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 一、中国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基本判断 二、 《2020 中国教育发展纲要 》 制定工作的主要进展 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 现状的基本判断. 基本态势: 全面大众化与区域普及化相交织 全面大众化: 2002 年底,中国政府宣布,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15% ,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区域普及化: 2002 年,北京教科院高教所报出,北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49% ,北京市正式对外公布 49% 。

leo-valdez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

  2. 一、中国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基本判断一、中国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基本判断 二、《2020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制定工作的主要进展 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3. 一、中国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 现状的基本判断 基本态势: 全面大众化与区域普及化相交织 全面大众化: 2002年底,中国政府宣布,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4. 区域普及化: 2002年,北京教科院高教所报出,北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9%,北京市正式对外公布49%。 2003年,北京教科院高教所报出,北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2%,北京市正式对外公布52%。北京在全国率先进入区域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 2002年,上海市宣布,上海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 2004年,天津市宣布天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2%,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

  5. 2004年: • 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 • 北京、上海、天津毛入学率超过50%,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 • 浙江、辽宁、江苏等高等教育高速发展,毛入学率达到30%。 • 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广西等省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刚刚达到或低于1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

  6. 国际比较 • 中国高等教育区域之间发展水平差异性很大,具有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性“特征 • 拉丁美洲:巴西、阿根廷、墨西哥 • 阿根廷:2001年,全国毛入学率25.2% • 首都布市毛入学率62.9% • 全国35%的大学集中在布市和布省 • 墨西哥:毛入学率22.7% • 首都墨西哥城毛入学率33% • 南部边疆州毛入学率1-7.5% • 计划10年全国达到45%

  7. (一)发展速度的分析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从1898年——1992年,近100年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以下。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1、1993)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统计数据:

  8. 3.教育部发展计划司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统计数据(%):3.教育部发展计划司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统计数据(%):

  9. 4.国际比较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15%,各国所需时间:

  10. 基本结论: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速度是跨越式的。 相对于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来看,也是发展最快的一个历史时期,也可以称得上是跨越式发展。

  11. (1)从1898-1992年近100年的时间中国高等教育一直在2%(或3.5%)以下,年均增长0.021--0.037个百分点。 (2)从1980—1990年的10年间共增长0.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05个百分点。 (3)从1993—2003年,共增长13.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31个百分点。 (4)1993-2003年的年均增长速度是1898-1992年的62.4-35.4倍,是1980—1990年的26.2倍。

  12. 中国高等教育基本状况: 2004年底,全口径在校生2000万人,毛入学率19%,全国普通高等学校1731所,普通本专科生招生数447.34万人,在校生1332万人,毕业生280万人。研究生81.99万人,其中硕士生65.43万人,博士生16.56万人。普通本科学校684所,高职院校1047所。普通高校校均规模本专科生:7704人/校;普通高校校均:26.3万平方米/校。

  13. 2005年底,全口径在校生2300万人,毛入学率21% • 实际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远远不止这个数,是经过折算得出的数字。 • 远远超过3000万人。

  14. (二)发展类型的分析 学术性、学科型高等教育发展国家支持力度大 211工程、985工程合力构建中国学术性、学科型高等教育层次平台 技术性、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快,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15. 1.从规模上看 2004年高职院校1047所,占普通高校校数的60.5%,招生数237.43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53.08%,在校生596万人,占普通高校总数的44.67%,毕业生147万人,占普通高校总数的52.5%. 结论:从规模上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毛入学率所要求的规模是无法实现的。(马丁·特罗高等教育阶段学说)

  16. 2.从结构和类型上看 1998—2004年高等职业学校从432所增加到1047所,净增615所。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姿多彩,高等教育大众化最为重要的结构、类型多样化是无法实现的。(天野郁夫高等教育制度类型理论) 3.从高等教育职能看 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是不可能完整、全面的实现,现代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的建立无从谈起。

  17. 高等职业教育入学、在学人数情况(万人)

  18. 1998年本专科生招生108万人, 高职43万人,占39.73%;高职在校生占本专科生总数的34.44%。 • 2003年本专科生招生 382万人, 高职200万人,占52.24%;高职在校生占本专科生总数的43.24%。 • 1998—2003年普通本专科生招生数年均增长速度为28.74%, ,在校生年均增长速度为26.59%。 • 1998—2003年普通本科生招生数年均增长速度为22.87%, ,在校生年均增长速度为22.28%。 • 1998—2003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年均增长速度为35.99%,在校生年均增长速度为32.47%。 •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280万人,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147万人,占总数的52.5%,本科毕业生占47.5%。

  19. 结论: 相对于普通本科生招生年均增长速度,高等职业教育要高13.12百分点;相对于普通本科在校生年均增长速度,高等职业教育要高10.21个百分点。

  20. (三)人口成分的分析 1.劳动力人口和高等教育学龄人口

  21. 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国际比较 主要差距在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

  22.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 2000年全国15-64岁人口8.5亿人; 2010年将达到9.7亿人; 2020年将达到9.97亿人。

  23. 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情况(万人)

  24. 2.城镇化人口分析 我国总人口增长和城镇化进程 预计总人口:2010年14亿人,2020年15亿人,2030—2035年16亿人。 56% 城镇化率 36.2%

  25. 二、关于《2020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的进展情况二、关于《2020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的进展情况 1.中央的主要考虑 温总理提出,2005年主要抓了《 2020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制定工作,组织了几千位科学家制定出纲要,提出了自主创新的战略任务和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 2006年主要任务是要抓《 2020教育发展纲要》的制定和教育大会的召开。

  26. 2.教育部启动《2020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的进展情况2.教育部启动《2020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的进展情况 (1)成立《2020中国教育发展纲要》起草研究工作班 子,制定纲要工作方案 • 2004年底,教育部正式启动《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的研究与制订工作,成立了由周济部长任组长的《纲要》起草工作领导小组。 • 由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教育部有关司局组成综合起草组。在综合组内设立了由发展规划司、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政策法规司具体牵头的战略目标、体系结构和改革保障等三个专题组。 • 以定向委托的方式组建了18个专题研究小组,由专题研究小组组长负责,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向综合起草小组提交相关专题的研究报告。 • 综合起草小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纲要的研究和起草工作。

  27. (2)全面启动《纲要》起草工作 • 2005年3月23日,陈至立同志对《纲要》起草工作做出重要批示。 • 2005年4月,教育部党组决定全面启动《纲要》起草工作。 • 到2006年3月,《纲要》已经修改到13稿。 • 2006年5月,《纲要》初稿形成,组织系列专家咨询与征求相关部门领导意见的工作。

  28. 主要提法: 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

  29. 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模式 1、高等教育发展的两大趋势:国际化和地方化。 2、全国的大众化模式与区域的普及化模式。 3、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漂移现象”。 4、建立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类型。

  30. (二)科学定位与分类 1、高等教育的国际分类。 2、中国高等教育定位分类的主要问题。 • 层次国际化程度较高,较为完备完善 • 类型定位与分类极不完善,引发升格风、综合风、升级风等一系列问题

  31. 台湾与大陆比较

  32. 台湾技职类高等教育比较完备:大学、学院、专科台湾技职类高等教育比较完备:大学、学院、专科 大陆的职业类高校几乎全部为专科层次 大陆2004年人均GDP约为1万元人民币 台湾2002年人均GDP为402077新台币,约为10万人民币,是大陆的10倍左右。

  33. 美国与中国比较 美国高校约为3500所,其中学术性、学科型的研究大学100所左右,占总高校数1/30—1/40。 2004年 美国GDP总值11.67万亿美元 中国1.65万亿美元 美国总量是中国的7.1倍 人均是中国的30倍以上

  34. 中国高等教育类型划分 1. 以知识发展为逻辑体系的学术性、学科型高等教育 2. 以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的技术、技能为逻辑体系的技术性、应用型高等教育 3.混合型高等教育

  35. (三)中国高校需要什么样的领军人物

  36. 中国高等学校需要什么样的领军人物: • 教育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 教育行家:对于教育规律、教学规律、教育行业的整体运行有深刻地认识、理解、理念和极强的实际把握、掌控能力。 • 相当于董事长 • 教育专家:了解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在技术层面对于学校的运行有很强的执行力。 • 相当于CEO • 当前,高校很需要优秀的CEO

  37.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