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第一章 需求、供给 与均衡价格

第一章 需求、供给 与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理论 第二节 供给理论 第三节 均衡理论及其运用 第四节 弹性理论及其运用.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与需求定律. ⒈ 需求的定义: 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 愿意 并且 能够 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⒉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①需求表:表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②需求曲线:表明某一个特定时期某种商品的价格与这种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见下页所示。. 表 1-1  果汁的市场需求表. P. 12. 单位价格(元 / 瓶). 市场需求( 瓶 ).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一章 需求、供给 与均衡价格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需求、供给 与均衡价格 • 第一节 需求理论 第二节 供给理论 第三节 均衡理论及其运用 第四节 弹性理论及其运用

  2.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与需求定律 ⒈需求的定义: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⒉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①需求表:表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②需求曲线:表明某一个特定时期某种商品的价格与这种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见下页所示。

  3. 表1-1 果汁的市场需求表 P 12 单位价格(元/瓶) 市场需求(瓶) 10 10 8 6 4 2 0 1 3 5 7 9 11 A 8 6 B 4 D 2 3 6 15 9 12 O 7 Q 图1-1 果汁的需求曲线

  4. ⒊需求定律   ①内容表述: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商品的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   ②注意:只有在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其他因素不变的假定前提下,上述定律才能成立;这一定律虽然对大多数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来说都是适用的,但有些商品则不是这样。

  5.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⒈影响因素:除了上述商品本身的价格和时期的长短外,决定和影响需求变动的,还有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偏好、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和消费者预期等几个因素。 ⒉需求函数: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和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其公式如下: D=f (P , I , T , Pr , Pe , N)   其中,D: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需求;P:商品的价格;I:消费者的收入水平;T:消费者的偏好;Pr:相关商品的价格;Pe: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预期价格;N:该市场上消费者的数量。

  6. 三、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水平的变化 ⒈需求量的变化:只是由于某种商品自身价格水平的变化所引起的对这种商品需求的变化。需求函数: Q=f (P) 例如,需求函数Q=11-P ,需求量Q与价格P反方向变化。   从需求曲线上看,需求量的变化表示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移动。 ⒉需求水平的变化:由于价格之外的因素所引起的对这种商品需求的变化。   从需求曲线上看,需求水平的变化引起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

  7. P P D0 D1 D2 a Pa P0 b Pb c Pc D Q1 Q O Qa Qc Q O Q2 Q0 Qb (a) (b)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8. 第二节 供给理论 一、供给与供给定律 ⒈供给的定义: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⒉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①供给表:表示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②供给曲线:表明某一个特定时期某种商品的价格与这种商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见下页所示。

  9. 表  果汁的市场供给表 P 单位价格(元/瓶) 市场供给(瓶) 12 A 10 8 6 4 2 0 19 15 11 7 3 0 10 S 8 6 B 4 2 19 3 6 7 15 18 O 9 12 21 Q 图1-3 果汁的供给曲线

  10. ⒊供给定律   ①内容表述: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商品的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②注意:只有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假定前提下,上述定律才能成立;这一定律虽然对大多数商品的供给来说都是适用的,但对有些特殊商品则是例外,某些商品的供给曲线可能会出现垂直的或弯曲的情形。

  11.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⒈影响因素:除了上述商品本身的价格和时期的长短外,决定和影响供给变动的,还有投入品的价格、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政府政策和厂商的预期等几个因素。 ⒉供给函数: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和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其公式如下: S=g (P , M , V , Pt , G , Pe , N)   其中,S: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供给;P:商品的价格;M:生产这种商品的投入品价格;V:技术水平;Pt:用相同的资源所能生产的其他商品的价格;G:政府政策;Pe:厂商对这种商品的预期价格;N:该市场上供给者的数量。

  12. 三、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水平的变化 ⒈供给量的变化:只是由于某种商品自身价格水平的变化所引起的对这种商品供给的变化。供给函数: Q=f (P) 例如,供给函数Q=2 P - 1,供给量Q与价格P同方向变化。   从供给曲线上看,供给量的变化表示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移动。 ⒉供给水平的变化:由于价格之外的因素所引起的对这种商品供给的变化。   从供给曲线上看,供给水平的变化引起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13. P P S S2 S0 S1 c Pc b Pb P0 a Pa O Qa Qb Qc Q O Q2 Q0 Q1 Q (a) (b)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14. 第三节 均衡理论及其运用   本节要说明的就是在竞争的市场中需求和供给如何决定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及其变动。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⒈均衡价格的形成   ①均衡价格:某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力量达到平衡,从而不再变动时的价格。   ②均衡数量:市场出清,既无盈余也无短缺时的需求量或供给量。

  15. 表  果汁的市场供求平衡过程表 单位价格 (元/瓶) 日供给量 (瓶) 日需求量 (瓶) 剩余(+) 短缺(-) 对价格的压力 10 8 6 4 2 0 19 15 11 7 3 0 1 3 5 7 9 11 +18 +12 +6 0 -6 -11 ↓ ↓ ↓ 均衡 ↑ ↑

  16. P 12 D 10 S 8 6 E 4 2 O 3 6 7 15 18 9 12 Q 21 图  果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17. ⒊均衡价格的数学求解   由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求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例如: QD=11-P QS=2P-1   令QD=QS相等,解出均衡价格P*:P*=4。   将均衡价格P*代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解出均衡数量Q*:Q*=7。

  18. P S D P 供过于求 S D PF P0 P0 PC O Q0 QS QD Q 供不应求 图 最低限价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O Q0 QD QS Q 图 最高限价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2、均衡价格的形成与竞争买卖双方的竞争决定了均衡价格的形成 3、政府管制价格及其后果

  19. P D2 D0 D1 S P1 P0 P2 O Q2' Q0 Q1 Q2 Q Q1' 图 需求曲线的移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需求变化效应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供求定律 ⒈需求曲线的移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20. P S2 S0 D S1 P2 P0 P1 O Q0 Q1 Q2 Q 图 供给曲线的移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供给变化效应 ⒉供给曲线的移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21.  供求曲线的移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需求曲线D的移动 供给曲线S的移动 均衡价格P* 均衡数量Q* → ← → ← → ← ← → ? ? ↑ ↓ ↑ ↓ ? ? ⒊供求定律   ①内容表述:需求水平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水平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②四种情况:见表1-4。

  22. 第四节弹性理论及其运用 • 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 定义: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自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23. P D P0 D O Q Q0 • 性 质 • 不受计量单位影响,即无量纲 • 代数值可正可负,代表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变动方向性关系 绝对值可大可小,代表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ed|=0完全无弹性 |ed|=完全弹性 |ed|=1单元弹性 |ed|<1缺乏弹性,如生活必需品 |ed|>1富于弹性,如奢侈品 图2-19 需求价格弹性的 两极端情形

  24. 替代品的存在及相近性 • 开支占收入的比重 • 商品在消费中的重要性 • 调节时间的长短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

  25. ΔP ΔQ ÷ Es= P Q 二、供给弹性 ⒈供给的价格弹性:是一种商品的供给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等于供给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相对变化之比。 ⒉供给的价格弹性类型: ES>1时,供给富于价格弹性,如果ES=∞,则供给完全富于价格弹性; ES=1时,供给具有单元价格弹性; ES<1时,供给缺乏价格弹性,如果ES=0,供给完全缺乏价格弹性。

  26.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 生产的难易程度 • 生产规模和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 • 成本的变化

  27. P S+T P0+T E1 S T P1 T P0 E P2 T D E2 P0-T D-T O Q1 Q0 Q 图 税收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三、弹性理论的运用 政府税收与补贴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以税收(单位产品税或从量税)为例

  28. 结论一: 无论课税对象是谁,政府税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并无本质区别。 消费者实际支付价格:P1=P2+T 生产者实际得到价格: P1-T=P2 结论二: 通常情况下政府税收实际是由买卖双方共同承担的,即名义纳税人并不完全等于实际负税人 消费者税负:P1-P0 生产者税负:P0-P2 结论三: 买卖双方各自实际税负大小取决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9. 弹性与收益 • 需求富有弹性,则价格与销售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 • 需求缺乏弹性,则价格与销售总收益成正方向变动。 • 单位弹性,价格上升或下降对总收益没影响。 • 无弹性,收入同比例于价格变化而变化。 • 完全弹性,既定价格下收益可无限增加,厂商不会降价,涨价则会使收入减少为0为

  30. p D S2 S1 E1 P1 E2 P2 F Q o Q1 Q2 谷贱伤农 案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