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大力推进德育课程改革 实现江苏职教育人创新

大力推进德育课程改革 实现江苏职教育人创新. 江苏省教育厅职社处马 斌 mab@ec.js.edu.cn 2009.04.24 省德育课程培训班. 第一部分.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新方案简介. 第一轮德育课程改革.

lilik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大力推进德育课程改革 实现江苏职教育人创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力推进德育课程改革实现江苏职教育人创新 江苏省教育厅职社处马 斌 mab@ec.js.edu.cn 2009.04.24 省德育课程培训班

  2. 第一部分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新方案简介

  3. 第一轮德育课程改革 ◆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课程设置的意见》(教职[1993]17号),根据学制、招生对象、专业类别设置了“经济政治”、“世界观人生观”、“法律”、“国情”、“职业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常识”、“哲学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等9门课程,构建了既有别于普通高校,又有别于普通中学的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课程体系。在此之前,德育课基本是参照普通高校政治理论课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而设置的。 3

  4. 第二轮德育课程改革 ◆200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1]2号),同时颁布了德育课四门必修课程的教学大纲(教职成[2001]3号)。这一轮课程改革把“政治课”改称为“德育课”,把职业指导列为必修内容,必修课程从原来的9门精简为《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哲学基础知识》、《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4门。 4

  5. 第二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改的新突破 ◆更改课名。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更名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名称与课程内容更加相符,突出德育育人的特点。 ◆精简课程。由过去的多达9门的必修课综合整合为4门必修课,更加符合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实际。 ◆突出特色。设置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充实了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精神的教育内容。注意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增强适应性。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一是要保持德育课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把不同学制各专业学生都必须学、必须掌握的内容列为必修课。二是给各地各校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根据形势的发展、本地区的实际和学校、学生的需要,自主、及时地安排相关内容,以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5

  6. 第二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改革存在的不足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法律基础知识》、《哲学基础知识》、《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等必修课的内容设置上,强调“基础知识”。 ◆教学安排和教学方式与变化了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相适应。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 6

  7. 第三轮德育课程改革 2008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简称“德育课课程改革新方案”),标志着第三轮德育课课程改革开始实施。 ◆性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主要任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 7

  8. 规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课程设置 ◆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 ◆选修课:“心理健康” 。根据国家形势发展进行时事政策教育,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学习、顶岗实习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等。 8

  9. 必修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 ★各校对以上德育课各门课程教学安排的顺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各门课程的教学时数。 ★财经、政法类专业及其他文科专业,由于其专业课程与德育课在内容上有交叉,各地可按照上述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要求,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适当调整有关课程的内容和学时。 9

  10. 选修课的教学安排和要求 德育选修课程的教学时间,一般不少于64学时。 其他选修课程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审批后由地方组织实施。 10

  11. 规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改新方案实施的时间规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改新方案实施的时间 新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自2009年秋季入学的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新生开始执行。 11

  12. 颁布了四门必修课和一门选修课教学大纲 必修课教学大纲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大纲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体例 1.课程性质与任务 2.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3.教学内容及其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4.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5.评价和考核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大纲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大纲 选修课教学大纲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12

  13. 新旧方案之比较 13

  14. 新方案之显著特点 特点之一: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时代感更强。 特点之二:进一步体现了“三贴近”的原则,针对性更强。 特点之三:进一步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实效性更强

  15. ◆第一轮德育课改。“经济政治”、“世界观人生观”、“法律”、“国情”、“职业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常识”、“哲学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等9门课程◆第一轮德育课改。“经济政治”、“世界观人生观”、“法律”、“国情”、“职业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常识”、“哲学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等9门课程 • ◆第二轮德育课改。 “政治课”改称为“德育课”,把职业指导列为必修内容,必修课程从原来的9门精简为《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哲学基础知识》、《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4门。 • ◆第三轮德育课改。“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4门课程。

  16. 第二部分 关于全国中职德育工作会议

  17. 会议主文件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4.9) •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有生力量。 • 2.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 • 3.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 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18. 二、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任务二、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任务 • 5.指导思想: •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6.基本原则: • (1)方向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 (2)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 (3)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 (4)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 • (5)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19. 7.主要任务: • (1)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时代精神教育,使学生增强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立志为建设祖国、奉献社会而奋斗。 • (2)以职业理想教育为重点,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学生确立远大志向,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 (3)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进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遵纪守法教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使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精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文明行为习惯。(3)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进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遵纪守法教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使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精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文明行为习惯。 • (4)以尊重劳动崇尚实践教育为重点,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热爱劳动和热爱专业教育、创业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 (5)以健全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为重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自尊、自信、自强,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

  21. 三、充分发挥德育课在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三、充分发挥德育课在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 8.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 9.德育课教学要突出育人特色,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 10.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11.深入挖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22. 四、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四、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 12.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 13.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要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宣传教育活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 • 14.注重加强实训实习期间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 • 15.努力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23. 五、切实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管理工作 • 16.推进依法治校,严格学生管理。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要重点实施帮教,有效预防校园暴力和学生犯罪。 • 17.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学生人身安全。 • 18.主动占领网络思想道德教育阵地。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规范上网内容,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规及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 • 19.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落实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政策。要认真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和就业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

  24. 六、大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六、大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 • 20.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 21.重视和加强学校共青团工作。各学校必须建立健全共青团组织,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团干部,落实团干部待遇。 • 22.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负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 • 七、努力营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 23.全社会都要关心中职生的健康成长,进一步增强做好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 • 24.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职业学校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25. 八、切实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八、切实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 25.加强对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领导。 • 26.各地文明委要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担负起指导检查和督促的责任。 • 27.建立健全合理高效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学校要努力形成以德育管理干部、德育课教师、团干部、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为主体,用人单位、家长和社区代表参加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管理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 • 28.加强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科研与评价工作。建立专项评优奖励机制,定期评比表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26. 班主任工作的若干意见 •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03.26) •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肩负班级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要职责。在学生能力特点和学习习惯差异很大的情况下,班主任的责任更重、要求更高。班主任队伍建设与任课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 • 迫切需要制定有效政策,为班主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广大教师尤其是优秀骨干教师积极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使他们有热情、有时间、有精力,高质量高水平做好班主任工作。

  27. 二、进一步明确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二、进一步明确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的工作职责 • 1.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 2.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 3.做好班集体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工作。 • 4.做好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和沟通工作。

  28. 三、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 • 学校要选聘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班主任。班主任的选聘与配备是校长的工作职责,每个班级必须配备一名班主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备助理班主任,顶岗实习班级也必须配备班主任。 •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将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要做到先培训后上岗。

  29.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执行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把班主任到企业实践纳入计划,与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与学生到企业实习有机结合起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执行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把班主任到企业实践纳入计划,与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与学生到企业实习有机结合起来。 • 各级职业教育科研机构应当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各级教育科研成果评选,有关班主任工作的获奖课题应占有一定的比例。

  30. 四、切实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提供保障 •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领导,落实有关班主任工作的政策保障措施。要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切实维护班主任的合法权益,减轻他们过重的精神负担和工作压力,解决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 学校要在教师中营造以从事班主任工作为荣的氛围位。适当安排班主任的教学任务,教学课时数原则上不超过学校教师的周平均课时数 。要将班主任工作记入工作量,并提高班主任工作量的权重。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绩效考核机制,确定配套的津贴发放办法。

  31.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将班主任的表彰奖励纳入教育工作者的表彰奖励体系,按一定比例评选。定期表彰奖励优秀班主任,树立一批班主任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加强对重视班主任工作学校的典型经验宣传。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将班主任的表彰奖励纳入教育工作者的表彰奖励体系,按一定比例评选。定期表彰奖励优秀班主任,树立一批班主任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加强对重视班主任工作学校的典型经验宣传。 •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研究班主任工作,了解班主任的工作表现,规范班主任的行为。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以探索实行班主任等级制、首席班主任或班主任带头人制度、班主任轮休制度。

  32. 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 (征求意见稿3.26) •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坚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优美的校园环境建设为载体,以优化、美化校园人文环境为重点,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推动学校形成务实向上的校园文明风尚,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内容,拓展校园文化领域,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33. 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 主要任务是: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培育学校文化精神,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包括学校精神、校园秩序、校园师生形象在内的校风建设,通过多种形式营造务实向上、积极进取、敬业乐群、遵纪守法的校园风气。要深入开展师德教育,建设热爱职教、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业务的优良教风,提高教职员工的综合素质。要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严格班级和教学秩序管理,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形成知荣明耻、积极向上、遵纪守法、热爱专业、勤练技能的良好学风。精心创作体现学校特色和学校精神的校训、校徽、校歌。

  34. 以加强校园人文环境为重点,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要突出学校专业特色,使校园环境集中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学校精神。要充分发挥板报、橱窗、图书馆、陈列室及模拟职业场景的宣传作用;发挥校训、校歌、校徽、校标及学校发展史等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以加强校园人文环境为重点,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要突出学校专业特色,使校园环境集中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学校精神。要充分发挥板报、橱窗、图书馆、陈列室及模拟职业场景的宣传作用;发挥校训、校歌、校徽、校标及学校发展史等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35. 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务实向上的校园文明风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和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结合教育教学,加强对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的指导;积极开展经常性的读书、读报、演讲、文明上网等活动。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每年集中一段时间,组织体育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技能展示等活动在内的“校园文化月”活动。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务实向上的校园文明风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和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结合教育教学,加强对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的指导;积极开展经常性的读书、读报、演讲、文明上网等活动。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每年集中一段时间,组织体育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技能展示等活动在内的“校园文化月”活动。

  36. 构建与优秀企业文化对接的校园文化,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构建与优秀企业文化对接的校园文化,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 建设融思想性、职业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平台,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要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规范上网内容,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规及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

  37. 三、切实保障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实效三、切实保障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学校领导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一项长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订详实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抓好落实。 • 学校应完备各项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加强对校园网络、图书馆、学生社团等的管理,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38.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做好财政列支计划。学校要列出专项资金,用于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学习培训,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作为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使每一个校长和教师都树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责任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做好财政列支计划。学校要列出专项资金,用于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学习培训,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作为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使每一个校长和教师都树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责任感。

  39. 第三部分 关于《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

  40. 产生动因 • 《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的产生动因 • 国家:要富。一部分人先富----共同富裕 • 个人:求富 • 职教:可富 • 学生:能富

  41. 总体思路 • 《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的总体思路 • “三贴近— • 贴近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回归生活 • 贴近学生:通识、通俗、通了 • 贴近身边:可感、可摸、可用

  42. 组织锻造 • 《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的组织锻造 • 三方力量:师、研、政。 • 三个力点:名称 纲目 内容 • 三年成型:

  43. 现实模样 • 《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的现实模样 • 新—思路新颖:可接受性、操作性、 方法性 内容新鲜:人无我有、时效性强 形式新潮:心理生成、借鉴国外 栏目丰富多彩、图文 并茂

  44. 生活视界 明知理财 注重保险 正确维权 博弈生存 多彩消费 职业认知 择业能力 成功就业 创业准备 创业实务 审视自我

  45. 现实模样 • 动—行动导向:做中学,研究性学 • 习。 做一做、实践研究 • 教学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 • 动、理实互动

  46. 问题导入 案例分析 话题一 实践探究 模 块 启示感悟 话题二 话题三

  47. 巧—总体轻巧(内容多而不沉:“留白”留 空间) • 组织巧妙(内容广而不杂:插入、链接) • 言语精巧(内容深而不奥:、语言组织 名人名言) • 实—立足学生实际(概念化、学科化少,案 例切入) • 重在讲究实效(类比。就是要你喜欢) • 最终得到实惠(终身受益的实战能力)

  48. 试用情况 • 《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的试用情况 • 1.内容丰富,教材新颖,特别是生活经济方面的知识弥补了职校教材的空白。 • 2.形式活泼,图文并茂。大量的案例以鲜活的事实阐述知识点,学生能理解、易接受,非常实用。 • 3. 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的调查,普遍认为是一本非常适合职校学生学习的书,学生愿意学,愿意看。

  49. 不足难题 • 《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的不足与难题 • 各模块的容量:增、减均衡 • 有的例子还不能体现总体要求 • 有的内容过深 • 语言的准确性要进一步提炼 • 设计要进一步完善 • 教师教学的挑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