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564 Vues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 俞国娣. 一、研究的缘起. 1 、这个时代的要求:凡事都讲效率 2 、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趣味性不足 有效性不高(效率问题). 二、相关概念. 1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 学生在课堂中究竟学到了什么,课后得到了什么,这永远都是任何教学所必须追问和思考的,也永远是我们解决上述诸多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特别要关注 “ 新课标指引下 ” ,就是因为不能单纯以应试为目标,但是也不能打着 “ 新课标 ” 的幌子,玩得不着边际,甚至出现 ——
E N D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 俞国娣
一、研究的缘起 1、这个时代的要求:凡事都讲效率 2、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趣味性不足 有效性不高(效率问题)
1、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 • 学生在课堂中究竟学到了什么,课后得到了什么,这永远都是任何教学所必须追问和思考的,也永远是我们解决上述诸多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特别要关注“新课标指引下”,就是因为不能单纯以应试为目标,但是也不能打着“新课标”的幌子,玩得不着边际,甚至出现—— “上课时热闹,复习时紧张,考试时茫然。”
2、教学的有效性定义 潘瑞金先生在《浅谈新课程实施中教学的有效性》中指出: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的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
4、影响课堂有效性的变量 研究者认为,有四类变量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它们是预定变量、环境变量、结果变量和过程变量。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进行“挫折、苦难”的教育,培养 探索精神 4、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
四、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 从课堂教学的过程来做个流程性分析:
(一)关于目标设定的有效性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联系上下文理解“凋零、含苞、骨髓、绽放、谈何容易、几经辗转”等词语,正确读写“台湾、海峡、移植”等词语。 《喜爱音乐的白鲸》: 分成“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
(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绘本阅读: 《你看起来很好吃》 《小猫玫瑰》: 1、学生是真的喜欢!
2、掌握好课堂节奏 不给学生“开小差”的机会
3、教学难度适宜: 寻找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不要只看表面的热闹 热闹==有效
4、阅读方法的掌握,是有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标杆!4、阅读方法的掌握,是有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标杆!
必须教会少年阅读 在备课的时候,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确定:哪些东西是应当让学生永远保持在记忆里的。我们防止学生去记忆那些“只要理解了就可以了”的东西.
经验使我们深信,学生的那种畸形的脑力劳动(不断的记诵,死记硬背)会造成思维的惰性。那种只知记忆、背诵的学生,可能记住了许多东西,可是当需要他在记忆里寻找出一条基本原理的时候,他脑子里的一切东西都混杂成一团。以致他在一项很基本的智力作业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学生如果不会抓选最必要的东西去记忆,他也就不会思考。经验使我们深信,学生的那种畸形的脑力劳动(不断的记诵,死记硬背)会造成思维的惰性。那种只知记忆、背诵的学生,可能记住了许多东西,可是当需要他在记忆里寻找出一条基本原理的时候,他脑子里的一切东西都混杂成一团。以致他在一项很基本的智力作业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学生如果不会抓选最必要的东西去记忆,他也就不会思考。
5、把握好课堂学习的情绪: 当一个纯粹的老师 积极的“教的情绪”带动“学的情绪”
对所读的东西的领会取决于阅读过程的情感色彩。如果一个人渴望读书,阅读的时刻绘他带来欢乐,那么所读的东西就会深印在他的意识里。精神高涨的状态。研读书籍时的喜悦——这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一个强大的杠杆,用它能够把大块的知识高举起来。在这样的情绪状态中,不随意识记是特别积极的。对所读的东西的领会取决于阅读过程的情感色彩。如果一个人渴望读书,阅读的时刻绘他带来欢乐,那么所读的东西就会深印在他的意识里。精神高涨的状态。研读书籍时的喜悦——这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一个强大的杠杆,用它能够把大块的知识高举起来。在这样的情绪状态中,不随意识记是特别积极的。
过程变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虽然教师的教不能决定学生的学,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主动地优化教学要素,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引起、维持并促进学生成功学习,从而达到相对有效的教学结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过程变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虽然教师的教不能决定学生的学,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主动地优化教学要素,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引起、维持并促进学生成功学习,从而达到相对有效的教学结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
(三)总结的有效性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总结提升,提出下节课的任务—— 《喜爱音乐的白鲸》:情感升华 播放音乐,写句子。 《最大的“书”》:“刨根问底”式的总结 《北京亮起来了》:链接课后《我知道》, 仿写式总结 《月球之谜》:产生了更多的“谜”
总结是否仅仅指在课堂结束之时? 为什么说总结很重要? ——整理知识 ——提升学习兴趣 ——领会学习方法 ——养成学习习惯 ……
(四)课堂媒介的有效性 • 音乐:配的背景音乐有渲染的作用吗? 《小鹿的玫瑰花》:难过、伤心…… 《可贵的沉默》:沉默着,回忆着,思考 着……
孩子们沉默着,他们想到了 想到了 想到了 ……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默默地 早早地 总是最后一个 当同学们的时候,英子默默地。
其他媒介: • 课件 你还有什么建议吗?
五、课堂效果的有效性检测 • (1)问卷法 • 要求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教育理论工作者开放性地描述有效教学行为,以及它们对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程度,然后归纳被描述者经常提到并十分看重的那些行为。
(2)评估法 先将教学有效教师和教学低效或无效教师加以区分,然后让评估者根据教师教学行为评估表或问卷调查表设定的指标或项目去评估这些教师各自在每一指标或项目上的得分,以发现这两类教师在教学上的特征。 区分无效教师和有效教师的标准有5项:课程的价值;激励学生;有效交流;课程组织;尊重学生。
(3)观察法 在自然教学情境下观察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以发现教学有效教师和教学低效或无效教师的差异。英国学者对有效教师和无效教师阅读教学课上的教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两类教师在教学行为上有显著差异。
国外专家研究发现: 9类教学行为产生了最显著的、一致性的教学效果。这9类行为是:教学清晰明了;充满变化性和灵活性;以教学和学习任务为中心;热爱学科、充满热情和教学激励学生;批评(负相关);不诚实(负相关);给予学生学习机会;运用有条理争论;多种水平的提问或讨论。
如何进行有效的检查 • (1)个别检查和小组检查。以合作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活动以检查小组为主,反之以检查个人为主。 • (2)课堂内检查和课堂外检查。课堂内主要检查即时效果,课堂外检查持续效果。检查后要及时总结反馈。这样才能督促学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学生上课的兴奋度。
六、后续研究——有效的课堂教学关注点: 第一、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第二、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第三、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第四、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 。 第五、确立适合自己的一套有效教学策略。
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指导! 请提宝贵意见! 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滨江四区近江家园 网址:www.chwedu.com 俞国娣 电话:0571-86560801 E-mail:hzygd@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