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影響世界的三大偉人

影響世界的三大偉人. 報告人: 51501 林哲輝.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 · 愛因斯坦 ( 德語 :  Albert Einstein , 1879 年 3 月 14 日- 1955 年 4 月 18 日),舊譯恩斯坦 , 20 世紀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創立了相對論 ,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另一個是量子力學 ) 。 雖然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  E = mc 2 最著稱於世,他是因為“對理論物理的貢獻,特別是發現了光電效應 ”而獲得 1921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影響世界的三大偉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影響世界的三大偉人 報告人:51501林哲輝

  2.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 德語 : 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舊譯恩斯坦 ,20世紀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創立了相對論 ,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另一個是量子力學 )。 雖然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 E = mc 2最著稱於世,他是因為“對理論物理的貢獻,特別是發現了光電效應 ”而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愛因斯坦總共發表了300多篇科學論文和150篇非科學作品。 愛因斯坦被譽為是“ 現代物理學之父”及二十世紀世界最重要科學家之一。 他卓越的科學成就和原創性使得“愛因斯坦”一詞成為“ 天才 ”的同義詞。

  3. 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從新的角度分析了空間和時間。這理論動搖了牛頓物理學的根基。在牛頓的理論中,任何情況下,時間和距離的長度都是絕對的、普遍恆定的。但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時間和距離的長短取決於觀察者的相對位移 ─ 尤其是在觀察者的運動速度接近光速的情況下。狹義相對論的一個基本假設是真空中光的移動速度為恆定的常數。從這個假設推導出了狹義相對論的一切異於日常生活中的常識,令人咂舌:一根高速運動的尺似乎會變短、變重,高速運動的鐘似乎會變慢。

  4. 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於1915年完成了廣義相對論,並於1916年發表。廣義相對論推翻了已有 250年的牛頓引力論。在牛頓引力論中,萬有引力(重力)是質量間互相吸引的交互作用,也是質量大的物體吸引其他物質的力量。行星被視為是受到太陽重力而環繞太陽在橢圓軌道上運行。但在愛因斯坦描述的宇宙中,重力不是一種外力,而是嵌入於一個空間和時間的『場』 ─「時空場」中。因此,當物體通過這個時空場而運動時,仿如像太陽這樣的大質量物體可使它周圍的時空連續結構彎曲,太陽系的行星就會沿著時空場中彎曲的路線運動。愛因斯坦指出:「物質的分布決定著空間的彎曲;彎曲的空間描述著物質會如何的運動」。廣義相對論精確地揭示了光經過太陽附近會發生的彎曲偏折程度。廣義相對論反覆地被實驗所證實,它的一個推斷是宇宙必然會不斷膨脹的,由此形成了「宇宙大爆發」理論的基礎。此外,廣義相對論對於解釋黑洞和類星體等奇異星體的運動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5. 統一場論 在他生命的最後三十年,愛因斯坦把科學興趣主要放在發展統一場論方面,試圖在一個更廣泛的數學結構中解釋重力與電磁學。雖然愛因斯坦為此花費相當長的時間,他沒有成功,但他相信總有一天有人會成功的。當代雖然人們常常以為他這些年的時光都虛度了,但現在大家都認為,愛因斯坦的思想實際上比他同時期的人超前好幾十年。目前,物理學家們正試圖提出「萬物至理」理論,就是用一套公式涵蓋物理學的一切已知的交互作用力和作用場。這一要求是愛因斯坦留給科學家最重要的遺產。

  6. 量子論 愛因斯坦對量子論做出了重大貢獻。量子論假設光是由不連續的量子能量束組成的。1920年代後期產生了對量子論有了全新詮釋,即「量子力學」。這一理論的支持者如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 o 玻爾認為,原子裡的躍遷過程是機率性的,而不是精確性的。愛因斯坦強烈反對這種不確定性的新觀念。他是個務實主義者,堅決認為客觀世界獨立於任何主觀觀察過程而存在。愛因斯坦拒絕接受量子力學的基本論點,這使得他在晚年時期漸漸脫離了科學主流。但是,他對量子力學推理嚴密的反對意見,迫使其支持者不得不為捍衛它而探索更有力的論據。

  7. 史蒂夫·賈伯斯 史蒂芬·保羅·賈伯斯(英語:Steven Paul Jobs,1955年2月24日-2011年10月5日),通稱史蒂夫·賈伯斯(英語:Steve Jobs),美國企業家、行銷家和發明家,蘋果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之一,曾任董事長及執行長職位,NeXT創辦人及執行長,也是皮克斯動畫的創辦人並曾任執行長,2006年為華特迪士尼公司的董事會成員。 賈伯斯在1970年代末與蘋果公司另一始創人史蒂芬·沃茲尼亞克及首任投資者邁克·馬庫拉協同其他人設計、開發及銷售Apple II系列。在1980年代初,賈伯斯是最早看到Xerox PARC的滑鼠驅動圖形用戶介面的商業潛力,並將其應用於Apple Lisa及一年後的麥金塔電腦。 1985年,在董事會的鬥爭失勢後,賈伯斯離開蘋果公司及成立了NeXT公司——一間電腦平台開發公司,專門從事高等教育及商業市場。在1986年,他收購了盧卡斯影業的電腦繪圖部門,成立了皮克斯。在他生活的年代裡,賈伯斯被認為是電腦業界與娛樂業界的標誌性人物,同時人們也把他視作麥金塔電腦、iPod、iPhone、iPad等知名數位產品的締造者。他亦曾七次登上《時代雜誌》的封面,被認為是當時全球最為成功的電腦科學家以及商人之一。2007年,賈伯斯被《財富》雜誌評為了年度最強有力商人。賈伯斯的生涯極大地影響了矽谷風險創業的傳奇,他將美學至上的設計理念在全世界推廣開來。他對簡約及便利設計的推崇為他贏得了許多忠實追隨者。

  8. 貝多芬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德語: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7日-1827年3月26日),集古典主義大成的德意志作曲家,也是一位鋼琴演奏家,一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後32首帶有編號)、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及2部彌撒等等。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在東亞,貝多芬被尊稱為樂聖。

  9. 資料來源 http://aeea.nmns.edu.tw/Einstein/introduce2.htm 維基百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