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6

動物一甲

平等 ?. 動物一甲. 第七組 ( 工作分配表 ). 定義(陳品儒) 沿革(陳詩璇) 主要內容介紹(賴思穎) 現況探討(王文卉) 台灣現況探討(呂姿宜) 問題與討論 & 結論(黃明光). 平等的定義. 陳品儒. 西方平等思維. 古希臘哲學家. 柏拉圖 【 理想國 】. 國家有三種人組成:金人、銀人、銅人 …. 因每個人資質不同,得到自己應得的就是公平. 公平就是正義. 柏拉圖主張:比例平等. 亞里斯多德 【 政治學 】. 政體發生變革的主要原因在於人們對正義 和 平等的認識分歧

maill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動物一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平等? 動物一甲

  2. 第七組(工作分配表) • 定義(陳品儒) • 沿革(陳詩璇) • 主要內容介紹(賴思穎) • 現況探討(王文卉) • 台灣現況探討(呂姿宜) • 問題與討論&結論(黃明光)

  3. 平等的定義 陳品儒

  4. 西方平等思維

  5. 古希臘哲學家 柏拉圖【理想國】 國家有三種人組成:金人、銀人、銅人….. 因每個人資質不同,得到自己應得的就是公平 公平就是正義 柏拉圖主張:比例平等

  6. 亞里斯多德【政治學】 • 政體發生變革的主要原因在於人們對正義和平等的認識分歧 • 亞里士多德反對取消私有財產和家庭的主張,認為它違背城邦的性質和人的本性,他主張財產私有,但又須避免大富極貧。

  7. 平等分兩類: • 數量相等-平均的正義:對人都一樣看待,人都是平等的,人的所得在數目和容量上都應相等。EX:公民大會上的發言權和投票權 形式平等 比值相等-分配的正義:即承認人們之間在功績和價值方面存在差異,按比例分配與之相稱的財富﹑官職﹑榮譽。 實質平等

  8. 矯正正義 當人們覺得不公平時 上法院,由法官判決,要回你的權利

  9. 斯多葛派 西方思想史上第一個提出平等的觀念 人在生物學意義上是相同的類,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都具有與上帝共同的理性,共同受同一個自然法支配, 因此,所有的人,無論其出身、種族、財富以及社會地位如何不同,在自然賦予的理性這一點上他們都是相同的,因此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後代平等政治追求的理論前提

  10. 羅馬的西賽羅 主要從政治的角度表述和闡發自然法思想的斯多葛派哲學家 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確的規則,它與自然相吻合,適用於所有的人,……我們無論以元老院的決議或是以人民的決議都不可能擺脫這樣的律……一種永恆的、不變的法律將適用於所有的民族,適用於各個年代;將會有一個對所有的人共同的,如同教師和統帥的神:它是這一法律的創造者、裁判者、倡導者。”

  11. 基督教 斯多葛派: 不分主人和奴隸、希臘人和異族人、高貴者和卑賤者、富人和窮人,所有人在精神上和人格上都一律平等的思想是西方最早的平等觀 它對基督教的平等觀和近代的平等觀均起了重要作用,是現代平等觀的先導。

  12. 基督教 • 每個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一切人無論是奴隸還是公民,貴族還是臣民,統治者還是被統治者,都是人,都一律平等,都不可以被忽略和排斥 • 一是上帝所擁有的絕對統治權,二是人所擁有的平等的社會政治權利

  13. 霍布斯 自然狀態下,人天生不平等每個人,利用一切手段,使自己活下去 巨靈論 在巨靈面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得服從巨靈,且受巨靈監督與保護 但巨靈和百姓地位不平等

  14. 洛克 天賦人權,主權在民 • 平等的自由權:每一個人享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權利 • 君王(政府)維持秩序、公平解決糾紛,為大家謀幸福 契約論 而政府和百姓是平等的

  15. 羅爾斯【正義論】 每個人都有權利擁有最高度自由:每個人擁有的自由在成逗上是相當的,和他人之間的自由必須相容EX : 參政權、 言論自由、 遷徙自由 無知才能公平 自由和平等原則 • 社會經濟不平等應當 • 盡可能地有利於從中得益最少的人 • 每個人在職位和工作上機會均等

  16. 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 一種是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另一種是精神上的或政治上的不平等 • 自從一個人需要另一個人的幫助,平等就消失了 • 人類不平等的發展狀況: • 法律和私有財產權的設定 • 官職的設置 • 合法的權力變成專制的權力

  17. 社會主義 馬克思VS費邊社

  18. 平等概念,自五四運動從西方引進東方

  19. 國父思想 • 在自然界裡,每個物件都不相同,就是同一棵樹的葉子,都沒有兩片是完全相同的,更何況人! • 平等是人為的,不是天生的 • 不平等 、假平等 、真平等

  20. 無論長相才智,人天生下來就不是與他人全然相同的無論長相才智,人天生下來就不是與他人全然相同的 社會地位不平等 天生的不平等 人為的不平等 假平等 真平等 不管天賦的不同,只在結果上做到每個人都處於相同地位 每個人在社會上能站在相同的出發點上,有相同的機會「自己去發展」

  21. 天生不平等 並不嚴重 人為不平等 加劇 帝 王 侯 伯 子 男 民

  22. 革命 打破人為不平等 社會主義 齊頭式平等 形式平等 假平等 立足點平等 機會平等 真平等 資本主義

  23. 平等的精義 國父希望……. 聰明人 John Rawls 具有服務的道德心(愛心) 幫助不聰明的人

  24. 中國平等思維

  25. 孔子與墨子 孔子 • 有教無類,施行平等教育,主張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得到適當的發展 • 等差之愛:愛是有分等級的,愛人應該是由親而疏,由大愛到小愛,對於不同的人,所付出的愛和義務應該要不一樣 墨子 • 兼愛:強調人人平等之愛,對於每個人都要一視同仁的施予平等之愛,不要有所偏私。

  26. 老莊哲學 老莊的天人合一觀念,是一種人類與環境和諧相處的智慧。基於道家的天道自然觀、萬物一體論等,故道家深恐因過分干預自然而危害人自身,故不贊同為了文明的需要而改造自然。道家同時主張人物平等,互不相害。道家反對奢靡生活,要人節制欲望,不要向大自然無限度地索取。道家認為,自然界是一個有機整體,人類只要採取「無為」的態度,順應自然,便自可恢復秩序和平衡。

  27. 我們對於平等

  28. 不平等是平等的真實意義 只有感覺上的平等,而無真正的平等 政治及法律上 經濟及社會制度上

  29. 誰追求平等窮人?女人?黑人? • 平等的概念是以尊重人類既有尊嚴為基礎。人類享有平等待遇的權利,乃被視為全球認同的人權。保障平等機會,就是確保每個人有平等權利,去接觸及參與每項公眾事務。 追求 公平 與 正義

  30. 人人都追求平等

  31. 沿革 陳詩璇

  32. 平等的沿革 西方從古希臘開始至今平等觀念的差異 中國從古代開始至今平等觀念的差異

  33. 西方 古希臘 • 平等觀念的起源 • 第一個民主制 古羅馬 • 羅馬法(公民法、萬民法和自然法) • 查士丁尼法典 中世紀 • 封建莊園制度---沒有自由就沒有平等 • 基督教---信仰的不平等

  34. 文藝復興 • 十字軍東征和東羅馬帝國滅亡 • 質疑舊的思想 宗教革命 • 人本主義 • 奪回平等信仰宗教的權利 啟蒙運動 • 攻擊君權神授 • 君權民授

  35. 古希臘 • 西方平等觀念源於古希臘 • 還處於低級階段,但是卻開創了西方法律思想史平等學說的先河 • 在古希臘的民主政體中,不管你出生貴族,還是平民,只要成為公民,就能夠取得政治上的平等地位

  36. 古羅馬 • 羅馬法---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遵循的原則是自然理性、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早期階段---十二銅表法 • 發展階段---萬民法 • 完成階段---查士丁尼法典 *自然法---認為任何法律不得違背理性和自然法則 • 在羅馬法前羅馬公民享有相同的保障,受相同的處罰

  37. 重點 中世紀歐洲 • 莊園封建制度:領主和封臣建立了封建關係,擁有了雙方承認的相互間的義務和責任,並且世世代代效忠。 (肉體的控制) • 永遠的世襲→極端的不平等 第一代君王 第二代君王 ⁞ 第一代人民 第二代人民 ⁞ 世世代代不得翻身

  38. 基督教—教宗國 • 偽造了《君士坦丁贈禮》,巧妙的將人分為被救贖和不被救贖(精神的控制) • 利用君權神授說,和封建領主勾結→老百姓無法反抗

  39. 文藝復興 十字軍東征 人本主義 宗教革命 將很多經典帶回歐洲 發現和《君士坦丁贈禮》內容不符 質疑舊思想

  40. 宗教革命 • 人本主義成為當時歐洲的新思想,人們開始改變中世紀以神為本位的人生價值,而開始認真思考以人為本位的新觀點。 • 基督宗教在16世紀至17世紀進行的一次改革,代表人物馬丁·路德 • 自由信仰宗教的平等

  41. 啟蒙運動 攻擊君權神授說(霍布斯) 讓老百姓知道國王的權利來自人民 用契約論建構〝君權民授〞(洛克、盧梭) 政治革命—大革命

  42. 政治革命 • 美國獨立運動 • 《獨立宣言》主張人人生而平等,他們從造物主那裡被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43. 政治革命 • 法國大革命 • 法國多個世紀的絕對君主制封建制度在三年內土崩瓦解 • 傳統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 • 人民取得自由,提出所有人生來都是自由和平等的,並應擁有言論,出版和宗教信仰的自由,形式的平等(法律上的平等)

  44. 工業革命 • 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廠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 • 有錢人的出現---取代了貴族 • 沒錢人---被壓榨 • 形成了另一種形式的不平等

  45. 馬克思主義 社會主義

  46. 歐文 • 在歷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無產階級貧困的原因 • 晚年還提出過共產主義主張

  47. 聖西門 • 擁護法國大革命,主動放棄伯爵爵位 • 在他所設想的社會中,人人勞動,沒有不勞而獲,沒有剝削、沒有壓迫 • 反對齊頭式平等

  48. 傅立葉 • 他批評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的一些醜惡現象 • 首次提出婦女解放的程度是人民是否徹底解放的衡量

  49. 普魯東 • “財產就是盜竊”的論點,從小資產階級立場出發批判資本主義大私有製 • 形成生產者之間“永恆的公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