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23 Vues
輻射災變之醫療處置. 中華民國災難醫學會. 各位親愛的市民們,由於核電廠發生意外事故,請各位馬上回家,在進入家門前請先脫掉身上的衣物,關閉門窗,立即沐浴洗澡,並以溼抹布擦拭傢具,使用過的抹布丟棄在門外。戶外的食物或飲水不要食用,一切戶外活動儘量避免,並隨時收聽廣播及電視,請在家中靜待政府進一步的指示,請放心,事故狀況在掌握中…………………. 核災. 1986-4-26 蘇聯車諾堡 四號機燃料棒破裂->爐心熔毀->廠房爆炸起火 33(31消防人員)人死亡,209人嚴重輻射傷害 狀況36小時後,強制疏散半徑30公里13萬5千名居民,疏散車隊長達15公里
E N D
輻射災變之醫療處置 中華民國災難醫學會
各位親愛的市民們,由於核電廠發生意外事故,請各位馬上回家,在進入家門前請先脫掉身上的衣物,關閉門窗,立即沐浴洗澡,並以溼抹布擦拭傢具,使用過的抹布丟棄在門外。戶外的食物或飲水不要食用,一切戶外活動儘量避免,並隨時收聽廣播及電視,請在家中靜待政府進一步的指示,請放心,事故狀況在掌握中…………………各位親愛的市民們,由於核電廠發生意外事故,請各位馬上回家,在進入家門前請先脫掉身上的衣物,關閉門窗,立即沐浴洗澡,並以溼抹布擦拭傢具,使用過的抹布丟棄在門外。戶外的食物或飲水不要食用,一切戶外活動儘量避免,並隨時收聽廣播及電視,請在家中靜待政府進一步的指示,請放心,事故狀況在掌握中…………………
核災 1986-4-26 蘇聯車諾堡 • 四號機燃料棒破裂->爐心熔毀->廠房爆炸起火 • 33(31消防人員)人死亡,209人嚴重輻射傷害 • 狀況36小時後,強制疏散半徑30公里13萬5千名居民,疏散車隊長達15公里 • 半徑30公里範圍內不准居住/放牧,牲畜全部宰殺 • 釋放輻射量 5千萬居禮(官方)/65億居禮(非官方) • 瑞典/芬蘭/義大利/德國 皆受影響 • 至2000-4 救災清理工人死亡1萬5千人,死亡11.5%. 傷殘5萬人 • 至1996-4 甲狀腺癌高於常態10倍/ 基因突變高於 常態兩倍
1979-3-28 美國賓州三浬島 二號機冷卻系統失效->反應爐損毀 核 災
設備故障 人為疏失 恐怖攻擊 爐心毀損 圍阻體洩漏 核電廠核子事故發生原因
瑞士自1990起不再興建核電 德國自1999起不在建造核子反應爐 瑞典2010年廢除核電 核能發電佔總能源產量 美國 8% 英國 11.3% 德國 12.9% 日本 16.6% 瑞士 26% 法國 41.8% 1999-12-30 核 能
源起 民國68年美國三浬島核電廠事故 民國70年行政院頒布“核子事故緊急應變計畫”,併於83/87年二度修訂 民國88年送審“核子事故緊急應變法” 核安演習 民國78年第一次核電廠內外演習 81/83/85/87/89 核安演習(每2年1次,南北輪流) 廠內演習 核一 23次 核二 19次 核三 15次 國內核子事故緊急應變
危險物質分類 1 爆炸物 2 氣體 3 可燃/易燃 氣體 4 可燃固體 5 氣化劑/有機過氧化物 6 毒性物質 7 輻射活性物質 8 腐蝕性物質
輻射來源 • 背景(61%) • 醫用輻射(31%):放射線治療,鉀40,碳14 • 生活用品:彩色電視,夜光手錶,煙霧偵 測器 • 核武落塵 • 核能應用 • 職業暴露:X光機操作員
游離輻射 可將細胞分子之電子游離,造成生物傷害 如射線,中子,X光 非游離輻射 不足以游離原子之電磁波 如紫外線,紅外線,雷射,微波,廣播電波,電力線電磁波 長期照射亦有傷害 輻射分類
輻射單位 • 放射線活性:貝克(Bq),居里 • 1貝克=1秒 衰變 1原子核 • 暴露:侖琴(R) • 吸收劑量:雷得(Rad),格雷(Gy) • 生物等效劑量:侖目(rem),西弗(Sv) • 吸收劑量 X 射質因數 • 1 Sv = 100 rem
安全年等效劑量 • 一般民眾: 5 毫西弗 = 500 毫侖目 = 100 張 CxR = 1 CT • 職業相關人員: 50 毫西弗 = 5 侖目 • 核三廠背景輻射: 0.1~0.2 微西弗/小時 • 0.2 x 24 x 365 = 1752 微西弗 = 1.752 毫西弗 = 175.2 毫侖目
暴露 全身 局部 污染 體外 體內 特殊情況 綜合型 合併外傷 輻射傷害
全身暴露 < 150 rad: 無急性症狀 400~600 rad 早期嘔吐,噁心 3~6 週,造血系統異常 600~1500 rad: 噁心,嘔吐,腹瀉,血便,預後差 > 5000 rad: 神經,循環系統衰竭,立即死亡 局部暴露 臨床症狀類似熱傷害 傷口不易癒合 體外暴露
體外污染 放射性物質附著再皮膚或衣服上 局部與全身暴露 體內污染 吃入,吸入,注射,體表吸收 散佈全身,有些集中在特定器官.如,碘易聚積在甲狀腺 排泄 污染
輻射傷害種類 • 局部輻射傷害 Local radiation injury-LRI • 急性輻射症候群 Acute radiation syndrome-ARS
早期延遲反應 數月後發生 漸進性皮膚萎縮 脫色,白斑 皮膚潰瘍 晚期延遲反應 1~6 年後發生 皮膚萎縮,無彈性 皮膚變薄,血管擴張 掉髮,指甲脆弱 持續性皮膚潰瘍 皮膚惡性腫瘤 急性局部暴露
劑量 300 rad: 17日後掉 髮 600 rad: 皮膚紅疹 1000~1500 rad: 乾 性脫皮 2000~5000 rad: 濕性脫 皮 > 5000 rad: 潰瘍,壞死 時間 第一週: 無症狀或紅 疹 第二週: 紅疹,掉髮, 汗腺/皮脂腺退 化 第三週: 水腫,疼痛 第四週: 脫皮,色素沉著, 發癢 第五週: 新皮長出 急性局部暴露
急性輻射症候群血液疾病 • 150~200 rad 即造成血球缺乏 • 易出血,貧血 • 免疫功能降低 • 傷口癒合不良
急性輻射症候群腸胃症狀 • 600~700 rad 即產生症狀 • 腹瀉 • 脫水,腸炎,潰瘍,腸壞死,穿孔,敗血症
急性輻射症候群心血管及中樞神經 • 2000~3000 rad 即產生症狀 • 嘔吐,嗜睡,意識不清,步伐不穩,抽筋 • 休克 • 3 天內死亡
組織反應 白血病,肺/骨/甲狀腺癌 遺傳反應 生長反應 長期低劑量傷害
(核三廠)輻射意外事件醫療 • 三級醫療 • 現場(一級): 核三廠醫務室 • 二級:屏基,恒基,署屏(恆春分院) • 三級: 高醫南部輻射傷害防治中心 • 84年2月開始運作
輻射防護原則 • 時間 • 距離 • 屏蔽: 水,水泥,鉛,鋼板 • 射源
確認傷患 人,事,時,地,物 運送工具,狀況 設置輻傷作業區 牛皮紙鋪地,邊緣用膠帶貼上 分污染區 / 非污染區 設輻射警告標誌 關閉作業區空調 輻射意外醫院應變
作業人員 • 現場最高階人負責指揮 • 穿脫防護衣 (示範) • 攜帶輻射計量器
檢傷分類 傷患抵達 不穩定 穩定 急救 污染 未污染 除污及治療 一般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