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第九章 货币供求与失衡

第九章 货币供求与失衡. 学习目标. 了解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及其决定因素 掌握货币均衡与非均衡以及当代经济理论中的货币均衡等问题 认识、理解货币需求、供给理论的要点 掌握其决定因素,理解并掌握货币均衡的意义、要点 提高对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关系的分析能力。. 主要内容.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货币均衡.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 1、含义: 指在一定时间内社会各经济主体为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各种经济活动需要而应该保留或占有一定货币的动机或行为。 2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货币需求:

lester-hah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九章 货币供求与失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货币供求与失衡

  2. 学习目标 • 了解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及其决定因素 • 掌握货币均衡与非均衡以及当代经济理论中的货币均衡等问题 • 认识、理解货币需求、供给理论的要点 • 掌握其决定因素,理解并掌握货币均衡的意义、要点 • 提高对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关系的分析能力。

  3. 主要内容 • 货币需求 • 货币供给 • 货币均衡

  4.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 1、含义: 指在一定时间内社会各经济主体为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各种经济活动需要而应该保留或占有一定货币的动机或行为。 2、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货币需求: (1)它不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的欲望,而是一种由各种客观经济变量所决定的对货币的持有动机或要求。 (2)人们产生货币需求动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所具有的职能。 (3)货币需求是一个宏观经济学问题。

  5. 二、货币需求量 1、定义:又称货币必要量,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因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周期形成的对执行流通手段与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的需要量。 2、分类:(1)根据是否考虑物价水平的变动,货币需求量有名义和实际之分 (2)根据货币需求的角度,货币需求量又有微观和宏观之分

  6. 二、货币需求的种类 1.微观货币需求量:是指个人、家庭或企业,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所需要的货币量。 宏观货币需求量: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 2.名义货币需求量:是指一个社会或一个经济部门在不考虑价格变动时的货币需要量。 真实货币需求量:是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货币需要量。 3.最适货币需求量:是根据客观事实和经济发展趋势测算出来、使经济能正常运行的货币需求量。 实质货币需求量:现实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所形成的货币需求量,受经济主体现有的收入、支出、预期等因素制约,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需求量。

  7. 三、货币需求影响因素 • 全社会商品和劳务的总量和价格水平 • 货币流通速度 • 市场商品供求结构变化 • 收入状况 • 信用的发达程度 • 经济体制 • 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 • 企业经营因素

  8. 四、货币需求理论 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按照马克思对货币必要量的论述,流通中必需的货币量为实现流通中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所需要的货币量。但是,由于单位货币是可以多次媒介交易的商品,由商品价格总额所决定的货币量应当是货币流量而非存量。 2、公式表示 货币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若以M表示货币必要量,Q表示待售商品数量,P表示商品平均价格,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则有: M=P·Q/V

  9. 对该模型的理解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1.货币必要量理论强调待交换的商品价值决定其价格,货币数量不影响价格水平 。 • 2.货币必要量规律及其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对货币需求进行理论分析的思路,但直接运用这个模式测算实际生活中的货币需求,还存在很多问题 。 • 3.货币必要量公式反映的是货币的交易需求,是指人们进行商品与劳务交换时所需要的货币量。

  10. 2.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 费雪方程式: 又称现金交易方程式,分析的出发点是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认为如果用M表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用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用P表示各类商品的加权平均价格,用T表示各类商品的交易量,那么,货币量M与其他三个经济变量间的关系可以由以下方程式表示: MV=PT 在这个方程式中,M是可以由模型之外因素决定的外生变量;V是由制度性因素决定的,因而短期内不变,可以视之为常数;T是由生产决定的,可以视之大体稳定。因此,以有P与M的关系最为密切。或者说,货币数量的变化会主要地影响价格的变化。如果将公式两边同除以V,可以得出: M=PT/V

  11. 剑桥方程式: 剑桥学派认为,经济社会中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的资产。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庇古根据马歇尔的现金余额数量说,于1917年发表了《货币的价值》一文,提出了著名的剑桥方程式: M=kPy 其中,M表示货币需求量,也就是所谓现金余额;y表示总收人;P表示价格水平,k表示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 剑桥方程式隐含的假设条件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随时趋向均衡,Ms=Md=M;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y是常数。

  12. 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比较 差异: 首先,费雪方程式强调货币的交易手段职能,剑桥方程式则强调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性质。因此,费雪方程式侧重分析货币总流量与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关系,剑桥方程式则侧重分析货币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其次,费雪方程式从宏观的角度分析货币需求,完全不考虑利率等因素对微观主体持币动机的影响,剑桥方程式则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尽管利率因素并没有在方程式中明确表述出来,但已隐含在对k的分析中。

  13.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 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活动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交易的规模就越大,货币的交易需求越大。 • 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应付紧急或意外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国民收入越高,风险程度越大,货币的预防性需求就越大。 •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的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

  14.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M=M1+M2=L1(Y)+L2(r) M1表示交易性的货币需求 M2表示投机性的货币需求 Y为收入 r为利率 L1为收入Y与M1之间的函数关系 L2为利率r与M2之间的函数关系

  15. M2 M1 M1=L1(Y) M2=L2(r) r Y 图9.2 图9.1 函数图象:

  16.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 1.货币供给:是指货币供给主体在一定时期内通过银行体系向社会公众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是一个动态的流量概念。 2.货币供给量:是指在一定的时点上,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居民所持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总和,是一个静态的存量概念。 3.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根据国际通原则,以货币流动性差别作为划分各层次货币供给量的标准

  17. 二、货币供给量的供给 (一)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 1、含义:是指具有使货币总量倍数扩张或者收缩能力的货币。基础货币是从中央银行发行出来,进入商业银行体系就会增强银行信用创造能力。 2.基础货币的形成:三条渠道:一是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和再贴现,二是通过收购黄金、外汇等储备资产投放货币,三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等投放货币。 3.影响基础货币投放的因素:(1)财政收支状况;(2)向金融机构贷款和公开市场业务;(3)国际收支状况 (二)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

  18. 第三节 货币均衡 一、货币供求均衡的含义 1、含义:是指货币供求作用的一种状态,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一致,即Ms=Md。 2、理解: 一是均衡大体上一致,而不是完全相等。 二是均衡是一个动态概念,只是要求在长期内货币供求大体上一致。 三是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经济的总体均衡状况,两者互相影响。

  19. 二、 货币供求失衡的表现及成因 1、表现:货币供给量(Ms)>货币需求量(Md)的货币失衡。 原因:一是客观原因,即在经济发展中,政府高速经济增长政策迫切需要货币资本作为支撑,银行迫于压力不适当地扩张信贷规模,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 二是主观原因,即中央银行在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时,由于力度把握不适当,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会形成过多的货币供给。 三是因国际交往形成的外汇收支影响。由于国际交往,形成外汇收支,它对国内物资供求平衡也会发生影响。

  20. 2.表现:货币供给量(Ms)<货币需求量(Md)的货币失衡。2.表现:货币供给量(Ms)<货币需求量(Md)的货币失衡。 原因:一是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模扩大,但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仍然处于偏紧的状态,货币供给量没有及时增加,从而导致经济运行中货币供给量相对不足。 二是在经济运行中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大体一致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减少了货币供给量,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不足,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受到抑制。

  21. 三、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 (一)自动性调节机制 1、价格完全管制下的供求自动调节,是指价格受政府强制约束,与市场供求不发生任何关系 2、价格完全开放条件下的自动调节,即价格完全取决于市场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 (二)干预性调节机制 1、直接凋控机制。直接调控机制是指政府运用行政手段,以命令的方式直接控制经济变量,以达到经济均衡及货币均衡 。 2、间接调控机制。间接调控机制是政府运用法律方式规范通过信用程序供给货币的行为 。 3、双重调控机制。 (三)开放经济中的货币供求调节 1.当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保持一定逆差 2.当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时保持一定顺差 3.当货币供给量等于货币需求量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2. 本章思考 1.如何从宏观角度和围观角度来理解货币需求这一范畴? 2.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3.试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有关人们持有货币动机的内容。 4.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和依据是什么?我国是怎样划分的? 5.货币失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认为应如何加以调整?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