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 likes | 935 Vues
第六章 一阶电路. 本章讨论可以用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电路,主要是 RC 电路和 RL 电路,介绍 一阶电路 的 经典法 ,以及一阶电路的 时间常数 的概念。还介绍 零输入响应 、 零状态响应 、 全响应 、 瞬态分量 、 稳态分量 、 阶跃响应 、 冲激响应 等重要概念。. 内容提要. 6-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 6-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6-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6-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6-5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6-6 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重 点 1 . 电路的微分方程及求解 2 . 三要素方法
E N D
本章讨论可以用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电路,主要是RC电路和RL电路,介绍一阶电路的经典法,以及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的概念。还介绍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瞬态分量、稳态分量、阶跃响应、冲激响应等重要概念。本章讨论可以用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电路,主要是RC电路和RL电路,介绍一阶电路的经典法,以及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的概念。还介绍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瞬态分量、稳态分量、阶跃响应、冲激响应等重要概念。 内容提要
6-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 6-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6-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6-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6-5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6-6 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重 点 1.电路的微分方程及求解 2.三要素方法 3. 阶跃响应、冲激响应 • 难点 1. 解微分方程 2. 阶跃响应、冲激响应
微分方程 线性前提 一、二阶电路 一阶标准电路 一、动态电路及方程 1、动态元件∶ 储能元件 C、L元件 2、动态电路∶ 含动态元件的电路。 3、描述方程∶ 如果电路仅含一个动态元件,则可以把该动态元件以外的电阻电路用戴维宁电路或诺顿电路置换,从而把它变换为RC电路或及RL电路。这种电路称为一阶动态标准电路。
4、求解动态电路的基本步骤 1)分析电路情况,得出待求电量的初始值; 2)根据克希霍夫定律列写电路方程; 3)解微分方程,得出待求量。
过渡过程 外因 换路 内因 能量不能跃变 C充电实例 二、动态电路的重要特征-----过渡过程 • 在实际情况下,状态的转变往往不是突变的,而需要一个过程——即过渡过程。电路中也有过渡过程,如电路中的电容或电感等储能元件的存在,则在电源接通后电容通过充电而升高电压,这一过程是渐变的;电感则由于电磁感应作用而使电流不能立即达到稳定值,也是渐变过程。 1、定义∶ 动态电路的一个特征是当电路的结构或元件的参数发生变化时(例如电路中电源或无源元件的断开或接入,信号突然注入等),可能使电路改变原来的工作状态,转变到另一个工作状态,这种转变往往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在工程上称为过渡过程。 2、原因∶ 电路结构或参数变化引起的电路变化统称为“换路”
t = 0 换路: t = 0 换路∶t = t0 t = t0- t = t0+ 3、换路讨论∶ 换路初瞬∶ t = 0- 换路未瞬∶ t = 0+ 换路直接关系动态电路的计算∶ 微分方程的初始条件 三、电路的初始条件 1、换路定律∶
具体做法是:t=0+时的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分别以电压源和电流源来替代,此电压源的电压和电流源的电流分别等于电容电压和电感电 流在t=0+时的值。对于电路中的独立电源,则取其t=0+时的 值。这样就获得了一个计算电路,有时称为0+等效电路,可以用来计算非独立初始条件。 求∶ 2、初值计算∶ 0-等效电路 如电路已达稳态,则有电容开路、电感短路。 0+等效电路
解:换路前--- 已知: , , 求:0+值 例题1
概念综述∶ 1.零状态——初始时各个电容电压与电感电流均为零,称这种电路状态为“零状态”,又称为“零原始状态”。 2.零状态响应——电路在零状态情况下,仅由电路的输入激励产生的响应。 3.零输入响应——电路在无输入激励情况下,仅由原始状态产生的响应。 4. 全响应——当一个非零原始状态的电路在输入激励的情况下产生的响应。 一阶电路中仅有一个储能元件(电感或电容),如果在换路瞬 间储能元件原来就有能量储存,那么即使电路中并无外施电源存在,换路后电路中仍将有电压、电流。这是因为储能元件所储存的 能量要通过电路中的电阻以热能的形式放出。由于在这种情况下电路中并无外电源输入,因而电路中所引起的电压或电流就称为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我们先来讨论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初始∶ 分析 情况 一、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如图所示, 1、方程与响应 方程 说明∶
一阶微分方程的求解简介 (1)一阶微分方程的解的分析 其解为: 原方程对应的齐次方程的通解 非齐次方程的一个特解
(2) 的求解 解出 齐次方程的特征方程 特征根p
(3) 的求解 输入函数的形式 特解的形式 假设 代入 代定系数法 常数Q 原微分方程 求出
将初始条件: 代入 (4)一阶微分方程的解的求取 确定常数K 非齐次方程的解
通解: 方程求解 特征方程 : 求常数∶ 得解∶
2、波形的进一步讨论--- 的意义 (1)定义时间常数 ∶ 表明,零输入响应在任一时刻 t0的值,经过一个时间常数 后,衰减了63.2%,即成为其原值的36.8%。工程上—般认为,换路后时间经3 ---5 后,放电过程便基本上结束,此时电容电压已衰减0.05uc(0+) --- 0. 007uc(0+)。不过,从理论上讲,只有经过t= 时间,电路中各变量才衰减到零。 (2) 分析∶ 时间常数是体现一阶电路特性的参数,它只与电路的参数有关,而与激励无关。 (工程上认为过渡过程结束)
时间常数 决定衰减速率 衰减速率:
S i3 R2 t=0 + + C uC R3 R1 US 24V - - 例 已知S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定状态,R1=R2=50Ω,R3=100Ω,C=0.02F。试求在t=0时,S断开后的uC(t)和i3(t) 解: 先求uC(0+)
i3 R2 uC i + C uC R3 R1 t - 0
二、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如图所示∶ 初始∶t = 0 方程∶ 时间常数 解∶
RL电路 RC电路 响应∶ 波形∶ 与RC电路比较∶
2.对于含电容的一阶电路, ; 对于含电感的一阶电路, 3. 越大,电惯性越大,相同初始值情况下,放电时间越长。 综述∶ 以RC电路为例 1.时间常数是体现一阶电路特性的参数,它只与电路的结构与参数有关,而与激励无关。 4.一阶电路方程的特征根为时间常数的倒数; 它具有频率的量纲,称为“固有频率”
条件∶ ; t=0 , S闭合 问题∶ 分析 ,电路的响应? 1、RC串联电路 主要讨论∶直流输入下零状态 响应 方程∶ 非齐次方程的一个特解 求解∶ 齐次方程的通解
显然∶ 齐次方程的通解 : 非齐次方程的特解 :
方程的解 : 由初始值: 故∶ 同时∶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曲线 能量状况∶ 充电效率为50%
条件∶ ; t=0 , S闭合 问题∶ 分析 ,电路的响应? 2、RL串联电路 主要讨论∶正弦输入下零状态响应 方程∶ 齐次方程的通解 求解∶ 非齐次方程的一个特解
齐次方程的通解 : 非齐次方程的特解 :
待定系数法确定 和 : R 引入如图三角形关系
方程的通解为∶ 代入初始条件∶ 于是∶ 可见∶当激励为非直流时,即或对简单的一阶电路,解都是困难的。
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问题。现在,我们将研究其全响应问题。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问题。现在,我们将研究其全响应问题。 当一个非零初始状态的一阶电路受到激励时,电路的响应称为全响应。 主要研究一阶直流电路的全响应问题
条件∶ ; t=0 , S 闭合 问题∶ 分析 ,电路的响应? 一、全响应的求解和分析-----经典法 以RC串联电路为例∶ 1、求解∶ 方程∶ 求解∶
显然∶ 齐次方程的通解 : 非齐次方程的特解 :
同时∶ 方程的解 : 由初始值: 故∶
零输入响应 2、响应分解∶ 零状态响应 全响应 =零输入响应 + 零状态响应 稳态分量 瞬态分量 全响应 =稳态分量+ 瞬态分量 全响应 = 强制分量 + 自由分量
----为电路中的任一待求电压或电流; ----为相应待求量的初始值(0+时的值); ----为相应待求量的稳态值; ----为时间常数 。 二、全响应的另一种解法 ---- 三要素法 1、条件∶ 一阶、直流输入 2、结论∶ 设 f(t)为电路中任一响应
值----稳态值(C开路、L短路) 3、说明∶ 以RC串联电路为例 注意∶
0-等效电路 0+等效电路 等效电路 4、三要素法的计算步骤 1)计算初始值 2)计算稳态值 用断路代替电容,用短路代替电感。 3)计算时间常数 戴维南电路入端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