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23 Vues
2012 - 9. 福建省高职教育 质量保障体系 ( QA ) 及专业评价 福建省教育评估中心( FEEC ) 林素川. 0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QA )体系 Quality Assurance. 评估是质量保障的手段之一. 评估机构 (行政). 外部评估是周期性. 内部评估是常态性. 内部保障 与评估. 社会监督. 中介机构. 目标是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探索建立分类评估制度,组织开展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组织开展高校专业建设质量评价。建立学位授权点定期评估制度,组织开展学位论文抽检。
E N D
2012-9 福建省高职教育 质量保障体系(QA) 及专业评价 福建省教育评估中心(FEEC) 林素川
0:高等教育质量保障(QA)体系Quality Assurance 评估是质量保障的手段之一 评估机构 (行政) 外部评估是周期性 内部评估是常态性 内部保障 与评估 社会监督 中介机构 目标是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探索建立分类评估制度,组织开展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组织开展高校专业建设质量评价。建立学位授权点定期评估制度,组织开展学位论文抽检。建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探索建立分类评估制度,组织开展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组织开展高校专业建设质量评价。建立学位授权点定期评估制度,组织开展学位论文抽检。 ()建立高校办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从2012年开始,每年8月底前向社会公开发布高校上一学年度办学质量报告,每年初公开发布上一年度高校内涵建设监测指标和分析报告。 ()建设高校教学状态数据库。建立客观反映高校教学改革、教学建设、教学经费和教学成果等信息的教学工作状态数据库,及时分析教学状况,公开发布年度教学工作状态分析报告。 福建省高教质量40条(草稿)
1 5 4 3 2 福建省高职教育质量保障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公开) 高校内涵建设监测 (内部) 高职专业质量评价 (内部) 年度质量报告制度 (公开) 教学工作状态公开 (公开) #人事部门:就业率评估 #高职数据采集平台的具体应用
第一轮评估:共评47所(升本4所) 2003-2008,老方案(26所) 2009-2012,新方案(21所,其中2008年2所) 第一轮尚有10所未评 1:高职评估(2003-2011年评估院校)
二轮评估的基本原则 第二轮评估(2012-2015) 背景发生重大变化 1审核评估:学校举证、同行认可、机构审核 2 内涵评估:注重特色、强化内涵、分类发展、淡化条件 3 分类评估:自我定位、目标吻合、回应一轮、确定目标 7
2、福建省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监测指标 • 年度统计、每年1月发布 • 1、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 • 2、招生就业(计划完成率、年度就业率) • 3、师资条件(硕士、高级、双师) • 4、教学改革(项目、技能工种、双证书、竞赛) • 5、科研工作(创新平台、立项、成果) • 6、校企合作(签约、服务收入、培训) • 共16项量化指标,高标准、导向性
3、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质量评价 专业审批 质量评价 高校专业管理 招生计划 学籍管理 录取管理
以专业条件和质量为评价重点 1、专业基本情况:16分 专业群、专业规模、占全校规模 2、教学团队:22分 带头人(学历职称双师)、专任教师、兼职教师承担课时比例 3、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24分 4、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材建设:26分 5、建设成效(量化):12分 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及关注点
指标赋分,计算总分 各指标设置ABCD四档,总分设置A100,B80,C60,D40 C档为合格线 评价结果的应用:整改参考、新专业申报、专业招生计划 评价方式
会计(620203) 会计电算化(620204) 会计与审计(620206) 会计统计与核算(620205) 建筑工程技术(560301) 建筑工程管理(560501) 工程造价(560502) 工程监理(560504) 28所,74个专业点(财经35,土建39) 案例:建筑、会计类专业试评价(2012-7)
1)专业平均规模:点多人少 建筑类:在校生1.25万(31个点,不含未招生7),专业类校均735人(17所),专业点平均403人(31点) 会计类:在校生1.95万人,校均780人(25所),点平均规模557人(35点)。 大类千人以上规模:建筑6所、会计6所 点千人以上规模:建筑1个、会计3个 专业评价报告(试点)
建筑类专业占全校比例最高34.7%,6所超过20%(仅1所工科)建筑类专业占全校比例最高34.7%,6所超过20%(仅1所工科) 会计类专业占全校比最高57%,8所超过20%(仅2所为财经类) 2)专业设置与学校定位:跨界经营
主要问题:跨大类设置方向 电子、财务、语言、艺术、建筑、旅游等专业 通过专业方向(服务面向)方式改变专业大类,最多跨3大类(如英语+文秘+酒店),课程混乱 建议规范专业方向(鼓励在大类内细化培养方向,禁止跨专业大类设置方向) 3)专业方向:细化还是跨类?
建筑、会计专业出现在校生规模大于招生录取数--转专业?建筑、会计专业出现在校生规模大于招生录取数--转专业? 社会需求与专业设置关系? 学生选择权与学校资源配置的关系? 4)按专业投档与转专业:利益冲突
带头人无博士学位,正高职称主要在民办,最大年龄74岁,40岁以下少。带头人无博士学位,正高职称主要在民办,最大年龄74岁,40岁以下少。 无高校副高职称:建筑13人,主要是非教师职称;最低为助教;会计10人,最低为讲师。 带头人双师70%左右。 5)带头人与团队
1、专业带头人和团队:科研能力薄弱 2、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材薄弱 3、社会服务能力薄弱 4、人才培养方案待完善 5、学校办学规模偏小、专业资源分散 6)共性问题
1、数据来源:平台、内涵建设指标 2、公开内容:办学条件、办学质量、教改 3、公开形式:以学校为单位、不汇总 4、意义:社会监督、考生选择 4、教学工作运行状态数据公开
学年度发布,每年7月31填报,8月公开,6000字以内。学年度发布,每年7月31填报,8月公开,6000字以内。 建议内容: *相对上一学年(年度比较) *图表说明 *突出亮点 *整改措施 *重大质量措施罗列 ( 闽教高[2012]96号)>>> 5、办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监控信息适时公开,攸关学校生存 加大建设力度 针对性整改 建立质量预警机制、审慎评估办学风险 突出办学特色 质量保障建议
院系(贡献度)评估 专业评估 课程评估 教师绩效评估 教学检查:论文、考试、实习。。。 平台分析与质量预警 决策平台 加快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QA≠评估。QA是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系统工程,牢固树立QA理念才是解决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根本。QA≠评估。QA是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系统工程,牢固树立QA理念才是解决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根本。 Q&A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