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商業 禮 儀

商業 禮 儀. ~ 網 路 禮 儀 ~ 班級:四環安三 A 姓名:陳月詩 學號: 9414016 編號: 36 指導老師:周春美老師. 目 錄. 網路亦是社交活動的一種 法律上的網路禮儀 生活上的網路禮儀 1. 留言板、討論區 2. 聊天室 3. 電子郵件 4.BBS( 電子佈告欄 ) 5. 網路論壇 使用表情符號 結論 與心得. 網路亦是社交活動的一種. 網路上可以購物、聊天、寫信 像真正出門或是公共活動一樣 不惡意攻擊對方包含不實事件報導及文章流傳。 不要輕易將個人資料留給網路上的陌生人 。

lee-gregor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商業 禮 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商業 禮 儀 ~網 路 禮 儀~ 班級:四環安三A 姓名:陳月詩 學號:9414016 編號:36 指導老師:周春美老師

  2. 目 錄 • 網路亦是社交活動的一種 • 法律上的網路禮儀 • 生活上的網路禮儀 1.留言板、討論區 2.聊天室 3.電子郵件 4.BBS(電子佈告欄) 5.網路論壇 • 使用表情符號 • 結論與心得

  3. 網路亦是社交活動的一種 • 網路上可以購物、聊天、寫信 • 像真正出門或是公共活動一樣 • 不惡意攻擊對方包含不實事件報導及文章流傳。 • 不要輕易將個人資料留給網路上的陌生人。 • 遵守其他在現實生活中的良好行為準則。

  4. 法律上的網路禮儀 • 1. 網路『著作財產權』 -網路上的文章、程式或圖片 • 2.網路『著作人格權』 -享有對自己著作的發布權及署名權。

  5. 生活上的網路禮儀 • 謹記良言: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 不要參與持續不斷、情緒化的筆戰 • 不要使用不合適或無禮的言論。 • 訊息的另一端也是個活生生的人 • 保持冷靜,尤其是被侮辱時 (或是您認為自己被侮辱時)。

  6. 生活上的網路禮儀 • 留言板、討論區 • a.要有標題 • b.稱呼不熟的人要用敬語 • c.不漫罵,批評要委婉 • d.遵守板內留言規定 • e.內容不涉他人隱私 • f.對所發言論負責

  7. 生活上的網路禮儀 • 聊天室 • a.加入或離開聊天室時要打招呼 • b.符合聊天室的主題 • c.不做干擾及強迫他人的行為 • d.不用粗鄙的字眼 • e.不做色情與其他不法交易

  8. 生活上的網路禮儀 • 網路論壇 • a.遵守各論壇各該板板規 • b.不做侵權行為 • c.勿灌水謀取貨幣 • d.謹守各板所訂年齡限制

  9. 生活上的網路禮儀 • BBS(電子佈告欄) • a.勿做非法交易 • b.不將看板當作聊天室 • c.詢問問題要看對板 • d.詢問問題要委婉、有誠意 • e.注意回覆問題考慮公開或私密 • f.回覆使用引言時,擷取重點

  10. 生活上的網路禮儀 • 電子郵件 • a.要有信件主旨 • b.要問候及署名 • c.適當的標點符號與文字大小 • d.附件檔案不要太大 • e.給予收信人適當回信的時間 • f.勿轉寄來歷不明的郵件及病毒

  11. 使用表情符號 • 網際網路上僅用文字難以傳達情感、用意或語氣。 • 創造自己的表情符號。 • 常見的表情符號: :-)   高興或開玩笑;-)   眨眼:-(   不高興:-o   驚訝或擔心:-p   吐舌頭

  12. 結論與心得 網路上的資料是公開的代表可以共享,但不意味著這就可以共用,我們必須注意網路著作財產權及網路著作人格權,以免侵權,千萬不要抱著未必會被抓的心理,因為所發的訊息都會顯示所發出IP及網路卡卡號,搭配所發出的時間,可以當作證物舉發!基於e化時代網路的發展,許多企業間的往來都有賴收發e-mail來建立良好的交流,因此網路的禮儀就更不能忽視。

  13. 參 考 文 獻 • http://www.edu.tw/tanet/tan-intro/6-3.html • http://www.appstate.edu/www_docs/cp • http://www.lins.fju.edu.tw/mao/internet/netiquette.htm • http://www.xxp.ks.edu.tw/teacher/study/computer/10.htm

  14.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