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原漢通婚與同質婚: 普查資料在族群通婚研究上之運用

「 2011 年臺灣人口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原漢通婚與同質婚: 普查資料在族群通婚研究上之運用. 劉千嘉、章英華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大綱. 前言 研究設計與資料說明 人口組成的結構限制 有偶原住民之婚配特性 同質婚與異質婚 結論與討論. 研究設計與資料說明. 研究資料: 2000 年人口與住宅普查資料,以十五歲以上有偶之原住民人口進行夫妻配對 。 分析單元:夫或妻中至少一人為原住民的成對資 料,共計 64,864 對。 研究取徑: 同質婚假設( endogamous marriage ) 地位交換假設( statue exchange ).

kian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原漢通婚與同質婚: 普查資料在族群通婚研究上之運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1年臺灣人口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原漢通婚與同質婚:普查資料在族群通婚研究上之運用 劉千嘉、章英華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 大綱 • 前言 • 研究設計與資料說明 • 人口組成的結構限制 • 有偶原住民之婚配特性 • 同質婚與異質婚 • 結論與討論

  3. 研究設計與資料說明 • 研究資料:2000年人口與住宅普查資料,以十五歲以上有偶之原住民人口進行夫妻配對 。 • 分析單元:夫或妻中至少一人為原住民的成對資 料,共計64,864對。 • 研究取徑: • 同質婚假設(endogamous marriage) • 地位交換假設(statue exchange)

  4. 研究設計與資料說明 • H1 :族群內婚的原住民多為教育同質婚;若有教育異質婚則依循男高女低的傳統交換模式; • H2:族群外婚的原住民係以原高漢低方式進行交換:原住民以其教育優勢交換優勢族群位階; • H3:受婚姻坡度所影響,教育位階越低的原住民,外婚的傾向越低。

  5. 人口組成的結構限制 • 族群人口組成 • 鉅觀人口理論預期,1950年前出生的世代,同世代男多女,男性應有較高的外婚比例,1950年後世代男少女多,女性較易外婚。 • 分析發現無論所屬年齡世代的性別組成如何,女性都比較容易外婚。

  6. 人口組成的結構限制 • 鉅觀人口結構推估性別與族群教育分布。 • 內婚:預期夫妻教育差距較小。 • 漢人女性較可能上嫁,或找到自己相等程度的同族男性婚配。 • 原住民女性較易找到與自己等同教育的男性作為婚配對象。 • 外婚:性別差異。 • 原住民女性外婚時上嫁可能性較高。 • 原住民男性欲外婚時,處於男低女高的上娶婚。 • 基於傳統男高女低的婚姻坡度,原住民低教育男性不利於其外婚。

  7. 人口組成的結構限制 • 傳統男高女低的婚姻坡度,男性處於教育程度最低的群組、女性處於教育程度最高的群組,易因婚姻坡度而被排除 。 • 預期原住民外婚時的坡度 • 原住民女性外婚時,上嫁的可能性較高; • 原住民男性外婚時,亦將處於男低女高的上娶婚。 • 基於傳統男高女低的婚姻坡度,低教育的原住民男性不易外婚,原住民高教女性則仍有上嫁漢人男性的空間。

  8. 有偶原住民之婚配特性 • 外婚以漢原婚為多(三對外婚有兩對);內婚多為同族婚配(十對內婚有九對)。 • 遷徙潮(60年代)後,越年輕的世代外婚比例越高,遷徙潮第一代的二成一、第四代五成四。 • 遷徙潮第四代外婚比例凌駕內婚比例。 • 遷徙潮前的通婚主要集中原鄉地區,以高屏、花東為主,遷徙潮後的通婚地區較分散,北部地區高於原鄉縣市。

  9. 同質婚與異質婚 • 外婚以漢人高於原住民(原漢婚為妻高於夫,漢原婚夫高於妻),內婚配對符合夫高於妻的傳統婚配模式。 • 外婚配偶教育程度較內婚高。 • 原漢婚教育程度高於漢原婚。

  10. 同質婚與異質婚 • 不論是何種婚配形式,皆以同質婚比例為高。 • 異質婚 • 外婚原住民男性以同質婚為多,漢人女性上嫁的比例不若下嫁者多,顯示漢人女性與原住民男性通婚時,可能經歷著族群與社經位階的雙重下降。 • 原漢婚教育屏障係以高中/職為界,高中職以上原住民男性外婚可能性高於其他教育程度者。 • 外婚的原住民女性以同質婚為多,女性上嫁的比例較下嫁為高。 • 原住民女性無明顯教育門檻,較易經歷族群與社經位階的雙重上升。

  11. 同質婚與異質婚 • 外婚同質婚呈現教育程度越高,越集中臺北的趨勢,內婚同質婚者在南部與東部原鄉地區的比重例高,移徙至北部的教育程度較高的原住民,與漢人通婚係以教育同質婚為多,教育程度越高,同質婚的傾向越高。 • 遷徙有助於拉近原漢社會距離,遷徙潮後越年輕世代外婚比例越高,且外婚者有集中台北地區的趨勢,遷徙潮前的通婚者主要集中在原鄉地區,呈現相當程度的空間隔離,遷徙潮後的通婚人口較為分散,以非原鄉地區為多,而北部地區的通婚比例成長為顯著。 • 自不同世代與通婚者的集中特性,勾勒出改變中的原漢社會關係的圖像:遷徙越見頻繁、原漢社會界線越模糊,個人擇偶時原漢之防漸鬆動,現階段觀察到的原漢通婚是在高教育的群體中較易發生,故可合理預期,當越來越多原住民得以進入專科以上就讀時,會有更多的通婚發生。

  12. 結論與討論 • 假設一「族群內婚的原住民多為教育同質婚;若有教育異質婚則依循男高女低的傳統交換模式」成立。 • 內婚者主要依循教育同質婚或女性上嫁婚為主。 • 假設二「族群外婚的原住民係以原高漢低方式進行交換:原住民以其教育優勢交換優勢族群位階」。 • 僅部分成立。 • 從個人教育屬性來看,外婚某種程度上仍為教育同質婚。 • 原住民女性的外婚為族群與社經的雙重上嫁;原住民男性的外婚亦出現族群與社經的雙重上娶。 • 異質婚者的交換方向與交換理論的預期不盡相符:在原住民男性上娶婚的比例竟高於下娶婚,而原住民女性以上嫁為主,在原住民與漢人的通婚時,雙方交換的是族群與教育之外的其他資源。

  13. 結論與討論 • 假設三「受婚姻坡度所影響,教育位階越低的原住民,外婚的傾向越低」。 • 僅部分成立,適用於解釋原漢婚的外婚形式,對漢原婚並不適用。 • 預期低教育的原住民女性上嫁漢人男性的機會應較低,但配對資料顯示原住民女性的教育位階並不影響其上嫁的外婚。 • 教育的屏障作用對象為原住民男性,欲外婚的原住民男性須跨越高中/職的教育門檻。 • 依循同質婚與交換婚機制,社經弱勢的原住民男性在婚姻市場更為不利。 • 本研究係探索性研究,作為臺灣通婚研究中較少被關注的原漢通婚區塊的補充,未來擬建構原住民之婚配統計模型,以控制更多潛在的可能影響變數。

  14. 報告至此,敬請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