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likes | 837 Vues
第六章 络 合 滴 定 法. 本章要点 分析化学中的络合物 络合平衡 络合滴定原理 混合离子的选择性滴定 络合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第一节 概 述. 一、络合滴定中的滴定剂. 以络合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称为 络合滴定法。. 在络合反应中,提供配位原子的物质 称为配位体,即络合剂。. 分析化学中广泛使用各种类型的络合物. 沉淀剂:例如,8-羟基喹啉与镁离子生成螯合物沉淀:. 掩蔽剂 :例如,用 KCN 掩蔽 Zn 2+ , 消除其对 EDTA 滴定 Pb 2+ 的干扰。. 显色剂 :例如,邻二氮菲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E N D
第六章络 合 滴 定 法 本章要点 分析化学中的络合物 络合平衡 络合滴定原理 混合离子的选择性滴定 络合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第一节 概 述 一、络合滴定中的滴定剂 以络合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称为 络合滴定法。 在络合反应中,提供配位原子的物质 称为配位体,即络合剂。
分析化学中广泛使用各种类型的络合物 沉淀剂:例如,8-羟基喹啉与镁离子生成螯合物沉淀:
掩蔽剂:例如,用 KCN 掩蔽Zn2+,消除其对 EDTA 滴定 Pb2+的干扰。 显色剂:例如,邻二氮菲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邻二氮菲 橘红色
滴定剂,例如: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所形成的Ca2+-EDTA络合物。 乙二胺四乙酸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简称EDTA。
酸性 EDTA性质 配位性质 溶解度 二、EDTA及其二钠盐的性质 水溶液中的结构
H6Y 2+ H5Y + H3Y - H4Y EDTA的性质 酸性 Y 4- H2Y 2- HY 3- 分布分数 EDTA 各种型体分布图
配位性质 EDTA 有 6 个配位基 2个氨氮配位原子 4个羧氧配位原子
三、金属离子-EDTA络合物的特点 广泛,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 稳定,多数金属离子 lgK > 15; 络合比简单, 一般为1:1; 络合反应速度快,水溶性好; EDTA与无色的金属离子形成无色的络合物,与有色的金属离子形成颜色更深的络合物。
NiY2- CuY2- CoY2- MnY2- CrY- FeY- 蓝 深蓝 紫红 紫红 深紫 黄 络合滴定中的主要矛盾 • 应用的广泛性与选择性的矛盾; • 滴定过程中酸度的控制。
第二节 溶液中各级络合物型体的分布 一、络合物的形成常数 (一)ML(1:1)型络合物 M + Y ⇌ MY
K1 Kn′ (二)MLn(1:n)型络合物 1.络合物的逐级形成(解离)常数 第一级形成常数 第n级解离常数
2. 络合物的累积形成常数和总形成常数 逐级络合 形成常数 累积形成常数 最后一级累积形成常数又称络合物的总形成常数。
3. 络合剂的质子化常数 络合剂可以与金属离子络合,也可以与H+结合,称之为络合剂的酸效应。 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络合剂Y也能与溶液中的H+结合,形成HY,H2Y,… H6Y等产物
EDTA各型体的浓度亦可通过Y与H+的平衡浓度计算:EDTA各型体的浓度亦可通过Y与H+的平衡浓度计算:
二、溶液中各级络合物型体的分布 设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分析浓度为cM,当络合反应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游离络合剂的平衡浓度为[L],根据物料平衡关系:
如果cM和[L]已知,则M 离子各型体MLi的平衡浓度均可由下式求出:[MLi]=icM
Cu2+ Cu(NH3)42+ Cu(NH3)22+ Cu(NH3)2+ Cu(NH3)32+ lgK1-4 4.1 3.5 2.9 2.1 铜氨络合物各种型体的分布 分布分数
例6-1 已知Zn2+NH3 溶液中, CZn2+ =0.020mol/L, [NH3]=0.10mol/L,计算溶液中锌氨络合物各型体的浓度,并指出其主要型体。
主反应 副反应 [M´] [Y´] [(MY)´] 第三节 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和条件形成常数 一、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
(一)滴定剂Y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 ) 酸度影响M与Y的配位能力,酸度越大,Y的浓度越小,越不利于MY生成。由溶液酸度引起的副反应称为酸效应,其影响大小用酸效应系数Y(H)来量度。
1. EDTA的酸效应和酸效应系数 用[Y’]表示有酸效应存在时,未与M络合(未参加主反应)的EDTA各种型体浓度之和,游离的Y浓度为[Y],酸效应系数为:
EDTA在不同pH值下,Y(H)值不同。将不同的[H+]代入上式,可求出各pH值下的lgY(H)制成表。P346- 表4。
EDTA的酸效应系数 lgY(H)
2. EDTA与共存离子的副反应-共存离子效应 假如除了金属离子M与配位剂Y反应外,干扰离子N也能与Y反应,则这一反应可看作Y的一种副反应。
它能降低Y的平衡浓度,与酸效应的作用相同。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该副反应系数为:它能降低Y的平衡浓度,与酸效应的作用相同。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该副反应系数为:
3. EDTA的总副反应系数 若两种副反应同时存在,则
Y: Y 的总副反应系数 Y(H): 酸效应系数 Y(N): 副反应系数(对N)
例6-2 某溶液中同时含有Pb2+和Ca2+,浓度均为0.010 molL-1。在pH = 5.0时,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Pb2+,计算Y和lgY值。
滴定Pb2+时,Y与Ca2+的反应几乎不能进行。 pH = 5.0 lgY(H) = 6.45
(二) 金属离子(M)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M 1. M的络合效应和络合效应系数 在络合滴定中,当有另一种络合剂L同时存在,并能与M形成络合物时,则L干扰M与Y的主反应。
这种由于其他络合剂存在,使金属离子参加主反应的能力降低的作用,称为络合效应。这种由于其他络合剂存在,使金属离子参加主反应的能力降低的作用,称为络合效应。 其影响程度大小用络合效应系数M(L) 来衡量
设:[M’]为溶液中未与EDTA络合的金属离子的总浓度,[M]为溶液中游离的M的浓度。设:[M’]为溶液中未与EDTA络合的金属离子的总浓度,[M]为溶液中游离的M的浓度。
络合剂的分析浓度cL是可以知道的 式中L(H)为络合剂相应的酸效应系数
在副反应中(不包括主反应)M离子的分布分数为:在副反应中(不包括主反应)M离子的分布分数为: 有副反应存在时M各种型体的平衡浓度:
例6-3 在0.050 溶液中,含有游离 F-的浓度为0.010mol·L-1,求溶液中Al3+的浓度? 解:由附录表2查得(P 344) 的各级积累形成常数如下: 1= 1.3×106 2= 1.4×1011 3= 1.0×1015 4= 5.6×1017 5= 2.3×1019 6= 6.9×1019
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溶液中Al3+几乎全部被F- 络合。 因此,用EDTA滴定时,溶液中应无F-离子存在。
2.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和水解效应系数 当溶液的酸度较低时,金属离子可因水解而形成各种氢氧基络合物,由此引起的副反应称为水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