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第 课时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 课时. 10. 盐类水解和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考标. 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 考情. 盐类的水解平衡是高考中的热点内容之一,也是教学 中的重点和难点。高考中的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以填空 题、简答题形式考查,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内容。盐类的水解在 考查内容上有以水解实质及规律为对象的考查,但将水解与弱 电解质电离、酸碱中和反应、 pH 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更为常见。 主要考查点如下:①盐类水解对水的电离程度的影响的定性、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 课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 课时 10 盐类水解和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2. 考标 • 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

  3. 考情 • 盐类的水解平衡是高考中的热点内容之一,也是教学 • 中的重点和难点。高考中的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以填空 • 题、简答题形式考查,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内容。盐类的水解在 • 考查内容上有以水解实质及规律为对象的考查,但将水解与弱 • 电解质电离、酸碱中和反应、pH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更为常见。 • 主要考查点如下:①盐类水解对水的电离程度的影响的定性、 • 定量判断;②水解平衡移动用于某些盐溶液蒸干后产物的判 • 断;③盐溶液pH大小的比较;④盐溶液或混合溶液离子浓度大 • 小的比较及排序;⑤离子共存、溶液的配制、试剂的储存、化 • 肥的混用、物质的提纯、推断、鉴别、分离等。

  4. 一、盐类的水解 1.实质:复分解反应 盐+水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吸热)。 2.水解平衡 CH3COONa+H2OCH3COOH+NaOH CH3COO-+H2OCH3COOH+OH- (1)三大守恒:(以醋酸钠溶液为例说明) 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 物料守恒:c(CH3COOH)+c(CH3COO-)=c(Na+) 将上述两式相加得到以下关系: 质子守恒:c(OH-)=c(H+)+c(CH3COOH)

  5. (2)水解规律 ①有弱才水解,都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 ②越弱越水解,越高(温度高或价态高)越水解,越稀越水解。 (3)酸式盐在溶液中的酸碱行为:弱酸的酸式盐电离与水解并存; 多数水解大于电离,但也有少数电离大于水解,如,HSO、 H2PO4-、HC2O4-等。 3.影响因素 (1)决定性因素——盐的性质 (2)外因 ①浓度——盐的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②温度——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6. ③溶液的pH——根据盐类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水解程度大③溶液的pH——根据盐类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水解程度大 小。 [如a.FeCl3溶液在配制时先将固体溶于浓盐酸,再加水稀释到 所需浓度以抑制其水解。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SO4、 NH4Cl、NH4HCO3溶液,c(NH4+)依次减小。] ④同种元素阳离子的化合价——价高水解程度更大,如 Fe3+>Fe2+。 4.水解知识应用 (1)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利用盐类互相促进水解——泡沫灭火器。 (3)分析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

  7. (4)配制盐溶液(配制FeCl3溶液要加入盐酸,配制Na2SiO3溶液加(4)配制盐溶液(配制FeCl3溶液要加入盐酸,配制Na2SiO3溶液加 入NaOH)。 (5)判断离子共存问题。 (6)解释一些化学现象(FeCl3溶液制胶体,无水AlCl3瓶盖打开有 白雾等)。 (7)盐溶液蒸干时所得产物的判断(CuCl2溶液蒸干灼烧得到CuO ,而硫酸铜则依然为硫酸铜)。

  8. 比较下列溶液中盐的水解程度: • (1)0.1 mol/L Na2CO3溶液 0.1 mol/L Na2SiO3溶液。 • (2)0.1 mol/L Na2CO3溶液 0.1 mol/L NaHCO3溶液。 • (3)0.1 mol/L NH4Cl溶液 0.01 mol/L NH4Cl溶液。 • 解析:(1)越弱越水解; • (2)一级水解远大于二级水解; • (3)稀溶液的水解程度大。 答案:(1)< (2)> (3)<

  9. 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 • 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 • 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 A.CaO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2O2 • B.PCl3的水解产物是HClO和PH3 • C.NaClO的水解产物之一是HClO • D.Mg3N2的水解产物是两种碱性物质 B 解析:本题只要抓住水解只是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故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PCl3的水解产物应该是HCl和H3PO3,故B项错误。

  10. 二、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 基本原则 • 1.抓住溶液中粒子浓度必须满足的三种守恒关系: • ①电荷守恒:任何溶液均显电中性,各阳离子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的乘积之和=各阴离子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的乘积之和。 • ②物料守恒:某原子的总量(或总浓度)=其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所有粒子的量(或浓度)之和。 • ③质子守恒:∑得质子后形成的粒子浓度´得质子数=∑失质子后形成的粒子浓度´失质子数。

  11. 2.抓住盐类水解的特点:程度小 • 含一种弱酸根离子的盐溶液水解程度一般很小,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一般较小,此原则适用于含一种弱酸根离子的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题型。 • 注: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①只电离不水解:如HSO;②电离程度>水解程度,显酸性(如:HSO、H2PO);③水解程度>电离程度,显碱性(如:HCO、HS-、HPO)。

  12. 莫尔盐[(NH4)2Fe(SO4)2·6H2O]常作氧化还原滴定法的 • 基准物质,在0.1 mol/L 的该盐的溶液中,下列有关比较不正确 • 的是( ) • A.c(SO42-)>c(NH4+)>c(Fe2+)>c(H+)>c(OH-) • B.c(NH3·H2O)+c(NH4+)=0.2 mol/L • C.2c(SO4)+c(OH-)=c(NH4+)+2c(Fe2+)+c(H+) • D.c(H+)=c(OH-)+c(NH3·H2O)+c[Fe(OH)2] • 解析:D为质子守恒应该是 • c(H+)=c(OH-)+c(NH3·H2O)+2c[Fe(OH)2]。 D

  13. 有关①100 mL 0.1 mol/L NaHCO3、②100 mL 0.1 mol/L Na2CO3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个数:②>① • B.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 • C.①溶液中:c(CO32- )>c(H2CO3) • D.②溶液中:c(HCO3- )>c(H2CO3) C

  14. 解析:本题考查盐的水解,以及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和比较等知识。同浓度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由于CO32-水解程度大于HCO3-,pH(NaHCO3)<pH(Na2CO3),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和OH-物质的量相等,水电离出的H+个数:②>①,A正确;在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2c(CO32-)+c(HCO3-),同浓度的Na2CO3、NaHCO3溶液中,②中CO32-水解使溶液中阴离子增加,B正确;NaHCO3溶液显碱性,水解程度大于电离,故:c(H2CO3)>c(CO32-),C项错误;CO32-的第一步水解程度大于第二步,故c(HCO3-)>c(H2CO3),D项对。

  15. 1.将一定量的氨气通入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下列说法错误1.将一定量的氨气通入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下列说法错误 • 的是( ) • A.当溶液中c(Cl-)=c(NH4+)时,该溶液一定呈中性 • B.当溶液中氨与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时,c(Cl-)=c(NH4+) • C.当溶液中c(Cl-)>c(NH4+)>c(H+)>c(OH-)时,可能是盐酸过量 • D.若溶液中c(NH4+)>c(Cl-)>c(OH-)>c(H+)时,一定是氨过量 • 解析:B选项当溶液中氨与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呈酸 • 性,c(H+)>c(OH-),c(Cl-)>c(NH4+)。 B

  16. 2.25 ℃时,下列各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 • A.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H3COO-)>c(H+)>c(OH-) • B.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钠与盐酸两溶液混合:c(Na+)>c(CH3COOH)>c(CH3COO-)>c(H+)>c(OH-) • C.向NH4HSO4溶液中滴加等物质的量的NaOH: • c(Na+)=c(SO2-4)>c(NH+4)>c(H+)>c(OH-) • D.pH相同的CH3COONa溶液、C6H5ONa溶液、Na2CO3溶液、 • NaOH溶液: • c(CH3COONa)>c(Na2CO3)>c(C6H5ONa)>c(NaOH)

  17. 答案: C • A项中应是c(CH3COO-)>c(Na+)。B项中应是c(H+)>c(CH3COO-)。D项中应是c(CH3COONa)>c(C6H5ONa)>c(Na2CO3)>c(NaOH)。

  18. 3.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0.1 mol·L-1 KHC2O4 • 溶液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 A.c(K+)+c(H+)=c(HC2O4-)+c(OH-)+2c(C2O42-) • B.c(HC2O4-)+c(C2O42-)=0.1 mol·L-1 • C.c(C2O42-)>c(H2C2O4) • D.c(K+)=c(H2C2O4)+c(HC2O4-)+c(C2O42-) • 解析:A选项为电荷守恒;B选项为物料守恒应该为 • c(HC2O4-)+c(C2O42-)+c(H2C2O4)=0.1 mol·L-1;C选项从草酸氢钾 • 溶液呈酸性可知KHC2O4溶液中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D为物 • 料守恒。 B

  19. 4.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已知0.1 mol/L 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4.0,则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 • B.0.2 mol·L-1 NH4Cl和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NH4+)>c(Cl-)>c(Na+)>c(OH-)>c(H+) • C.0.1 mol/L 的醋酸的pH=a,0.01 mol/L 的醋酸的pH=b,则a+1>b • D.已知酸性HF>CH3COOH,pH相等的NaF与CH3COOK溶液中,[c(Na+)-c(F-)]<[c(K+)-c(CH3COO-)]

  20. 答案: C • A选项A2-水解使得阴离子增多,HA-水解或电离都使阴离子不变;B选项我们可认为等浓度NH3·H2O、NaCl和NH4Cl,再考虑NH3·H2O的部分电离c(Cl)>c(NH4+)>c(Na+)>c(OH-)>c(H+);C选项,0.1 mol/L 的醋酸和0.01 mol/L 的醋酸如若电离程度一样,则前者的c(H+)为后者的10倍,但越稀电离程度越大,所以前者的c(H+)比后者的10倍要小,a+1>b;D选项[c(Na+)-c(F-)]为水解产生的c(OH-),[c(K+)-c(CH3COO-)]也为水解产生的c(OH-),由于pH相等所以水解产生的c(OH-)相等,[c(Na+)-c(F-)]=[c(K+)-c(CH3COO-)]。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