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土壤培肥技术

土壤培肥技术. 林新坚 研究员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农业 资源与环境中心. 主要内容. 一、土壤现况如何?. 1. 人多地少粮食自给低. 人多地少矛盾较突出. 人均全国倒数第四、 低于联合国 粮农组织规定的警戒线. 粮食自给率 46%. 2. 耕地整体质量低. 福建省二、三等地占全省耕地的 78%, 说明福建省耕地的总体质量较差。. 水田:有机质和全氮较丰富,磷钾不足; 旱地: 酸化趋势明显、磷素富集、中微量不足; 茶果园:茶园局部土壤 pH 和有机质偏低;磷素相对积 累,氮、 钾均缺,而中微量不足。.

kirsi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土壤培肥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土壤培肥技术 林新坚 研究员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农业资源与环境中心

  2. 主要内容

  3. 一、土壤现况如何?

  4. 1.人多地少粮食自给低 人多地少矛盾较突出

  5. 人均全国倒数第四、低于联合国 粮农组织规定的警戒线 粮食自给率46%

  6. 2.耕地整体质量低 福建省二、三等地占全省耕地的78%,说明福建省耕地的总体质量较差。 水田:有机质和全氮较丰富,磷钾不足; 旱地: 酸化趋势明显、磷素富集、中微量不足; 茶果园:茶园局部土壤pH和有机质偏低;磷素相对积 累,氮、 钾均缺,而中微量不足。

  7. 3.土壤培肥管理欠合理 • 缺乏科学的土壤培肥技术标准 • 缺乏有机废物资源化技术规范 • 耕地管理制度与土壤培肥不适 4.局部土壤环境污染 • 重金属,硝酸盐,农药等 • 无机污染,有机污染,生物污染 • 单一污染,复合污染,混合污染

  8. 二、为什么要 培肥土壤?

  9. 1.粮食安全 土壤的基础地力越高,作物的产量也就越高 (张福锁等) * 玉米 (空白区作物产量的变化) 水稻 水稻 小麦 *

  10. 表4 福建省土壤监测点各种土壤类型地力贡献率 • 高肥力土壤地力贡献率大于低肥力土壤 年平均粮食单产水平与耕地土壤有机质水平密切相关,土壤有机质 提高0.1%,粮食产量的稳产性提高10%-20%。

  11. 2.农产品品质与安全 有机肥在调控作物品质中的作用 对番茄果实风味成分含量的影响

  12. 有机N与无机N不同配比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有机N与无机N不同配比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注:表中数据为3重复平均值平均值,纵列中不同字母代表差异显著(P<0.05)

  13. 3.土壤修复对菜体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14. 培肥土壤提升耕地质量刻不容缓! 粮食、食品、 环境安全 农民增收 农业发展 人民健康 耕地质量 (农业基础)

  15. 三、怎样培肥土壤?

  16. 1. 有机无机配施技术 花生:不同处理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 化肥比无肥区平均增产46.2%;在等氮磷钾条件下,有机无机复混肥、猪粪、稻草则分别增产51.1%、58.6%和39.5% ,配施猪粪有最好的增产效果。 • 与化肥相比,配施有机无机复混肥增产3.3%,猪粪增产8.5%。 • 总体上看,增施有机肥提高了土壤肥力,提高了花生产量。

  17. 甘薯:不同处理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 化肥比无肥区平均增产44.5%;在等氮磷钾条件下,有机无机复混肥、猪粪、稻草则分别增产45.3%、45.9%和50.8%,配施稻草有最好的增产效果。 • 与化肥相比,配施有机无机复混肥增产10.0%,猪粪增产13.8%,稻草则增产21.4%。 • 总体上看,增施有机肥提高了土壤肥力,提高了甘薯产量。

  18. 不同处理3周年后土壤肥力状况

  19. 茶园:不同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份额影响 提高有机质、有效养分、固氮

  20. 水稻: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kg/hm2)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肥力因子的影响 • 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的有机质、碱解N、速效P、速效K、交换性Ca、交换性Mg、有效S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 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培肥地力总体优于化肥,尤其是NPKM。

  22. 麸酸有机无机复混肥 在味精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t味精可产生20t左右的高浓度有机废液。以味精麸酸有机废水为主要原料开发的有机肥料,与传统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相比,重金属、农药及激素残留低,适合于绿色食品生产专用肥料。

  23. 2. 绿肥土壤培肥技术 羽叶决明 圆叶决明 白三叶 平托花生

  24. 适宜福建红壤生态果园种植的牧草品种及其特性适宜福建红壤生态果园种植的牧草品种及其特性

  25. 紫云英栽培和培肥 紫云英是豆科黄耆属的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一般于秋季播种于中、晚稻田中,作早、中稻的基肥,是我国南方稻田冬养的重要绿肥兼牧草。

  26. 紫云英田间栽培技术 • 种子处理:晒种、选种、浸种、擦种、拌种; • 播种期和播种量:单季稻田以9月上、中旬为适宜播种期,稻底套播共生15~20d为宜,播种量每亩控制在1.5~2kg; • 水分管理:怕旱忌渍 • 重施冬肥促分枝:割稻后每亩施过磷酸钙15~20kg、氯化钾5.0~7.5kg(或草木灰100kg)均匀撒施; • 冬防旱,春排涝 :小田块开“十字”沟,大田块开“井”字沟。

  27. 3.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农作物残留的不能食用的根、茎、叶等农业废弃物,含有丰富的有机碳和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

  28. 主要秸秆资源无机养分含量 按折纯量计,总养分含量相当于2005年化肥施用总量的20.41%。

  29. 秸秆直接还田 • 秸秆还田量:亩施200~300 kg; • 秸秆还田时间:旱地在播种前15~45d、 水田在插秧前7~10d; • 水分管理:饱和持水量的60%~80% ; • 翻压方式:翻压后要及时耙地,使秸秆加速分解 ; • 碳氮比调节:适宜的C/N为25:1左右; • 中和酸度:亩施用石灰20~50kg • 适时搁田 :中后期排水落干,适时烤田 。

  30. 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肥力测定结果 微生物腐熟剂如秸秆腐熟剂能使秸秆高温发 酵,堆温最高可达70度,从而杀灭秸秆中的虫卵和杂 菌;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的矿质营养。

  31. 用后3天 用后10天 秸秆腐熟剂 不用秸秆腐熟剂

  32. 堆肥使用微生物腐熟剂后腐熟度的鉴别指标

  33. 4.土壤改良剂修复技术 在赤红壤上,使用不同结构改良剂影响土壤养分含量。其中,施腐殖酸对于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效果显著,茶菁产量增加幅度为14.7%。

  34. 5.平衡施肥土壤培肥技术

  35. 赤红壤花生-甘薯轮作制NPK限制因子定位试验(福建莆田)赤红壤花生-甘薯轮作制NPK限制因子定位试验(福建莆田) 氮、磷、钾均是主要限制因子,N>K>P,花生和甘薯分别增产13.9%、12.5%。

  36. 不同处理4周年后土壤肥力的变化

  37. 6.水土保持与土壤培肥技术

  38. 一、表土覆盖 幼龄茶园铺草覆盖的保土效果 二、合理密植 水土流失量:丛栽>条栽,单条栽>多条栽,稀植>密植,顺坡植>横坡植。在250的坡面上,顺坡种植比等高耕种土壤流失增加80%,减产25%。

  39. 有机无机、合理配施,节约资源、减轻污染, 培肥地力、增产增收,协调发展、造福子孙。

  40. 林新坚 研究员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农业资源与环境中心 • 秀农网网址:http://www.showagri.com • Email:showagri@gmail.co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