响。靖国神社、教科书问题等干扰变量也未对中日经贸关系产生类似1985年那么大的影响。但是,它引发的中国部分民众和商家抵制日货,给日本对华出口造成的影响可能是深远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和商家是自主经营的,消费者的民族情绪也可能影响购物取向。

  10. 中日经贸关系的背景: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增长,加入WTO,1元人民币=16日元中日经贸关系的背景: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增长,加入WTO,1元人民币=16日元 加强变量:中国经济 高速增长 自变量: 中国扩大进出口 因变量: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 干扰变量: 中国控制局部经济过热 干扰变量: 参拜靖国神社 抵制日货 图4 2001-2004年中日政治关系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影响机制示意图 巨大影响 较大影响 较小影响

  11. 上述深刻变化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 第一,中国1993年修改后的宪法规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二,2001年中国入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第三,2001年中国通过“十五计划”,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中国经济规模扩大,增长迅速,消费层次提高,拉动日本出口作用增大。第四,日本经济为摆脱萧条,积极利用中国经济的发展扩大对华出口。

  12. 三、2005年“政冷”对“经热”的影响增大 小泉首相顽固坚持参拜靖国神社,造成中日首脑在多边场合的会晤也难以举行。日本右翼教科书再度通过政府审定。日本政府“授权”日本企业在东海有争议地区开采油气资源。日美通过“2+2”安全磋商的联合声明公然把台湾问题列入“共同战略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小泉内阁却竭力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一系列的举动激怒了中国和韩国民众,导致中日关系“政冷”从政府层面迅速扩大到社会和公众层面。

  13. 如图5所示,2005年日本对华出口(黄色曲线)呈现类似“W”字形的明显变化。如图5所示,2005年日本对华出口(黄色曲线)呈现类似“W”字形的明显变化。 如果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两个阶段观察2005年的情况,就会发现无论是中日贸易还是日本对华投资在上半年都受到中日关系“政冷”的严重影响,而到下半年情况则明显改善,综合全年的情况判断,可以认为中日关系处于“政冷经温”状态。

  14. 图 5 2005年日本同中国贸易增长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日本财务省统计数据整理

  15. 据日方统计,2004年日本对华出口增长20.5%,2005年上半年却只增长了3.6%。中国发生涉日游行后的5月,日本对华出口出现零增长。中日贸易下半年开始大幅回升,但10月份增幅又有所下降。从中不难看出4月涉日游行及10月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所产生的影响。据日方统计,2004年日本对华出口增长20.5%,2005年上半年却只增长了3.6%。中国发生涉日游行后的5月,日本对华出口出现零增长。中日贸易下半年开始大幅回升,但10月份增幅又有所下降。从中不难看出4月涉日游行及10月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所产生的影响。 2005年上半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项目、协议金额则分别出现8.2%和0.4%的负增长,下半年开始回升。上述变化难以用纯经济因素加以解释的,充分体现了政治关系恶化对双边经济关系带来的消极影响。

  16. 2006年10月安倍执政后访华,提出政治和经济关系两个轮子一起转动,使日中关系发展到更高水平。2006年10月安倍执政后访华,提出政治和经济关系两个轮子一起转动,使日中关系发展到更高水平。 中日政治关系有所改善,中日贸易增幅开始扩大。但是,2006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项目同比减少20.8%,合同投资额只增加了2%,实际投入金额减少29.6%。2007年上半年投资项目同比又减少21%,实际投资减少19.5%。 除政治因素以外,这主要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而日元却对美元贬值,从而导致人民币对日元升值约18%,日本一些企业担心对华直接投资成本将上扬,于是开始转向成本更低的国家投资。 不过,总的看,由于中国基础设施较好,日本在华企业仍有较大获利空间,加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界博览会等商机的存在,包括贸易和投资在内的中日经贸关系还会出现回升。

  17. 四、日本在中国外贸中的地位趋于下降 近10年来,中日经贸关系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中日政治关系一旦影响中日经贸关系,对中日双方都不利,对日本造成的影响更大: (一)中日贸易结构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方向转变。以中国对日出口为例,1985年工业制成品只占26.2%,2005年占到88.2%。

  18. (二)中日贸易对日本的重要性上升而对中国的重要性下降。2004年中日贸易在日本外贸中所占比重超过其在中国外贸中所占比重,这在二战后还是第一次。1985年至2006年,中国对日贸易在中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则从30.4%降至11.8%。(二)中日贸易对日本的重要性上升而对中国的重要性下降。2004年中日贸易在日本外贸中所占比重超过其在中国外贸中所占比重,这在二战后还是第一次。1985年至2006年,中国对日贸易在中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则从30.4%降至11.8%。

  19. 表2

  20. 表3

  21. 图6 2003年中日贸易关系 图7 2006年中日贸易关系

  22. 中日贸易在中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从1985年的30.4%降到2006年7月的12%;而日中贸易在日本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则从1985年的6.2%升至2006年5月的17%以上。中日贸易在中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从1985年的30.4%降到2006年7月的12%;而日中贸易在日本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则从1985年的6.2%升至2006年5月的17%以上。 图8 中日在中日两国外贸总额中分别所占的比重

  23. (三)日本对华提供官方发展援助(ODA)到2008年结束,但不会对中国产生多大影响。(三)日本对华提供官方发展援助(ODA)到2008年结束,但不会对中国产生多大影响。 表4 截至2005年日本对中国提供ODA统计 资料来源:日本外务省

  24. 图9:1980-2005年日本对华日元贷款数额的变化(单位:亿日元)图9:1980-2005年日本对华日元贷款数额的变化(单位:亿日元)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外务省公布数据绘制,1980-2005

  25. 图10 2001-2006年度日本对中国、印度政府开发援助的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外务省统计数据整理

  26. (四)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出现下降趋势 表5 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变化表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统计

  27. (五)中日与中韩人员、经贸往来比较 表6 日本、韩国同中国人员往来 截至2006年,日本在华投资企业3.5万个,累计投资530亿美元;韩国3万多个,累计投资350亿美元。中韩贸易达1343亿美元 ,相当于中日贸易的65%。

  28. 五、中国经济发展对日本经济回升是机遇 (一)中国经济保持良好运行,对日本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大。图6表明,中国经济发展与中日经贸关系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即中国经济波动对中日贸易特别是日本对华出口有较大直接影响,进而对日本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以来,中日贸易的增长超过日本外贸的平均增幅,在日本对美国出口下降的情况下,日本对华出口则有较大增长。2001年以来,中日贸易对日本外贸发展的贡献度明显高于日本同欧美贸易的贡献度。中国经济发展对日本来说是机遇。

  29. 图11 1993-2005年中日经济与中日贸易增长率变化(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日本财务省统计数据绘制。

  30. 表7

  31. 中日贸易拉动日本经济。中日贸易增长速度一直快于日本外贸总额增长速度,促进了日本对华出口,对日本经济回升是重要机遇。中日贸易拉动日本经济。中日贸易增长速度一直快于日本外贸总额增长速度,促进了日本对华出口,对日本经济回升是重要机遇。 图12 日本外贸增长率与日中贸易增长率比较

  32. 表8

  33. 图13:1990年至2005年日本从美国、欧盟、中国进口增长变化(单位:百万美元)图13:1990年至2005年日本从美国、欧盟、中国进口增长变化(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财务省统计数据整理

  34. (二)中日两国对中日经贸关系受到影响程度的感觉不同。(二)中日两国对中日经贸关系受到影响程度的感觉不同。 从中国的角度看,中日贸易增幅2005年为9.9%,2006年为12.5%,远低于中国外贸23.2%和23.8%的增长水平。从2004年起,日本已从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落后到第三位。 从日本的角度看,2005年日本对华出口增幅降到8.9%,但仍高于当年日本出口总额5.9%的平均增幅。2006年日中贸易已接近日美贸易(2137.2亿美元)的规模,2007年中国大陆将成为超过美国的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

  35. 表9 美中两国在日本外贸中所占比重变化趋势预测(%) 表9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12月预测数据整理。

  36. 六、中日谋求通过谈判实现东海共同开发 中国东海 最大350海里 领 海 200海里 堆积岩 堆积岩 堆积岩 中国大陆架 冲 绳 海 槽 堆积岩 大陆基 图14 日本在东海单方面主张的中间线

  37. 海底油气田的分割状态 海上油井 海底油气田的封闭结构 A B C D 岩盖 天然气 石油 根源岩

  38. 结 论 中日政治经济关系的不平衡发展,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冷战后东亚国际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即两股相反的潮流形成的巨大作用力的相互影响。一股潮流是以经济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向心力。它主要是由世界经济全球化、东亚经济一体化、中日经济相互依存紧密化所构成的。另一股潮流是对前一种潮流相反,即以狭隘民族利己主义为本源的国际关系离心力。它主要反映在民族矛盾、领土及海洋权益纠纷、历史观冲突等方面。日本政治右倾化是产生这种矛盾的日本国内政治因素。 当前中日两国正避免后一种潮流的干扰,推动双边关系向健康方向发展。中日经贸关系发展潜力巨大,中日政治、经济关系有可能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