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開發潛能 大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

開發潛能 大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 王素闌. 受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 — 幸福的人. 教育的主體 —. 激發潛能是為健全心理發展. 1. 創造更多選擇機會. 2. 有自信和能力面對問題. 3. 實際、理性的態度解決問題. 4. 智力是一個人能有目的的行動,有理智的思考和更有效的應付環境的能力. 5. 單一 IQ V.S 多元智能. 多元智慧 哈佛 Gardner. ● 語文運用 ● 數理邏輯 ● 空間關係 ● 音樂 ● 肢體運作 ● 內省 ● 人際關係. 如何激發潛能. 1. 學習態度. (1) 享受學習.

kinse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開發潛能 大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開發潛能大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 王素闌

  2. 受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幸福的人 教育的主體— 激發潛能是為健全心理發展 1.創造更多選擇機會 2.有自信和能力面對問題 3.實際、理性的態度解決問題 4.智力是一個人能有目的的行動,有理智的思考和更有效的應付環境的能力 5.單一IQ V.S多元智能

  3. 多元智慧哈佛Gardner ●語文運用 ● 數理邏輯 ● 空間關係 ● 音樂 ● 肢體運作 ● 內省 ●人際關係

  4. 如何激發潛能 1.學習態度 (1)享受學習 (2)探索自我學習管道 2.自我形像 (1)多元潛能 (2)情緒智商 a.知己b.律己c.勵已d.知人e.睦人

  5. 自主管理 —做自己的主人 1. 知己 (1) 瞭解自己 (2)面對自己 (3)正確表達 2.律己 (1)情緒宣洩 (2)利多弊少的途徑

  6. 自主管理 —做自己的主人 3.勵己 (1)拒絕悲觀 (2)利多弊少的途徑 4.知人 (1)同理心 (2)自在感

  7. 自主管理 —做自己的主人 5.睦人 (1)角色要求 (2)角色轉換

  8.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 選擇要點 • 態度 • 動機 • 學習輔導 • 時間管理 • 自我測量 • 焦慮 • 考試策略 • 專心 • 解決學習困難度 • 訊息處理

  9. 五 非常符合 四 符合 三 部分符合 二 不符合 一 非常不符合 態 度 1.我對自己該有的教育目標感到困惑和難以決定 □ □ □ □ □ 2.我寧可不上學 □ □ □ □ □ 3.我不在乎受教育,我只想要一份好工作 □ □ □ □ □ 4.我只讀我喜歡的科目 □ □ □ □ □ 5.課堂裡的大多數功課我都不喜歡 □ □ □ □ □ 6.在我看來,課堂上所教的並不值得學 □ □ □ □ □ 7.我讀書只是為了考試 □ □ □ □ □

  10. 態度結果 學習者很勤勉 主動參與學校活動 學習目標很清楚 • 得分高表示 (27分) 學習者目標不明確或低落 缺乏主動學習的意願 • 得分低表示 (24分)

  11. 五 非常符合 四 符合 三 部分符合 二 不符合 一 非常不符合 動 機 1.我能準時把作業做完 □ □ □ □ □ 2.即使學習材料是枯燥無趣的,我還是會想辦法把它讀完 □ □ □ □ □ 3.即使是我不喜歡的科目,我還是會很用功去爭取好成績 □ □ □ □ □ 4.我讓自己相信我不做課業的理由是對的 □ □ □ □ □ 5.在學校我為自己設定高標準 □ □ □ □ □ 6.當課業很難懂時,我不是放棄就是只讀簡單的部分 □ □ □ □ □ 7.我閱讀所指定的教科書 □ □ □ □ □

  12. 動機結果 學習者成就動機比較高 較願意花時間在閱讀教科書 準備課程及完成指定作業上 即時不感興趣的科目也會用心去學習 • 得分高表示 (25分) • 得分低表示 (23分) 學習者缺乏成就動機 不願意對所學的課程用心或負責

  13. 五 非常符合 四 符合 三 部分符合 二 不符合 一 非常不符合 時間管理 □ □ □ □ □ 1.我發現很難遵照事先訂定的讀書計劃去做 2.我只有在有考試的壓力下才會念書 □ □ □ □ □ 3.拖延是我讀書上的一大問題 □ □ □ □ □ 4.我幾乎每次考試都臨時抱佛腳 □ □ □ □ □ 5.我善於運用課間的空堂來讀書 □ □ □ □ □ 6.當我決定要讀書時,我會設定一段時間,且能成功的在這段時間內讀書 □ □ □ □ □ 7.我拖延了很多讀書的工作 □ □ □ □ □ 8.我花太多的時間與朋友交往而耽誤課業 □ □ □ □ □ 9.我會提早準備考試 □ □ □ □ □

  14. 時間管理結果 善於利用時間的安排去執行所要做的事如使用計畫表以增進學習 • 得分高表示 (30分) 時間運用不善 需要具體、明確的目標來協助對時間的管理 • 得分低表示 (26分)

  15. 五 非常符合 四 符合 三 部分符合 二 不符合 一 非常不符合 焦 慮 □ □ □ □ □ 1.我擔心成績不好會被退學 2.我會因成績低落而沮喪 □ □ □ □ □ 3.我在讀書時感到非常緊張 □ □ □ □ □ 4.我只讀我喜歡的科目 □ □ □ □ □ 5.即使我對考試已經準備得很好,我仍感到非常焦慮 □ □ □ □ □ 6.擔心考不好影響我專心考試 □ □ □ □ □ 7.當面對一重要的考試時,我會覺得非常慌張 □ □ □ □ □ 8.考試時我變得非常緊張與混亂,以致於無法盡我最大的能力去回答問題。 □ □ □ □ □ 9.我不知道自己該學些什麼,而感到焦慮 □ □ □ □ □

  16. 焦慮結果 對學業、課業不擔心、緊張 對自己的能力、智力及未來成功的可能性較有把握 • 得分高表示 (30分) 有負向的認知焦慮及不合理的想法 學業表現上相當緊張、焦慮及害怕 • 得分低表示 (26分)

  17. 五 非常符合 四 符合 三 部分符合 二 不符合 一 非常不符合 專 心 □ □ □ □ □ 1.我覺得自己在上課中會想到其他的事,而沒有真正在聽課 □ □ □ □ □ 2.談戀愛、經濟困難、與父母的衝突..等學校外的問題,會導致我忽略了學校的課業 3.我會因疲勞或情緒不穩而不能專心 □ □ □ □ □ 4.我在上課時不能專心 □ □ □ □ □ 5.讀書時我很容易分心 □ □ □ □ □ 6.我不懂某些教材內容,是因為我上課時沒有注意聽講 □ □ □ □ □ □ □ □ □ □ 7.讀書時我很專心 8.讀書時,我很容易胡思亂想 □ □ □ □ □

  18. 專心結果 對學校有關的課業及學習活動能夠注意或維持專心 • 得分高表示 (26分) 容易受到思想、感覺或情緒的干擾而不能專心 • 得分低表示 (23分)

  19. 五 非常符合 四 符合 三 部分符合 二 不符合 一 非常不符合 訊息處理 □ □ □ □ □ 1.讀書的時候,我會將主題內容整個想一遍,決定要從中學習的重點,而不僅是讀過就算了。 □ □ □ □ □ 2.我透過想像與學習生字或新概念有關的情境去學習它們 3.我會把所讀的教材轉換成我自己的話 □ □ □ □ □ 4.當我學習一個教材主題時,我試著把所有的內容根據其邏輯關係將之連貫在一起 □ □ □ □ □ 5.我試著找出現在所學的和我已有知識之間的關聯 □ □ □ □ □ □ □ □ □ □ 6.我試著把所學的和自己的經驗結起來 7.我試著思考如何將所學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 □ □ □ □ 8.在讀書時我試著將教材內容做整體的聯結 □ □ □ □ □ 9.我把課本的教材自己易懂的方式記下 □ □ □ □ □

  20. 訊息處理結果 善於應用意義化及組織策略以促進記憶,並有效的連結先前的之事、經驗 • 得分高表示 (34分) 需要學習意義化及組織的方法如組織大綱、推論分析 • 得分低表示 (31分)

  21. 五 非常符合 四 符合 三 部分符合 二 不符合 一 非常不符合 選擇要點 □ □ □ □ □ 1.在聽課時我能夠分辨老師所提到的重要與不重要的訊息 □ □ □ □ □ 2.我會在聽課中試著找出重點所在 3.我很難劃出課文中的重點 □ □ □ □ □ 4.通常讀書時我似乎因注意細節而迷失方向,有見樹不見林之感 □ □ □ □ □ 5.閱讀時,我不容易辨認課文中的重點 □ □ □ □ □ 6.我會根據考試可能出的題目,幫助自己尋找重點 □ □ □ □ □

  22. 選擇要點結果 能夠深入注意,並分析出重點所在 • 得分高表示 (24分) 不知如何找出重點所在 導致在學習尚無法確認重要的訊息 • 得分低表示 (21分)

  23. 五 非常符合 四 符合 三 部分符合 二 不符合 一 非常不符合 學習輔助術 1.我會使用特殊的閱讀輔助,如注意教科書中特別排版的字體或標題 □ □ □ □ □ 2.複習教材內容時,畫線對我是有幫助的 □ □ □ □ □ □ □ □ □ □ 3.我和其他的同學比較彼此的筆記,以確定我的筆記是完整的 □ □ □ □ □ 4.我使用圖形或概略圖來幫助我了解所讀的內容 □ □ □ □ □ 5.我利用簡單的圖解或圖表來摘要課程的內容 □ □ □ □ □ □ □ □ □ □ 6.我利用章節的標題作為閱讀重點的指引 7.我在課文空白的地方作眉批

  24. 學習輔助術結果 善於標題、標記、摘要、或圖表來學習課程內容 • 得分高表示 (27分) 學習者需要學習輔助的方法,以提昇有效的學習 • 得分低表示 (24分)

  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 非常符合 四 符合 三 部分符合 二 不符合 一 非常不符合 自我測驗 1.上完課後,我會複習我的筆記以幫助我了解上課內容 2.準備考試時我會事先設想可能會考的題目 3.複習功課時,我會試著去找出老師可能會出的考試題目 4.在下次上課前我會溫習我的筆記 5.看了一段時間的書後,我會停下來回想剛才所學的內容 6.上課時我會檢查自己是否了解老師所說的內容 7.我會測驗自己以確定是否明白所閱讀的內容 8.複習時我會把作業再看一遍 9.我盡可能去蒐集考古題參照練習

  26. 自我測量結果 善於複習或自我測量的方法來瞭解重要知識的吸收及統整有關知識的能力 • 得分高表示 (31分) 需要學習自我測量及複習重要材料的方法如結構式複習或在課堂上發問問題 • 得分低表示 (28分)

  27. 考試策略 五 非常符合 四 符合 三 部分符合 二 不符合 一 非常不符合 □ □ □ □ □ 1.我考得很差是因為我很難在短時間內準備考試計畫 2.在聽課後或閱讀課文後,我無法摘要出重點 □ □ □ □ □ 3.當我唸書時,我想不通該如何去學習教材內容 □ □ □ □ □ 4.我很難了解試卷中所問的問題。 □ □ □ □ □ 5.當我考試時,才發現讀錯了材料 □ □ □ □ □ 6.我背誦文法、專有名詞、公式等等,而沒有了解它們 □ □ □ □ □ 7.我很難根據不同科目的需要來調整我的讀書方法 □ □ □ □ □ 8.考試與寫報告時,我發現我會誤解老師所要的答案而失分 □ □ □ □ □

  28. 考試策略結果 考試準備及考試的策略極佳,對不同的考試型式有不同的準備與計畫 • 得分高表示 (31分) 對於如何準備考試、考試計畫缺乏方法,且不易根據不同科目或考試方式來調整讀書方法 • 得分低表示 (28分)

  29. 五 非常符合 四 符合 三 部分符合 二 不符合 一 非常不符合 解決學習困難策略 □ □ □ □ □ 1.我遇到難做的問題時,會很快的放棄 2.在家寫作業時,遇到不會的問題,我會找參考資料 □ □ □ □ □ 3.學習上有不懂之處,我會請教老師 □ □ □ □ □ 4.學習上有不懂之處,我會請教同學 。 □ □ □ □ □ 5.考試時遇到不會做的問題,我會把題目再看一遍 □ □ □ □ □ 6.考試時遇到不會做的問題,我會思考另一種解題的方法 □ □ □ □ □ 7.上課時我對聽不懂的教材內容,會試著多思考幾遍 □ □ □ □ □ 8.當所要思考的問題很複雜時,我會試著先把問題分解,然後再從小範圍去思考 □ □ □ □ □ 9.在發下評過分的考卷後,我會把答錯的題目再重做一次 □ □ □ □ □

  30. 解決學習困難的策略結果 面對學習或考試上的困難時,善於尋求解決問題的資源 • 得分高表示 (34分) 對於學習上所遭遇的困難,不會積極的尋求解決的方法 • 得分低表示 (31分)

  31. 結論 • 找出學習的問題 • 列出所有可能的解決學習問題的方法 • 從中發現較具可行性的辦法 • 作一個最好的選擇 • 執行

  32. 人生五章歇 尼爾森(Portia Nelson) 第一章 我走上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掉了進去。 我迷失了……我絕望了。 這不是我的錯, 費了好大的勁才爬出來。

  33. 人生五章 第二章 我走上同一條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假裝沒看到, 還是掉了進去。 我不能相信我居然會掉在同樣的地方。 但這不是我的錯, 還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爬出來。

  34. 人生五章 第三章 我走上同一條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看到它在那兒, 但還是掉了進去……這是一種習氣。 我的眼睛張開著,我知道我在那兒, 這是我的錯。 我立刻爬了出來。

  35. 人生五章 第四章 我走上同一條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繞道而過。

  36. 人生五章 第五章 我走上另一條街。

  37. 年輕帥氣、美麗又聰明的各位… 您應該懂得暗示喔… 這個時候應該要有….. 掌聲了啦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