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反应热的效应测定

反应热的效应测定. 1 实验目的. 1 、熟悉测定量热计热容和测定反应热的原 理和方法。 2 、进一步掌握热效应和焓的概念。 3 、进一步巩固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 (KJ · mol -1 ). Δ H = △ T. 2 实验原理. 在化学反应中,体系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应热。由体系的平均热容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升值 (ΔT) 即可求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以下面公式计算:. 实验内容. (1) 量热计平均热容的测定. 图 1 量热计 1 — 温度计; 2 — 环形搅棒; 3 — 塞子; 4 — 保温杯.

lori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反应热的效应测定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反应热的效应测定

  2. 1 实验目的 1、熟悉测定量热计热容和测定反应热的原 理和方法。 2、进一步掌握热效应和焓的概念。 3、进一步巩固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

  3. (KJ·mol-1) ΔH = △T 2 实验原理 • 在化学反应中,体系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应热。由体系的平均热容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升值(ΔT)即可求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以下面公式计算:

  4. 实验内容 (1)量热计平均热容的测定 • 图1 量热计 • 1—温度计; 2—环形搅棒; 3—塞子; 4—保温杯

  5. (1) 温度计的校正 把两支温度计放在盛水的烧杯里,3min后记录两支 温度计读数的差,以本组温度计为标准来校正两组 合用的一支温度计,使两支温度计对同一温度有相 同的读数。 (2) 量热计平均热容的测定 A 在台天平上称量清洁、干燥的量热计,称至0.1g。 放100mL冷水,再称量。按图2-3安装好量热计, 并使温度计的水银球离杯底约2 cm,5 min后读温 度。 B 加100 mL水在250 mL烧杯里,小心加热。用合用 的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当热水温度高于量热计内 冷水温度15℃时,停止加热。

  6. 待热水冷却到比量热计里的水温高约20K时, 重新测量和记录热水和冷水的温度。 C 迅速把热水加到量热计里,同时按下秒表,开 始记时,迅速塞好量热计塞子,并开始搅拌, 每30s记录1次温度,至少持续3min,直到温度变 化的速度变小或不变。测量结束后,称量(量热 计+冷水+热水),以求出热水的质量。 D 重复实验,作温度-时间图,外推得最高温度T。

  7. 2、氧化还原反应 Zn + CuSO4 = ZnSO4 + Cu+216.8 KJ 测定过程如下: • (1)用台秤称取3.0g锌粉。 • (2)用50mL移液管准确量取0.2mol·dm-3 CuSO4溶液, 放入保温杯中盖好盖子。 • (3)旋转搅棒,不断搅动溶液,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 须读到小数点后两位。 • (4)测定2min后迅速取出橡皮塞,添加3.0g锌粉(注意 仍须不断搅动溶液),马上塞好橡皮塞,每隔30 s 记录一次温度,记至最高温度后在继续测定2min。 • (5)重复上述实验一次。 用温度对时间作图,外推得最高温度T2,计算每摩尔反应热。

  8. 思考题 1、为什么要用图解法求出温度变化的最大值? 2、在中和反应的温度—时间曲线里,系统温度达 最高后,曲线为什么向下倾斜? 3、下列情况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① 两支温度计未进行校正。 ② 测定中和热时,蒸馏水加多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