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 说课

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 说课. 南京师范大学 2003 级教育硕士 南通市第三中学 张 弛. 选题理由. 教材分析. 学情与学法分析. 教学用具. 方法分析. 教学程序设计. 总结与自我评价. 依据新课标人教版选修 6《 实验化学 》 一书中的实验 1-2《 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的微型实验 》. 实验作为化学科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强调、突出的. 《 实验化学 》 一书虽不作硬性教学要求,但可以推荐 给学生. 以 《 实验化学 》 教材为蓝本,将教学的课题修改为 《 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 》. 一、选题的理由.

luk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 说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 说课 南京师范大学2003级教育硕士 南通市第三中学 张 弛

  2. 选题理由 教材分析 学情与学法分析 教学用具 方法分析 教学程序设计 总结与自我评价

  3. 依据新课标人教版选修6《实验化学》一书中的实验1-2《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的微型实验》 实验作为化学科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强调、突出的 《实验化学》一书虽不作硬性教学要求,但可以推荐 给学生 以《实验化学》教材为蓝本,将教学的课题修改为《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 一、选题的理由 此课之前,大致介绍过绿色化学的基本知识

  4.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的微型实验》处于新课标人教版选修6《实验化学》一书第一单元/课题二/第二个专题 第一单元《从实验走进化学》——引领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科学的特点,让他们知道实验对化学的基础作用 课题一《实验化学起步》——从实验化学本身的目标、内容、学习方法、关键要点等方面让学生对实验化学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5.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课题二《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让学生进一步正视化学实验,让他们理解化学科学的绿色理念,消除对化学实验的畏惧与偏见 实验1-2《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的微型实验》——从微型实验的角度来体现实验的绿色化思想

  6. 2.教学目标 借助实验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氯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通过微型实验的实际操作,进而进行宏观与微观实验的对比 通过微型实验的自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

  7.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突破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突破方法

  8.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突破方法 多媒体回放强化 联想污染 回忆旧知 亲手体验 引出微型实验的观念 设计可行的微型实验 • 氯气的性质与制备方法;微型实验的操作方法 • 氯气制备的简便方法及原理;微型实验的设计

  9. 三、学情与学法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 授课对象为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 • 已学完了所有必须修学的课程 • 这节课不是复习课,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复习准备 • 氯气的相关知识高一上学期曾学习,但淡忘了 • 学生已部分学习了绿色化学的观念和方法

  10. 2.学法指导 实验探究法 合作学习法

  11. 四、教学理念与方法分析 引导探究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12. 五、教学用具 设备与仪器:多媒体设备及课件、滴管、 白纸、表面皿、玻璃片 药品:0.1mol/L KBr、KI、NaOH、 FeSO4溶液、KClO3晶体、浓盐酸、 淀粉液、酚酞、 KSCN溶液、pH 试纸

  13. 创设问题情境快速进入状态 引导复习 抓注意的敏感点进一步加深认识 渐入主题 明确重点 引向高潮 六、教学程序设计

  14. (一)创设问题情境,快速进入状态 性情虽烈火却畏碱,常用于消毒制酸, 一战时期曾露面,顷刻间毙命整连。

  15. (二)引导复习 氯元素位于 第三周期 第ⅦA族

  16. (三)抓注意敏感点,进一步加深认识 如何闻氯气气味,为什么? 如果你住的社区发生氯气泄漏,该如何逃生? 氯气的危害及处理

  17. 学生活动 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与教学主题联系 如何设计完整的制备和收集装置? 复习归纳 引导思考 怎样才能收集到纯净的氯气,且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竞争性活动 将零散的仪器搭成一整套环保的收集氯气的装置 互助 (四)渐入主题 过渡

  18. 固体+固体 固体+液体 固体(液体)+液体 复习归纳 根据气体的水溶性和对空气的相对密度选用收集装置。 尾气有毒或污 染空气,不能 直接排空,需 要尾气处理。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 反应条件为思路选用 气体的发生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排水法 点燃 用试剂吸收等

  19. 动动手!

  20. (五)明确学习的重点 引导: 氯气的化学性质有哪些方面? 刚才装置中收集的氯气可以完成哪些性质实验? 学生活动: 回忆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可以完成的相关实验。

  21. 多媒体投影:

  22. 多媒体投影:

  23. 多媒体投影:

  24. (五)明确学习的重点 设疑:为什么刚才的实验却不让大家做呢? 解惑:氯气毒性大,污染大。播放视频是出于对 大家健康的考虑! 设疑:那么该怎样动手完成氯气性质的实验, 又不产生什么污染呢? 引导结合板书:让我们一起进入微型实验天地! 学生活动:回忆微型实验的优点

  25. (五)明确学习的重点 讲解: 1.在一块下衬白纸的玻璃片上分别滴加浓度为0.1mol/L的KBr、KI(含淀粉溶液)、NaOH(含酚酞)、石蕊、FeSO4(含KSCN)溶液各1滴,每种液滴彼此分开,围成圆形。 2.在圆心处放置2粒芝麻粒大的KClO3晶体。 3.向KClO3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立即盖上培养皿。 引导探究: (1)KBr、KI(含淀粉溶液)、石蕊、FeSO4(含KSCN)溶液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2)这个实验中,氯气是通过什么反应生成的?

  26. (六)引向高潮

  27. 氯气能做喷泉实验吗? NaOH溶液

  28. 氯气能做喷泉吗? 怎么样用绿色化学的思想做成类似 或更简单的喷泉实验呢? 是否可以用其它常用物品完成今天的实验,要求绿色化! 软塑料瓶、用瓶内装有气球的装置等 推向高潮…

  29. 本节课的教学力求体现新课程特色和理念,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坚持“以实验探究为基本手段”的思想。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重视师生、生生的交流与互动,把知识的获得、过程的体验和情感的体验有机而自然地融合一体。相信,这样的教学设计在实践中也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本节课的教学力求体现新课程特色和理念,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坚持“以实验探究为基本手段”的思想。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重视师生、生生的交流与互动,把知识的获得、过程的体验和情感的体验有机而自然地融合一体。相信,这样的教学设计在实践中也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七、总结与自我评价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