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411 Vues
第 4 课 经济大危机. 温故知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召开了哪些会议 ? 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 战争时的贷款. 英国. 美国. 战后偿还. 法国. 战后赔款. 战后贷款. 德国. 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 相对稳定时期.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结盟. 认识. 20 年代的国际关系. 是以维护自身的 利益为 转移 的。. 是 短暂 的, 矛盾与斗争 是 长久 的。. 相对稳定时期. 凡尔赛 -- 华 盛顿体系. 经济危机. 什么是经济危机?
E N D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温故知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召开了哪些会议?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战争时的贷款 英国 美国 战后偿还 法国 战后赔款 战后贷款 德国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相对稳定时期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结盟 认识 20年代的国际关系 是以维护自身的 利益为转移的。 是短暂的, 矛盾与斗争 是长久的。
相对稳定时期 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 经济危机
什么是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经济大危机 ——之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社会,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这就要求各个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同、步调一致,进而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少数垄断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他们为追求利润,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这就势必打破平衡,引发恶性竞争,激化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进而导致经济危机。
一、“繁荣”及其崩溃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 的表现如何?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
“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家工人锅里有只鸡,每间车库里有辆汽车。”“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家工人锅里有只鸡,每间车库里有辆汽车。” ——胡佛
2、后来,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A.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B.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 于是,在短暂“繁荣”的背后孕育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危机爆发
股市是: 社会经济的 晴雨表
2.危机的特点 波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特别长 破坏性特别大
3.危机的影响 (1)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失业队伍的增加,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工资降低,生活水平的下降。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无着、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加深。 (2)销毁商品、生产破坏。
材料:农民们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或者抵不上所耗成本。一位牧场主,将牛羊全部射杀后扔进山沟,因为饲料昂贵,而运往市场的运费大大超过了卖掉它们的价钱。地里的棉花没有采摘,果园里挂满正在溃烂的葡萄和橄榄。1车小麦卖到城里仅够买一双4美元的鞋,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还合算,而千百万的城市人却买不起那贱到使农民破产的农产品。没有失业的工人拿的是名曰"饿不死人的工资"。材料:农民们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或者抵不上所耗成本。一位牧场主,将牛羊全部射杀后扔进山沟,因为饲料昂贵,而运往市场的运费大大超过了卖掉它们的价钱。地里的棉花没有采摘,果园里挂满正在溃烂的葡萄和橄榄。1车小麦卖到城里仅够买一双4美元的鞋,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还合算,而千百万的城市人却买不起那贱到使农民破产的农产品。没有失业的工人拿的是名曰"饿不死人的工资"。 ------《罗斯福传》
动脑筋 为什么“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 A、销毁商品的原因: B、暴露的本性: 资本家残忍,资本主义制度腐朽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相对稳定时期 政治 危机 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三、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1882--1945年)美国第32届总统,任期12年零39天(1933--1945年)。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他也鼓励美国人民: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2、罗斯福实施新政的目的 新政的直接目的是要消除经济危机,稳定社会经济正常秩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新政的主要措施、目的 中心措施:《国家工业复兴法》 实施目的:对工业生产调整,其任务是克服工业生产的盲目竞争所造成的生产过剩现象,减少失业,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4.其它方面 А.进行改革的其它方面: 银行业、农业、公共工程等 В.目的: 通过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消除危机
5.新政的效果 新政使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罗斯福新政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痼疾。 А.效果: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В.启示:
思维拓展:新政的成功实施说明了什么?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这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但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A.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 激化 B.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 B 2、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调整农业政策 B.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C.整顿银行 D.兴建公共工程
3、罗斯福新政所修建的田纳西水利工程有哪些好处?3、罗斯福新政所修建的田纳西水利工程有哪些好处? 它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灌溉条件,便利了水路交通,还在一定程度上为失业人员提供了就业的岗位,解决了贫民的生活问题等。 4、搜集有关资料,假设你是大危机年代的美国记者,写一篇 关于美国工人在大危机时期生活状况的短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