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k likes | 2.01k Vues
平等 ?. 動物一甲. 第七組 ( 工作分配表 ). 定義(陳品儒) 沿革(陳詩璇) 主要內容介紹(賴思穎) 現況探討(王文卉) 台灣現況探討(呂姿宜) 問題與討論 & 結論(黃明光). 平等的定義. 陳品儒. 西方平等思維. 古希臘哲學家. 柏拉圖 【 理想國 】. 國家有三種人組成:金人、銀人、銅人 …. 因每個人資質不同,得到自己應得的就是公平. 公平就是正義. 柏拉圖主張:比例平等. 亞里斯多德 【 政治學 】. 政體發生變革的主要原因在於人們對正義 和 平等的認識分歧
E N D
平等? 動物一甲
第七組(工作分配表) • 定義(陳品儒) • 沿革(陳詩璇) • 主要內容介紹(賴思穎) • 現況探討(王文卉) • 台灣現況探討(呂姿宜) • 問題與討論&結論(黃明光)
平等的定義 陳品儒
古希臘哲學家 柏拉圖【理想國】 國家有三種人組成:金人、銀人、銅人….. 因每個人資質不同,得到自己應得的就是公平 公平就是正義 柏拉圖主張:比例平等
亞里斯多德【政治學】 • 政體發生變革的主要原因在於人們對正義和平等的認識分歧 • 亞里士多德反對取消私有財產和家庭的主張,認為它違背城邦的性質和人的本性,他主張財產私有,但又須避免大富極貧。
平等分兩類: • 數量相等-平均的正義:對人都一樣看待,人都是平等的,人的所得在數目和容量上都應相等。EX:公民大會上的發言權和投票權 形式平等 比值相等-分配的正義:即承認人們之間在功績和價值方面存在差異,按比例分配與之相稱的財富﹑官職﹑榮譽。 實質平等
矯正正義 當人們覺得不公平時 上法院,由法官判決,要回你的權利
斯多葛派 西方思想史上第一個提出平等的觀念 人在生物學意義上是相同的類,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都具有與上帝共同的理性,共同受同一個自然法支配, 因此,所有的人,無論其出身、種族、財富以及社會地位如何不同,在自然賦予的理性這一點上他們都是相同的,因此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後代平等政治追求的理論前提
羅馬的西賽羅 主要從政治的角度表述和闡發自然法思想的斯多葛派哲學家 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確的規則,它與自然相吻合,適用於所有的人,……我們無論以元老院的決議或是以人民的決議都不可能擺脫這樣的律……一種永恆的、不變的法律將適用於所有的民族,適用於各個年代;將會有一個對所有的人共同的,如同教師和統帥的神:它是這一法律的創造者、裁判者、倡導者。”
基督教 斯多葛派: 不分主人和奴隸、希臘人和異族人、高貴者和卑賤者、富人和窮人,所有人在精神上和人格上都一律平等的思想是西方最早的平等觀 它對基督教的平等觀和近代的平等觀均起了重要作用,是現代平等觀的先導。
基督教 • 每個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一切人無論是奴隸還是公民,貴族還是臣民,統治者還是被統治者,都是人,都一律平等,都不可以被忽略和排斥 • 一是上帝所擁有的絕對統治權,二是人所擁有的平等的社會政治權利
霍布斯 自然狀態下,人天生不平等每個人,利用一切手段,使自己活下去 巨靈論 在巨靈面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得服從巨靈,且受巨靈監督與保護 但巨靈和百姓地位不平等
洛克 天賦人權,主權在民 • 平等的自由權:每一個人享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權利 • 君王(政府)維持秩序、公平解決糾紛,為大家謀幸福 契約論 而政府和百姓是平等的
羅爾斯【正義論】 每個人都有權利擁有最高度自由:每個人擁有的自由在成逗上是相當的,和他人之間的自由必須相容EX : 參政權、 言論自由、 遷徙自由 無知才能公平 自由和平等原則 • 社會經濟不平等應當 • 盡可能地有利於從中得益最少的人 • 每個人在職位和工作上機會均等
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 一種是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另一種是精神上的或政治上的不平等 • 自從一個人需要另一個人的幫助,平等就消失了 • 人類不平等的發展狀況: • 法律和私有財產權的設定 • 官職的設置 • 合法的權力變成專制的權力
社會主義 馬克思VS費邊社
國父思想 • 在自然界裡,每個物件都不相同,就是同一棵樹的葉子,都沒有兩片是完全相同的,更何況人! • 平等是人為的,不是天生的 • 不平等 、假平等 、真平等
無論長相才智,人天生下來就不是與他人全然相同的無論長相才智,人天生下來就不是與他人全然相同的 社會地位不平等 天生的不平等 人為的不平等 假平等 真平等 不管天賦的不同,只在結果上做到每個人都處於相同地位 每個人在社會上能站在相同的出發點上,有相同的機會「自己去發展」
天生不平等 並不嚴重 人為不平等 加劇 帝 王 侯 伯 子 男 民
革命 打破人為不平等 社會主義 齊頭式平等 形式平等 假平等 立足點平等 機會平等 真平等 資本主義
平等的精義 國父希望……. 聰明人 John Rawls 具有服務的道德心(愛心) 幫助不聰明的人
孔子與墨子 孔子 • 有教無類,施行平等教育,主張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得到適當的發展 • 等差之愛:愛是有分等級的,愛人應該是由親而疏,由大愛到小愛,對於不同的人,所付出的愛和義務應該要不一樣 墨子 • 兼愛:強調人人平等之愛,對於每個人都要一視同仁的施予平等之愛,不要有所偏私。
老莊哲學 老莊的天人合一觀念,是一種人類與環境和諧相處的智慧。基於道家的天道自然觀、萬物一體論等,故道家深恐因過分干預自然而危害人自身,故不贊同為了文明的需要而改造自然。道家同時主張人物平等,互不相害。道家反對奢靡生活,要人節制欲望,不要向大自然無限度地索取。道家認為,自然界是一個有機整體,人類只要採取「無為」的態度,順應自然,便自可恢復秩序和平衡。
不平等是平等的真實意義 只有感覺上的平等,而無真正的平等 政治及法律上 經濟及社會制度上
誰追求平等窮人?女人?黑人? • 平等的概念是以尊重人類既有尊嚴為基礎。人類享有平等待遇的權利,乃被視為全球認同的人權。保障平等機會,就是確保每個人有平等權利,去接觸及參與每項公眾事務。 追求 公平 與 正義
沿革 陳詩璇
平等的沿革 西方從古希臘開始至今平等觀念的差異 中國從古代開始至今平等觀念的差異
西方 古希臘 • 平等觀念的起源 • 第一個民主制 古羅馬 • 羅馬法(公民法、萬民法和自然法) • 查士丁尼法典 中世紀 • 封建莊園制度---沒有自由就沒有平等 • 基督教---信仰的不平等
文藝復興 • 十字軍東征和東羅馬帝國滅亡 • 質疑舊的思想 宗教革命 • 人本主義 • 奪回平等信仰宗教的權利 啟蒙運動 • 攻擊君權神授 • 君權民授
古希臘 • 西方平等觀念源於古希臘 • 還處於低級階段,但是卻開創了西方法律思想史平等學說的先河 • 在古希臘的民主政體中,不管你出生貴族,還是平民,只要成為公民,就能夠取得政治上的平等地位
古羅馬 • 羅馬法---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遵循的原則是自然理性、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早期階段---十二銅表法 • 發展階段---萬民法 • 完成階段---查士丁尼法典 *自然法---認為任何法律不得違背理性和自然法則 • 在羅馬法前羅馬公民享有相同的保障,受相同的處罰
重點 中世紀歐洲 • 莊園封建制度:領主和封臣建立了封建關係,擁有了雙方承認的相互間的義務和責任,並且世世代代效忠。 (肉體的控制) • 永遠的世襲→極端的不平等 第一代君王 第二代君王 ⁞ 第一代人民 第二代人民 ⁞ 世世代代不得翻身
基督教—教宗國 • 偽造了《君士坦丁贈禮》,巧妙的將人分為被救贖和不被救贖(精神的控制) • 利用君權神授說,和封建領主勾結→老百姓無法反抗
文藝復興 十字軍東征 人本主義 宗教革命 將很多經典帶回歐洲 發現和《君士坦丁贈禮》內容不符 質疑舊思想
宗教革命 • 人本主義成為當時歐洲的新思想,人們開始改變中世紀以神為本位的人生價值,而開始認真思考以人為本位的新觀點。 • 基督宗教在16世紀至17世紀進行的一次改革,代表人物馬丁·路德 • 自由信仰宗教的平等
啟蒙運動 攻擊君權神授說(霍布斯) 讓老百姓知道國王的權利來自人民 用契約論建構〝君權民授〞(洛克、盧梭) 政治革命—大革命
政治革命 • 美國獨立運動 • 《獨立宣言》主張人人生而平等,他們從造物主那裡被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政治革命 • 法國大革命 • 法國多個世紀的絕對君主制封建制度在三年內土崩瓦解 • 傳統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 • 人民取得自由,提出所有人生來都是自由和平等的,並應擁有言論,出版和宗教信仰的自由,形式的平等(法律上的平等)
工業革命 • 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廠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 • 有錢人的出現---取代了貴族 • 沒錢人---被壓榨 • 形成了另一種形式的不平等
馬克思主義 社會主義
歐文 • 在歷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無產階級貧困的原因 • 晚年還提出過共產主義主張
聖西門 • 擁護法國大革命,主動放棄伯爵爵位 • 在他所設想的社會中,人人勞動,沒有不勞而獲,沒有剝削、沒有壓迫 • 反對齊頭式平等
傅立葉 • 他批評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的一些醜惡現象 • 首次提出婦女解放的程度是人民是否徹底解放的衡量
普魯東 • “財產就是盜竊”的論點,從小資產階級立場出發批判資本主義大私有製 • 形成生產者之間“永恆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