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登 革 熱 第 2 類

登 革 熱 第 2 類. 草嶺國小健康中心. 1. 什麼叫登革熱.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是一種藉由 病媒蚊叮咬而感染的急性傳染病 ,主要呈現發燒、出疹、肌肉骨骼疼痛等症狀,依抗原性可分為 Ⅰ 、 Ⅱ 、 Ⅲ 、 Ⅳ 型。. 2. 致病原. 由黃病毒科( Flaviviridae )黃病毒屬( Flavivirus )中的 登革病毒亞屬 所引起 ,在登革病毒亞屬裡共有四種登革病毒,它們依抗原性的不同分別稱為第一、二、三、四型。. 3. 流行病學.

kyla-guzma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登 革 熱 第 2 類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登 革 熱第2類 草嶺國小健康中心

  2. 1.什麼叫登革熱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是一種藉由病媒蚊叮咬而感染的急性傳染病,主要呈現發燒、出疹、肌肉骨骼疼痛等症狀,依抗原性可分為Ⅰ、Ⅱ、Ⅲ、Ⅳ型。

  3. 2.致病原 由黃病毒科(Flaviviridae)黃病毒屬(Flavivirus)中的登革病毒亞屬所引起,在登革病毒亞屬裡共有四種登革病毒,它們依抗原性的不同分別稱為第一、二、三、四型。

  4. 3.流行病學 全球登革熱發生的地區,主要在熱帶及亞熱帶有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分布的國家,特別是埃及斑蚊較多之地區,包括亞洲、中南美洲、非洲及澳洲北部,以及部分太平洋地區島嶼。  但自1980年代後,似有向全球各地蔓延的趨勢,並在部分地區如斯里蘭卡、印度、孟加拉、緬甸、泰國、寮國、高棉、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新幾內亞、菲律賓、密克羅西亞、大溪地、加勒比海群島,以及若干中南美洲國家,已生根成為地方性傳染病。

  5. 4.傳染窩 一般認為人與病媒蚊間的傳播循環為唯一的傳染途徑,但在馬來西亞西部與西非,另有猴子與病媒蚊間的傳播循環報告,亦即是森林傳播循環(forest transmission cycle)。  近年分別在千里達及緬甸的仰光發現埃及斑蚊可在自然狀況下將登革熱病毒經卵傳至下一代,只是陽性率較低(分別為1/158 及 5/199)。在西非也從森林中之雄蚊分離出登革病毒,顯示登革病毒在自然界可以經卵傳遞。但是這種垂直傳播循環在登革病毒的自然生態循環上到底占有多大份量則尚待評估。

  6. 5.登革熱的感染方式為何? 感染方式主要是藉由病媒蚊叮咬人時將病毒傳入人體內,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也不會經由空氣或接觸傳染。 登革熱病患於發病前一天至發病後第五天,血液中存在有登革熱病毒 (此時期稱為病毒血症期),此時若被病媒蚊叮咬,病媒蚊因此感染病毒,而病毒在蚊蟲體內增殖8-12天後,病毒就會至病媒蚊的唾液腺,當它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時,就將病毒傳出,這隻病媒蚊終生均具有傳播病毒的能力。

  7. 6.潛伏期 典型登革熱的潛伏期約為3至8天(最長可達14天)。

  8. 7.臨床症狀 登革熱依病情嚴重程度可區分典型登革熱及登革出血熱 1.典型登革熱:會有突發性的高燒(≧38℃),頭痛、後眼窩痛(轉動眼球或按住眼球時,前額及後眼窩會感覺特別的痛) 、肌肉痛、關節痛(骨頭關節的劇痛)及出疹(先發生於胸部及軀幹,而後擴散至四肢和臉部,而像這樣的皮疹,常會令人感到無比的搔癢跟疼痛,也是跟一般的感冒及過敏不同的地方。),等現象,由於類似感冒,經常會被忽略。 2.登革出血熱:它與典型登革熱的症狀相當類似,會有:發燒、頭痛、肌肉痛、噁心、嘔吐、全身倦怠、情緒顯得煩躁不安等,但兩者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後者會有明顯出血現象(如:皮下點狀出血、腸胃道出血、子宮出血、血尿等),這是典型登革熱較為少見的症狀;當登革出血熱之血漿滲出很多時,病患會呈現四肢冰冷、脈搏加快、血壓下降,甚至休克,此時又稱為「登革休克症候群」。如果沒有及時就醫或治療,死亡率可以達到50%,所以可千萬不能以掉以輕心!

  9. 8.登革熱的死亡率? a.典型登革熱:致死率低於1%。 b.登出血熱:若無適當治療,死亡率可達10~50%,早期診斷並加以適當治療,死亡率可低於1%。

  10. 9.感染登革熱以後有無免疫力? 感染某一型登革病毒患者,對該型病毒具有終身免疫,而對其他型別僅具有短暫的免疫力,通常約為2-9個月之間,之後還有可能再感染。

  11. 10.登革熱如何治療?有無疫苗? 登革熱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可治療,一般採行支持性療法,目前尚無有效可施打的疫苗。

  12. 11.什麼情況下最有可能感染登革熱? • 前往登革熱疫區,如東南亞國及中國大陸(福建、廣東、海南島)旅遊、探親、經商等為高危險區。 • 所以,返國後若有發燒、關節骨頭及後眼窩痛,3-4日後出疹等,均應儘速就醫,並主動交待旅遊行程,提供醫師診治參考。此外,萬一台灣地區某一縣市發生登革熱流行,前往該地區,也是較危險的。

  13. 12.登革病毒有哪些宿主? • 目前已知登革病毒的自然宿主有人類、靈長類、與斑蚊等三種。 • 靈長類包括黑猩猩、長臂猿等,其病毒血症期比人類短,約為1-2天。人類是唯一能有臨床症狀的宿主,嚴重程度可由無症狀到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14. 13.台灣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有哪些種類? 台灣地區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屬斑蚊類,特徵是身體黑色,腳上有白斑,主要是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兩種。 圖中為公蚊最右為母蚊

  15. 14.登革熱病媒蚊幼蟲孳生在哪裡? • 登革熱病媒蚊幼蟲均孳生於人工容器及自然容器內。 • 人工容器在室內包括種萬年青或黃金葛之花瓶、花盆底盤、冰箱底盤及地下室積水,而室外則包括水桶、陶甕、水泥槽等儲水工具,廢棄物包括飲料罐、紙杯、紙碗、塑膠袋等小型廢棄物,塑膠水桶、臉盆、洗澡盆、鍋、碗公、瓢、盆、輪胎等中型廢棄物,不用之浴缸、馬桶、電冰箱、洗衣機、各式各樣傢俱等大型廢棄物; • 自然容器則包括樹洞、竹筒、葉軸等。

  16. 15.登革熱病媒蚊成蚊棲息在哪裡? 埃及斑蚊喜歡棲息在室內,例如在廚房內,多棲息在陰暗、潮濕、不通風的腳落;在臥室,多停留於牆角、窗簾及懸掛之深色衣服上。 白線斑蚊的棲息場所多在離孳生源不遠的地方或孳生場所的陰暗避風處。例如水缸、水罐、水桶等器皿內壁、堆放輪胎的陰涼處,以及附近的樹林草叢、竹林與空屋等處。

  17. 16.登革熱病媒蚊成蚊何時吸血? • 斑蚊主要在白天活動及吸血,而高峰期常因調查季節及地區而有所不同。 例如埃及斑紋喜在室內棲息,室內叮咬人之高峰時刻並不明顯。 • 而白線斑蚊喜在室外棲息,所以一天內可見晨昏二個高峰,約在當地日出前後1-2小時和日落前2-3小時,且下午高峰較上午高。

  18. 17.登革熱病媒蚊在台灣的分布? • 埃及斑蚊分布於嘉義布袋以南各縣市;而白線斑蚊則分布於全島平地及1500公尺以下之山區。

  19. 18.社區發生登革熱流行時民眾該怎麼辦? 1.清除居家環境中各種病媒蚊孳生源,也就是清除所有會積水的容器,不使病媒蚊孳生,才是預防登革熱最好的方法。 2.白天外出活動時避免被登革熱病媒蚊叮咬,可穿著長袖長褲,裸露處噴防蚊液。 3.家中裝設紗門紗窗。 4.配合政府做好防疫措施。

  20. 19.民眾主動通報登革熱有何好處? 民眾懷疑感染登革熱主動向衛生局、所通報,並經抽血送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檢驗為確定登革熱病例者,除可領到新台幣二千五百元獎勵金外,由於早期通報,相關單位即時防治更可避免疫情擴大,可防止家人或鄰居被感染。

  21. 20.登革熱通報獎金核發規定? 1.依據97年3月21日修正發布之「傳染病防治獎勵辦法」第5條規定,醫事人員發現傳染病(源),主動通報(知)並經主管機關證實者,全縣(市)地區當年度流行季本土病例之首例,發給通報獎金新臺幣4千元,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每例新臺幣2千5百元。 2.第6條規定,民眾主動至主管機關接受登革熱檢體篩檢,經證實為境外移入病例或本土病例者,每例得發給通報獎金新臺幣2千5百元

  22. 21.民眾若未能配合主管機關之防疫工作會受到處罰嗎?21.民眾若未能配合主管機關之防疫工作會受到處罰嗎? 1.衛生局接到疑似病例通報,對於病例居住地、工作地,其他可能感染地點及在病毒血症期間停留達2小時以上之地點,將於48小時內至前述地點進行相關防治工作(如孳生源清除、查核或噴藥),以迅速撲滅病媒蚊,避免疫情擴大或再出現其他登革熱病例。 2.如拒絕配合衛生局孳生源清除、查核,依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可處新台幣3,000元以上15,000元以下罰鍰。如衛生局通知將強制進入您的住家實施防疫工作,您如果不在,衛生局(所)可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8條,會同相關人員強制開鎖進入您的住家實施防疫工作,若當場查獲病媒蚊孳生源者,依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得處新台幣3,000元以上15,000元以下罰鍰。 3.如於衛生局強制實施防疫工作時到場,拒絕配合(拒絕、規避或妨礙)防疫工作,依傳染病防治法第67條,得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為了家人及大眾之健康,敬請務必配合衛生單位執行相關防疫工作。 

  23. 22.學習單 • 哪裏是蚊子的家? (1)廢輪胎 (2)花瓶、花盆底盤 (3)未加蓋水桶、鐵桶(4)廢棄水桶、鐵桶 (5)寵物的飲用水盤 (6)未密封加蓋的水塔 (7)瓶子、鐵罐 (8)樹洞、竹筒 (9)屋頂排水溝 (10)舊鞋 (11)手推車 (12)廢棄洗衣槽 (13)棄置的玩具 (14)雨棚上的積水 (15)澆花容器 (16)水錶積水 (17)防火巷內堆積的雜物(18)所有可能積水的容器

  24. 23.結語 • 登革熱是藉由帶病毒的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叮咬所傳播,往年在南高屏地居肆虐,已造成多名病例的流行,我們都不希望自己成為下一個感染者。其實,要預防登革熱並不困難,只要清除病媒蚊的家,也就是清除所有會積水的容器,就能遠離登革熱的威脅! 資料來源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