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第八章 旅游环境容量

第八章 旅游环境容量. 本章提要 研究进展概述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 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节 研究进展概述. 概念的来源 • 相邻学科的启示 – 牧场管理、林业管理 – 环境学、水环境自净能力 国外研究概况 •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 TECC – 1963 年, Lapage 首次提出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 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 , LAC

kermit-burt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八章 旅游环境容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旅游环境容量 本章提要 • 研究进展概述 •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 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 • 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2. 第一节 研究进展概述 • 概念的来源 •相邻学科的启示 –牧场管理、林业管理 –环境学、水环境自净能力 • 国外研究概况 •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TECC – 1963年,Lapage首次提出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 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LAC – 1985年,美国农业部林业局的Stanley等人提出“可接受改变的极限”概念

  3. TECC的常见定义 • Mathieson & Wall (1982):在自然环境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变化,以及游客体验质量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降低情况下,参观一个景点的游客人数最大值。 • McIntyre (1993):在没有引起对资源的负面影响、减少游客满意度、对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对一个给定目的地的最大使用水平。 LAC的核心思想 • 为确定各种管理行动所保护的内容需要先有一些专门设立的目标; • 在以自然为主体的系统中,总会存在一些环境变化; • 任何游憩利用都会导致一些变化; • 管理所面对的问题就是多大的变化是可以接受的; • 对管理的结果进行检测是必要的,由此可以确定这些行动是否有效。

  4. 第二节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一、基本容量 在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中,有五种基本容量,它们又分为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 • 旅游心理容量 在不降低旅游者旅游体验的质量的条件下,既定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最大量,也称“旅游感知容量” 。 • 旅游资源容量 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5. 旅游的生态容量 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场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 旅游的经济发展容量 一定时间内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程度所决定的能够接纳的旅游活动量。 包含内容: –基础设施与旅游专用设施的容纳能力 –投资和接受投资用于旅游开发的能力 –当地产业中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所能满足旅游需要的程度及区域外调入的可能和可行性 –旅游业导致其它产业萎缩或中止产生的机会成本和比较利益 –区域所能投入旅游业的人力资源的供给情况 • 旅游地地域社会容量 旅游接待地区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民情风俗、生活方式和社会开化程度所决定的当地居民可以承受的旅游者数量。

  6. 二、非基本容量 • 旅游合理容量和旅游极限容量 • 既有旅游容量和期望旅游容量 • 与旅游活动的空间尺度相联系的容量概念 •景点旅游容量 •景区旅游容量 •旅游地容量 •区域旅游容量

  7. 对旅游环境容量概念的理解 – 不可加性 • 不同类型的容量相加并无意义 – 短板原则 • 按照要求最高(容量值最低)的容量来实施规划与管理 – 阈值弹性 • 各类容量值都有一个弹性范围,视影响这些容量的内外部 因素而定 • 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但总体来看是在不断变化的 • 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容量的要求不一

  8. 第三节 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 一、基本空间标准 基本空间标准的含义为单位利用者所需占用的空间规模或设施量,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 人均占用面积:平方米/人 – 适用:资源容量、心理容量 • 人均占用线路:米/人 – 适用:资源容量、心理容量 • 设施比率:设施量/旅游者数量 – 适用:经济发展容量(设施容量) • 生态环境自净能力:污染物量/环境规模 – 适用:生态容量 • 地域社会忍耐能力:旅游者人数/当地社区总人数 – 适用:地域社会容量

  9. 日本旅游场所基本空间标准

  10. 欧美旅游设施基本空间标准

  11. 对景点旅游环境质量的全面管理,仍然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即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的定量界定问题。对景点旅游环境质量的全面管理,仍然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即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的定量界定问题。 • 衡山祝融峰,总面积477平方米,按人均占用8平方米,每人游览15分钟,每天开放12小时计算,日合理环境容量为2862人次,而实际上每年旅游旺季(7-10月),日均游人为4600人,人均占地仅5平方米;游人最多的时候竟高达一天3.1万人次,人均占地仅0.73平方米。 • 厦门鼓浪屿上日光岩,游人的平均占地经常不足2平方米。 问题:从旅游管理和景区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这种超容量运转现象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 • 植被破坏 • 环境污染 • 景点吸引力下降,缩短生命周期

  12. 二、旅游资源容量和旅游感知容量的量测 指的是旅游资源的极限日客量; 为旅游资源的每个的开放时间; 表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 是旅游资源空间规模; 指每人最低空间标准。

  13. 不同类型旅游者对环境的不同要求

  14. 案例分析:阳朔遇龙河景区容量测算

  15. 测算要点 • 景区开放时间,每日8小时,每年360天 • 容量所针对的游人均考虑为步行游览;乘车游览、骑单车 游览的容量考虑为步行游览容量的一部分,不再单独计算 • 沿河岸观光线路包括河两岸,为“单程×2”之后的数值 • 漂流游览线路按单程计算 • 部分景区环线为按内部环线实际长度计算 • 瞬时容量=线路长度÷线路指标或瞬时容量=面积大小× 面积指标 • 日周转率=全天开放时间(8小时)÷游完全程(线路、 节点)所需时间 • 日容量=瞬时容量×日周转率 •年容量=日容量×全年开放时间(360天)

  16. 三、生态容量的测定

  17. 四、经济发展容量的测定

  18. 旅游者基本消耗(中国)

  19. 五、旅游地容量的测定

  20. 第四节 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一、饱和、超载与旅游污染 • 饱和:旅游地域和场所(可以是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地、旅游区域或旅游设施)承受的旅游流量或活动量达到其极限容量。 • 旅游超载: 超出极限容量值。

  21. 根据旅游饱和与超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如下几种情况:根据旅游饱和与超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 周期性饱和与超载和偶发性饱和与超载 • 长期连续性饱和与超载和短期性饱和与超载 • 空间上的整体性饱和与超载和局部性饱和与超载

  22. 旅游饱和与超载对于环境和设施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旅游饱和与超载对于环境和设施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 践踏后果 • 对水体的影响 • 噪声 • 对设施的影响

  23. 二、超载与旅游的空间分流 解决旅游饱和与超载的措施分为两个方面: • 从旅游需求方面着眼,减低旅游旺季的高峰流量,使旺季的旅游流量在旅游地域饱和点之内。 • 提高旅游供给能力,或调控旅游供给的内部结构并辅之以对旅游需求的引导措施。 不同旅游区游客超载情况因地而异,各地旅游景点控制超载的措施各有高招,其中不乏成功的经验。 问题:黄山通过哪些方面调控旅游旺季的游客容量超载? • 交通 • 外部条件 • 经济 • 景区

  24. 容量控制的手段 • 积极控制 • 积极控制指没有出现明显的生态问题、经济回报下降、游览质量降低的情况时,所能够实施的一些带预防性质的控 制手段。 • 主要包括: – 对外宣传营销时注意弱化季节差别; – 合理规划游览路线,既满足游人观景需求,又避免游人进入 核心自然生态区; – 通过宣传提高游人、当地居民、服务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 – 在不同季节出台不同的价格措施,使游客主动分流; – 禁止在某些区域、某些时间段内从事某些活动; – 建立生态观测站,关注生态保护指标的变动趋势。

  25. 消极控制 • 指出现生态问题、经济回报下降、游览质量降低 的情况时,所采取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会以生态效 益为重,而舍弃一部分经济利益和游客利益,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始终是一个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 主要包括: – 限制旅行社组团数量,限制每日旅游者人数; – 限制游客的停留时间; – 缩短每日、每年正常开放时间; – 提高门票价格,提高整个景区内的消费水平; – 在周围开辟新的具有可替代性的景区; – 关闭部分自然景观为主的景区,丰富人文景观景区的游赏体验,提高容量水平,以达到替代分流的目的。

  26. 本章结论 有必要从单位时间内进入景区人数、单位空间内游人占有游览面积及其与景区的实际游览总面积比例关系的角度,调查研究、获得经验数据、并对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作出定量的界定,形成全国统一的标准,为各地旅游区解决环境超载问题提供可循的依据,以宏观地实现对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的有效保护。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