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藝術家大集合

藝術家大集合. 楊伊潔 6 年 16 班. 李奧納多 · 達文西(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 , 1452 年 4 月 15 日 — 1519 年 5 月 2 日)是一位義大利博學者,同時是建築師、解剖學者、雕刻家、工程師、發明家、數學家、音樂家和畫家。 李奧納多 · 達文西(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 , 1452 年 4 月 15 日 — 1519 年 5 月 2 日)是一位義大利博學者。

lihu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藝術家大集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藝術家大集合 楊伊潔6年16班

  2. 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是一位義大利博學者,同時是建築師、解剖學者、雕刻家、工程師、發明家、數學家、音樂家和畫家。 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是一位義大利博學者。 達文西以其畫作寫實性及具影響力聞名,前者如《蒙娜麗莎》、 (Mona Lisa)、《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 以寫實著稱,後者像《維特魯威人》、 (Vitruvian Man) 對後世影響深遠。 李奧納多·達文西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典型,而且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之一。 達文西為了繪畫的練習及對生命的好奇於一四七二年後始著手解剖學的研究,並成為首位細剖人體結構的藝術家。 李奧納多.達.文西

  3. 斐爾‧桑喬(Raffaello Sanzio,1483年4月6日—1520年4月6日), 義大利畫家。 拉斐爾出生於義大利西北威尼斯和佛羅倫斯之間烏姆勃利亞省的一個小鎮,他的父親就是一位畫家。 他可以說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一位畫家,是文藝復興「三傑」中(另兩位是李奧納多‧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他的畫以「秀美」著稱。 代表作包括「西斯廷聖母」、「自畫像」、「教皇利奧十世像」等。 拉斐爾.桑橋

  4. 米開蘭基羅‧波納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lti 1475-1564)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著名的雕刻家、畫家、建築師、工程師和詩人。他與達文西、拉斐爾齊名,史稱「文藝復興藝壇三傑」。 美術史家羅坦別爾格認為,米開朗基羅的藝術高於達文西、拉飛爾和提香,標誌著文藝復興藝術發展的最高峰。 他的摯友瓦薩利說過:「他專注於藝術中的主要領域──人體,而把色 彩的快感、想像、奇特的構思,一概讓給了別人。」「在他的作品中,你看不到風景, 也看不到花草樹木、庭台樓閣,若是你想在他的作品中尋找一點精工細作的美,矯飾的美,那是枉然的,因為他對這一切從來不予以絲毫的注意。」 米開蘭基羅

  5. 十六世紀中葉(大約1541年)在希臘的克里特島(Grete)的堪底亞(Candia)巿出生。十六世紀中葉(大約1541年)在希臘的克里特島(Grete)的堪底亞(Candia)巿出生。 El Greco被稱為中世紀以後出世的,最偉大的神秘主義畫家。 El Greco擅長兩種型式的繪畫-人物肖像和宗教畫,他的作品在西班牙受到廣大的歡迎。他的肖像畫最能展現出其繪畫中真實的一面,其作品《一個以手拊胸的紳士》 。 明尼科士.底歐多科普洛斯

  6. 皮特•科爾奈利斯•蒙德里亞安於1872年3月7日生於烏特勒支附近的阿麥斯福,生長在一個古老的喀爾文派傳教士家庭裡。皮特•科爾奈利斯•蒙德里亞安於1872年3月7日生於烏特勒支附近的阿麥斯福,生長在一個古老的喀爾文派傳教士家庭裡。 1912年他更改了他名字的拼寫,由蒙德里亞安改成蒙德里安 。 蒙德里安‧皮特是風格派的荷蘭畫家,更是非具象繪畫的創始者之一。 1916 年左右確立了風格的原則, 以正方形、正方體及長方形為繪畫的基本元素,用以象徵自然的力量和自然本身。 福爾茲是一位海牙畫派的畫家,因此蒙德里安得到寫實浪漫的真傳。 皮特.科爾奈利斯.蒙德里亞安

  7. 米勒是法國一位偉大的寫實主義田園畫家。 米勒生於波蘭猶太移民家庭,父親伊薩德(Isadore)是成衣製造商、母親奧嘉斯達(Augusta)是家庭主婦。除亞瑟·米勒外,還育有克密特(Kermit)以及喬恩(Joan)。 米勒在1949年的劇作《推銷員之死》為他贏得了普立茲獎、三座東尼獎,以及紐約劇評人圈內獎,《推銷員之死》是一部一次贏得上述三項獎項的劇本。 在2005年2月10日深夜在位於美國康乃狄克州的家中病逝,米勒因心臟衰竭過世 ,享年89歲。 阿瑟·艾許·米勒

  8. 左基‧皮耶‧秀拉出生於巴黎,最早接觸藝術是在他15歲時,於學校學習初級素描,後來考上了美術學校,生活和藝術從此密不可分。左基‧皮耶‧秀拉出生於巴黎,最早接觸藝術是在他15歲時,於學校學習初級素描,後來考上了美術學校,生活和藝術從此密不可分。 秀拉學習文藝復興前的古典主義,熱愛自然主義在顏色和架構上的意念,細察寫實主義所反應的社會百態,並研究印象派畫家描繪自然現象的瞬間光韻的捕捉。 秀拉因畫風及構圖的嚴謹和冷靜凝練,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卻也隱約反應秀拉的個性是謹慎、坦率、好強的。 左基.皮耶.秀拉

  9. 荷蘭畫家,後印象派代表人物。 文生‧梵谷生於荷蘭一個牧師的家庭,為家中長子。他的爺爺和姨丈都是德高望重的牧師,又有兩個經營跨國畫廊生意的叔伯,令文生自小對宗教和藝術,有特殊的興趣。 1876年,文生在學校任義務教師,幫助低下層的小孩學習。1878年,文生到比利時Borinage礦區任傳道員的工作。 梵谷的作品著意於真實情感的再現,但一直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可,直到死後他的作品才以其之震撼人心和富於想象力贏得評論界的讚揚。 文生特.梵谷

  10. 畢卡索出於生1881年西班牙的馬拉加,15歲進入巴塞隆納美術學校就讀,接著轉學到馬德里聖費爾南多美術學院。畢卡索出於生1881年西班牙的馬拉加,15歲進入巴塞隆納美術學校就讀,接著轉學到馬德里聖費爾南多美術學院。 1904年,認識了一位年輕的模特兒菲爾南娣,並且開始了他的玫瑰時期,1904年—1906年這段時間,被稱為粉紅色時期,作品包括《賣藝人一家》(1905年)、《站在球上的少女》(1905年)、《拿扇子的女人》(1905年)。 1907年時,畢卡索認識了布拉克。自1909年起,兩人一起研究如何使一個畫面表現出更完全的現實型態來,也就是使觀眾在一幅畫上看到主題的每一個角度的面貌,就像觀眾自己繞著這個物體走一圈一樣。這種對畫面全面探究的觀點,恰巧與只展現主題物正面或側面某一角度的古典作品相反。 巴布羅.路易茲.畢卡索

  11. 資料來源: • http://www.csjh.ilc.edu.tw/domain/art/artist/west.htm • http://dnsback.ymhs.tyc.edu.tw/art/SEURAT.htm • http://dnsback.ymhs.tyc.edu.tw/art/mondrian.htm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Image:Mondriaan.jpg&variant=zh-tw#filelinks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7%B4%E4%BC%AF%E7%BE%85%C2%B7%E7%95%A2%E5%8D%A1%E7%B4%A2 • http://www3.ymhs.tyc.edu.tw/art/picasso.htm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2%B5%E8%B0%B7 • http://www.geocities.com/aolwong/vincent_story.html •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millet/millet.htm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7%91%9F%C2%B7%E7%B1%B3%E5%8B%92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7%91%9F%C2%B7%E7%B1%B3%E5%8B%92

  12. 資料來源: • http://vr.theatre.ntu.edu.tw/hlee/course/th9_1000/painter-wt/seurat/seurat.htm • http://mars.lssh.tp.edu.tw/~u5350070/new_page_36.htm • http://web2.ctsh.hcc.edu.tw/~s9411330/Raffaello.html • http://mars.lssh.tp.edu.tw/~jing/good/art/painters/vs/vsraph220.htm • http://members.tripod.com/artiway/new_page_15.htm •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16/c3358.htm •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7383/2005/06/18/664@588724.htm • http://www.epochtimes.com/b5/6/10/10/n1482785.htm • http://idv.creativity.edu.tw/ortus/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330 • http://www.fjweb.fju.edu.tw/span_yulucas/materia/materia5_7.htm • http://www.mfbmclct.edu.hk/~socialstudies/art/page01.htm • http://www.cmcart.com/default.asp?n=4 • http://www.uwants.com/archiver/?tid-4056879.html • http://mail.ccjhs.tp.edu.tw/~gra232319/theme_1.html • http://www.books.com.tw/activity/DAVINCI2/art11.htm

  13. 謝謝觀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