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 likes | 750 Vues
成本会计课程. 项目二: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 任务 2 :零售企业的成本核算. 教学目标 案例导入 项目描述. 能力素质 实训操作 项目测试. 一、教学目标. 1 、要求学生了解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特点. 2 、理解商品流通企业的成本构成. 3 、掌握商品流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和特征. 4 、熟练填制和审核相关凭证和明细账簿. 二、案例导入. 华荣公司(零售商场) 2006 年 12 月 30 日的有关账户的有关余额如下:(单位:元). 二、案例导入. 12 月 31 日,业务部门转来以下两笔业务的有关凭证:
E N D
成本会计课程 项目二: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 任务2:零售企业的成本核算
教学目标 案例导入 项目描述 • 能力素质 • 实训操作 • 项目测试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特点 2、理解商品流通企业的成本构成 3、掌握商品流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和特征 4、熟练填制和审核相关凭证和明细账簿
二、案例导入 华荣公司(零售商场)2006年12月30日的有关账户的有关余额如下:(单位:元)
二、案例导入 12月31日,业务部门转来以下两笔业务的有关凭证: (1)从深圳购进的20台康佳彩色电视机到货入库,同时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载明价税款合计为42 120元(其中货款36 000元,增值税款6 120元),款项已付。该电视机的含税零售价为2 400元/台。 (2)家电部出售康佳彩色电视机6台,货款14 400元已存入银行。 当公司老总问你:“当月公司的销售毛利率是多少?为什么采用分组差价率与采用综合差价率所计算出的销售毛利率不同?” 你如何回答?
三、项目描述 本项目要求完成商品流通企业的基本成本核算,包括批发和零售成本核算账户的设置;成本计算程序和方法。 商品流通企业分为批发和零售两种类型,核算内容是商品流转的三个环节,核算方法分为进价与售价两种。
三、项目描述 零售企业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方法,实行实物负责制,库存商品按含销项税的售价记账,同时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反映商品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额。零售企业商品流转的核算方法与批发企业相比,在于需要通过月末对商品销售收入和商品销售成本的调整,才能计算出当月的经营利润。
四、能力素质 1、能结合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特点,选择并应用合适的成本核算账户、成本计算程序和方法的能力,具体为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商品采购成本的核算能力,以及商品销售成本的核算能力。 2、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能力。 3、有关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的登记能力。 4、通过案例讲解,培养如实反映、正确核算、坚持准则、不做假帐等职业道德素质。
五、实训操作 子任务1:商品采购成本核算 子任务2:商品销售成本核算
子任务1:商品采购成本核算 岗位任务: (1)根据外来原始凭证编制商品购进的记账凭证 (2)登记有关明细账 返 回
知识点: 1、鉴于零售企业的经营特点,其商品购销的核算一般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以售价核算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这是一种售价记账与实物负责相结合的核算制度。 售价金额核算法的主要内容有: (1)售价记账,实物负责。 (2)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 (3)加强实地盘点制度。 小贴士
小帖士 “商品进销差价”账户是资产类,是“库存商品”账户的调整抵减账户,用以反映库存商品售价金额与进价金额之间的差额。账户的贷方登记企业购入、销售退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借方登记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余额在贷方表示期末库存商品的进销差价。期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减去“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就是库存商品的进价金额。
2、零售企业商品采购成本与批发企业相同,只是在验收入库时有所区别。企业购进商品验收入库时,按含税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不含税进价贷记“物资采购”等科目;按含税售价与不含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同时由实物负责人验收,登记商品的品名、规格、进价、售价和进销差价。2、零售企业商品采购成本与批发企业相同,只是在验收入库时有所区别。企业购进商品验收入库时,按含税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不含税进价贷记“物资采购”等科目;按含税售价与不含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同时由实物负责人验收,登记商品的品名、规格、进价、售价和进销差价。
实训资料 春柳百货商店从当地批发市场购进双喜牌压力锅20只,进价每只65元,增值税率17%,货款及进项税合计为1 521元,开出银行转帐支票付讫。含税零售价每只89元。
岗位1任务: (1)根据审核无误的外来原始凭证编制商品购进的记账凭证 A、企业财会部门收到增值税发票支付货款时应作分录如下: 借:物资采购——某批发公司 1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21 贷:银行存款 1521
记 帐 凭 证 2006年 9月30日 字第 号 财务主管 记账 出纳 审核 制单
B、上项货物运达,仓库验收入库,根据送来的收货单和随货同行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联)审核无误后,结转商品采购成本,编制会计分录如下:B、上项货物运达,仓库验收入库,根据送来的收货单和随货同行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联)审核无误后,结转商品采购成本,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高压锅 1780 贷:物资采购 ——某批发公司——高压锅 1300 商品进销差价——炊具组 480
记 帐 凭 证 2006年 9月30日 字第 号 财务主管 记账 出纳 审核 制单
岗位2任务 登记有关明细账(略) • 库存商品明细账 • 物资采购明细账 • 商品进销差价明细账
子任务2:商品销售成本核算 岗位任务: (1)收集并计算审核有关数据 (2)审核原始凭证并编制商品销售的记账凭证 (3)登记有关明细账 返回
知识点 1、企业商品销售后,按含税商品售价反映商品销售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并按含税售价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当计算出销项税时,将含税销售收入调整为不含税销售收入,借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记“应交税金”科目。
知识点 2、在实际工作中,平时先把已销商品成本按售价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科目,平时的 “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包括了已销商品进价成本和已实现的商品进销差价(商品进销差价包括不含税售价与不含税进价之间的差额及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两部分内容。为了正确计算财务成果,每月末应将本月已实现的商品进销差价从售价记录的商品销售成本中转出,以求得已销商品的实际进价成本。因此必须确定已销商品进销差价。
知识点 3、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差价率法和实际差价法。 差价率又分为综合差价率和分类(分柜组)差价率,计算范围不同但方法是一样的。按一定方法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后,应将以售价记录的商品销售成本调整为进价成本。 差价率法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公式如下: 差价率=月末结账前商品进销差价总额/(月末结存商品售价+本月商品销售额) 月末结存商品进销差价=月末结存商品售价 × 差价率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月末结账前进销差价总额—月末结存商品进销差价
实际差价法是根据期末结存商品盘点的实际差价,倒求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方法。这种方法必须对库存商品进行实地盘点,逐一计算各商品的含税进价,并计算结存商品进销差价,然后倒挤已销商品进销差价。采用这种方法手续比较复杂,一般只限于年终决算时采用。实际差价法是根据期末结存商品盘点的实际差价,倒求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方法。这种方法必须对库存商品进行实地盘点,逐一计算各商品的含税进价,并计算结存商品进销差价,然后倒挤已销商品进销差价。采用这种方法手续比较复杂,一般只限于年终决算时采用。 实际差价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期末商品进销差价=期末库存商品售价金额-期末库存商品进价金额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账前进销差价账户余额-期末商品进销差价
实训资料一: 商品销售的业务核算 岗位1任务:审核以下表格数据 春柳百货商店2006年3月16日各营业柜组的商品销售及货款收入如下表:
春柳百货商店2006年3月16日各营业柜组的商品销售及货款收入表春柳百货商店2006年3月16日各营业柜组的商品销售及货款收入表 财务主管 记账 出纳 审核 制单
实训资料一: 商品销售的业务核算 岗位2任务:根据各柜组的交款单及现金、支票、信用卡签购单确认销售收入(信用卡结算手续费为5‰),并且冲转库存商品。
编制记账凭证如下: 记 帐 凭 证 2006年 3月16日 字第 号 财务主管 记账 出纳 审核 制单
岗位3任务 登记有关明细账 (略) • 库存商品明细账 • 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 • 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账
实训资料二:主营业务收入的调整 春柳百货商店2006年3月末的“主营业务收入” 账户余额为15411180元,增值税税率17%,对当月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调整。 由于零售企业平时在“主营业务收入” 账户中反映的是含税收入,因此到月末时需要调整,将含税收入中的销项税额分离出来。
岗位1任务:计算并审核有关数据 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税率)=15411180÷(1+17%)=13171949元 销项税额=含税收入-销售额=15411180-13171949=2239231
岗位2任务:编制相应的会记账凭证 记 帐 凭 证 2006年 3月31日 字第 号 财务主管 记账 出纳 审核 制单
岗位3任务 登记有关明细账(略) • 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 • 应交税费明细账
实训资料三:主营业务成本的调整 (1)某零售企业采用综合差价率计算法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本月末结账前“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方余额为25 000元,月末“库存商品”科目借方余额为50 000元;本月商品销售200 000元。
岗位1任务: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已销商品进价成本 差价率= 25 000/(50 000+200 000)×100% =10% 月末结存商品进销差价=50 000 ×10%=5 000(元)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25 000—5 000=20 000(元) 已销商品进价成本=200 000—20 000=180000(元)
岗位2任务:编制相应的会记账凭证 记 帐 凭 证 2006年 9月30日 字第 号 财务主管 记账 出纳 审核 制单
岗位3任务 登记有关明细账(略) • 商品进销差价明细账 • 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账
(2)若实训资料三(1)例中,期末经过商品盘点后得出实存数量,计算出期末库存商品进价金额是44000元。(2)若实训资料三(1)例中,期末经过商品盘点后得出实存数量,计算出期末库存商品进价金额是44000元。
岗位1任务:计算期末商品进销差价和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岗位1任务:计算期末商品进销差价和已销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商品进销差价=期末库存商品售价金额-期末库存商品进价金额=50000-44000=6000元, 即库存商品的实际差价为6 000元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账前进销差价账户余额-期末商品进销差价=25000-6000=19000元
岗位2任务:编制会计分录 借:商品进销差价 19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9 000
记 帐 凭 证 2006年 9月30日 字第 号 财务主管 记账 出纳 审核 制单
岗位3任务 登记有关明细账 • 商品进销差价明细账 • 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账
综合实训资料: 某零售商业企业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2006年7月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采购商品一批,验收入库,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进价成本6 000元,增值税1 020元,该商品按售价计算为9 360元; 2)该批商品全部出售,收到货款9 360元存入银行; 3)根据实现的商品销售收入按17%计算增值税为1 360元[9 360元/(1+17%)=1 360]; 4)根据计算实现的商品进销差价3 360元。
根据该资料做记账凭证如下: 1)采购商品: 借:商品采购 6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020 贷:银行存款 7 020 记 帐 凭 证 2006年 7月31日 字第 号 财务主管 记账 出纳 审核 制单
同时结转库存商品: 借:库存商品。 9 360 贷:商品采购 6 000 商品进销差价 3 360 记 帐 凭 证 2006年 7月31日 字第 号 财务主管 记账 出纳 审核 制单
2)出售商品 借:银行存款 9 36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 360 记 帐 凭 证 2006年 7月31日 字第 号 财务主管 记账 出纳 审核 制单
同时结转售出商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9360 贷:库存商品 9360 记 帐 凭 证 2006年 7月31日 字第 号 财务主管 记账 出纳 审核 制单
3)计算增值税。 借:主营业务收入 1 36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360 记 帐 凭 证 2006年 7月31日 字第 号 财务主管 记账 出纳 审核 制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