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k likes | 1.81k Vues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 第二章 世界的本质.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第二节 意识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第三节 实践是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 四、物质的存在形式.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也即关于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承认世界的统一性或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一元论. 世界只有 一个 本原:物质或精神(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唯物主义 一元论. 一元论.
E N D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
第二章 世界的本质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第二节 意识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第三节 实践是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 四、物质的存在形式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也即关于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承认世界的统一性或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一元论 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物质或精神(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唯物主义一元论 一元论 唯心主义一元论
世界有两个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物质和精神(否认世界的统一性)。世界有两个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物质和精神(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二元论 笛卡尔
世界有两个以上的本原(否认世界的统一性)。世界有两个以上的本原(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多元论 世界 物理世界 心理世界 知识世界 波普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
古希腊朴素唯物论 泰勒士: “水”是万物的始基
古希腊朴素唯物论 阿那克西曼德:万物的始基是 “无限者”
古希腊朴素唯物论 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始基是“空气”
古希腊朴素唯物论 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
古希腊朴素唯物论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认为整个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 •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阴阳说”和“八卦说” 及“元气说”
“五行”说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
“五行”说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 火 木 土 水 金
阴阳、八卦说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 于是有地震”——伯阳父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 “一阴一阳谓之道” ——《易传》
“元气说”: 一切有形的物体都是由元气所组成,“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物质本原,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把物质的属性归结为原子的属性。 原子
基本观点 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相互转化,原子的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被看成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局限性
局限性 机械性 人是机器 霍布斯
局限性 形而上学性 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局限性 不彻底性 世界观 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历史观
小结 旧唯物主义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的意义,不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1、物质范畴的含义
物质范畴的含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
“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们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满的定义中去。”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1、物质范畴的含义 2、物质范畴的意义
物质范畴的意义 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二元论 唯物主义一元论 唯心主义一元论
物质范畴的意义 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先验论 反映论 可知论 不可知论
物质范畴的意义 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客观实在性 物质=原子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变动性中的统一 。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2、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 宏观领域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 微观领域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 生命世界 核酸 DNA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2、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 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 ◆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坚定不移地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从世界的物质统一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 四、物质的存在方式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的含义 运动是标志世界的一切变化和一切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应用到物质上的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 ——恩格斯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形而上学观点认为,事物在本质上是不运动、不变化的。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外力,只有外力才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 牛顿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 四、物质存在方式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静止的含义 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所处的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静止的表现形式 静止有两种基本形式: • 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移动 • 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