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第五讲 方言与民俗

第五讲 方言与民俗. 鼎 - 镬 - 锅. 一、从歇后语看民俗. 重庆方言: 叫化子挑醋担儿 —— 穷酸 进茅厕不带草纸 —— 想不揩 茅厕里打架 —— 往屎 ( 死 ) 里打 黑人的爸爸跳高 —— 黑老子一跳 德国的麻雀 —— 得了 麻子跳伞 —— 天花乱坠. 天津方言歇后语. 电线杆上绑鸡毛 —— 好大的掸(胆)子 擀面杖吹火 —— 一窍不通 蛤蟆跳井 —— 不懂(咚) 耗子尾巴长疮 —— 没多少脓水. 二、方言和民歌研究. 方言在地域上的区别有时候能体现文化发展在时代上的差异。

liuz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五讲 方言与民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讲 方言与民俗

  2. 鼎-镬-锅

  3. 一、从歇后语看民俗 • 重庆方言: • 叫化子挑醋担儿 • ——穷酸 • 进茅厕不带草纸 • ——想不揩 • 茅厕里打架 • ——往屎(死)里打 • 黑人的爸爸跳高 • ——黑老子一跳 • 德国的麻雀 • ——得了 • 麻子跳伞 • ——天花乱坠

  4. 天津方言歇后语 • 电线杆上绑鸡毛 • ——好大的掸(胆)子 • 擀面杖吹火 • ——一窍不通 • 蛤蟆跳井 • ——不懂(咚) • 耗子尾巴长疮 • ——没多少脓水

  5. 二、方言和民歌研究 • 方言在地域上的区别有时候能体现文化发展在时代上的差异。 • 方言在地域上的区别还能反映不同地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一般来说,说同一种方言的人,他们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都有其一致之处。因此研究方言对于了解民俗往往有很大的帮助。

  6. 欣赏几首民歌 • 江苏民歌——杨柳青 • 陕北民歌——圪梁梁 • 湖南民歌——双探妹 • 山西民歌——想亲亲

  7. 三、方言和地方文化风貌 • 1.亲属称谓的差异 • 2.同物异名和同名异指所见地方文化差异 • 3.方言中忌讳词和吉利词所见心理状态 • 4.方言反映已经消失的民俗

  8. 1.亲属称谓的差异

  9. 女性称谓缺失 • 湖南岳阳临湘一带的亲属称谓缺少女性称谓。 • 爸爸-爸-大爸 • 妈妈-爸-细爸 • 叔叔-细爷 • 阿姨-细爷 • 祖父-爹-大爹 • 祖母-爹-细爹 • 哥哥-哥 • 姐姐-哥 • 弟弟-老弟 • 妹妹-老弟 这种称谓是中国古代称为的遗留。直到汉代,妹妹的称呼还没有出现,而叫女弟。更早一些的时候,姐姐叫女兄。祖父母都是祖,父母亲都是亲。 称谓分性别到汉代以后才出现。

  10. 各地方言绰号称谓 • 糍粑屁股 • 小尾巴 • 屠夫张 • 阿德田将、阿生马懿、国庆师爷、恒生木莲、道中戆头……

  11. 2.同物异名和同名异指所见地方文化差异

  12. 同物异名和同名异指所见地方文化差异

  13. 冰、雪、霜

  14. 3.方言中忌讳词和吉利词所见心理状态 • 在各种方言中都有一批禁忌词,特别是旧时使用得更普遍。某一些禁忌词在另一地并不一定是忌讳词。这种差异反映出各地人民心理状态的差异。

  15. 骂人的话 • 十三点:上海女性喜欢用“十三点”骂人,指痴头怪脑、愚昧无知的人。“十三点”是把汉字的“痴”拆开而计的笔画数,隐指“痴”。“十三点”普遍流行后,上海又出现了许多俗语映射它,如:电话听筒(老式电话听筒有十三个孔)、福熙路(现在的延安中路,三字均为十三划)、B拆开(英文字母B拆开为13)、十二点多一点等。

  16. 能称代人的动物 • 狗:四川方言以狗命名的乳名很多,如母狗、狗屎、狗儿、狗娃等。这是因为四川人认为狗有九条命,鬼邪惧怕它,因此,常在孩子称呼后加上个“狗”字。如: • 来屎狗儿(爱尿床)、偷嘴狗儿、守嘴狗儿、好吃狗儿、逃学狗儿、屙尿狗儿、哭兮狗儿、碾路狗儿(喜欢跟在大人身后)、长眼狗儿(睡得很晚)、臊皮狗儿(调皮)。 • 东北也有“狗剩”这样的乳名。

  17. 能称代人的动物 • 驴:山东方言用“驴”指固执倔强的人或力大无比:直驴、犟驴、野驴、大叫驴、顺毛驴。

  18. 王八、乌龟:古人对龟十分敬重,用龟甲占卜,以龟祈寿。至今日本人对龟的态度依然保持中国古代人的习惯。到元末明初,民间于玄武星座的蛇龟之形产生和流传了这样一个故事:龟蛇同族不同种,雄蛇常乘雄龟不在之际与雌龟交尾,但又怕雄龟及其尿液。雄龟一旦发现龟蛇交尾时即暗中爬行一周,用尿液将蛇围困,然后再与之决斗。当雄蛇无法逃走时,雌龟便用身体伏在雄龟尿液上,让蛇从自己的身上爬过去逃走。雄龟得不到雌龟的爱情,成了情场的败将,姑人们把不贞的妻子的丈夫叫做乌龟。清政府曾令妓户业主一律头戴绿帽子,与乌龟头颜色相似,姑又称妓院男性为龟公。王八、乌龟:古人对龟十分敬重,用龟甲占卜,以龟祈寿。至今日本人对龟的态度依然保持中国古代人的习惯。到元末明初,民间于玄武星座的蛇龟之形产生和流传了这样一个故事:龟蛇同族不同种,雄蛇常乘雄龟不在之际与雌龟交尾,但又怕雄龟及其尿液。雄龟一旦发现龟蛇交尾时即暗中爬行一周,用尿液将蛇围困,然后再与之决斗。当雄蛇无法逃走时,雌龟便用身体伏在雄龟尿液上,让蛇从自己的身上爬过去逃走。雄龟得不到雌龟的爱情,成了情场的败将,姑人们把不贞的妻子的丈夫叫做乌龟。清政府曾令妓户业主一律头戴绿帽子,与乌龟头颜色相似,姑又称妓院男性为龟公。 • 所谓王八,本为忘八,即忘掉了“忠孝悌谊仁义廉耻”的“耻”字。现在,龟、王八、鳖在民间一般充当詈词。如:龟儿子、鳖儿、鳖日的、王八蛋、王八犊子、鳖羔子、龟儿孙、鳖儿舅子、汉奸王八、王八熊、鳖王八。

  19. “大哥”不叫叫“二哥” • 有个山东曹州人去南方做生意,当地一客店掌柜热情地称他为“老大”,却被这个曹州人打了一个耳光。为什么?山东人心目中,“老大”这个词是损人的。因为秦琼秦二哥为天下敬重,可他哥哥秦老大却是个偷鸡摸狗的家伙。武松武二哥景阳冈打虎美名扬,而他的哥哥老大却是个戴绿帽子的主。

  20. “二哥”不叫,叫三哥 • 在鲁东南人们的观念中,“二”含有贬义,指那些次等的、差一点的、不入正统的。例如: • 二流子,二蛋(糊涂蛋)、二道贩子、二道毛(不务正业者)、二杆子(鲁莽者)、二鬼子(汉奸)、二河水(再嫁妇女)、二混子、二马虎、二手货(再嫁妇女)、二五眼(差劲儿的人)、二把刀(半瓶醋)、二不楞(傻子)、二道神(倒爷)。 • 尊称用“三哥”。 • 在四川,“老大”可指头头,“老二”、“二娃”则多指“男阴”。以前我们一起读书的时候有个同学名字叫“吴老二”,经常闹笑话。

  21. 不可乱称“伙计” • 湖北方言里头常用“伙计”一词,一般来说,对自己的同事、同伴、陌生人表示亲昵的称呼。不过一般来说,熟悉人之间用“伙计”多一些。比如夫妻之间相互称呼“伙计”是常见的。 • 但是在山西话中,“伙计”则是姘妇姘夫之间的相互称谓。

  22. “蛋”和“卵” • 蛋,禽类或龟、蛇等所产的卵。 • 卵,凡物無乳者卵生。象形。 • 北京旧时口语忌用“蛋”,在以下几个词中都避用“蛋”字:鸡子儿(鸡蛋)、炒黄花(炒蛋)、松花(皮蛋)、木樨汤(打蛋汤)。 • 上海口语不忌“蛋”,而忌用“卵”,因为“卵”在上海话中指私处。

  23. 请说出带“蛋”的词语 • 混蛋 • 坏蛋 • 捣蛋 • 滚蛋 • 狗蛋 • 完蛋 • 傻蛋 • 操蛋 • 蠢蛋 • 王八蛋

  24. “先施公司” • 广东人到上海开了一家百货公司,取名叫“先施公司”,结果发现那些老上海都不愿意到他那里买东西,后来才知道,原来上海话“先施公司”与“先死公司”读起来是一样的。 • 苏沪一带忌“死”,所以把“死”读成“喜”这个音。又由于“洗衣服”的“洗”和“喜”(死)同音,所以就把“洗衣服”说成“da衣服”。

  25. 吉利词枚举 • 谐音吉利:北方民间结婚的时候,习惯在新婚夫妇的洞房里撒上枣子、栗子,并唱《撒帐歌》: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撒上花生讨“生”之意。 • 浙北平民旧婚礼风俗,在接新娘子进家门的时候,要在家门口接连铺上几个麻袋,让新娘子踩着麻袋进门。这里是用“接袋”谐音“传宗接代”之意。 • 年糕:年年高。 • 鲤鱼:年年有余。

  26. 第二次录音作业 • 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录音 • 详细要求见公邮。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