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1

高級中醫學 Advanc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南台科技大學進修部碩士在職專班 生物科技所. 高級中醫學 Advanc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授課老師 : 陳彥霖. 中草藥與癌症. 研究生 : 賴建豪 簡嵐翔 指導老師 : 陳彥霖醫師 報告日期 :2008.05.16. 前言 西醫部份 中醫部份 討論. 前言. 惡性腫瘤是由多種原因引起人體細胞反應性增生而形成異常新生物,這種增生組織的細胞具有異常的結構和功能,其 生長能力旺盛 ,與整個身體的代謝不協調,因具有相當程度和範圍的增殖性的緣故而侵犯周圍組織和向遠處轉移,對人體構成極大的危害。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高級中醫學 Advanc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南台科技大學進修部碩士在職專班 生物科技所 高級中醫學 Advanc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授課老師:陳彥霖

  2. 中草藥與癌症 研究生:賴建豪 簡嵐翔 指導老師:陳彥霖醫師 報告日期:2008.05.16

  3. 前言 西醫部份 中醫部份 討論

  4. LOGO 前言 • 惡性腫瘤是由多種原因引起人體細胞反應性增生而形成異常新生物,這種增生組織的細胞具有異常的結構和功能,其生長能力旺盛,與整個身體的代謝不協調,因具有相當程度和範圍的增殖性的緣故而侵犯周圍組織和向遠處轉移,對人體構成極大的危害。 • 中西醫結合的防治中,能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與有效率,並減輕化療或放療的毒副作用的反應,為癌症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5. 西醫部份

  6. 大綱 何謂癌症 十大癌症死因 癌症成因 癌症主要徵狀 台灣常見的癌症種類 癌症治療方法 癌症預防

  7. LOGO 何謂癌症 • 癌症實際上是一種腫瘤。所謂腫瘤,是一種變了性情的細胞,脫離了生理的常軌而趨於不斷的增值生長,形成了新生的組織腫塊,俗稱長瘤子。腫瘤有良性與惡性之分,而惡性的腫瘤也就是癌症。惡性的腫瘤,不但會迅速不停的生長,而且在生長的過程中,會表現侵犯,破壞其鄰近正常組織的惡行,不但如此,這種惡性的腫瘤細胞還可以穿過血管或淋巴管而進入循環,侵入到身體其他的部位,再繼續其惡性的生長,這種現象稱為「轉移」。

  8. LOGO 十大癌症死因 • 行政院衛生署公佈95年國人十大死因,惡性腫瘤連續25年蟬聯十大死因榜首,前十大癌症死因如右表

  9. LOGO 癌症成因(一) • 癌症目前的成因,尚無法完全確定。但大致可以分為二個方向: • 屬於內在的因素 — 種族、遺傳 世界各地所發生的癌症類型存在有若干差異,雖 然可能由於生活習性的不同,但種族與遺傳則被 認為是較重要的因素。 — 年齡 各種癌症也有其易發的年齡,雖然大多數癌症都 發生在四十到六十歲的中老年人,但也有專發生 在小孩的癌症。

  10. LOGO 癌症成因(二) — 性別 國人男性常見的癌症依次為肝癌、鼻咽癌、肺 癌、胃癌、食道癌;而女性則為子宮頸癌、乳 癌、胃癌、大腸癌。 • 屬於外在的因素 — 化學因素 香煙裡所含的多環碳化氫化合物,即是一種強 烈的致癌物質。普遍存在於經發霉釀成的食品 中所含有的黃麴毒素,可以導致肝癌。生殖賀 爾蒙、砷、水銀劑等其它化學因素,都直接或 間接的使人中毒,漸漸產生癌化作用。

  11. LOGO 癌症成因(三) — 物理因素 最重要的是放射線 ,另外,如長期太陽 光、紫外線照射及局部加熱刺激,也可能成 為致癌因子。 — 生物因素 生物因子致癌則以病毒為主,有很多種瘤 已發現與病毒感染有關。

  12. LOGO 癌症主要徵狀(一) • 般癌症患者,會有不明原因貧血、臉色蒼白、或體重突然減輕等症狀。另外,就是個別癌症也會呈現以下特殊症兆 • 右上腹疼痛、食慾不振、身體易感疲乏、黃疸─肝癌 • 長期性乾咳、痰中帶血絲─肺癌 • 性交後陰道出血、或有不正常分泌物─子宮頸癌 • 乳房外上方有固定而不痛的腫塊─乳癌

  13. LOGO 癌症主要徵狀(二) • 不名原因排出黑色糞便、便中有血、嚴重便秘─腸道癌 • 長期胃部脹滿、疼痛、食慾減退、逐漸消瘦─胃癌 • 排尿困難且時常中斷、尿中帶血─攝護腺癌 • 痣的大小和顏色有了變化、潰瘍長久不癒─皮膚癌 • 頸部出現腫塊、潰瘍、長久不癒─口腔癌 • 吞嚥困難、有異物感─食道癌

  14. LOGO 台灣常見的癌症種類(一) • 肝癌 早期患者亦無明顯症狀。較常見臨床現象有:右上腹部間歇性或持續性脹痛或刺痛、食慾減退、體重下降、身體易感疲乏。有時,病人還會出現黃疸、皮膚搔癢、肝腫大、腹水。 • 肺癌 肺癌的症狀,視肺癌所在位置而異,如果它長在氣體出入的通道─即支氣管內,它會阻塞氣體的出入,並刺激支氣管壁,而造成咳嗽。有時咳出帶血的痰。如果它長在肺的其他部位,那祇有靠X光才能早期發現它了,肺癌缺乏自己所特有的症狀,甚至根本沒有早期症狀。

  15. LOGO 台灣常見的癌症種類(二) • 子宮頸癌 — 其形成原因並無定論,不過一般而言,與下列情 形可能有關: • 子宮頸創傷 這種破裂沒有及時縫合完好,就會形成瘢痕或子 宮頸管內的黏膜部分會外翻,造成糜爛或病態增 殖。 • 慢性炎症 陰道滴蟲、濾過性病毒、梅毒或其他細菌引起的 慢性子宮頸炎,均可以刺激黏膜發生病態增殖。 • 遺傳和賀爾蒙因素 。

  16. LOGO 台灣常見的癌症種類(三) • 未經醫師處方,自己長久與大量服用或注射女性賀爾蒙。 — 診斷方法 • 細胞抹片檢查 刮取子宮頸及周圍上皮組織之上皮細胞,由病理 醫師診斷是否有癌細胞。 • 病理組織切片檢查 在可疑的地方取一塊組織來做組織學的檢查。

  17. LOGO 台灣常見的癌症種類(四) • 乳癌 發現的唯一方法,是乳房中是否有硬塊;乳癌腫塊多為不規則圓形,周圍邊界不清楚,活動度小,質地較堅韌,有實質感,表面不光滑,觸壓無疼痛感。若發現乳房包塊,應立即檢查同側腋窩淋巴結有無腫大。乳癌患者一旦發生淋巴結轉移,即屬晚期癌症。

  18. LOGO 台灣常見的癌症種類(五) • 腸道癌 在臨床上,小腸腫瘤可能出現下列常見症狀及表 徵︰ • 腹痛 65%以上的小腸腫瘤罹患者會呈現腹痛的現象。早期腹痛呈隱痛或間歇性痙攣痛,以後逐漸進展為持續性鈍痛。 • 腸阻塞 一旦出現腸套疊甚至腸阻塞的合併症時,其疼痛會呈現陣發性劇烈絞痛,並伴隨噁心、嘔吐以及腹脹現象;倘若合併腸穿孔,則腹痛更加劇烈,而表現出「急性腹症」的急症。

  19. LOGO 台灣常見的癌症種類(六) • 腹部腫塊 在臨床上,百分之四十的小腸腫瘤罹患者可以觸摸到腹部腫塊 ,惡性腫瘤的腫塊外觀較不規則,表面有結節感,質地堅硬而有壓痛感,移動度較小甚至固定不移。 • 消化道出血 其出血原因主要是由於腫瘤表面發生糜爛、潰瘍甚至壞死。

  20. LOGO 台灣常見的癌症種類(七) • 胃癌 胃癌很難在早期被發現,通常是沒有症狀的,以致為人們所忽視。胃癌可能出現的症狀如下: • 消化不良或胃灼熱感。 • 腹部不適或疼痛。 • 噁心或嘔吐。 • 腹瀉或便秘。 • 餐後感覺胃部很脹。 • 食慾喪失。 • 虛弱與疲倦。 • 出血(嘔血或糞便含血)。

  21. LOGO 台灣常見的癌症種類(八) • 攝護腺癌 早期的攝護腺癌通常沒有任何症狀,到了比較晚期的時候所發生的尿路症狀常和良性攝護腺肥大症狀相似,以下列出一些常見的攝護腺癌的症狀: • 頻尿,尤其在夜晚。 • 不易解尿以及尿失禁。 • 無法排尿。 • 尿流間斷微弱。 • 排尿時痛感及燒灼感。 • 射精時疼痛。 • 血尿或精液裡有血。

  22. LOGO 台灣常見的癌症種類(九) • 食道癌 食道癌在發生初期可能毫無自覺症狀。其症狀常是在腫瘤漸漸長大,妨礙了食道運輸功能時才發生。 • 胸骨的悶感,進而酸痛。 • 吞嚥食物不易。 • 食道被腫瘤阻塞,口腔所分泌的唾液會積聚在腫瘤上方的食道內。 • 積液被吸入氣管會引起咳嗽,在夜晚常使病人因咳嗽而無法安眠。 • 侵犯氣管或支氣管時,可產生氣管食道瘺管 。

  23. LOGO 台灣常見的癌症種類(十) • 進食時,會將食物吸入氣管,易引起咳嗽,時間一久,吸入性肺炎則無法避免。 • 若腫瘤侵犯到鄰近的大動脈時,使大動脈破裂而大出血。 • 擴展至胸腔後壁,侵犯到肋間神經時,病人常會有無法忍受的胸痛。 • 胸腔積水是腫瘤侵犯到胸膜腔所引起,也是食道癌晚期常見的一種現象。

  24. LOGO 台灣常見的癌症種類(十一) • 口腔癌 • 嘴唇或口腔有慢性不癒合的潰瘍。 • 嘴唇或口腔內部有腫塊。 • 口腔黏膜有白斑或紅班出現。 • 口腔內任何一部份發生不明原因的出血、疼痛或麻木感。 • 喉嚨感到有異物,久不瘉的咽喉疼痛。 • 吞嚥、咀嚼時感困難或疼痛。 • 聲音改變。 • 耳朵疼痛。 • 牙齦腫脹造成假牙固定不良或不適。

  25. LOGO 癌症治療方法(一) • 外科手術 假如腫瘤尚未有轉移傾向的話,也就是說,若惡性腫瘤生長相當侷限,沒有向外擴散轉移,這時手術的切除具有治癒的功能。臨床經驗和追蹤調查均證明,外科手術仍然是目前治療癌症的主要方法。 • 放射治療 治療的機制,是藉由一連串的化學反應,改變正常及癌細胞內的分子結構。它產生的最大變化,就是造成癌細胞的DNA(基因物質)的改變,使癌細胞死亡或是降低其再生複製的能力,而減緩擴散轉移的速度。射線破壞的對象是所有細胞─不論正常的或癌化的細胞,但傷害最深的是快速分裂增生的癌細胞,所以可以利用重複少量的放射線照射來殺死癌細胞,而不會破壞到周圍正常的組織。

  26. LOGO 癌症治療方法(二) • 化學療法 凡使用藥物來治療疾病都可稱為化學療法,不過這個名詞目前主要只抗癌的化學治療。現今抗癌藥物的作用是殺死癌細胞,有些情況下也會傷害到正常細胞。為了達到成功的治療,化學療法必須能摧毀癌細胞,而且不會造成正常組織的過度傷害。所以,化學療法通常以間隔三~四週的時間來施行,以容許正常組織(非癌細胞)在每次治療間隔中,可以增生復原。

  27. LOGO 癌症治療方法(三) • 干擾素 (Interferons) 在癌症治療上的應用 • 當細胞受到病毒感染時,會立即製造出干擾素以抵抗病毒,並同時警告鄰近正常的細胞,提高警覺,以防病毒入侵。干擾素除了抗病毒外,還有抑制癌細胞生長、促進細胞分化和增強免疫力的功能 。 • 主要可分三大類﹕IFN-α, IFN-β,IFN-γ,其中IFN-α在體內半衰期長達4-16小時,也是所有干擾素中,最常使用的。其投藥方式為肌肉或皮下注射。

  28. LOGO 癌症治療方法(四) • 干擾素對癌症的治療作用與一般化療不同,它不是直接殺害癌細胞,而是以調節人體內多種系統來對抗癌細胞,因而它的作用較緩慢。在臨床應用方面通常需要一至三個月才能有明顯的療效,也需要較長期的使用,始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 對IFN-α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機轉的研究,目前正持續進行中。目前已知的作用包括﹕ • 抑制病毒的複製增生。 • 增強免疫細胞對癌細胞及受病毒感染細胞的殺傷力。

  29. LOGO 癌症治療方法(五) • 刺激癌細胞及病毒感染細胞表現第一類不相容抗原於細胞表面,使這些細胞易於讓免疫細胞辨認而被消滅。 • 抑制癌細胞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使細胞生長停滯。 • IFN-α引起的早期副作用,主要為“類流行性感冒徵候群”。通常這些早期副作用,由於身體漸漸習慣,會在治療1-2星期內消失。

  30. LOGO 癌症治療方法(六) • 標靶治療 • 分子標的治療(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是以特定分子作為標的,為一具選擇性的治療法。 • 分子標的治療藥物具有選擇性,就是「在一開始就選好標的」,由於僅對具有特殊標的的腫瘤細胞進行攻擊而不攻擊不具標的的正常細胞,相對於不具這種選擇性的化學治療藥物,所造成的副作用因此更小。而化學治療藥物則不具選擇性,因此所造成的副作用也較大。

  31. LOGO 癌症治療方法(七) •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標靶治療藥物大約可分成3大類: • 第1類:抑制血管新生(Anti-angiogenesis);即所謂「餓死癌細胞」的標靶治療,例如用於結腸癌的藥物Avastin、用於治療晚期腎細胞癌及惡性胃腸道基質瘤的藥物Sutent,以及用於治療腎癌及可能用於治療肝癌的藥物Nexavar。 • 第2類:阻斷癌細胞訊息傳遞路徑的標靶治療,包括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Iressa和Tarceva、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Glivec和Sprycel以及治療乳癌的Tykerb。 • 第3類:針對細胞表面抗原的標靶治療,例如治療惡性淋巴瘤的MabThera、乳癌的Herceptin,以及結腸癌的Erbitux和Vectibix。

  32. LOGO 癌症預防 生活習慣 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適量的運動,保持正常 排便習慣、戒煙酒及檳榔。 • 飲食習慣 攝取均衡營養、定時定量、少食用刺激性或化 學劑處理過食品及不要吃發霉或煙焦的食物。 • 生活環境 不要過度曝曬在太陽下、避免放射性物質照 射、避免接觸致癌的化學藥劑並小心職業災 害。 • 健康檢查 每年至少接受健康檢查一次。注意肝功能、肺部、乳房、子宮、食道、胃、腸的變化比較。

  33. 中醫部份

  34. 大綱 歷史記載 中醫藥在癌症發揮的優勢 中醫對癌症的病理認識 中醫癌症的治法 中醫藥在癌症手術期的應用 中醫藥與放射治療的配合應用 中醫藥在癌症化療的應用 評論 討論

  35. 惡性腫瘤的發病和治療其歷史上的記載

  36. LOGO 中國傳統醫學對癌症的描述 • 癌,系由古代巖、岩、嵒等字轉化而來。因癌瘤之形如岩石,累累堅硬,高突不平,故取其音義而名。 • 中醫學認為,腫者,腫大也;瘤者,留居也;腫大成塊,留居在一起而不消散之物謂之腫瘤。早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瘤」的病名記載。

  37. LOGO 惡性腫瘤的發病和治療其歷史記載 • 《黃帝內經》中已有「瘤」的分類記載,提出了一些腫瘤的病名,如筋瘤、昔瘤、腸蕈、石瘕、積聚、噎嗝等,並對這些疾病的症狀進行了系統的描述。 • 晉代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中有:「癰結腫堅如石,或如大核,色不變,或作石癰不消」及「若發腫至堅,而有根者,名曰石癰」的記載,這些描述與乳岩 (癌) 早期症狀相似,同時還記載了內服、外塗的方藥。

  38. LOGO 惡性腫瘤的發病和治療其歷史記載 • 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載有「反花瘡」的記載,類似於今天的皮膚癌或體表惡性腫瘤。 • 公元 1171 年宋代東軒居士在《衛濟寶書》中,第一次使用了「癌」字,並有「癌疾初發,卻無頭緒, …… 紫赤微腫,漸不疼痛 …… 只是不破」。

  39. LOGO 惡性腫瘤的發病和治療其歷史記載 • 宋代楊士瀛在《仁齋直指附遺方論》中,對癌的臨床特點進行了準確描述,「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狀,顆顆累垂, …… 素根深藏,穿孔透裏,男則多發於腹,女則多發于乳或項或肩或臂,外症令人昏迷」。楊氏不但描寫了癌症的症狀特點、好發部位和嚴重後果,而且從臨床上來看,他的描述也符合某些癌症的發展情況。 • 及至明清,醫家對許多惡性腫瘤,如食道癌、胃癌、乳腺癌、肺癌、外生殖系統癌症等的病因病機、辨証論治、預後方面,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40. 中醫藥在癌症發揮的優勢

  41. LOGO 中醫藥在癌症發揮的優勢 • 增強免疫功能,降低復發和轉移率,提高生存質量和長期療效。 • 手術前後應用中醫藥調理能加速術後康復。 • 緩減在放、化療時的毒副反應,並能增強腫瘤對放、化療的敏感性。

  42. 中醫對癌症的病理認識

  43. LOGO 中醫對癌症的病理認識 • 癌症的主因不外乎六淫之氣、七情內傷、 飲食勞傷、臟腑失調和體質內虛等。 • 這些致病因素長期作用於人體,導致經絡阻塞、氣血運行失常,繼而產生氣滯血瘀、痰凝邪毒等互相交結,最終形成異常組織增生。 • 癌症是在機體內虛的基礎上,多種致病因素相互作用,導致臟腑、經絡、氣、血功能進一步障礙,引起病理產物聚結而發生質的改變。

  44. LOGO 中醫對癌症的病理認識 什麼是外感六淫? 外感六淫: 風、寒、暑、濕、燥、火 風、寒、暑、濕、燥、火,本是自然界四季氣候的正常變化,被稱為"六氣"。由於六氣異常變化,發生太過(如暴熱、暴冷等)或不及時(如春天氣溫不暖反寒,秋天應涼反熱等),超出人體適應能力,就成為致病因素,這種情況下中醫稱為"六淫"或"六邪",屬外在病源。

  45. LOGO 中醫對癌症的病理認識 中醫六淫致病特點

  46. LOGO 中醫對癌症的病理認識 六淫致病特點 • 六淫致病多與季節氣候、居住環境有關。如春季多風病,夏季多暑病,長夏多濕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久居濕地易受濕邪侵犯,高溫環境易中暑等。 • 六淫既可單獨侵襲人體,也可兩種以上聯合侵犯人體而致病。如風寒感冒、風寒濕痹等。 • 六淫入侵後,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如寒邪深入體內又可轉化為熱邪,暑濕積聚過久可轉化為燥邪等。 • 六淫通常遁體表肌膚組織間或口鼻等孔竅由外入內。故有 "外感六淫"之稱。

  47. LOGO 中醫對癌症的病理認識 什麼是內傷七情? 中醫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 中醫的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精神活動情志。活動與臟腑有密切關係。在正常的情況下,一般不會致病。只有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出了人體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動範圍,造成功能紊亂,才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48. LOGO 中醫對癌症的病理認識 精神障礙所引起的疾病 • 不同情緒刺激,對臟腑的影響不一。  • 多數表現為相聯繫的臟腑功能紊亂;如憤怒傷肝,導致血隨氣上湧,出現吐血或昏厥等。思慮傷脾,出現無食欲、腹脹、腹瀉等消化証候。  • 相反,內在臟腑、陰陽、氣血失調,亦可反過來引起精神障礙。如肝陰(血)不足則容易憤怒,心火亢盛則會發狂等。

  49. LOGO 中醫對癌症的病理認識 • 惡性腫瘤在中醫屬於「癥瘕」、「積聚」等範疇,它本身並不是一種單獨的局部性疾病,而是一組非常複雜的全身性病變,屬於全身為虛,局部為實的疾病。 • 儘管惡性腫瘤種類繁多,不同臟器的癌腫各具特徵,但本質上卻有共同的發生發展規律。 • 中醫認為其主要變化機制大致體現在氣滯血瘀、痰凝濕聚、熱毒內蘊、臟腑失調,正氣虛弱幾個方面。

  50. LOGO 中醫對癌症的病理認識 一、正氣虛弱 • 正氣泛指整體抵抗力及臟腑生理功能情況。 • 中醫認為癌症的發生發展與人體正氣密切相關,所謂「邪之所凑,其氣必虛」。 • 張景岳說:「脾腎不足及虛弱失調的人,多有積聚之病。」臟腑功能失調,是癌瘤發病的主要條件之一。 • 當癌瘤生於臟腑組織後,破壞其功能,耗損正氣以自養,所以患者常有不斷加劇的虛弱症候。 • 初期傷氣,繼則耗陰血,終損陽氣,導致氣血陰陽俱虛。此外,手術放化療等,大傷氣陰,有利癌細胞擴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