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 与流域水污染控制思考

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 与流域水污染控制思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孟 伟. 一 . 中国水环境监测网络概况. 二 . 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 三 . 流域水污染控制思考. 一、中国水环境监测网络概况. 全国省控以上监测: 1868 条河流、 182 个湖泊和 440 个水库 共设置监测断面 9000 多个 国家地表水监测网络:由 260 个重点监测站组成, 监测 250 条河流、 18 个湖泊和 10 个水库,监测断面 759 个。 水质自动监测站:国家已建成 82 个;地方投资建设 79 个,总数已达 161 个。. 一、中国水环境监测网络概况.

lel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 与流域水污染控制思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与流域水污染控制思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孟 伟

  2. 一.中国水环境监测网络概况 二.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 三.流域水污染控制思考

  3. 一、中国水环境监测网络概况 • 全国省控以上监测:1868条河流、182个湖泊和440个水库 共设置监测断面9000多个 • 国家地表水监测网络:由260个重点监测站组成, • 监测 250条河流、18个湖泊和10个水库,监测断面759个。 • 水质自动监测站:国家已建成 82个;地方投资建设79个,总数已达161个。

  4. 一、中国水环境监测网络概况 水质自动监测 161个站 其中国家建设82 地方建设79个 水质自动监测站

  5. 一、中国水环境监测网络概况 国控河流250条、湖泊水库28个监测断面(点位)759个 全国地表水环境监测站分布示意

  6. 二. 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 2002年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主要水系水质状况

  7. 二. 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 七大水系干流及主要一级支流水质总体呈改善趋势 1998年 2000年 2002年 Ⅰ~Ⅲ类水质 33.4% 42.6% 49.8% 七大水系水质变化趋势 Ⅰ~Ⅲ类水质类别比例及降水量年际变化

  8. 2002年淮河水系水质状况 淮河水系淮河干流 监测断面: 86个 13个 Ⅰ~Ⅲ类: 19.8% 41.7% Ⅳ~Ⅴ类: 36.0% 41.7% 劣Ⅴ类: 44.2% 16.6% •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主要水系水质状况 淮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淮河干流水质类别比例

  9. 2002年海河水系水质状况 主要水系水质状况 海河水系污染严重,水质以劣Ⅴ类为主。 主要污染物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 和生化需氧量 监测断面: 55个 Ⅰ~Ⅲ类: 14.5% Ⅳ~Ⅴ类: 21.8% 劣Ⅴ类: 63.7% 海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10. 2002年辽河水系水质状况 整个辽河水系水体污染严重 主要污染指标:生化需氧量、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氨氮 主要水系水质状况 监测断面: 35个 Ⅰ~Ⅲ类: 20.1% Ⅳ~Ⅴ类: 34.2% 劣Ⅴ类: 45.7% 辽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11. 2003年上半年各水系干流水质均好于支流水质。 2003年上半年各水系干流水质均好于支流水质。 总体水质 干流水质 Ⅰ~Ⅲ类 34.7% 47.7% Ⅳ、Ⅴ类 30.4% 38.5% 劣Ⅴ类 34.9% 13.8% 主要水系水质状况 干流水质 (109个国控断面) 总体水质 (401个国控断面)

  12. 二. 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 “三湖”水质变化趋势 2002年: • “三湖” 湖体水质均为劣Ⅴ 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总磷。 • 太湖、巢湖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滇池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

  13. 二. 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 与2002年同期相比,2003年上半年“三湖”水质变化不大。 “三湖”水质

  14. 二. 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 三峡库区水质状况 特殊区域水质状况 三峡库区以Ⅱ、Ⅲ类水质为主; 1998~2002年,三峡库区水质未发生明显变化,库区蓄水后水质依然稳定

  15. 库区控制断面: 入库断面: (长江干流入库) (嘉陵江入库) (乌江入库) Ⅲ类标准 Ⅱ类标准 Ⅰ类标准 二. 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 三峡库区水质状况 三峡库区蓄水期间高锰酸盐指数浓度日变化图

  16. 二. 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 2002年南水北调(东线)水质状况 污染普遍。主要污染指标:生化需氧量、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 特殊区域水质状况 监测断面: 13个 Ⅰ~Ⅲ类: 23.1% Ⅳ~Ⅴ类: 53.9% 劣Ⅴ类: 23.0% 南水北调(东线)水质类别比例

  17. 三. 流域水污染控制思考 思考之一: 各主要流域规划实施中遇到难以协调的水污染焦点问题是常规规划、执法、管理体系难以协调的跨行政区域、跨部门、跨流域问题,必须要有强有力的高层次协调机构。

  18. 山东菏泽、临沂污水出路与江苏的争议 河南境内在无天然径流情况下,农业灌溉蓄水在闸坝调控方面的争议 淮 河 流 域 河南、安徽在来水质量上的争议 思考之一

  19. 围绕哈尔滨饮用水源地保护,出现黑、吉两省水污染责任的争议,引发了给水部门和水利部门使用江水与水库水源之争围绕哈尔滨饮用水源地保护,出现黑、吉两省水污染责任的争议,引发了给水部门和水利部门使用江水与水库水源之争 松 花 江 流 域 思考之一

  20. 海河流域 河南、山西卫河漳河污水与德州、临清污水污染河北吴桥、沧州、天津三大水源地 思考之一

  21. 河南、山西、山东污水出路之争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的难点河南、山西、山东污水出路之争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的难点 南水北调东线 思考之一

  22. 思考之一 黄 河 流 域 小浪底水库修建后,形成小浪底-三门峡两库区为主的污染敏感区,使黄河污染最重的支流,山西汾河、陕西渭河以及河南伊洛河的污染后果集中体现在该区

  23. 汉江1997、1998、2000 年2-3月,汉江均出现历时一月的“水华”现象,影响人口2300万。“水华”出现的条件:汉江流量200-300m3/s,流速0.5-0.7m/s,水温12-13度。总P浓度为0.15mg/l(标准值为0.1mg/l)。 长 江 流 域 三峡工程2003年蓄水发电,使四川、重庆市污染防治时间表提前10年,要求近三年,重庆市必须完成污水处理厂10座,垃圾处理厂13座,同时要求重庆市重新定位发展目标,调整城市功能,确保库区水质基本达II类。 三 峡 库 区 思考之一

  24. 三. 流域水污染控制思考 思考之二: 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流域发展模式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各流域在防治污染的同时,必须解决好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环境的关系。

  25. 2003年,我国GPD占全世界份额的4%,但物耗却占全球的7.4%-40%。其中,单位GPD能耗为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2003年,我国GPD占全世界份额的4%,但物耗却占全球的7.4%-40%。其中,单位GPD能耗为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

  26. 我国能源消耗与G-7国家水平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2004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27. 我国主要耗水指标与发达国家比较

  28. 钢铁联合企业单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

  29. 棉印染企业单耗和污染物产生指标

  30. 电解铝行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1. % 以施用化肥为例。1978年到1995年,全国化肥用量增长了97%,而粮食仅增长了36%;粮食产量每增长1%,化肥施用量增长近3%。 我国和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效率比较

  32. 目前我国仍有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以后,正常运行的只有50%;有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不足20%。 我国的城市污水治理比发达国家晚了30~40年,在管网建设方面甚至晚了100多年。

  33. 三. 流域水污染控制思考 思考之三: 流域水污染控制要从污染防治向生态管理的理念转变,要从水陆并行管理向水陆综合管理转变。水生态环境分区是实施流域水生态管理的空间单元。

  34. 1、流域水生态环境分区 的基本概念 • 水生态环境分区是根据流域 地理、水文气象和生态一致 性划分的水环境管理分区。 • 流域水生态管理方法成为水环境综合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流域水环境管理理论基础。 • 水生态环境分区可代表流域生态系统的类型,也反映出人类活动与水环境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 美国是世界上最先制定水生态环境分区的国家之一,并且形成了水生态环境区划为基础的水环境管理方法与技术体系。

  35. 2、美国流域水生态分区的指标 • 美国EPA研究发现原有的生态分区方法不能很好的指示水生态系统的特性与类型,于1987年提出了水生态环境分区方法,目的是反映水生态系统特征的空间一致性。 • 分区的指标主要包括: 地形、土壤、自然植被、 土地利用方式和水文气象等, 是影响水生态系统特征、 反映水生态与周围陆地生态相关性的关键因素。

  36. 3、美国流域水生态分区的体系与方法 • 分区是由专家在定量和定性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划定。 • 美国分区方案于1987年发布,为三级区划体系, 北美大陆:一级分区15个和二级分区52个区, 美国大陆:三级区划分为84个区。 • 为了加强非点源污染的管理和监测,正在进行第四级区划,目前还只在几个州进行了四级划分。

  37. 美国水生态分区(Ⅲ级)示意图

  38. 4、美国基于水生态环境分区的管理内容: • 根据水生态环境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美国的河流、湖泊、水库的水生态监控指标,制定各分区不同类型水体水化学标准、富营养化标准、生物监测标准; • 以水生态环境分区为基础进行污染负荷的计算和管理; • 以水生态环境分区为基础进行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 • 根据水生态环境分区建立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关系,预测土地利用变化和污染控制变化的效果。

  39. 5、水生态环境分区与水环境功能区划关系 • 水生态分区是对水生态环境特征的综合反映;而水环境功能区划是一种管理手段。 • 水生态环境分区是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基础,为水环境功能区划提供生态背景要求; • 水环境功能区划是在水生态环境分区的基础上结合人类需求对水环境的利用功能进行区别。

  40. 6、我国水环境功能区划的问题 • 在水环境功能区划方面,缺乏统一的河流、湖泊、近岸海域的区划技术体系; • 目前多以水体现状使用功能为基础进行划分,缺乏水生态系统完整性; • 以行政区为基础划分,缺乏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河海之间协调的科学基础; • 河口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还不成熟,成为我国水环境管理的难点。

  41. 三. 流域水污染控制思考 思考之四: 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保护和恢复我国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措施之一。“十一五”期间,全国水环境管理将从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转变,还需要在总量控制理论与技术方法方面进行规范和完善,确保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在流域水环境管理中的科学实施。

  42. 1、国外总量控制概念和方法: • 在特定污染物、特定区域、有限时间范围内进行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 • 强调污染源排放量的严格监控制度和技术体系。 • 日本的“闭合水域总量控制”。 • 美国的流域水质规划理论。 • 部分国家实施:排污权市场交易、排污许可证制度。

  43. 2、国内总量控制实施情况 • “六五”期间,对水环境容量进行了研究。 • “七五”、“八五”期间,对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等技术进行了研究 。 • “九五”和 “十五”期间,推行污染物排放目标总量控制制度。 • 目前开始进行以容量总量为基础的总量核定工作。

  44. 2、国内总量控制实施情况 • 总量控制只是目标总量控制,不能达到水环境保护的要求。 • 总量分配技术不完善、不规范,造成排污许可证制度不能全面建立和运行。 • 总量监控技术理论和方法尚不完善,难以对流域排污总量进行有效监督。 • 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中,明确进一步开展区域、流域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体系研究。

  45. 3、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存在问题 • 质量目标与环境监管相脱节 • 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脱节 • 污染控制与水生态保护相脱节 • 排放达标控制与环境质量达标相脱节 • 行政区为基础的环境功能区划分与流域水污染调控脱节。

  46. 4、流域水环境管理研究 • 研究流域水生态环境分区理论和方法; • 研究并完善流域、河口及近岸海域的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法; • 建立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体系, • 形成与现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地表水(海水)质量标准相适应的统一的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方法,以及流域容量总量分配技术; • 为建立以水污染物总量监控和管理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实现水环境管理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与突破;

  47. 三. 流域水污染控制思考 思考之五: 控制陆源流域污染是保护和恢复海洋环境的根本措施。目前,河流与海洋控制目标不相协调,如何实现河流与海洋统一规划和管理将是流域水污染控制的一个内容。

  48. 河流与海洋之间的联系 海域 陆域流域 海岸带

  49. 海岸带示意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