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从贸易大国走向贸 易强国的战略思考

从贸易大国走向贸 易强国的战略思考. 柳思维. 柳思维教授简介. 湖南商学院经济管理管理研究所所长 湖南省现代流通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日本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访问学者 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评委 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高等院校商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 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目 录. 一、总量规模位居世界三甲并非贸易强国 二、贸易强国的特征及我国进入贸易强国的主要障碍 三、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战略对策.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从贸易大国走向贸 易强国的战略思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战略思考 柳思维

  2. 柳思维教授简介 • 湖南商学院经济管理管理研究所所长 • 湖南省现代流通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 日本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访问学者 • 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 •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评委 • 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 •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 中国高等院校商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 •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 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 • 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3. 目 录 • 一、总量规模位居世界三甲并非贸易强国 • 二、贸易强国的特征及我国进入贸易强国的主要障碍 • 三、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战略对策

  4. “十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对外贸易迈上一个新台阶。“十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对外贸易迈上一个新台阶。 • 在新的战略机遇和新的挑战面前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视野来思考中国的贸易问题,绝不可陶醉于外贸总体规模的扩大而忘乎所以。大而不强是中国外贸的突出问题。

  5. 一、位居世界外贸总量三甲并非世界贸易强国 • 从1978年到2003年中国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558.6亿元增加到45842亿元,增加了28倍,年均增长15%左右,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年均增长9%以上。2004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5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3%以上;2004年全国社会生产资料销售额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以上。 • 在国内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对外贸易发展更快,从1978年到2003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的排名由第35位上升到第3位。200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达851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居世界第三位。2004年中国进出口额突破1.15万亿美元,比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53.4倍。

  6. (一)中国进出口贸总额虽然很大,但人均外贸额仍很低(一)中国进出口贸总额虽然很大,但人均外贸额仍很低 • 目前中国人均外贸额还不到850美元,大大低于世界人均近2400美元的水平,只相当世界平均人平30%,按人均外贸额世界排名在第100位以后。而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美国是人均8427美元,日本是人均7136美元,韩国是人均7920美元,因此我国虽然是外贸总量规模的大国,却是人均外贸额极低的小国。

  7. (二)在中国居世界第三出口大国的出口商品中,相当部分比重出口的商品是由外资企业生产的。(二)在中国居世界第三出口大国的出口商品中,相当部分比重出口的商品是由外资企业生产的。 • 中国优惠的对外开放战略与引资战略,使相当多国际跨国公司地生产加工基地设在了中国。2003年外资企业出口商品占中国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由20世纪80年代不到10%上升到50.9%,外资企业已成为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贡献者,贡献率已达70以上。因此,中国出口的福利更多地归国际跨国公司享受。 • 有的专家分析,中国对外贸易表面上是顺差很大,但如果扣除了外资企业加工贸易的进出口部分,实际是逆差。2003年扣除外资企业加工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的部分,实际逆差为514亿美元(见《经济参考报》2004年5月8日)。

  8. (三)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出口竞争力还主要是一种静态比较优势,即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而不是具有技术领先的动态比较优势(三)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出口竞争力还主要是一种静态比较优势,即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而不是具有技术领先的动态比较优势 • 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的分工台阶,而不具有位于高端国际分工的优势。 • 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要素供给丰富方面,相对而言,资本、技术、知识要素的供给不如其他贸易伙伴;尤其是密集使用技术和知识的产品生产,不具有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按照比较优势定位不同贸易伙伴的国际分工位次,我国大多数产业仍处在低端分工位次上。即便已有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但主要还是处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低端生产环节,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也就是说,在国际分工的中低端位次上,我国产品或生产环节具有国际竞争力;但在中高端分工位次上,我国产品或生产环节一般不具有国际竞争力。

  9. (四)出口商品中主要是靠量取胜,而不是靠质取胜。(四)出口商品中主要是靠量取胜,而不是靠质取胜。 • 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虽然已经超过90%,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仅占27%,而贸易强国的这一比重达40%以上。从许多单个商品而言,出口数量为全球之冠,但真正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名牌极少。2003年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100个品牌中,中国大陆只有海尔一个品牌入选。 • 我国出口500强中,34个名牌出口企业的出口额仅占总量的6%,名牌商品的集中度很低。我国是商品实物出口量的大国,却是产品名牌输出的小国。如2003年我国服装全行业完成梭织服装产量136亿件,当年出口服装总额804.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72%,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与出口国,但中国出口服装却没有一个世界名牌。

  10. (五)成为出口贸易大国的同时并不能同步改善贸易条件,某些贸易条件仍在恶化。(五)成为出口贸易大国的同时并不能同步改善贸易条件,某些贸易条件仍在恶化。 • (1)部分出口商品深加工程度低,出口附加值普遍低,换汇成本高,市场占有率不高; • (2)由于我国出口商品主要通过劳动密集优势和价格优势占领国际市场,以价廉取胜,出口卖价要低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价格,这是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 (3)由于我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进口少数发达国家具有技术垄断性具有绝对优势或超绝对利益优势的商品时贸易条件对我国更不利; • (4)随着国内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对国外机器和交通设备等技术产品的进口需求量大,不可避免地使得我国进出口商品交换价格比例差距较大,贸易条件处于劣势地位。

  11. 如中国出口金属钨主要是原料和半成品,占世界市场占有率约七成,但进口国外钨丝价格却是中国钨出口价的七倍。很多商品出口实物量增长幅度和出口额增长的幅度差距甚远,如2003年我国出口彩电数量增长了70%,但出口金额仅增长47%;一些机电产品如汽车和汽车底盘出口量增长了206.7%但出口值只增长了56.3%。这说明我国相当一部分加工贸易产品的要素报酬较低,附加值也低,因此出现了出口产品贸易量增加多,但贸易值增加少的现象。

  12. (六)中国出口贸易结构中服务贸易的比重低 • 我国外贸虽已跃居世界第三位,而服务贸易却居世界第九位,货物贸易强、服务贸易弱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服务贸易一直滞后于货物贸易出口的增长。服务贸易仍是中国出口贸易的一条短腿。服务贸易的逆差额从1993年的11.37亿美元扩大到2003年的70亿美元以上。 • 在当代世界贸易中,最低层次是向国际贸易市场卖原料和半成品,第二层次是卖成品,第三层次是卖品牌,最高层次是卖标准。而要能卖品牌卖标准有赖于扩展新型服务贸易。中国出口贸易目前还主要停留在第一和第二层次,在服务贸易方面缺乏主动权和优势。我国外贸出口还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自主出口品牌和营销网络。在贸易中占很大份额的加工贸易,其封闭体系也还没有突破。

  13. (七)中国进出口贸易大国的外溢效益更多地为发达国家所获取,中国本身受益有限(七)中国进出口贸易大国的外溢效益更多地为发达国家所获取,中国本身受益有限 • 一方面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使更多的廉价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既为发达国家节约了能源、原材料,又更好地满足了其国内市场居民的消费需要。 • 另一方面,中国引入外资和进口商品的不断增加又使中国经济发展的风险增大,国内经济安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4. (八)中国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流通企业。 • 在国外贸易流通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抢滩设点布网的同时,中国的贸易与流通企业真正走出去进入国外市场站稳脚跟的基本没有。 • 随着入世过渡期即将结束,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著名贸易与流通企业,特别是国际连锁巨头已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各大城市市场,如沃尔玛、麦德隆、家乐福等,均已组建了在中国的销售网络与商品采购网,并准备从省会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张。相反,中国的贸易与流通企业因规模小,无法走出国门参与竞争。

  15. (九)我国对外贸易的基础设施也有差距。 • 港口、仓储、远洋运输、航空运输等,不仅容量、运力存在瓶颈,效率也有待提高。网络与信息化建设有待发展,第三方物流、国际货物转口转运等业务还处在待开发、待发展阶段。这些新型业务的开发,有待于我国对外贸易领域的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要素的积累和比较优势的积累。

  16. (十)中国在外贸依存度极高的情况下,国内贸易流通对GDP增长贡献度却很低。(十)中国在外贸依存度极高的情况下,国内贸易流通对GDP增长贡献度却很低。 • 西方发达国家依靠现代强大的流通业支撑,把生产企业的非核心业务链延伸或外包到别的国家,大大提高了国民经济运行效率,流通与贸易对GDP增长贡献率越来越高。如美国在1995年零售销售额占GDP比重就达到了32%,而2003年我国批发、零售、餐饮业的增加值仅占GDP的7.9%。

  17. 二、贸易强国的特征及我国进入贸易强国的主要障碍二、贸易强国的特征及我国进入贸易强国的主要障碍 • 究竟怎样才能称为贸易强国,学术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有的认为贸易强国的定义可以从4个方面来讲:首先,贸易规模很大,对本国和世界经济影响大;其次,对本国经济增长和世界经济增长都是一个稳定的长拉动机制;再次,从自身贸易机制来说,应该在研发、品牌等方面占有优势;最后,能把利益分配的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这几个角度来说,中国目前尚存在一定差距。

  18. 有的专家研究了世界上美、德、日、英、法、意、加、荷8个传统贸易强国的经验,认为世界贸易强国一般具备四个方面的特征:有的专家研究了世界上美、德、日、英、法、意、加、荷8个传统贸易强国的经验,认为世界贸易强国一般具备四个方面的特征: • (1)经济高度发达。在世界8个贸易强国中,7个国家人均GDP在2万美元以上,美国和日本则超过3万美元。8个国家人均GDP相当于世界人均GDP平均水平的4—6倍。 • (2)对外经济贸易规模大、影响力强。

  19. (3)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占据明显的竞争优势。贸易强国一方面在产品质量和技术上保持世界一流水平,贸易条件始终处于有利地位,能以较少的出口产品换回更多的进口物品;同时还凭借国内充裕的资本实力和良好的投资环境,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和吸引外国投资,从国际融资中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3)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占据明显的竞争优势。贸易强国一方面在产品质量和技术上保持世界一流水平,贸易条件始终处于有利地位,能以较少的出口产品换回更多的进口物品;同时还凭借国内充裕的资本实力和良好的投资环境,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和吸引外国投资,从国际融资中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 (4)对外开放度大。作为WTO的创始国,这8个国家普遍奉行自由化国际贸易政策,对外开放程度大。主要表现一是平均关税率低,二是市场开放范围大,三是外贸依存度相对较高。

  20. 还有的专家则认为我国实现贸易强国的基本特征应为:还有的专家则认为我国实现贸易强国的基本特征应为: • (1)出口商品结构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 • (2)在出口商品的价值链上,本国应从事较高价值活动; • (3)本国企业能掌握出口商品的关键技术、品牌及国际销售渠道; • (4)出口企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能够及时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 • (5)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战略、大经贸战略、科技兴贸战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走质量效益型增长道路。

  21. 我个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要成为贸易强国是内外贸一体化的贸易强国,它应具有以下特征:我个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要成为贸易强国是内外贸一体化的贸易强国,它应具有以下特征: • (1)在更多的中国商品走向世界市场的同时,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各地,特别是进入发达国家,一批世界级的具有垄断规模优势的连锁流通企业及生产企业在世界各地跨国经营; • (2)在更多数量中国制造的产品进入各国市场的同时,要有更多的中国产品成为全球性、国际性的著名品牌进入全世界各地消费者心中,要有更多的服务贸易和中国创立的国际标准成为国际市场的热点;

  22. (3)在引进更多外资进入中国的同时,要有更多的中国居民和企业在海外进行跨国投资和跨国经营;(3)在引进更多外资进入中国的同时,要有更多的中国居民和企业在海外进行跨国投资和跨国经营; • (4)在对外出口额增加的同时,要使中国商品进出口换汇效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贸易条件全面改善; • (5)在对外依存度适度的同时,要使贸易和流通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大大上升。 • (6)在世界贸易规则的制订和完善、世界贸易秩序的维护等方面具有更多的话语权、主导权。

  23. 以出口贸易连续2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主要靠数量扩张来维系,存在四个过分依赖。 • 1、过分依赖于传统大市场。主要是过分地依赖于美国市场、欧盟市场、日本市场。贸易增量基本集中在少数市场。去年的中美贸易额:据中国统计,从美国进口447亿美元,出口1250亿美元;据美国统计,对中国出口315亿美元,从中国进口超过2000亿美元。对日本出口也超过1709亿美元。对欧盟进出口1777亿美元,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24. 2、过分依赖于外商投资企业这个经营主体。 资金短缺曾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因而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实施优惠招商引资、加快外资引进的战略是完全正确的,特别对于加快中国告别短缺经济时代结束总体卖方市场局势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市场格局和经济转型后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若过分地依赖外资企业,从战略上来说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25. 3、过分依赖于廉价劳动力密集型优势与资源密集型优势。数量扩张是我国出口迅速崛起的特点,数量扩张的隐患是大量廉价劳动力和宝贵资源的密集型耗费,却使贸易条件在恶化。现在我国一年出口60亿双皮鞋、47亿件衣服,都是靠资源和能源及劳动力的大量消耗,靠这类产品出口换汇再进口发达国家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就是一种新的不等价交换,正如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访问法国所说:中国一年要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买回一架空中客机。这充分体现了外贸增长的脆弱性。

  26. 4、过分地依赖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规模越来越大,渗透到我国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加工贸易的无限发展将会超越我国环境的承受能力。我国长江流域90%的城市和河段严重污染,很多地方地下水不能饮用,环境污染是个大问题。所以,过多地依赖加工贸易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27.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值得高度关注的许多新问题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值得高度关注的许多新问题 • 1、中国靠廉价劳动力优势的不断增加的制成品出口所引起的贸易摩擦不断加深,2002年以来各国对中国出口的反倾销调查事件急于增加,在一些国家还相继出现了围攻华商以及焚烧华商商店、仓库事件,使外贸环境有恶化趋势; • 2、中国因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对资源的高浪费低效率,使国内重要资源短缺加剧,对国际市场资源性产品进口的依赖程度加深,如国内45种主要矿产品资源到2020年有40种主要靠进口解决,石油、铁矿石、铜、铝等主要资源性产品对国际市场的进口依赖程度非常高。

  28. 3、人民币汇率承受新的压力。从1995年起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单一盯住美元的固定浮动制度。2005年实行了新的改革,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及风险仍然存在。 • 4、中国经济进入全球化轨道的程度越深,外贸大国的经济风险性也进一步加深,包括通货膨化与通货紧缩的国际传递,国际市场重要商品的急剧波动、国际资本市场的急剧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还有生态污染、精神污染的国际传递等。如石油涨价等。

  29. 三、从贸易大国跨入贸易强国的战略对策 • (一)更新观念树立“与狼共午由羊变狼”的贸易竞争新理念 面临经济全球化新阶段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商战中的“群狼竞舞”,中国的工商企业必须与“狼”共舞、拜“狼”为师,向“狼”学习,努力把自己从“羊”变成“狼”。应当看到21世纪商战的核心是争夺市场制高点、争夺市场空间。世界上的经济强国都是依靠其强大的流通产业和跨国经营的流通网络,将产品的生产线、链条、环节外包外延到世界各地,在世界范围内来整合生产要素及各种资源。

  30. 在主动参与全球化的贸易竞争中,中国民族工商企业要把打造核心竞争力作为一个基本战略,在与外国跨国公司的“群狼”共舞竞争中使自己做大做强,并利用“与狼共舞”的机会,加快引进、消化国际贸易巨头的先进生产与经营要素,包括其先进的运行机制、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努力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从“羊”到“狼”的嬗变。只有当一批批中国工商业企业也能象美国沃尔玛与美国通用、德国奔驰、日本松下、瑞土雀巢等国际巨头在国内外市场驰骋时,中国就一定会从贸易大国真正变成贸易强国。在主动参与全球化的贸易竞争中,中国民族工商企业要把打造核心竞争力作为一个基本战略,在与外国跨国公司的“群狼”共舞竞争中使自己做大做强,并利用“与狼共舞”的机会,加快引进、消化国际贸易巨头的先进生产与经营要素,包括其先进的运行机制、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努力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从“羊”到“狼”的嬗变。只有当一批批中国工商业企业也能象美国沃尔玛与美国通用、德国奔驰、日本松下、瑞土雀巢等国际巨头在国内外市场驰骋时,中国就一定会从贸易大国真正变成贸易强国。

  31. (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构筑贸易强国的坚实基础(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构筑贸易强国的坚实基础 • 要掌握和利用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规律,一方面稳定和延续中低端产品或生产环节的比较优势,保持出口贸易的数量增长;另一方面又要创造和积累中高端产品或生产环节的比较优势,扩大其产品出口,达到改善贸易结构,提高贸易质量的目的。相应的政策思路是:

  32. (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构筑贸易强国的坚实基础(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构筑贸易强国的坚实基础 • 1、依靠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传统出口优势产业的竞争力。 • 2、努力扩大高科技术产业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1993年以来,主要工业化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均高于全部出口的增长速度,1975-1985年10年间,美、德、英、法、日五国高新技术出口额平均增长了73.1%,而1985-1995年,高新技术出口额增长了353%,是前10年高新技术出口额增长的5倍,可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已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我国应顺应这种趋势把扩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出口比重作为科技兴贸的战略重点,并作为中国出口贸易的新增长点。

  33. (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构筑贸易强国的坚实基础(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构筑贸易强国的坚实基础 • 3、以提升质量为主,实现加工贸易的双重结构调整。其结构调整的含义是,中低端产品或生产环节应逐步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增加就业和满足现阶段中西部地区数量型经济增长的需要;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应鼓励和扶持加工贸易向中高端产品或生产环节延伸和发展,比过去更加密集地使用资本、技术和知识等要素,并努力降低资本、技术和知识要素供给的成本和价格,逐渐积累比较优势,实现加工贸易产品质的提高。

  34. (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构筑贸易强国的坚实基础(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构筑贸易强国的坚实基础 • 4、重视和发展新型服务产业,努力增加服务贸易出口的新产品新业务。我国服务贸易还缺乏竞争优势,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近几年来一直徘徊在-0.1左右,仅相当于美国的二十分之一。特别是许多新型服务业贸易发展不足。为此要加快现代新型服务产业的发展,如金融、保险、通信、国际商务咨询、法律咨询、电脑软件、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并努力拓展海外市场,形成服务出口。为了促进现代服务业的更快发展,要更好地培育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市场,创造和提供相应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及各类服务标准和条件,同时转变传统观念,把国务院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35. (三)加大政府支持,加快培养我国的跨国公司(三)加大政府支持,加快培养我国的跨国公司 • 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的强弱上。由于跨国公司垄断了国际技术创新的70%-80%和国际技术贸易的90%,控制了贸易额的60%和国内直接投资额的80%以上,全球500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总产值已占全球总产值的45%,全球5.3万家跨国公司内部和相互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60%以上。目前,跨国公司是新技术的主要开发者,是世界市场的主要开拓者,也是技术贸易的主要交易者,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拉动的火车头,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日益加强。

  36. 目前我国大陆名义上已进入了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有中石化、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化、中粮、海尔集团等,除了海尔外,这些进入500强的多是一个政府支持和培育的国有经济部门和系统,尚不是一个自然发展起来的企业,且大多是商业或金融服务性公司。因此,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努力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同时,应鼓励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培育我国大型的生产性、综合性跨国公司,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跨国经营,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或开发资源,扩大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

  37. (四)加快中国外贸增长方式和外贸管理方式的转变(四)加快中国外贸增长方式和外贸管理方式的转变 • 加快外贸增长方式和外贸管理方式的转变是进入贸易强国的重要条件,必须努力从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贸易增长方式转变。传统粗放型增长是四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高污染,低效益”。也是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转变中国外贸增长方式和外贸管理方式的需要出口贸易现三个“低”的扭转:高新技术一般贸易占比重太低、出口企业中内资企业比例太低、科技密集度太低。

  38. 1、 要更新贸易增长观念,突破传统货物贸易的局限,扩大国际贸易业务范围及新的增长空间。 • 2、要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培养,发展国际第三方物流业务、发展转口、转运业务,使我国成为周边经济体的转口贸易中心、国际采购中心、国际货物调配中心,扩大对外贸易的内涵和外延,使集约利用和节约资源的贸易方式更多地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

  39. 3、要深化内外贸管理体制一体化改革,努力探讨在内外贸一体化条件下以内需为基础、以质量提升为关键带动和扩大对外贸易的内生增长 机制。 • 4、 要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以法治商,规范市场主体及其市场行为,要以外促内,借鉴国际市场贸易规则与惯例,努力消除转型经济阶段国内贸易中的失信无序、欺诈掠夺、假冒伪劣等混乱与畸形状态,形成一个良好的健全的国内市场体系去带动和促进外向型经济的质量提升,为强壮中国对外贸易打好基础。

  40. (五)搞好经营方式的创新,重视世界市场营销网络的培育和建设(五)搞好经营方式的创新,重视世界市场营销网络的培育和建设 • 要从打造外贸强国的战略高度重视世界市场的营销渠道与营销网络建设。 • 1、要充分利用世界各种名牌经销商网络来推销中国产品; • 2、要推动大型的、有实力的流通企业走出去,培育中国的沃尔玛,跨国经营,跨国设点,把自己的营销网络建立起来。 • 3、要重视营销方式的创新,办好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全球影响的贸易会展,展销中国产品,并积极参加国外各种有影响的国际贸易会展。同时要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加强网上营销,使更多的中国企业采用“网络直通车”更快更广地进入国际市场。

  41. (六)尽快加强和优化我国外贸基础设施建设 • 建设贸易强国,必须有世界一流的贸易基础设施。我国庞大的生产体系和人均资源的约束,决定了我国经济与世界市场的交换必然是大吞吐量的,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也决定了我国内外贸易的商流业务、物流业务、信息流业务量是与日俱增的。 • 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投入,要继续完善我国内河湖海港口、码头、远洋、航空、陆路运输等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提高其技术装备的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以充分发挥其功能。 • 另一方面应加强管理方面的软件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各类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利用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提高利用效率。

  42. (七)努力培育国际化、世界级的企业家群体 • 1、人才是实现贸易强国的根本。世界级企业家群体的崛起是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关键。 • 2、努力形成世界级企业家群体健康成长的制度环境。 • 3、企业家群体的自我修炼。 • 传统儒家文化精华与现代市场经济文明的有机融合(魂、德、智、能、体) 。

  43. 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贸易强国与经济强国!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贸易强国与经济强国!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