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同理心技巧運用實務

將心比心. 同理心技巧運用實務. 張老師基金會高雄分事務所 涂喜敏 諮商心理師 社會工作師. 講師簡介 學歷: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畢業        台灣大學非營利機構經營策略研習班  現職:張老師基金會高雄分事務所總幹事 經歷: 1. 實踐大學社空大兼任講師 2. 執業社會工作師 3. 執業諮商心理師 4. 桃園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諮詢委員會委員 5. 桃園縣少年輔導委員會、家庭教育委員會 委員 6. 臺北市衛生局緊急災難心理衛生服務專業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同理心技巧運用實務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將心比心 同理心技巧運用實務 張老師基金會高雄分事務所 涂喜敏 諮商心理師 社會工作師

  2. 講師簡介 學歷: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畢業        台灣大學非營利機構經營策略研習班  現職:張老師基金會高雄分事務所總幹事 經歷:1.實踐大學社空大兼任講師 2.執業社會工作師 3.執業諮商心理師 4.桃園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諮詢委員會委員 5.桃園縣少年輔導委員會、家庭教育委員會 委員 6.臺北市衛生局緊急災難心理衛生服務專業 人員 7.高雄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安心服務督導

  3. 事前的準備 • 做好事前的準備,對自己而言可增進信心 • 對服務對象而言,他們也容易信任你 • 因為你是了解服務對象。有一句西諺說fail to prepare, is prepare to fail • 你覺得擔任關懷員服務前我們要準什麼? 心理, 知識, 或書面, 技巧上準!!!!!!!!!!

  4. 同理心 學者 J. Mckeen & B. Wong (2005) 以「共鳴」說明了同理心 當我們與別人的痛苦產生共鳴,我們的心開始解凍,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痛苦,這個過程需要我們完全與他人同在,更加開放自己,是雙方都敞開心門時,才可能對他方的所有經驗產生共鳴 --李佩怡教授

  5. 同理心過程 1.一個人必須確實傾聽他人;不只是他的話 他人話中的感受,真正的與他共鳴。 2.必須要有反應,而反應的方式是令對方知道有人確實聽到他所說的話 傾聽、察覺話中的感覺,並且有所反應是三個必須的條件 傾聽 表達 接受 共鳴

  6. 同理心的四個主要步驟 1.察覺自己的感覺 2.表達自己的感覺 3.辨識他人的感覺 4.反映他人的感覺

  7. 生理專注S O L E R(Egan 1986) • Squarely 直接面對 (45度的面向對方) • Open 開放 (姿勢開放不防衛 ) • Lean 身體前傾 (投入的感覺 ) • Eyes Contact 眼神接觸 (眼神柔和的注視對方的臉及鼻 ) • Relaxed 放鬆 (身體放鬆、心情輕鬆)

  8. 心理專注技巧 積極傾聽 情緒反映 以簡短而正確的話語表達出對方的態 度與情緒 簡述語意 以傾聽者自己的用語說出所接收到的 意義

  9. 情緒反映的方式 • 是不是你會覺得自己… • 你認為… • 好像是你相信… • 對你來說好像… • 你發現… • 聽起來好像是你會覺得…

  10. 情緒反映的原則 • 對方思考時不可打斷 • 反映內容避免與對方的話重複 • 反映感受的強度應適當 • 不要加入太多自己的意思 • 反映用語須與對方配合

  11. 簡述語意的方式 • 內容的簡述 針對訊息中的實質意義(初層次)或 外延意義(高層次)加以摘述 • 情感的簡述 根據對方的非語言線索,敘述對方 所傳遞出來的情緒經驗之瞭解

  12. 簡述語意的原則 • 避免加入自己的意思 • 讓對方知道自己認真的在了解他,並且正確地把握住話中的涵義 • 要傾聽對方話中的意思 • 以簡潔的話回饋 • 注意自己與對方的非語言訊息

  13. 同理心的功能與同步概念 • 為什麼需要同理心? --傳達了解,建立關係 是「同」非 「異」 例:先生死了,我很難過←→人死不能復生,你應該快樂一點 或 節哀順變 • 同步學:陪伴、 亦步亦趨 • 情緒同方向相同、程度類似(正向稍低,負名稍高)內容則相似 • 情緒反映、內容反映 • 情緒+內容反映

  14. 同理心的層次 我太胖了!這是我很少有約會的原因! (層次一理心)1:看起來您真的很胖 (層次一同理心)2:胖與約會沒什麼關係吧? (層次二同理心)2:聽起來似乎您很在意您的身材? (層次三同理心)3:聽起來似乎您很在意您的身材!而且您蠻希望能交到異姓朋友? (層次四理心)4:聽起來似乎您很在意您的身材!而且您蠻希望能交到異姓朋友!但是因為身材的關係,讓您遭遇到一些挫折?

  15. 同理心的層次 我身體很不舒服,可不可以先看醫師…」 (層次一同理心)1:來看病都是身體不舒服 (層次一同理心)2:你希望醫生優先處理你 (層次三同理心)3: 人都不舒服還要等,實在不好受!希望趕快看到醫生 (層次四同理心)4: 等醫生看病真的很辛苦,真希望不用這樣排隊就能看病!

  16. 初層次同理心和高層次同理心 • 專注與傾聽 • 情緒辨識 • 簡述語意 • 情緒反映 • 高層次同理心 • 面質.立即性 • 自我表露 • 真誠與尊重

  17. 初層次 &高層次 剛剛去看過醫生,他說我還要再住院開刀,我 的老天啊!我實在不想再住院了。我真擔心醫 生也不知道是什麼毛病。天曉得!上次就被整 得夠慘了,我實在嚇得要死。」 治療不愉快的經驗讓你對於醫生的建議有些難 以接受 – 初層次同理心 你真是不想再次面對令人害怕的過程,真希望這種事情不要發生在自己身上–高層次同理心

  18. 同理心層次的練習 「唉!我什麼事都作不成。 我拼命的幹,而且好像在鞭策自己 埋頭苦幹, 結果還是一無所獲。 我似乎....一事無成。 已經白混了兩個月了」 基本回應公式:你覺得……(感覺)…因為……..(簡述語意) 用自己的話語自然反應出你的感覺

  19. 哪個回應是同理心 ????? A「嘿!今天真有意思!你知不知道統一獅輸了?」 B 我也發現到你什麼事都沒有做成。 C「你一定很煩,因為你覺得一事無成。」 D「你一定覺得很無奈, 好像自己註定了要失敗似的,你把這種壓力壓在自己身上而且覺得自己不如人。」

  20. 哪個回應是同理心 學校畢業後,正在找工作,剛接到面談通知 「我恐怕這次面談又不會通過,像以往幾次又沒有希望了。」

  21. 我恐怕這次面談又不會通過,像以往幾次又沒有希望了我恐怕這次面談又不會通過,像以往幾次又沒有希望了 1不會的,你要有信心,才會成功! 2振作起來吧!別這樣悲觀,我相信你能應付得很好。 3你擔心你會再次失敗。 4你為什麼不去找有過面談經驗的人談談,也許你能知道一些竅門。 5由於過去失敗的經驗,擔心這次面談也會失敗,好像一點信心也沒有了。

  22. 實務技巧演練 練習一 「很多人見面就問我,嘿!快結婚了吧!其實,我根本就沒有談過戀愛,不曉怎麼,我就是喜歡獨個兒生活。我也不曉得能不能夠適應婚姻生活。何況,不結婚也沒有什麼不正常,但願我能夠不揹這個包袱。」

  23. 練習二 唉!昨天晚上我又和我先生大吵了一架。你來我往的一直吵個不停,最 後我幾乎要垮了,我實在受不了!我不可能做到他要我做的地步,我就是我,我已經想盡力,然而,我也覺得有點兒內疚,他只會責怪我,說我並不愛他,可是我真的很愛他,真不知道怎麼樣才能向他證明這一點?」

  24. 真誠 • 真誠並非道德上的特質,而是諮詢者很重要的一種行為。 • 真誠的行為表現: • 不侷限於角色 • 自發性 • 非防衛性 • 一致性 • 自我分享

  25. 真誠辨識練習一 當事人說 「我來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幫助,但事實上我把全部都告訴你了,你還是不能給我任何的幫助或建議。」

  26. 我來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幫助,但事實上我把全部都告訴你了,你還是不能給我任何的幫助或建議我來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幫助,但事實上我把全部都告訴你了,你還是不能給我任何的幫助或建議 1你希望我能替你解決困難。 2解鈴還須繫鈴人,你自己要去解決,我幫不了你。 3你把責任都推給我,而你變成局外人,這是不負責任的態度。 4我覺得主要是你不合作,你沒有嘗試與努力,不能怪我。 5我知道你的期望及不滿,事情沒有進展我也相當困擾,也許我們就這點來討論一下。

  27. 真誠辨識練習二 當事人說 「你沒有在聽我說嗎?你會不會嫌我煩呀!」

  28. 你沒有在聽我說嗎?你會不會嫌我煩呀! 1不會呀!你繼續說,我很感興趣,你別多心。 2你說話囉唆了些,你不感到累嗎? 3是呀!我都快崩潰了,下次再談吧! 4我覺得你很健談,口才很好,說得很詳盡。 5我們談了兩個小時了,好像有些零亂,需要整理再談,而且我有點累,怕無法專心聽,我們下次再談好嗎? 6你很急著想告訴我所有的事情,說得快又多,我很想了解卻有點跟不上,也許我們可以另約時間再慢慢談。

  29. 增進同理心的能力 一.對人的關心 二.對他人觀察的專注程度 三.實務的做法: 1 : 專注於語言及非語言的訊息 2 : 關心他人 3 : 想想自己在相似情境下的感受 4 : 觀察他人的行為猜測其情緒狀態 5 : 將知覺的感受與對方做確認

  30. 不正確的同理心反應 • 做價值判斷 • 回應過分冗長 • 太快介入反應 • 用語不恰當 • 鸚鵡式學語 • 假裝了解 • 跟著對方漫談 • 回應完全錯誤

  31. 運用同理心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1.不要「不懂裝懂」:如果無法理解對方說的話,不應為了顯示自己很有同 理心而假裝瞭解。應該藉著提出: 「你的意思是…… 嗎?」之類的問題, 釐清自己的困感。 2.不要重覆對方的話:不是鸚鵡學如般地把對方的話覆述一次,而是要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方話中的真意 3.不可助長對方離題:當對方的談話偏離焦點時 不可為了顯示同理心而不斷地點頭,而應在「不 打斷對方思緒」的前提下,適時引導對方回歸正 題。

  32. 運用同理心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續) 4.不可「過長的同理」:運用同理心時應該言簡意賅「避免為了展現同理而說得比對方還多,或在尚未真正瞭解對方意思時,就急著做出反應,以致越說越多 5.不可「言行不一」:除了口頭上表達同理之外,非語言的行為(姿勢、表情、眼神)也要和所表達的同理心一致 6. 避免以問題代替同理心 問題常是封閉式的,當事人只能用「是」或「不是」來回答,而不是開放式的,以「什麼」、「誰」、「如何」、「何時」、「那裏」……等來問,較能獲得具體的資訊

  33. 運用同理心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續) 7.注意用語層次與當事人的背景配合:有時諮商員與當事人的背景相當不同時,在表達同理心時,就需注意並體會當事人的背景狀況,如教育程度、年齡、生活經驗、文化層次……等,用當事人能了解、接受的字語來表達 8.注意非語言行為的一致性:表達同理心不僅僅是口語上同理,非語言行為也應表達出同理的了解

  34. 對憂鬱的人可以說的 !! • 我可以如何幫助你 • 有什麼需要我幫助的 • 我沒有辦法完全瞭解你的感受但是我很在乎你 • 你並不會孤單面對 • 你需要你一個擁抱? • 我在乎你且覺得你很憂慮 • 如果你需要一個朋友的話 ,我在這裡

  35. 對憂鬱的人避免說的!! 為什麼? • 你已經擁有很多東西為何你還不快樂? 應該與不應該 • 你應該想你好的一面 不要 • 不要在想了 不能 • 你難道不能忘記這件事情 敷衍或漠不關心 • 振作一點! 評價或建議 • 你需要多出去走走

  36. 關心他人也關心自己 長久以來,我一直比較擅長去關懷 別人、照顧別人,反倒容易忽略自己的需求。所幸這幾年來,我已進步很多了! 卡爾.羅傑斯75歲時候(Rogers,1955) -當事人中心主義學派創始人 (同理心)

  37. 附錄 高雄張老師心靈探索成長系列 自我對話與生命整合成長團體 3/15-5/13 塔羅牌與人聲初進階 3/27-5/1;6/1-2 夢是前意識的另一張臉—心靈寫作 3/9 從筆跡探訪內心的花園 4/28 手作心辛福--襪子娃娃創作與自我照顧成長團體 4/16-5/21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