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我们的比较优势和科研定位 —— 对“创新为体、创业为用”的粗浅理解

我们的比较优势和科研定位 —— 对“创新为体、创业为用”的粗浅理解. 李振华 , GreenOrbs 云计算组 lizhenhua1983@gmail.com. 引言. 我们的团队非常特殊 —— 科研产业化 政府 十几年前提出,但实际情况很糟糕 “创新 + 创业”是一条非常艰辛的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源自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 26 岁考取探花(慈禧太后钦定) 创办南京大学(三江师范学堂) 创办武汉大学(武汉自强学堂) 创办“汉阳铁厂”(最出名). 作为晚清学者中的翘楚,张之洞为什么 要“越俎代庖”、创办 “汉阳铁厂”?. 晚清社会形势.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我们的比较优势和科研定位 —— 对“创新为体、创业为用”的粗浅理解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我们的比较优势和科研定位——对“创新为体、创业为用”的粗浅理解我们的比较优势和科研定位——对“创新为体、创业为用”的粗浅理解 李振华,GreenOrbs云计算组 lizhenhua1983@gmail.com

  2. 引言 • 我们的团队非常特殊——科研产业化 • 政府十几年前提出,但实际情况很糟糕 • “创新+创业”是一条非常艰辛的路

  3.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源自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 • 26岁考取探花(慈禧太后钦定) • 创办南京大学(三江师范学堂) • 创办武汉大学(武汉自强学堂) • 创办“汉阳铁厂”(最出名) 作为晚清学者中的翘楚,张之洞为什么要“越俎代庖”、创办“汉阳铁厂”?

  4. 晚清社会形势 • 政治:专制、集权、腐败 • 科研: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 • 工业:洋务运动兴起 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政治:反对戊戌变法和君主立宪 • 科研:民智初开,教化为先 • 工业:钢铁为工业之本,不可依赖外邦 张之洞是在冷静分析社会形势和比较优势之后做出的战略选择

  5. 汉阳铁厂的曲折过程 • 机炉设在汉阳,铁用大冶的,煤用马鞍山的 • 马鞍山的煤不能炼焦,只好从德国高价购焦炭数千吨 • 后改用江西萍乡的煤,制成的钢太脆易裂,张之洞才知道他所购的机炉采用酸性配置,便易脆裂 • 于是又向日本借款300万元,将原来的机炉改用碱性设置 • 从光绪十六至二十二年,耗资560万两白银,还没有炼成钢,遭到朝廷内外的广泛吐槽 亚洲首创、最大的钢铁厂

  6. 对汉阳铁厂的吐槽 • “假使张之洞创办之时,先遣人出洋详细考察,或者成功可以较速,糜费可以较省。” • “然当时风气锢蔽,昏庸在朝,苟无张之洞卤莽为之,恐冶铁萍煤,至今尚蕴诸岩壑,亦未可知。”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7. 今天,我们中国学者面临的学术形势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中国学者面临的学术形势是什么样的? (4个形势,穿插几个小故事)

  8. 中国学术形势(1)不熟悉国际学术规则 • 汉文化的谦虚保守 • 读论文之初,对“冒险主义、实用主义”的美国文化,从惊讶到习惯,从习惯到模仿 • 英语写作极端重要 • 把自身的贡献提升、放大而又不让读者反感

  9. 中国学术形势(1)不熟悉国际学术规则(续)中国学术形势(1)不熟悉国际学术规则(续) • 牛叉的英语写作有几个特点 • 句子短而活泼、不失学术性的口语化 • 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 论文的核心在于新颖有趣而又自圆其说 知易而行难 问题 问题 解法 解法 不解渴,没味道!Reject 有意思,长知识! Accept 模型,算法,案例,系统

  10. 中国学术形势(1)不熟悉国际学术规则(再续)中国学术形势(1)不熟悉国际学术规则(再续) • 牛叉的英语写作到底难在哪里? “语言问题是人类唯一的问题”:语言定义了想象的空间、思维的界限,多么广阔的宇宙对一个族群来说就只是他的语言所限定的狭窄空间。一个族群,只要语言定了,它也就那样了,不存在本质进步的可能性。 一段令人绝望的话。 维特根斯坦: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没有之一?) 每当我看到那些顶尖会议的高手、老手们写的文章时,又不得不由衷地感叹。 也许是一件好事:给予我们清晰的认识,更理智地分析形势。

  11. 中国学术形势(2)缺乏国际学术话语权 • 两次投稿顶尖会议被拒 • 个人水平有限,被拒属于正常 • 问题是:为嘛打分更低的人中了? • 话语权很重要——有牛人顶! • 话语权:【中国好声音】的启示 唱歌好的人很多,但明星很少。 关键是有牛人顶,给他个舞台。 有了话语权,麻雀也能变凤凰!

  12. 中国学术形势(3)获得工业大数据的难度很高中国学术形势(3)获得工业大数据的难度很高 • 工业大数据对做学术研究越来越重要 • 中国学术界和工业界的距离很远,获取工业大数据有极大的难度 SIGCOMM’13:微软9篇,谷歌5篇! 如果我国的科研人员从科研机构流向企业(民企),某种程度上等于放弃了追求国家层面学术荣誉的机会。。

  13. 中国学术形势(4)学者缺乏制度性的收入保障中国学术形势(4)学者缺乏制度性的收入保障 国家对(高等)教育,口惠而实不至, 我已身心疲惫,万难继续校长的工作。 南京大学曲钦岳校长:辞职发言 中国学者的艰苦与贫困,人尽皆知。

  14. 似乎中国学术界的形势,到了最危难的时候? 不禁让我想起了北宋末年 “精忠四将”抗金的情形

  15. 北宋末年抗金的形势 • 北宋 vs金 • 人口、GDP超出数十倍 • 文化、制度遥遥领先 那为什么还被打得屁滚尿流? 汉族 vs游牧民族:战争的实质 VS 骑兵的金戈铁马 步兵的血肉之躯

  16. 抗金 PK 我们搞学术 • 欧美学者:重骑兵 • 金戈:英语写作 • 铁马:学术话语权 我们是否应该放弃? 面对金戈铁马, 实践全新模式。 我们的新模式—— “创新为体,创业为用”

  17. 创新为体 形势1:不熟悉国际学术规则 形势2:缺乏国际学术话语权 对策1: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总结,和国际知名学者建立密切的联系 对策2:多中论文,承办会议,编辑期刊 效果1:学术水平逐渐提高,对规则的认识越发深刻 效果2:初步具有部分主流会议和期刊的话语权,在国际上成为不可忽视的团队

  18. 创业为用 形势3:获得工业大数据的难度很高 形势4:学者缺乏制度性的收入保障 对策3:自行搭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科研物联网 对策4:创业办公司、做产品,摆脱单纯吃皇粮的被动局面 效果3:一目了然 效果4:团队成员活得体面、有尊严

  19. 吃螃蟹的挑战学术和产品两头兼顾的困难 • 学术和产品所关注的核心指标并不一致 • 最佳的学术成果来自最坚实的系统 • 长期看来一定是正确的 • 但必然承受短期的失落 • 转型:往往三心二意、不能兼顾 • 产品的效率 vs学术的宁静

  20. 虽然如此—— 我们的科研模式或许是中国现阶段唯一正确的科研模式——即使十分辛苦,也决不放弃 “创新为体,创业为用”,因为我坚信我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之上!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