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台灣史總複習

台灣史總複習. 台灣歷史的分期. ◎ 史前時代(距今 5 萬年) ◎國際競爭時期 ( 1624-1626-1642-1662 ) ◎鄭氏治台時期( 1662-1683 ) ◎清領時代( 1683-1895 )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1895-1945 ) ◎中華民國在台灣( 1945- 迄今). 史前時代 (距今 5 萬年). 長濱. 1. 舊石器時代: ________ 文化 2. 新石器時代: ________ 文化、 ________ 文化、 _________ 文化

kibo-luca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台灣史總複習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史總複習

  2. 台灣歷史的分期 • ◎史前時代(距今5萬年) • ◎國際競爭時期 (1624-1626-1642-1662) • ◎鄭氏治台時期(1662-1683) • ◎清領時代(1683-1895) •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1895-1945) • ◎中華民國在台灣(1945-迄今)

  3. 史前時代 (距今5萬年) 長濱 • 1.舊石器時代: ________ 文化 • 2.新石器時代:________文化、________文化、_________文化 • 3.金屬器時代:________文化、________文化、________文化 大坌坑 圓山 卑南 十三行 蔦松 靜浦

  4. 400BP 台灣史前遺址簡表 十三行 2000 圓山 卑南 大坌坑 7000 長濱 網形 50000

  5. 南島語族

  6. 國際競爭時期(1624-1626-1642-1662) 漢 • 1.十六世紀:台灣成為______人、_______人海盜活動的據點。 • 2.十七世紀:地理大發現後,成為_______人和_______人的競爭地, 從事國際走私貿易。 日本 荷蘭 西班牙

  7. 鄭氏治台時期(1662-1683) 鄭成功 • 1662年,荷蘭人向___________投降,台灣首度出現漢人政權。

  8. 清領時代(1683-1895) • 1.前期(1683-1858): 康熙23年置台灣府,隸_______省,採【消極治台】 • 2.後期(1858-1895): (1)_______聯軍戰敗,開放台灣對外通商 (2)_______事件後日軍犯台,沈葆楨來台採【積極治台】 (3)_______戰爭後,台灣設省 福建 英法 牡丹社 中法

  9.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1895-1945) 甲午 馬關 • ________戰敗,清朝與日本簽訂【_______條 約】,台灣於1895年割讓給日本

  10. 中華民國在台灣(1945-迄今) • 1.西元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台灣脫離日本統治 • 2.西元1949年,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播遷來台 • 3.西元1996年,_______當選首任民選總統(第九屆) • 4.西元2000年,_______當選第十屆總統,台灣首次政黨輪替。 • 5.西元2008年,_______當選第十二屆總統,台灣二次政黨輪替。 李登輝 陳水扁 馬英九

  11. 史前文化演進

  12. 基測試題演練 B • ( )1如圖是各種器物開始在人類生活中出現的過程:對照歷史發展,圖中(乙)最可能是屬於下列哪一時代?ˉ(A)舊石器時代ˉ(B)新石器時代ˉ(C)商周時代ˉ(D)戰國時代。

  13. ( )2.附圖是博物館展覽時張貼的簡介,由其中資訊判斷,這場展覽應是介紹下列哪一文化? (A)長濱文化 (B)圓山文化 (C)卑南文化 (D)十三行文化 C

  14. D • ( )3.小彩利用假期參觀一處史前文化遺址,在參觀過程中,她以表格紀錄這處遺址的特徵如表(二)。下列何者最可能是這處文化遺址?【97基二】(A)長濱文化 (B)圓山文化 (C)大坌坑文化 (D)十三行文化

  15. C • ( )4.亞婷參觀「台灣史前文化演進」展覽,若她想按照文化演進先後依序參觀,應先前往下列哪一主題區?【95基一】 (A) 十三行文化 (B) 大坌坑文化 (C) 長濱文化 (D) 圓山文化。

  16. D • ( )5.臺北縣八里鄉十三行文化遺址,在歷史上具有下列何種重要的意義?ˉ(A)代表採集生活的發 端ˉ(B)象徵磨製石器的出現ˉ(C)反映稻米農作的起源ˉ(D)顯示鐵器時代的開始。【92基測】

  17. ( )6. 鐵器的使用,是人類歷史文化進展的重要里程碑,而在臺灣的考古發掘中,哪一個文化遺址曾發現在一座煉鐵作坊,顯示臺灣鐵器文化的開始?ˉ(A)卑南文化ˉ(B)圓山文化ˉ(C)大盆坑文化ˉ(D)十三行文化。【90基一】 D

  18. D • ( )7.民國七十九年,中研院在臺北縣 八里鄉污水處理廠預定地上,發掘出先民使用過的陶罐、鐵刀,和骨製的矛與魚鉤等器具,由這些出土文物,可看出此一文化遺址應屬於哪一時代?ˉ(A)舊石器時代ˉ(B)新石器時代早期ˉ(C)新石器時代晚朝ˉ(D)金屬器時代。【91基二】

  19. B • ( )8. 臺灣地區的原住民,依其主要生活區域的不同,可分為平埔族和高山族。其中有關平埔族的敘述,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ˉ(A)其漢化的時間較高山族稍晚ˉ(B)早期生活在平原、沿海一帶ˉ(C)大約可分泰雅、布農等九族ˉ(D)移入臺灣的時間在漢人之後。【90基測】

  20. D • ( )9. 臺灣民俗中每個節日都有特定的意義,而舉行各種節慶儀式與活動,也有促進人與人、自然界或鬼神和諧關係的功能。請問:下列哪一項是屬於臺灣原住民的節慶活動?ˉ(A)戴香包ˉ(B)跳童乩ˉ(C)放水燈ˉ(D)豐年祭。【91基一】

  21. A • ( )10. 原住民平埔族祭祀的對象除了日、月、星辰、河川之外,也祭拜動物與祖先的靈魂。從平埔族這一行為可知其宗教信仰的特色為何?ˉ(A)相信萬物皆有神靈ˉ(B)崇拜萬善爺的慈悲ˉ(C)彰顯義民爺的英勇ˉ(D)重視修煉成仙法術。【91基二】

  22. B • ( )10.為方便研究,常依不同特色或性質將歷史分為若干階段或時期,有關台灣歷史分期的發展順序,何者正確?【95基二】 (A) 明鄭統治→清朝統治→荷蘭統治→日本統治 (B) 荷蘭統治→明鄭統治→清朝統治→日本統治 (C) 明鄭統治→荷蘭統治→清朝統治→日本統治 (D) 荷蘭統治→清朝統治→明鄭統治→日本統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