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立體派&畢卡索

立體派&畢卡索. 小畢的故事. ●● 全名: 巴布羅.路易茲.畢卡索  Pablo Ruiz Picasso 早期簽名: Pablo Ruiz Picasso 1901 年以後簽名: Pablo Picasso 或 Picasso. 1881-1973  享年 92 歲 生日: 10 月 25 日  天蠍座 西班牙人。 1900 年至巴黎, 1904 年以後定居法國. 作品數量(有記錄的至少數量): 油畫 1876件, 素描 7089張 (另外 149本筆記簿內有  4659張素描, 雕塑 1335件, 陶藝 2880件, 版畫 18000張。

kennedy-le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立體派&畢卡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立體派&畢卡索

  2. 小畢的故事

  3. ●● 全名:巴布羅.路易茲.畢卡索 Pablo Ruiz Picasso早期簽名:Pablo Ruiz Picasso1901年以後簽名:Pablo Picasso 或 Picasso

  4. 1881-1973  享年92歲 生日:10月25日  天蠍座 西班牙人。1900年至巴黎, 1904年以後定居法國

  5. 作品數量(有記錄的至少數量): 油畫 1876件, 素描 7089張 (另外 149本筆記簿內有  4659張素描, 雕塑 1335件, 陶藝 2880件, 版畫 18000張。 劇本 2本。

  6. 早熟的天才 ●● 這是畢卡索十二、三歲左右的素描,有誰想說他「亂畫」嗎?

  7. 的確,畢卡索從小就 顯出過人的繪畫天份。 8歲時完成第一件油畫 作品:鬥牛士,另外也 喜歡畫鴿子(這兩樣題材 常在他往後的畫面出現) 。在父親的刻意培養下, 他打下紮實的學院派 基礎。

  8. ●14歲,進入巴塞隆納的隆哈美術學校,其父於該校任教。入學考試是古典藝術與靜物寫生,依規定可有一個月時間完成,畢卡索在一天之內就完成了。●14歲,進入巴塞隆納的隆哈美術學校,其父於該校任教。入學考試是古典藝術與靜物寫生,依規定可有一個月時間完成,畢卡索在一天之內就完成了。 ● 16歲,進入馬德里聖費南多美術學院就讀。畢卡索早已具備成熟的古典學院派功力了,他對學校的傳統課程不感興趣,常蹺課到「普拉多美術館」參觀。在那裡,他可以接觸到西班牙大師葛雷柯、委拉斯蓋茲及哥雅等的作品,獲益良多。這年的作品「科學與慈善」獲馬德里全國美展榮譽獎,後來又在馬拉加得到金牌獎。

  9. 17歲,經常出入巴塞隆納的「四隻貓」酒館。這裡聚集的前衛藝術家們,帶來了巴黎現代藝術的新訊息,剌激了畢卡索對新藝術的嚮往與野心。19歲,他出走的渴望越來越強,在「四隻貓」酒館舉行首次個展後,與好友卡薩吉瑪斯,前往五光十色的巴黎,開始了藝術探險之旅… ● 一到巴黎,畢卡索立刻感受到這個世界藝術中心的自由風氣,並從竇加、梵谷、孟克,特別是羅特列克等畫家的風格中,摸索屬於自己的面貌…

  10. 畢卡索受了原始藝術及後印象派大師塞尚的影響,創作了立體派,他的朋友們都認為他瘋了。畢卡索受了原始藝術及後印象派大師塞尚的影響,創作了立體派,他的朋友們都認為他瘋了。

  11. 1906年,畢卡索在羅浮宮看到伊比利亞半島的彫塑展,印象深刻。同年結識的野獸派大師馬諦斯,也曾向畢卡索展示這方面的收藏品。後來,畢卡索參觀了人種學博物館內的大洋洲藝術品,並開始收集原始藝術作品。

  12. 也是在1906年,後印象派大師塞尚去世,1907年秋季沙龍舉辦塞尚回顧展。塞尚「移動視點」的觀察方式及「利用球體、圓柱體及圓錐體來描繪物體」的名言(把物體簡化成幾何造形),都啟發了畢卡索,並在他手中發揚光大。也是在1906年,後印象派大師塞尚去世,1907年秋季沙龍舉辦塞尚回顧展。塞尚「移動視點」的觀察方式及「利用球體、圓柱體及圓錐體來描繪物體」的名言(把物體簡化成幾何造形),都啟發了畢卡索,並在他手中發揚光大。

  13. 立體主義Cubism 代表人物 畢卡索(西班牙) (課本319圖10.38) 布拉克(法國)(課本118圖4.17A&B) 雷傑(法國)(課本127圖4.28) 葛利斯(西班牙)(課本110圖4.8)

  14. 立體主義發展背景(一) • CEZANNE Paul塞尚 • (1839-1906) • 法國畫家

  15. 立體主義發展背景(塞尚) • 畫面上的一切,都有其相互關連存在的意義。 • 他創造出「純粹、實在性」的畫面,畫裡有豐富的量感和質感。  • 注重表現物質的具體性、穩定性和內在結構。 • 用色彩的對比來表現物像的體積感。

  16. 立體主義發展背景(塞尚) • 塞尚尋找表面之下一種共同不變的形式 • 他曾提到,所有的自然景物都可以還原成簡單的幾何形狀如圓錐體球體與立方體 • 他對形式的了解涉及思考過程,因此認為其精神上屬古典主義同時也是現代立體派和抽象流派的先驅

  17. 立體主義發展背景(塞尚) • 塞尚的作品著重畫面的構成,他將自然的型態在畫面上加以分解,重新構成,逐漸演變為「有秩序的繪畫」。 • 近代繪畫如立體派等為「構成而構成」的藝術,都受到塞尚的影響。 • 世人尊稱塞尚為「現代繪畫之父」。

  18. 立體主義發展背景(馬諦斯) 野獸畫派代表 馬諦斯 畢卡索父親般的對手 「戴帽子的女人」 讓馬諦斯身陷攻訐, 卻也聲名大噪。 畢卡索也曾是野獸派畫家

  19. 馬諦斯的畫

  20. 立體主義發展背景(野獸派) • 野獸派受到波斯中東或非洲藝術的影響在疏離與難以理解的感覺下隱 藏著神秘與威脅感. • 野獸派追求表達主題的情緒,作品富裝飾性,色彩鮮豔,觀者會有直接且直覺性的體驗.

  21. 畢卡索創作立體畫作的背景 • 崇拜塞尚 • 挑戰馬諦斯的地位 • 原始藝術

  22. 「立體派」的名稱由來與其成員 ● 畢卡索的「亞維儂姑娘」是立體派的開山之作。布拉克看了此畫,受到很大的衝擊,很快的加入了立體派的陣營,1907年至1914年間,與畢卡索相互影響,對早期的立體派貢獻不小。有時為了表達他們對立體派的研究是共有的,布拉克說:「我決定不應在畫布上簽名,有一陣子畢卡索也這麼做。」他還曾形容與畢卡索「像是用繩索綁在一起的登山隊員。」不過,1914年布拉克入伍之後,兩人便因藝術上的岐見而不再合作。

  23. 1908年,布拉克以六件立體派風格的作品參展秋季沙龍,被評審之一的馬諦斯調侃稱為「小立方體」,其中有兩張作品被拒。布拉克不悅地退出展覽,舉辦了一次個展,這被視為立體派的第一次展出。

  24. ● 當時的一位藝評家瓦塞勒 (Vauxcelles)在《Cil Blas》雜誌上嘲諷:「布拉克先生是位極端大膽的年輕人,…他對塞尚風的興趣,…已到著魔的地步。他構造出畸型、金屬化、經過可怕地簡化過的人物…他罔顧眼前的形狀,將一切情景、人物、房舍,簡化成幾何圖形,成為一些立方體。」(妙的是:這位藝評家也曾嘲諷馬諦斯,而創出了「野獸派」的名稱。)

  25. 至於「立體主義」(Cubism)這個名詞,可能是由莫希斯於1909年4月16日評論布拉克的畫時首次提出。

  26. 1911年至1913年間,陸續有一些畫家加入了立體派的陣營,其中比較重要的成員包括了: 葛利斯 (Juan Gris 1887-1927) 雷捷 (Fernand Léger 1881-1955) 格列茲 (Albert Gleizes 1881-1953) 德洛內 (Robert Delaunay 1885-1941) 杜象 (Marcel Duchamp 1887-1968) 維雍 (Jacques Villon 1875-1963) 梅金傑 (Jean Metzinger 1883-1956) 畢卡比亞 (Francis Picabia 1879-1953)等。

  27. 立體派的三階段

  28. 1907-1909 塞尚立體主義 (又稱初期立體主義) ● 塞尚的影響方面:造形簡化成單純的立方體、圓柱體、球體等,重視大塊面的探討,有強大的量感(體積感),把從不同的角度所觀察的造形加以整合,畫面的空間有多重視點,前後的空間有平面化之感。 ● 原始藝術方面的影響:大量使用咖啡色調及黑線,筆觸有一種木雕鑿痕之感(簡化的造形也有來自木雕的靈感),顯得粗獷、狂野,甚至有點神秘。

  29. 1909-1911 解析立體主義 (又稱分析立體主義) ● 這時期的作品,看起來像是打碎的玻璃片。 ● 畢卡索以較主觀的分析手法把造形分解,塊面切割得更破碎,產生斷續的線條,主體與背景交融,物體難以辨識。用色以彩度較低(即較不鮮艷)的灰、褐色調為主。 ● 畢卡索強調自己不是個抽象畫家,但這時期的作品,的確對荷蘭的蒙德里安 (Mondrian )、俄國的馬勒維奇 (Malevitch )、法國的德洛內 (Delaunay )等人的抽象風格有重大的啟示。

  30. 1912-1914 合成立體主義 (又稱綜合立體主義) ● 這時期的作品,又「回到現實」,重新留意物質感的描繪。 ● 畢卡索的畫面出現「我的美人」的文字字母,用以表達他對新戀人艾娃 (Eva Grouel) 的愛意。 ● 引進拼貼技法,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壁紙與報紙,甚至拼貼紙板、木板等實物。因此造成平面的繪畫與立體的雕塑之間的界限模糊。 ● 以大塊面組合畫面構圖,空間感更平面化。

  31. 立體派的影響 • 立體派在美術史上是革命性的里程碑,它顛覆了十五世紀文藝復興以來傳統的透視觀念,放棄了在平面的畫布上描繪立體空間的幻覺。 • 它的主要特色是:由不同的「視點」(角度)觀察對象,將不同角度所見到的造形整合在畫面上。 • 因為不同的觀察角度和組合方式都是由畫家自由選擇的,因此它不重視描繪物體的外在表象,而使畫家對「造形」有更主觀、自由的創作空間。

  32. 立體派的影響 • 這種造形上(或者說是「觀看物體的方法」)的革命,對現代美術史產生極大的震撼! • 許多美術史教科書在界定「現代美術」的起始年代時,有不同的探討,如印象派、後印象派(塞尚被尊稱為「現代繪畫之父」)或野獸派等。 • 但都必然同意在畢卡索的立體派之後就「一定」是進入「現代美術」了。 • 如果說二十世紀前五十年的美術界大師級人物多少都受其影響,應該不算過份吧。

  33. 我們張大眼睛,也敞開心胸,觀看我們的世界。我們盡我們所能看到的,賦予形與色彩自身的意義;在題裁裡,我們保有發現新事物、新感受所帶來的喜悅;題裁必須是樂趣的來源。何必多談我們的藝術?我們張大眼睛,也敞開心胸,觀看我們的世界。我們盡我們所能看到的,賦予形與色彩自身的意義;在題裁裡,我們保有發現新事物、新感受所帶來的喜悅;題裁必須是樂趣的來源。何必多談我們的藝術? 想看的人都可以來看!        ~畢卡索 參考網站:http://www.anyone.idv.tw/picasso/metamorphose.htm

  34. 資料來源 • 藝術原理與應用(課本) • 靠近藝點-辭修高中美術社網站 • 聯合新聞網-馬諦斯的藝享空間 • 兒童藝術空間網站 • 解放年代 現代派三傑 閣林圖書 • 名畫檔案網站—塞尚 畢卡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