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供应链金融文献综述

供应链金融文献综述. —— 夏志强. 国内研究现状. 是什么 为什么 怎样做 其他. 物流金融开展模式(是什么 ). 浦徐进 , 唐建荣 (2007) [1] 针对 VMI 模式下供应商资金压力大的现象 , 提出用金融服务来解决 . 并确定了统一授信和质押监管的模式 巫钢 (2007) [2] 给出物流金融与期货交割相结合以创造价值的方式 朱文贵等 (2007) [3] 应用已有的物流金融管理的模式提出了库存融资业务模式 , 又结合大型医疗设备供应链的特点提出了两种创新的业务模式. 物流金融开展模式(是什么 ).

lalas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供应链金融文献综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供应链金融文献综述 ——夏志强

  2. 国内研究现状 •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样做 • 其他

  3. 物流金融开展模式(是什么) • 浦徐进, 唐建荣 (2007) [1]针对VMI模式下供应商资金压力大的现象,提出用金融服务来解决.并确定了统一授信和质押监管的模式 • 巫钢(2007) [2]给出物流金融与期货交割相结合以创造价值的方式 • 朱文贵等(2007) [3]应用已有的物流金融管理的模式提出了库存融资业务模式, 又结合大型医疗设备供应链的特点提出了两种创新的业务模式

  4. 物流金融开展模式(是什么) • 赵道致等 (2007) [4]在资源基础观的基础上,描述了物流金融可以给物流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 • 李毅学等(2007) [5]对比国内外的物流金融在环境、业务等方面的不同 • 西南交通大学物流学院SRTP课题组(2008) [6]研究物流金融中的质押监管模式 • 李毅学,吴丽华(2008) [7]给出订单融资的实现过程

  5. 物流金融开展模式(是什么) • 罗娟娟(2008) [8]面向进出口业务,提出将监管拓展至全程,即押汇业务和静态质押相结合的模式 • 赵道致,白马鹏(2008) [9]提出大型物流企业和小型物流企业优势互补合作的合作模型,通过定期应收票据结算的方式,并给出定量分析 • 胡瑜,柳思维(2008) [10]讨论物流金融的主体 银行、供应商;物流金融的内容;困境及风险防范

  6. 物流金融开展模式(是什么) • 马文姬,顾幼瑾(2008) [11]对物流金融的内容模式和问题对策进行了研究 • 何铮铮,林登(2009) [12]主张创建邮政储蓄银行乡村银行来实现新农村物流金融的整合创新 • 李雪梅,陆音(2009) [13]分析了物流金融业务中的相关运作方法和模式 • 胡愈(2009) [14]给出了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金融产品的设计和创新

  7. 物流金融开展模式(是什么) • 胡剑,李伟杰(2009) [15]全面描述了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 • 万泉(2009) [16]主要介绍物流金融的实施模式 • 钱文彬,孙稚锐(2009) [17]给出用风险回避、风险预防等控制型风险处理法与风险自留、风险转移等财务型风险处理法.并给出创新思路:外部融资>供应链融资,静态抵押>全过程监管, 贷款融资>多样化融资

  8. 物流金融开展模式(是什么) • 陈祥锋,石代伦,朱道立,钟颉(2005-2006) [18]-[22]系列性论述了物流金融模式之一的“融通仓”的概念、由来、运作模式,及其向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过程

  9. 小结:物流金融概念发展 • 融通仓 以“仓”为突破口,利用物流企业的优势,解决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 • 物资银行和物流银行 商业银行通过专业化物流企业仓储监管,横向合作,从而解决商业银行在专业化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实现物流公司、银行、生产企业以及经销商的共赢 • 物流金融 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

  10. 小结:融资抵押物 • 实物抵押 • 仓单质押 • 押汇业务 • 统一授信 • 票据抵押 • 应收票据 • 订单

  11. 物流金融的作用与理论基础(为什么) • 徐明川 (2006) [23]、温志桃,董雄报(2008) [24]从贷款收益、监管成本、风险损失、风险共担等方面分析银行贷款活动、企业融资活动、以及物流企业的相关业务,运用博弈论的均衡分析,给出物流金融的形成条件. • 杨宇 等(2007) [25]论证了物流金融对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及它们所形成的共生系统的价值增值作用,表明物流金融之于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走向对称互惠共生模式的必不可少的介质

  12. 物流金融的作用与理论基础(为什么) • 范月娇等(2008) [26]分析物流金融与民营企业协同发展,以期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 • 肖伟,李政嘉(2008) [27]论证了融通仓模式下,物流金融可以减少供应链上游厂商资金波动幅度 • 董秋月(2009) [28]物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以产业资本为主,金融业发展的物流相关服务以金融资本为主导——物流金融业务是物流与金融业产业融合的结果

  13. 物流金融的作用与理论基础(为什么) • 王鑫(2009) [29]通过统计数据,论证了物流金融在国内的有效需求 • 储雪俭 (2006) [30]、李建军(2009) [31]从经济学角度——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交易费用、产权、委托代理等方面阐述物流金融存在合理性.

  14. 小结 • 理论角度 • 委托代理理论 • 博弈论 • 交易成本 • 实践角度 • 中小企业融资难 • 多方共赢 • 统计论证

  15. 信用契约和风险控制(怎样做) • 赵晶晶 (2007) [32]、梁丽英,罗毅成(2008) [33]、丁勇萍 (2009) [34]、杨凤梅,毛思心(2009) [35]、郑升,熊莎(2009) [36]、刘佳,王喜成(2009) [37]给出物流金融体系下,商业银行的风险来源分析,及对应策略 • 庄靖瑶(2009) [38]、崔显灵 (2009) [39]、栗媛(2009) [40]、段伟长,张仲义(2009) [41]给出物流金融体系下,物流企业的风险来源分析,及对应策略 • 李毅学(2008) [42]针对订单融资的业务模式,提出贷前评估的关键是对订单的评估 ,包括有效性、可实现性和集中度

  16. 信用契约和风险控制(怎样做) • 胡瑜,周敏 (2008) [43]分析经理人 政府 投资者的两两博弈情况,在此基础上,主张以多元化的激励来解决信息不对称 • 胡瑜,谢慧娟(2009) [44]模糊有序加权平均算子的风险因素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排序模型,利用三角模糊数相互比较的可能度公式求得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的排序向量,进而对风险因素进行排序

  17. 信用契约和风险控制(怎样做) • 尹子元(2008) [45]对银行风险来源分析;并运用Delphi法确定模糊权重,Ching-Hsre Cheng变异系数法确定阈值 • 刘哲,方淑芬(2009) [46]利用模糊层次综合法构建物流金融信用评价模型 • 刘佳,王喜成(2009) [47]指出仓库为连接所有主题的枢纽,应围绕仓库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并对此平台展开SWOT分析

  18. 信用契约和风险控制(怎样做) • 段伟长,张仲义(2009) [48]着重描述如何“质押监管” • 段伟长,张仲义(2009) [49]指出银行在业务中占据主动,因此物流企业应把银行当做客户,并提出营销方案 • 谢圣涛(2009) [50]基于市场营销学基础,提出物流金融业务中,物流企业的定价方法

  19. 其他 • 孙尧(2009) [51]提出保险在物流金融业务中的作用,从法律角度分别分析了银行和物流企业在质押监管业务中的投保动机 • 刘涛,李帮义等(2009) [52]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和银行是风险中性的情况下, 分析了物流金融业务中的共同代理问题的基本特征,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模型, 定义和推导了在共同代理下物流金融业务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对物流金融业务成员间的合作与激励机制提出了相应建议.

  20. 其他 • 张玉言 (2009) [53]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分析物流金融形成理论基础,分析其风险防范 • 周学明,张晖(2009) [54]指出物流金融模式中,各方应该通过合作追求和谐发展,指出合作的主体和方法 • 郝德操 (2009) [55]报道物流金融的现状,提出发展建议 • 韦桂丽,王耀球等(2009) [56]归纳出物流金融的理念,指出物流金融效率决定了物流产业的效率,并提出物流金融效率衡量指标

  21. 小结 • 风险控制 • 激励机制设计 • 合作契约设计 • 营销方案 • 信息系统 • 保险机制 • 资信评估 • 监管业务开展

  22. 国外研究现状 • Status and Development(现状和发展) • Model and Process(模型和流程) • Credit Contract(利益分配) • Risk Management(风险管理)

  23. Status and Development(现状和发展) • Barnett W(1997) [57]介绍了资产抵押的借贷模式在国外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展望

  24. Model and Process (模型和流程) • Weisun (2004) [58]针对现代物流面向金融服务的创新进行研究,提出了推动质押贷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模式,以及供应链系统中中小企业融资的商业模型 • Albert R.Koch(1948) [59]给出了基于库存和应收账款进行融资的经济模型 • Raymand W.Burman(1948) [60],Dunham A(1049) [61]分别给出了基于库存和应收账款进行融资的操作方法和监控流程

  25. Model and Process (模型和流程) • Eisenstadt(1966) [62]描述了实施仓单质押金融模式的流程方法 • Eric Fenmore(2004) [63]对基于订单的融资业务进行了分析

  26. Credit Contract(利益分配) • Buzacott(2004) [64]定量研究了业务中的一些重要指标( 例如利率和贷款额度) 的确定以及对业务风险的影响 • Stiglitz JE(1981) [65]从信息不对称这一基本假设出发研究信贷市场的均衡和经济效率,目前的信贷方面的合约研究大多基于此模型

  27. Credit Contract(利益分配) • 有关信贷合约设计机制的研究主要有两大类别:一类是基于Spence的信号模型(1973) [66];另一类是基于Rothchild-Stiglitz的筛选模型(1976) [67] • Brueckner JK(1994) [68]、Brueckner JK(2000) [69]分别设计了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以及信息不对称假设下的,基于文献筛选模型的质押贷款信贷合约设计

  28. Risk Management(风险管理) • Frye J(2000) [70]指出传统的信贷模型忽略经济环境对质押物价值的影响 • Coulter J(2002) [71]从发展经济学角度讨论发展中国家及农村信贷市场面临商品价格波动时如何确保质押贷款业务顺利执行 • Schwartz E(2003) [72]、Hilliard J(1998) [73]基于期权和期货的价格预测,研究由价格带来的风险

  29. 总结 • 定量分析严重不足 • 信贷契约设计 • 质押率和敞口额度 • 停在物资银行阶段,没上升的物流金融高度 • 金融产品单一 • 再担保制度缺失(保险) • 风险评价指标不具备业务针对性

  30. 参考文献 • [1]. 浦徐进, 唐建荣.物流金融服务创新与VMI系统中的风险防范[J].物流技术,2007年第11期,34-36 • [2]. 巫钢,姚伊娜.物流金融与期货交割相结合的价值创造[J]. 经营与管理, 2007年 02期 ,22-24 • [3]. 朱文贵, 姜瑞斌, 徐最.物流金融管理在大型医疗设备供应链中的应用与创新[J].物流科技,2007年第10期,44-46 • [4]. 赵道致,黄健,蒋宁.基于资源基础观的物流金融服务竞争优势[J],经济物流,2007/09,45-48 • [5]. 李毅学,徐渝,冯耕中.国内外物流金融业务比较分析及案例研究[J].运作管理,Vol.19 No.10(2007),55-62 • [6]. 西南交通大学物流学院SRTP课题组。物流金融中的质押融资模式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8年第45期,56-58 • [7]. 李毅学,吴丽华。物流金融创新下的订单融资业务风险分析与管理[J]。当代财经,2008年第12期,66-70 • [8]. 罗娟娟。新型物流金融模式_海陆仓模式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5,24-25 • [9]. 赵道致,白马鹏。解析基于应收票据管理的NRF_LC物流金融模式[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3月,46-52 • [10]. 胡瑜,柳思维。物流金融及其运作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管理,2008年第2期,75-79

  31. 参考文献 • [11]. 马文姬,顾幼瑾。国内物流金融理论研究文献综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期,109-110 • [12]. 何铮铮,林登。新农村物流金融的整合形式创新[J]。特区经济,2009年3月,181-182 • [13]. 李雪梅,陆音。物流企业的衍生服务_物流金融[J]。物流技术,2009年第1期,32-35 • [14]. 胡愈。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创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8期,82-85 • [15]. 胡剑,李伟杰。物流金融_实务操作与风险管理[J]。物流技术,2009年第7期,65-68 • [16]. 万泉。论物流金融服务模式_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J]。电子商务,2009年第7期,25-28 • [17]. 钱文彬,孙稚锐。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的研究[J]。管理观察,2009年2月 • [18]. 陈祥锋,石代伦,朱道立,钟颉。仓储与物流中的金融服务创新系列讲座之一融通仓的由来_概念和发展[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5年11月。134-137 • [19]. 陈祥锋,石代伦,朱道立,钟颉。仓储与物流中的金融服务创新系列讲座之二融通仓系统结构研究[J]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5年12月,103-106 • [20]. 陈祥锋,石代伦,朱道立,钟颉。仓储与物流中的金融服务创新系列讲座之三融通仓运作模式研究[J]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6年1月,97-99 • [21]. 钟颉。仓储与物流中的金融服务创新系列讲座之四融通仓在外贸交易中的应用[J]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6年2月,92-94

  32. 参考文献 • [22]. 陈祥锋,石代伦,朱道立。仓储与物流中的金融服务创新系列讲座之五金融供应链与融通仓服务[J]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6年3月,93-95 • [23]. 徐明川.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博弈分析[J],.商业时代, 2006年 35期 ,13-15 • [24]. 温志桃,董雄报.物流金融下风险主体的博弈行为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12月,253 • [25]. 杨宇,聂娜,周晶.基于共生理论的物流金融价值增值作用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Sup ( Ⅱ)Nov. 2007,249-251 • [26]. 范月娇,胡日东,潘文军.面向供应链优化的物流金融与民营企业协同发展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06期,117-119 • [27]. 肖伟,李政嘉。面向物流金融的供应链动力学分析[J]。管理,2008年1-2月,351 • [28]. 董秋月。物流业与金融业发展物流金融业务比较分析[J]。物流技术,2009年第7期,69-72 • [29]. 王鑫。我国物流金融需求浅析[J]。商场现代化,2009年6月,62-63 • [30]. 储雪俭.初探物流金融的经济学原理[J]. 物流技术, 2006年 05期 , ,102-104 • [31]. 李建军。基于物流金融的第三方物流融资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年3月,103-104 • [32]. 赵晶晶.物流金融理论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2007年第3期,46-48 • [33]. 梁丽英,罗毅成。物流金融中的银行风险研究[J]。现代商业, 2008年 29期 ,15-16 • [34]. 丁勇萍。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及其风险控制[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年5,26-27 • [35]. 杨凤梅,毛思心。银行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第5期,40-41

  33. 参考文献 • [36]. 郑升,熊莎。物流金融服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研究[J]。物流采购与研究,2009年第2期,47-49 • [37]. 刘佳,王喜成。物流金融信用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9年2月,135 • [38]. 庄靖瑶。物流企业在物流金融业务中的风险及其防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第5期,40-42 • [39]. 崔显灵。我国物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风险及对策[J]。物流科技,2009年第6期,48-50 • [40]. 栗媛。物流金融活动风险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2月,83-84 • [41]. 段伟长,张仲义。物流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7月,14-17 • [42]. 李毅学.物流金融创新_订单融资业务的贷前评估[J].统计与决策,2008第24期,168-170 • [43]. 胡瑜,周敏。现代农村物流金融利益主体激励相容机制建立的博弈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5月,22-25 • [44]. 胡瑜,谢慧娟。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的风险识别_评估与控制[J]。现代物流,2009年第5期,15-18 • [45]. 尹子元。物流金融业务风险评价方法研究[J]。华北金融,2008年第10期 • [46]. 刘哲,方淑芬。利用模糊层次综合法构建物流金融信用评价模型研究[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9年4,50-51 • [47]. 刘佳,王喜成。基于信用整合的物流金融服务平台的SWOT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6月,79-80 • [48]. 段伟长,张仲义。物流金融中质押监管的业务体系构建分析[J]。物流技术,2009年第3期,23-25 • [49]. 段伟长,张仲义。物流金融中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9年3月,107-109 • [50]. 谢圣涛。物流金融服务定价问题研究[J]。中国储运,2009年第8期,97-99 • [51]. 孙尧。保险在物流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创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3期,92-93

  34. 参考文献 • [52]. 刘涛,李帮义,孙涛。物流金融中的共同代理研究[J]。价格月刊, 2009年第2期,87-91 • [53]. 张玉言。物流金融如何创新[J]。企业研究2009年7月,75-77 • [54]. 周学明,张晖。物流金融和谐发展的研究[J]。物流科技,2009年第1期,96-99 • [55]. 郝德操。中小企业融资看物流金融在中国的发展[J]。物流技术,2009年第7期,76-78 • [56]. 韦桂丽,王耀球,薛工。物流金融在振兴物流产业中的优势[J]。物流技术,2009年第7期,61-64 • [57]. Barnett W. What’s in a name——— A brief overview of asset- based lending. The Secured lender,1997,53(6):80- 82 • [58]. Weisun,etal.Business models and solution architectures for SMB financing in a supply chain ecosystem[A].2004,130-133 • [59]. Albert R.Koch. Economic Aspects of Inventory and Receivable Financing.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1948,13(4):566- 578 • [60]. Raymand W.Burman. Practical Aspects of Inventory and Receivables Financing. 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1948,13(4):555- 565 • [61]. Dunham A. Inventory and Accounts Receivable Financing. Harvard Law Review, 1949, 62(4):588- 615 • [62]. Eisenstadt M. A finance company' s approach to warehouse receipt loans.New York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1966,36: 661-670 • [63]. Eric Fenmore. Making Purchase- Order Financing Work for You. The Secured lender,2004,60(2):20- 24 • [64]. Buzacott J. A., R. Q. Zhang. Inventory Management with Asset- Based Financing. Management Science, 2004,24: 1274- 1292 • [65]. Stiglitz JE,Weiss A.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3):393-410

  35. 参考文献 • [66]. Spence AM.Job market signaling[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3,87:355-374 • [67]. Rothchild M,Stilitx J Equilibrium in competitive insurance markets:an essay in the economics of imperfect informa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6,3,90:629-649 • [68]. Brueckner JK. Borrower mobility,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tgage points[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1994,3:416-441 • [69]. Brueckner JK. Mortgage default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J].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0,20.251-274 • [70]. Frye J.Collteral damage,a source of systematic credit risk[J].Risk Magazine,2000,21:188-203 • [71]. Coulter J,Onumah G.The role of warehouse receipt systems in enhanced commodity marketing and rural livelihoods in Africa[J].Food Policy,2002,(4):319-337 • [72]. Schwartz E,Smith JE.Short-term variations and long-term dynamics in commodity prices[J].Management Science,2003,(7):893-911 • [73]. Hilliard J,Jeis J.Valuation of commodity futures and iptions under stochastric-convenience yields,interest rates,and jump diffusions on the spot[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98,(1):31-86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