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國際理解教育與移民的 社會參與 日本川崎市女性民族文化講師

國際理解教育與移民的 社會參與 日本川崎市女性民族文化講師. 南華大學 亞太研究所 邱琡雯. 調查期間:2007年6月22日 〜 7月21日 調查地:川崎市 調查對象:川崎市教育委員會「民族文化講師交流 事業」之實施概況 訪談對象:外籍女性講師( 6 名) +外籍男性講師 ( 1 名)+其他報導人 ( 多名 ) 。. 國際理解教育( International Awareness Education )定義. (1) 在當今許多先進國家「中小學」裡和既存教科平行的 一種課程。

kelvi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國際理解教育與移民的 社會參與 日本川崎市女性民族文化講師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際理解教育與移民的社會參與日本川崎市女性民族文化講師國際理解教育與移民的社會參與日本川崎市女性民族文化講師 南華大學 亞太研究所 邱琡雯

  2. 調查期間:2007年6月22日〜7月21日調查期間:2007年6月22日〜7月21日 調查地:川崎市 調查對象:川崎市教育委員會「民族文化講師交流 事業」之實施概況 訪談對象:外籍女性講師(6名) +外籍男性講師 (1名)+其他報導人 ( 多名 )。

  3. 國際理解教育(International Awareness Education)定義 (1)在當今許多先進國家「中小學」裡和既存教科平行的 一種課程。 (2)世界學習(World Studies) (3)全球學習(Global Studies) (4)全球公民素養(Global Citizenship) (5)國際理解教育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EIU) (6)永續發展教育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SD)

  4. 日本的「國際理解教育」 教導一般人認識差異、理解差異、接受差異的啓蒙教育。 二次大戰戰敗國的日本,於1953 年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推動的國際理解教育而引進。 在日本國內設置常設委員會,開始於六所實驗學校推動國際理解教育。

  5. 日本「國際理解教育」的發展(1970~至今)帝塚山學院大學國際理解研究所所長米田伸次日本「國際理解教育」的發展(1970~至今)帝塚山學院大學國際理解研究所所長米田伸次 • 目標:培養「國際社會中活躍的日本人」 • 將「英文」當成異文化理解與異文化溝通的重要工具 • 「英語教育」成為主要課程 • 「國際交流」成為主要活動 • 這種思維與做法持續至今沒有太多改變

  6. 日本「國際理解教育」的發展(1980~1990~至今)日本「國際理解教育」的發展(1980~1990~至今) • 國際化全球化的年代,相互依存關係深化,日本人與外國人的接触機會大增,開始被要求一種符合時代的生活態度與思維方式。 • 很多外國人移居到日本,日本人如何「與國內在住外國人共生」。 • 國際社會的諸多議題:貧富差距、地球環境悪化。日本人對這些課題的自 覺意識提高,國際理解教育朝向「議題解決的課程設計」 • 目標:培養具國際觀與全球觀視野的日本人,培養正確「理解並解決」國際社會共通問題的日本人。

  7. (図1)国際理解教育の推進主体 出典:『自治体国際化フォーラム』2003年7月号

  8. 川崎市「民族文化講師交流事業」(1997年~)的位置川崎市「民族文化講師交流事業」(1997年~)的位置 • 川崎市政府推動人權教育的歷程。 • 人權教育是川崎市政府推動的重點教育施政。 • 民族文化講師屬於學校教育的一環,和外國人人權教育的推行習習相關。

  9. 主要法源 • 「同和教育に 關する基本的な考え方」(1982年制定) • 「川崎市外國人教育基本方針」(1986年制定) • 「川崎市外國人教育基本方針:多文化共生の社會をめざして」(1998/4月改定) • 「川崎市人權施策推進指針」(2000年制定) • 「川崎市子どもの權利に 關する条例」(2000年制定)

  10. (表2)川崎市「民族文化講師交流事業」的實施概況(表2)川崎市「民族文化講師交流事業」的實施概況 (注):平成17、18年度,還包括聾啞 學校各1所。

  11. (表3)主要文化圈

  12. 民族文化講師交流事業:「川崎市教育委員會•總務部•人權共生擔當」統籌。民族文化講師交流事業:「川崎市教育委員會•總務部•人權共生擔當」統籌。 目的: 為了讓日本學童及外國學童雙方,都有機會瞭解、尊重彼此的文化, 培養異文化共生的意識與態度, 不是單純異文化鑑賞、觀摩、或是外語(特別是英語)的接觸學習,而是以多元文化共生為目標的學校教育。

  13. 招募方式: 「川崎市教育委員會」訂定,口耳相傳,有授課能力及參與意願的外國人,配合國小學區及時段安排前往授課。 外國老師依校方課程安排之需,必須事前準備和演練。 老師和學童也必須針對不同主題,事先閱讀該國的文化史地等相關基本知識。

  14. 授課方式: 由外國老師利用相片及地圖以日語介紹自己國家。 加上舞蹈、歌曲、傳統服飾、民間故事、料理、遊戲、打招呼等表演。 邀請日本學童及老師同樂參與,當場回答學童的發問。

  15. 矢野泉(2007)的論點:     橫濱國立大學教育人間科學部副教授 • 日本的國際理解教育旨在培養「世界舞台上的日本人、國際社會中活躍的日本人」。 • 對於身旁的外國人、在地社會中的外國人沒有興味。 • 對於反歧視與人權問題漠不關心。 • 學校中的國際理解教育不是「社會改革」的教育,不包含政治意味。 • 僅止於異文化間教育、異文化理解、異文化介紹的「同化教育」。

  16. 藤原孝章(2005)的論點:同志社女子大學現代社會學部現代兒童學科教授藤原孝章(2005)的論點:同志社女子大學現代社會學部現代兒童學科教授 • 請在地社會外國人到校介紹母國文化,內容多流於3F:食物(Food)、服裝(Fashion)、節慶(Festival)等表象程度的展演。 • 以國家為單位介紹異文化也有問題,對於那些由多元民族組成的國家來說,無法以單一文化代表全體國家文化。 • 難以深化對異文化的瞭解,只是提供接觸異文化的機會。

  17. 岩野雅子(2003)的論點:山口縣立大學國際文化學部副教授岩野雅子(2003)的論點:山口縣立大學國際文化學部副教授 • 請在地社會外國人到校介紹母文化,是把外國人當成國際理解教育的重要師資來源。 • 非都會的鄉鎮地區外國人並不多,能以流暢日語表達的外國人也有限,這類活動常流於:集中邀請少數特定外國人在不同場合重覆展演。 • 他們不知不覺成為母文化的代言人,一言堂時有所聞,也是另一種風險。

  18. 本研究特色: (和2001、2004年的調查相比較) • 日本人主導的組織 → 外國人為主體的組織 • 單一國家(菲律賓)女性 → 各國女性(韓國、中國、在日韓國第二代、日裔、羅馬尼亞、菲律賓) • 從個人知道「制度」的存在 → 從制度去談個人的主體性。 • 多角度掌握女性講師的主體性(交叉檢測法): 學校老師(意見)、學童(感想)、行政(川崎 市教育委員會)、民間組織(負責派遣外籍講師:ふれあい館、KFV)、外籍男性講師(1名)。

  19. (ふれあい館館長裵重度,在日韓國人) • 關東地方從川崎市開始。 • 最初是到校提供韓國民族文化的課程內容給學童。 • 目的:希望營造一個讓在日韓國人不再受到歧視的環境。 • 不單只是介紹韓國文化,也讓在日韓國人的孩童活地自信而有尊嚴。

  20. KFV(特定非営利活動法人KFV) • 自覺到「介紹本國文化的當事者」正是外國人。 • 2005年12月KFV為NPO法人:専門性與持續性(金理事長的自負)。 • 外國人的社會參與:以「教育」為主。 • 外國人為主體,介紹本國文化。

  21. 5. 日本人經常自以為是「援助者」,把外國人當成「弱者」、「等待援助的人」。 6. 外國人從被拒絕排斥的經驗出發,以當事者主體者的自覺進行社會參與。 7. 外國人不是「等待援助的人」,而是可以「付出」、「援助別人的人」。 8. KFV從行政拿到的援助很少,是我們給予行政援助。 9. 譬如:外國語版的手冊翻譯。

  22. 多元文化國際理解教育的定義: (金理事長) • 從「接觸、相遇」開始、從「人」出發。 • 瞭解自/他。 • 固定觀念、先入為主觀念太多,必須解套。

  23. 授課方法一:(金理事長) • 每一所學校至少三名講師同行。最多曾到12人同行。 • 必定穿民族服裝出場。 • 多言語打招呼。 • 學動物的叫聲。(各國的貓叫聲) • 外籍講師共同出場,也和不同國家講師交流,多元文化的具體實踐。 • 三位一體的關係:學校老師・學童・外籍講師 。

  24. 授課方法二:(金理事長) • 透過和日本文化的「對比、對照」,加以説明。 • 韓國面積是北海道的約1.3倍。加拿大面積是日本的約27倍。 • 國旗、國花、國歌的對照。

  25. 國際理解教育的展望:(金理事長) • 共學:外國籍的學童(從外國來的學童)、歸國子女(從海外回來的日本學童)、日本國内的學童(結婚移民的小孩)、 • 相互理解、承認差異。 • 提升感性度及感受力。 • 提高溝通能力。 • 自愛、愛他。 • 培育具有國際觀的學童。

  26. KFV派遣的外籍講師之特色:(金理事長) • 不突顯亞洲人,而是強調多元文化。 • 定居者,結婚移民女性講師為多。 • 經濟獨立、自給自立者多。 • 志工精神。 • 學歷高(高中畢業少,至少大 學畢業)。 • 自立意識高、「超級努力的人」(頑張り屋さん)。 • 喜好外出 ,不會整天窩在家裡。

  27. 校方隨興請學童母親來校教國際理解教育,會有以下問題:(金理事長)校方隨興請學童母親來校教國際理解教育,會有以下問題:(金理事長) • 母親的水平、教育、語言表達程度。 • 不是義務幫忙,不是免費。 • 責任感的問題。 • 専門性是必要的。 • 居中協調者(coordinator)之必要。

  28. 參與國際理解教育的目的及感受:(金理事長)參與國際理解教育的目的及感受:(金理事長) • 目的:改變日本社會的歧視意識,翻轉日本社會最難變動的層面。 • 改變大人很難,改變小孩比較快。 • 學童的感想:想去○○國家囉!開始對○○國家的語言有興趣了! • 教育:急速扭轉不可能,期待慢慢演變。 • 拒絕被日本人主導的民間團體收編。

  29. 授課內容:瞭解中國(中國,受訪者A) 實例1: • 華人偷渡現象頻繁、犯罪率很高。如何向日本人説明。 • 引進偷渡客的還是日本人。 • 不是中國人可悪,日本人才是主犯、共犯。 • 為何選擇偷渡?過好生活,進入日本後都很認真工作,成為社會的人材。

  30. 實例2(中國,受訪者A): • 中國的男女平等、女性地位高、感謝毛澤東。 • 我非常自豪之處,也是日本人驚訝之處。 • 生産有產假、育嬰假、生産後回到職場工作仍有保障。 (PS. 日本產前/產後均有2個月產假,可能會流産或早産的孕婦,外加療養休假3個月,産後1年有育兒假,公務人員有3年)

  31. 實例3(中國,受訪者A): • 中國人為什麼不愛道歉? • 文化「差異」的問題、不是「優劣」的問題。 • 日本人雖馬上道歉,但未必有誠意,也未付諸行動。 • 慰安婦問題、南京大屠殺為一例。 • 走路時身體一碰觸,日本人會馬上道歉,這是很大的優點。

  32. 異文化交流的實例-1(羅馬尼亞,受訪者B) • 羅馬尼亞的生日文化:從幼稚園開始,壽星拿糖果到校請同學老師。 • 長大後,也發給職場或公司的同事。 • 送甜的食物=Good life ,做朋友之意。 • 生日是壽星發禮物,而不是收禮物。 • 舉行生日舞會。

  33. 實例-2(羅馬尼亞,受訪者B) • 旅行回來後,不會發禮物給左鄰右舍或同事。(日本人有此習慣) • 如果去發,收到的人會覺得很「有壓迫感」。 • 對方似乎有所求。

  34. 為什麼不談反歧視或人權問題?(羅馬尼亞,受訪者B)為什麼不談反歧視或人權問題?(羅馬尼亞,受訪者B) • 不想讓孩童知道不好的事,他們也聽不太懂。講好話就會有好的結果。 • 我也有被歧視的經驗,但我當場解決(憤慨),並要求對方道歉。 • 到了孩童可以理解的年齡再教,高中或大學。 • 「歷史」談一些些就好,要看未來而非過去。 • 7月7日是日本的「七夕祭り」,對中國人而言是記念日。 • 羅馬尼亞人和德國人、土耳其人是世仇,但我們在日本仍和平相處。

  35. 異文化交流實例(巴西日裔,受訪者C) • 亞馬遜河有名的魚(piranha):玩具道具 • 亞馬遜河有名的鳥(tucano):照片 • 巴西的學校文化:沒有營養午餐,偶爾會供給貧困孩童。 • 學校沒有社團,想去學校就去,下午不用上課開始玩。 • 學校請人打掃,孩童不用掃除。

  36. 說明在日外國人面對的艱辛環境(巴西日裔,受訪者C)說明在日外國人面對的艱辛環境(巴西日裔,受訪者C) • 外籍母親為何不來學校?從早到晚工作。 • 所以是老師要做家訪,或選擇她們不工作的時段開親師會 。 • 自己出席高校的PTA當翻譯。

  37. 參與國際理解教育的動機(菲律賓,受訪者D)參與國際理解教育的動機(菲律賓,受訪者D) • 改變日本人對菲律賓的不好印象。 • 在難以傳遞菲律賓文化的日本,傳達菲律賓文化的可貴,撫平無法傳達菲律賓文化的寂寞與悲哀。 • 不僅止於「傳遞」菲律賓文化,日本人願意「傾聽」、「瞭解」更為重要。 • 讓菲律賓孩童認識、認同自己父母親的文化。

  38. 具體改善的實例(菲律賓,受訪者D) • 菲律賓籍孩童對母親膚色(棕色)很不滿,「為什麼我媽媽是菲律賓人!」 • 罵母親「骯髒鬼、好臭喔!」 • 課堂上講述菲律賓文化的優點:菲律賓人頭腦好,會多國語言(塔加洛哥語、英語、方言、 西班牙語、日語),身為菲律賓人真好。 • 孩童的感想:和菲律賓文化相遇真好,慢慢改變對母親的態度。

  39. 為何想介紹韓國文化?(在日韓國人第二代,受訪者E)為何想介紹韓國文化?(在日韓國人第二代,受訪者E) • 25歳前努力當日本人,用日本名,不敢請同學到家裡,不要父母來學校。 • 每天檢視自己是日本/韓國人,再怎麼努力,日本人還是不接受我。很累! • 於在地社會中以「在日」的身份,不隱瞞、不躲藏安穩地過活。 • ふれあい館和學校的連接活動本來就多,要求派遣韓籍老師到校授課。

  40. 授課内容重點-1(在日韓國人第二代,受訪者E)授課内容重點-1(在日韓國人第二代,受訪者E) • 不同文化的人就在你「身邊」,你應該要知道。 • 國際理解教育不是瞭解「遙遠」外國的文化而已。 • 授課結束後,學校老師常說:「長大以後去韓國玩,就沒問題了」(憤慨!) • 很多人認為孩子小,教這些也沒用?但我認為越小開始教越好。

  41. 授課内容重點-2(在日韓國人第二代,受訪者E)授課内容重點-2(在日韓國人第二代,受訪者E) • 肯定差異,「差異」是理所當然。差異≠優劣。 • 有異文化背景的小孩才不會躲躲閃閃,惶惶不可終日。 • 談自己童年成長的痛苦經驗。 • 頭腦好、跑得快的人=好學生?? • 孩童的感想:「我的右手不太會動,我爸爸是外國人,我跟其他人不一樣,但上了這堂課後,我比較安心了」。

  42. 會不會妳自己對「歧視」太敏感?(在日韓國人第二代,受訪者E)會不會妳自己對「歧視」太敏感?(在日韓國人第二代,受訪者E) • 有感覺被歧視的人,才會開口談歧視的問題。 • 不是我太敏感,是日本人對「歧視」太鈍感。 • 學校老師的偏見與無知有多深?報告書中見分明。

  43. 妳是真的韓國人嗎?(在日韓國人第二代,受訪者E)妳是真的韓國人嗎?(在日韓國人第二代,受訪者E) • 傳達韓國文化是主要授課目的。 • 自卑:韓國的事不很清楚,不會說韓文,沒在韓國長住生活過。 • 理想圖像:不是現在的韓國,而是在日第一代傳遞給我的韓國文化。

  44. 授課内容-有為者(中國,男,受訪者F) • 從飲食文化開始,打招呼、地理、文化遺産的介紹。 • 講師先提問,而不是一味地灌輸。 • 你吃過什麼中國菜?

  45. 授業内容-不為者(中國,男,受訪者F) • 不談:中日戰争史、令人不舒服的内容、在日中國人的悲慘生活。 • 避開:「敏感的、争議性的、相互認知有距離的」内容。 • 目的:讓孩童對中國留下美好印象。 (寧可不講,絕不講爛)

  46. 授業内容-不為者(中國,男,受訪者F) • 短時間的授課(30~45分鐘),應從「共鳴」話題著手。 • 學生需要的是:培養對異文化的興味,而非意識的啓蒙啓発。

  47. 授業内容的有所為與不為(中國,男,受訪者F)授業内容的有所為與不為(中國,男,受訪者F) • 不談負面話題,提高正向價值。談負面話題,風險太高。 • 第一次聽講的孩童很多,「初體験」很重要。 • 中國如一開始就被認為是「無聊的國家」,一生都留下不好印象。 • 孩童需要的是:長期持續「有趣」的課程。 • 中國的遊戲很有趣 → 會玩中國遊戲的人也很有趣 → 間接肯定班上中國籍的學童。

  48. 異文化介紹實例-包餃子(中國,男,受訪者F)異文化介紹實例-包餃子(中國,男,受訪者F) • 大腦、小腦、手、嘴巴全部都要動到,長期記憶在腦海。 • 最後剩下2個餃子該給誰吃?全班猜拳決定,打成一團。 • 孩童從包餃子中得到高度共鳴。 • 感想:中國人可能有點無聊,但決不可怕,全班含淚歡送老師到校門口。

  49. 互美其美的課程(中國,男,受訪者F) • 外籍講師個人的成長,提高溝通能力,認識不同的日本。 • 中國孩童更興奮,提供他們在校一個比較善意的學習環境。 • 改變日本人孩童對中國孩童的負面印象。 • 以前:你說的日語很奇怪喔 → 現在:你還會說中文,真厲害! • 學校老師改變較少,只是例行工作,固定觀念已形成。 • 對整體日本人及日本社會是有益的。 • 在地社會的外國人是國際理解教育的人力資源,促進相互理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