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4

第三讲 经济组织

第三讲 经济组织. 2013 年 11 月. 何谓“经济组织”? ( Economic Organization ). “ 经济组织”是指一些按一定方式组织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如家庭、企业、公司等。 “经济组织”是指经济体系组织经济活动的体制,是社会经济活动在其上运行的经济结构基础,如资本主义、全球化 。 两个含义(斯维德伯格, 2005 ): 第一,可以理解为整个经济学中的组织; 第二,与“社会组织”概念相连,主要指社会中的一般组织,即从社会组织的角度考虑经济现象。. 主要内容. (一)市场( Market ) (二)企业 / 厂商 ( Firm ).

kimi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三讲 经济组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讲 经济组织 2013年11月

  2. 何谓“经济组织”?(Economic Organization) • “经济组织”是指一些按一定方式组织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如家庭、企业、公司等。 • “经济组织”是指经济体系组织经济活动的体制,是社会经济活动在其上运行的经济结构基础,如资本主义、全球化。 • 两个含义(斯维德伯格,2005): • 第一,可以理解为整个经济学中的组织; • 第二,与“社会组织”概念相连,主要指社会中的一般组织,即从社会组织的角度考虑经济现象。

  3. 主要内容 • (一)市场(Market) • (二)企业/厂商(Firm)

  4. (一)市 场

  5. 市场可以看作是经济组织的一种形式 • 经济学中最为核心的概念 • 进入1980年代以后,“市场”是经济学和社会学思想交锋最多的领域,成为一个竞争的舞台。 • 市场的含义: • 狭义:商品交换的具体场所,如商店、集市、商场、批发站、交易所等等——有形市场。 • 广义:商品交易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包括由买卖关系引发出来的卖方与卖方之间的关系以及买方与买方之间的关系。

  6. 市场的演进(Swedberg)

  7. 市场的类型(Swedberg) • 外部市场-如原始部落间的物物交换 • 内部市场-如古希腊雅典人的集会(本地市场) • 商人市场-如11-14世纪的欧洲市集 • 国家市场-在政治家特别是政府的帮助下形成的。 例如法国、美国的大国家市场。 • 现代大众市场-工业革命→市场经济→大众消费市场 • 国际市场-不同国家的人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他国家的经济 • 货币与资本市场-金融市场(资金融通市场) •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作为商品(人力、人才市场)

  8. 经济学的市场观点 • 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市场研究 • 2)边际主义学派:现代市场概念的创立 • 3)奥地利学派:作为过程的市场 • 4)凯恩斯对市场规则的批判 • 5)产业组织理论与市场结构概念 • 6)二战后市场研究的发展

  9. 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市场研究 • “市场”=“有形市场”(Market = Marketplace) • 将市场视为一种地理空间,是某种有形的物质,是具体的存在。 • 生产重于交换 • 决定价格的是生产出一个商品的劳动量,而不是交换之中的供给与需求力量。 • 商品的“自然价格” 与“市场价格” • 商品的自然价格基于生产它的劳动量,是商品的中心价格。市场价格则受制于商品的实际供求量的比例。商品的市场价格受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围绕着自然价格上下波动,但却始终趋向于中心价格。

  10. 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两章论及市场 • 第三章“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和第七章“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 关于市场的基本观点: • 市场发育带来社会财富的增加 • 商品的价格有“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两种 • 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着对私人利益的追求

  11. 约翰·穆勒 大卫·李嘉图 • 生产决定产品的自然价格,市场价格是偶然因素的结果。 • 他们的分析中出现了“需求-供给”模型的雏形。 • 对具体的经济制度失去了兴趣(包括市场),向更为抽象的市场概念转变。

  12. 2)边际主义学派: 现代市场概念的创立 • 19世纪70年代,经过“边际革命”,形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市场概念。 • 边际效用学派-关注消费、需求和效用 • 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和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 • 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引入数学分析方法 • 市场概念: • 抽象的存在 • 价格制定和资源配置机制

  13. 将市场从简单地表示“有形市场” (marketplace)扩展到了表示存在某种商 品买卖双方的任何区域。市场的具体内容被简化了,因此可以适用于众多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市场交换行为。 • 把市场理解为经济资源配置的中心机制,经济越来越以市场为中心,而市场也的确配置了越来越多的生活必需品。 • 经济中的所有市场都是内在联系的,其中某一种市场的变化将会导致其他所有市场的变化。

  14. 3)奥地利学派:作为过程的市场 • 新奥地利经济学派(维也纳学派) • 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 • 代表人物: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 •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理论渊源之一 • 把市场看作是一种过程 • 市场是自发出现的,它是“人类行为”的结果,而不是“人类设计”的结果。

  15. 米塞斯:“市场不是一个场所,不是一件物品或者是一个集合的实体。市场是一个过程,是在劳动分工的条件下,产生于不同个体间协作行为的相互影响之中。”米塞斯:“市场不是一个场所,不是一件物品或者是一个集合的实体。市场是一个过程,是在劳动分工的条件下,产生于不同个体间协作行为的相互影响之中。” • 哈耶克:市场是自然产生的,而不是有意的人为设计。市场在本质上是分散的,它建构在各类有关成本、利益、机会的分散知识以及由此作出的理性决定的基础上。市场是没有中心的,只是由“许多相互交错的经济系统组成的网络”。

  16. 4)凯恩斯对市场规则的批判 • “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市场运作 • 实际的市场运作,产生了差距和不平等,由此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现代社会失业现象持续发生,经济出现普遍衰退。(“市场失灵”) • 解决方法是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尤其是,国家应该在调节消费和投资方面承担责任。 • 两个市场的案例: • 劳动力市场:失业的出现证明传统的经济学分析是错的 • 股票市场:对股票未来价格的预测并不是对生产性企业进行理性投资,而是更容易导致一系列问题。 • 国家必须干预和调节市场

  17. 5)产业组织理论与市场结构概念 • 产业组织理论(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 • 20世纪30年代以来产生和发展起来 • 研究市场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结构 • 三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 三个主要的学派:哈佛学派(Harvard School)、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ew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 • 理论渊源: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看到了现实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垄断现象,并指出垄断会带来垄断利润的产生,妨碍资源的最优配置。

  18. E. H. Chamberlin • “垄断竞争论” • 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1933) • 琼·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经济学》,1933) • 垄断和竞争几乎总是一起出现——“垄断竞争”概念 Joan Robinson

  19. 产品差异是造成垄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 产品差异是指同一种类产品之间的不同之处。如产品的质量、构造、外观、销售服务条件等方面的差别,还包括商标、广告方面的差别等。 • 造成产品差异的原因很多,例如: ◇专利、商标、广告 ◇销售商的声望、买卖双方之间的个人 联系(社会因素)。 • 产品差异完全被“完全竞争理论”忽略了 • 一种有关市场的新视角:“整个市场并不是有许多卖者的单一市场,而是许多相互关联的市场组成的一个针对每一个卖者的市场网络”。 • “张伯伦革命”

  20. (Edward Mason) • 哈佛学派:梅森、贝恩 • 着重研究市场结构 • 市场结构的关键要素:“进入障碍”、行业集中性、产品差别性 •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联系: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方式,而后者又决定了企业市场绩效的好坏。 • “结构-行为-绩效”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简称 SCP)分析范式 • 要通过公共政策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限制垄断力量的发展,保持市场适度竞争。 (Joe S. Bain)

  21. 6)二战后市场研究的发展 • ①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 • ②博弈论与市场行动者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 • ③芝加哥学派:“隐性市场”(Implicit Market) • ④艾伦·布林德:价格粘性理论(非市场出清机制) • ⑤丹尼斯·卡尔顿:市场出清机制(多种机制) • ⑥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作为独特社会制度的市场

  22.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 20世纪70年代兴起 • 代表人物:科斯、诺斯、威廉姆森

  23.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 • 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 分析概念:交易成本、搜寻成本、产权等 • 基本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制度变迁理论 • 市场观点:市场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制度,是“便于交换的社会制度”(Coase),其存在主要是为了减少交易成本。 •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研究对于社会学市场理论非常有帮助。

  24. 小 结 • 大体上说,从古典经济学到“边际革命”,再到当代经济学,在市场概念上,经济学走了一条从具体到抽象,再逐步回归具体的道路。 • 经济学家对市场的兴趣很多时候仅仅在于价格的形成,这种论点在边际效用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后,成为经济学中的主流。 “经济学中的市场理论仅仅关注和研究了现实市场所包含的一小部分。更确切地说,主流经济学中的市场理论或多或少是抽象价格理论的同义词”。(Swedberg) • 经济理论里存在着大量的关于市场运作的启发性见识,这些将给经济社会学带来非常多的益处。 •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济学家们对作为制度的市场变得越来越感兴趣。

  25. 社会学的市场研究 • 1)经典社会学理论中的市场 ◆ 马克思 ◆ 韦伯 • 2)市场社会学研究 ◆ 波兰尼 ◆ 帕森斯与斯梅尔瑟 • 3)当代社会学的市场研究 ◆ 作为结构的市场 ◆ 作为网络的市场 ◆ 作为场域的市场

  26. 1)经典社会学理论中的市场 • 经典社会学家马克思和韦伯对市场问题进行了直接的论述。 • ①马克思的市场观点 • 第一,探讨了资本主义市场的起源,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视为历史发展过程的结果。根据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与制度形式来说明其经济的运行方式。 • 第二,市场本质上是由社会关系组成的。“价值”并不是商品天生就具有的,而是通过“物与物的关系表现的人与人的关系”。 • 第三,在决定商品价格时,生产比市场更重要——客观价值论。 • 第四,所有的市场都有不同的历史,这个历史常常包含着压迫与剥削。例证之一就是殖民市场。

  27. ②韦伯关于市场的研究 • 早期社会学家中对市场有着浓厚兴趣的学者之一。 • 第一,年轻时代(早期市场研究)——对股票交易的调查与研究:证券交易在现代资本主义机制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强调法律和道德的规范作用。 • 第二,19世纪90年代——关注市场中的竞争问题。认为“市场价格是经济竞争的结果(价格战)”。 • 第三,20世纪初期,作为一个社会学家,开始从方法论个体主义和社会行动的角度重新分析市场——对“交换”与“竞争”进行了概念上的区分;强调了市场中的斗争与冲突两个要素;分析了市场与社会的其他部分(如法律规则)之间的互动。 • 第四,市场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28. 2)市场社会学研究 • 直到20世纪50年代,对市场进行社会学分析的尝试才又重新兴起,代表人物有波兰尼、帕森斯和斯梅尔瑟,他们掀起了对市场进行社会学研究的高潮。 • ①波兰尼关于市场的分析 •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1944) • 自我调节之市场(the self-regulating market) • 经济生活的整合方式:互惠、再分配、交换(市场) • 嵌入(embedded):市场是 “嵌入”社会之中的 • 对“市场社会”(Market Society)的批判 • 社会的双向运动

  29. ②帕森斯与斯梅尔瑟的市场观点 • 用结构功能理论框架分析经济问题 • 《经济与社会》(1956) • “市场的制度结构”一章 • 经济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其它三个子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文化系统——相互依存和相互交换,从而使社会系统趋于均衡。(“社会学帝国主义”) • 市场社会学——把市场经济体系置于社会大系统的背景下进行考虑和分析。 • 提出了一些关于“市场社会学系统发展的起点”,但是他们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关注。

  30. 3)当代社会学的市场研究 •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学家对市场的研究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 • 代表性的观点和研究: • ①作为社会结构的市场 A.哈里森·怀特 B.理查德·斯维德伯格 • ②作为网络的市场:格兰诺维特 • ③作为场域的市场:布迪厄

  31. ①作为社会结构的市场 • 市场的社会结构理论,代表了建构市场社会理论的持续努力,有大量出色的研究者,是有关市场的社会学研究的主导力量。 • 代表人物:哈里森·怀特、理查德·斯维德伯格

  32. 哈里森·怀特的市场研究:W (y) 模式 • 对市场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1981年的论文“市场从哪里来?”,被认为是社会学向经济学核心领域的首次进军。 • 创建一个全新的社会学的市场理论——所谓的W(y)模式。 • 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将真实的市场等同于交易市场不满,认为“不存在什么新古典主义的市场理论,仅有一个纯粹的交易理论”。 • 经济学对“交换市场”的关注把生产过程整个地排除在市场之外,在交换市场中是没有“生产商”这一角色,只有“销售商”和“消费者”。

  33. 关注产品市场/生产市场(行动者生产商品 的市场),以此作为“攻击”经济学的突破口。 • 市场是可以不断再生的社会结构,该结构是由一组特定的公司(生产商)及其他参与者通过观察彼此的行为而演化出各自不同的角色来形成的。 • 走向结构分析:互动、关系、群体、结构 • 经验验证:市场曲线W (y) • W 代表产品销售收入,y代表产品销售量 • W (y)模型的实质:厂商通过观察彼此的行为, 生产出一个市场。

  34. 市场曲线(Market Schedule)W (y) 每一个点代表一个独立的生产商,横坐标表示该厂商的产品销售量,纵坐标表示其总的销售收入 (资料来源: White, 1981: figure 1. )

  35. W (y)模型的几个基本判断: • 每个厂商的产品都有其特性(产品差异) • 每个厂商都意识到在其产品质量和收入之间存 在一种关系 • 由于产品品质是不可直接察见的,所以只能透 过销量W和收入y之间的函数关系来间接察见。 • 此种关系表现为公开信息,每个厂商都根据此 公开信息来形成自己的决策。 • 所有这些决策汇集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共识:存在着一个市场。 • 结论:市场产生于厂商的互动之中,并借助于此种互动得到维持。

  36. 案例 Tony是一个冷冻比萨饼生产商,他生产不同于其他比萨饼生产商的产品。与其它比萨饼一样, Tony的比萨饼有特殊的声誉,因此可以说在市场中占据一个特定的位置。Tony偶尔检查一下市场的情况,因而意识到在所售比萨饼的品质与所得收入之间,存在一种关系(“贸易形式”)。昂贵和高品质的比萨会比廉价和低品质的比萨卖得少。不过,与总量(y)和收入(w)不同,品质是Tony不能够直接察见的。但关于W和y的信息却可见于商贸出版物或诸如此类的东西中。由于Tony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人,因此他将决策置于这些事前的数字上,并且试图尽可能多地赚钱。其他的比萨饼制造者也会同样去做,而且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他们的决策共同形成了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现在确实存在一个市场。

  37. 怀特的市场社会学的三个特点: • (1)运用纯粹社会学的思路来解释市场的运转 • (2)运用数学模型的方法来阐示市场的运转 • (3)与经济学理论建立密切的对话关系 • 最近的研究——《来自网络的市场》(Markets from Networks),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生产市场理论,并拓宽了研究范围。不再仅仅专注于研究单个生产市场,而是试图了解生产市场是如何适应整个产业经济的。

  38. 理查德·斯维德伯格的市场研究 • 把市场视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结构,反对只把市场作为价格机制的经济学观点。 • 市场是各方间通过交易而维持的不断发生的固定的互动模式。 • 市场现象的核心包括两种要素:竞争和交换。市场的社会结构实质是一种特定的互动类型,它以许多行动者(买方与卖方)之间的竞争开始,以其中少数行动者达成的交换为结束。 • 对作为一种社会结构的市场的两种分类: • 历史性的分类 • 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的分类

  39. 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的分类

  40. ②作为网络的市场 • 在目前的经济社会学中,使用网络来分析市场比使用其他视角来分析要流行得多。 • 构建了一个探索社会关系的一般性方法 • 代表人物:马克·格兰诺维特 • Getting A Job: A Study of Contacts and Careers(1974) •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 • 挑战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完全劳动力市场只存在于教科书中” • “匹配问题” • 有效社会联系对于人们找工作非常重要 • 弱关系/弱连带理论

  41. 其他研究: • 维尼·贝克尔的证券市场研究 ◇两种类型的市场网络: *小而关系紧凑的网络(“密网”) *大而关系松散的网络(“疏网”) ◇两种网络引发不同的结果,决定 价格变动的方向和强度。 • 布莱恩·乌兹的服装市场研究 ◇两种类型的市场互动关系: *市场关系 *亲密或特殊关系 ◇“低度嵌入网”和“过度嵌入网” Wayne E. Baker Brian Uzzi

  42. ③作为场域的市场 • 场域——“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 • 经济场域 • 《经济人类学原理》(2000) • 市场深受某一完整的经济场域的影响 • 市场被概念化为场域的一部分,并由市场的动力机制所支配。 • 以价格为例,价格是由该场域的结构所决定的,而非其他。“价格不能决定整体结构,而整体结构能决定价格”。

  43. 小 结 • 社会学家对市场的关注远远少于经济学家对市场的关注 • 社会学家对市场的研究基本上可以说是一条“行动(古典)-制度(近现代)-网络(当代)”的进路 • 社会学家更精通于发现经济现象的社会结构,社会学家提出的市场理论,几乎都是将社会结构放在中心的位置。 • 核心概念:互动、关系、系统、结构、网络、场域等

  44. (二)企 业

  45. 何谓“企业”(厂商)? • 企业(厂商)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又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组织形式。 • 现代企业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经济组织类型之一 • 企业是一种以经济为目标的人与人的结合方式,因此又是一种社会组织,其受到各种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制约和影响。

  46. 经济学的企业研究 • 1、传统企业理论——企业“黑箱” • 各类经济活动都是在企业之外进行的,企业被视为一个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的完全理性的“整体”。缺乏对企业内部的组织与运行状况的具体考察,也就是说,企业的内在结构(以及企业环境)在根本上是一个黑箱。 • 无法解决企业内在的结构问题;无法解释企业的形成、性质和边界等问题。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经理主义”等对“黑箱”企业理论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47. 2、现代企业理论 • 把企业看成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关系,是多个利益主体(如股东、董事、经理和职工等)间关系的集合。 • 把个人及其自身的经济利益作为分析起点 ,而后引入社会关系或制度。 • 20世纪70年代以来得到迅猛发展,并成为微观经济学的新的组成部分。 • 组织经济学(organizational economics) • 1)交易成本理论 • 2)代理理论

  48. 1)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cost Theory) •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 • 科斯:“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1937) • 讨论了企业产生的原因及其规模扩展的边界问题 • 协调生产的两种替代性方式/组织经济的两种途径: ◇市场 ◇企业 • 问题:既然市场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进行合作的最有效的形式,为什么还会有企业存在? • “交易成本” (Transaction Costs)概念的提出 • 发现:市场中的交易其实是要耗费大量成本的。搜寻交易对象,讨价还价,订立契约,监督契约执行,维护交易秩序,解决交易纠纷以及对违约加以惩罚,等等。

  49. 企业内的交易要简单得多:工人之间的固定分工节约了寻找交易对象的费用,经理对工人的指挥代替了讨价还价,工人和其它生产要素所有者与企业之间的长期合同减少了在市场中多次反复地订立契约的麻烦,等等。企业内的交易要简单得多:工人之间的固定分工节约了寻找交易对象的费用,经理对工人的指挥代替了讨价还价,工人和其它生产要素所有者与企业之间的长期合同减少了在市场中多次反复地订立契约的麻烦,等等。 • 结论:企业的存在正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代替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或者说,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的交易成本时,企业便产生了。 • 企业的边界问题: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交易成本将增加。当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企业内交易的边际成本时,企业规模就不再增大,这也就决定了企业的边界。

  50. 威廉姆森推广交易成本思想并使它为经济 学和相近学科所知晓 • “交易成本”的定义:“起草、谈判和防护一项协议的事前成本,更特别的是适应不良和调整等事后成本,这里的适应不良和调整是在合同执行因歧异、误差、遗漏和不可预期的干扰而发生偏移时产生的;以及经济系统的运行成本。” • 《市场与等级制》(1975) • 市场和企业是两种“治理结构” • 在交易频繁时,在交易不确定时以及在需要专门投资时(所谓的资产专用性)应当选择企业。换句话说,如果不存在资产专用性,交易过程直接或只出现一次的情况下,应当选择市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