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likes | 712 Vues
晶状体病. 白内障的定义. A 晶状体混浊 B 影响视力的晶状体混浊 C 典型的晶状体混浊 D B 或 C. 透明晶状体 混浊晶状体 临床诊断: 1. 影响视力: Vs≤0.7 2. 典型的混浊,如:后极性. 白内障的分类. 无合并眼及全身病的白内障 仅合并眼部异常的白内障 合并全身异常的白内障. ㈠ 无眼部及全身异常的白内障. 1 老年性白内障 2 成年性白内障(早老性白内障) 3 遗传性白内障,如冠状白内障 4 先天性白内障,如全白内障. ㈡ 仅合并眼部异常的白内障.
E N D
白内障的定义 • A 晶状体混浊 • B 影响视力的晶状体混浊 • C 典型的晶状体混浊 • D B或C
透明晶状体 混浊晶状体 临床诊断:1. 影响视力:Vs≤0.7 2. 典型的混浊,如:后极性
白内障的分类 • 无合并眼及全身病的白内障 • 仅合并眼部异常的白内障 • 合并全身异常的白内障
㈠无眼部及全身异常的白内障 • 1 老年性白内障 • 2 成年性白内障(早老性白内障) • 3 遗传性白内障,如冠状白内障 • 4 先天性白内障,如全白内障
㈡仅合并眼部异常的白内障 • ⒈眼部异常是先天性或遗传性 • ⒉眼部异常是后天性或遗传性
⒈眼部异常为先天性或遗传性 • (1) 独眼畸形、隐眼 • (2) 小眼症:小眼球,小角膜 • (3) 无虹膜,异色虹膜 • (4) 残留原始玻璃体
⒉眼部异常是后天性或遗传性 • (1)并发性白内障 • (2)早产儿白内障 • (3)中毒性白内障 • (4)外伤性白内障 • (5)后发性白内障
㈢合并全身异常的白内障 • 这类白内障除合并全身异常外,部分病例还合并眼部异常,所以必须全面检查。
1.合并全身病的白内障 • (1)胚胎病 • (2)Marfam综合征 • (3)鸟面综合征 • (4)Lanrence-Moon-Bied综合征 • (5)全身感染性疾病
2.合并皮肤科疾病的白内障 • (1)异位性皮肤炎(15~20岁才发生) • (2)Rochmund综合征(出生3~6个月发病)。 • (3)色素失调病(Werner),常伴有葡萄膜炎。 • (4)先天性鱼鳞癣或外胚层发育不良 • (5)Siemen综合征
3.合并代谢性疾病的白内障 • (1)糖尿病性白内障 • (2)半乳糖血症性白内障 • (3)Lowe综合征:也称眼-脑-肾综合征 • (4)抽搐性白内障(低Ca引起) • (5)Fabry病 • (6)Refsum病
4.合并神经科疾病的白内障 • (1)肝豆状核变性 • (2)Morinesco-Sjogren综合征
5.合并肌肉性疾病的白内障 • 如肌强直性营养不良(20~30岁发病)
6.合并骨骼系统疾病的白内障 • (1)下颌骨发育不良 • (2)纤维性骨炎及皮肤色素沉着症 • (3)点刻状骨骺 • (4)尖头畸形
7.合并染色体异常的白内障 • (1)Down综合征 • (2)13~15三染色体 • (3)Cockayne综合征
(一)慢性视力下降 • 急性视力下降的病史是与白内障诊断不相符合的
(二)晶状体混浊 • 晶状体的混浊程度是否与视力不相符合
晶状体混浊的记录 • 按LOCS(Ⅲ)的统一标准记录: • 将核混浊分为6级,即No1~6; • 核的颜色分为6级,即Nc1~6; • 晶状体皮质的混浊分为5级,即C1~5; • 晶状体后囊下混浊也分为5级,即P1~5。 • 在各级之间还可以再分为1~10加以记录。
(三)注意同时存在的其它眼部或全身异常 • Fuchs综合征误诊为老年性白内障: • 患眼除白内障外还存在白色角膜后沉着物(Kp),虹膜纹理改变及颜色改变,有时还合并青光眼。
白内障常合并的其它眼病。如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高度近视、青光眼等。白内障常合并的其它眼病。如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高度近视、青光眼等。
白内障常合并的其它全身病:如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其它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等。 白内障常合并的其它全身病:如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其它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等。
五大类 • 1.根据醛糖还原酶被激活学说所提出的药物有:Sorbinil和黄酮类等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 2.根据醌体学说提出的药物有:卡他林(Catalin),法可林(Phacolysin),白内停、晶明、障眼净等。 • 3.根据氧化学说提出的药物有:益视安(Tathion),阿斯匹林(Aspilin), • β胡萝卜素, • 维生素E等。
4.补充晶状体代谢的药物有:晶福、利眼明(Lining)等,补充晶状体代谢所需的细胞色素C,ATP,K+,Ca++,Mg++,维生素B1,B2,B6等。4.补充晶状体代谢的药物有:晶福、利眼明(Lining)等,补充晶状体代谢所需的细胞色素C,ATP,K+,Ca++,Mg++,维生素B1,B2,B6等。 5.动、植物类提取药物及中药:如磁珠丸,石斛夜光丸,视明露,仙诺灵,氨肽碘,腮腺素等。
㈡决定白内障手术指征的依据 • 只要掌握如下三条,便可以迎刃而解 : • 1.白内障对视功能的损害程度。 • 2.白内障患者对视力的要求。 • 3.医院手术已具备的备件。
1.白内障手术的发展史 • 1200年前我国也有针拨白内障手术的记载; • 1949年Ridley开展第一例的人工晶体手术; • 1968年Kelmen发表第一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文章; • 90年代,我国的超声乳化手术开始起步并逐渐进入临床推广阶段。
2.手术方式的选择 • 到目前为止,仍未能找到一种可以适合任何白内障摘除的手术方法。
软核的白内障采用白内障抽吸术, 伴晶状体脱位的白内障采用囊内摘除术, 大核或太硬的核采用现代囊外摘除术, 其它的各类白内障可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是否植入人工晶体的问题,2岁以上植入人工晶状体。
3.ECCE与Phaco手术不同之处 • 现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有许多相同之处,如使用粘弹性物质,前囊切除,皮质通过抽吸灌注系统吸除,术中散瞳与缩瞳等,均有许多相同之处。
(1)Phaco手术切口采用隧道式自行闭合切口,一般3.5~4.0mm,不必缝线,关闭切口,切口可选择在透明角膜上。(1)Phaco手术切口采用隧道式自行闭合切口,一般3.5~4.0mm,不必缝线,关闭切口,切口可选择在透明角膜上。
(2)Phaco是采用环形连续撕囊术(CCC),要求前囊切除后形成一个不容易发生放射状撕裂的开口。(2)Phaco是采用环形连续撕囊术(CCC),要求前囊切除后形成一个不容易发生放射状撕裂的开口。
(3)Phaco对粘弹性物质的要求更高,因为角膜内皮的保护更需要粘弹性物质。(3)Phaco对粘弹性物质的要求更高,因为角膜内皮的保护更需要粘弹性物质。
(4)Phaco手术要求散瞳更充分,只有充分的散瞳才能保护好眼内的组织如角膜、虹膜或囊膜。(4)Phaco手术要求散瞳更充分,只有充分的散瞳才能保护好眼内的组织如角膜、虹膜或囊膜。
(5)Phaco手术水分离与水分层,目的可以节省超声乳化时所使用的能量,而ECCE则不要求水分层。(5)Phaco手术水分离与水分层,目的可以节省超声乳化时所使用的能量,而ECCE则不要求水分层。
(6)Phaco采用机械力,吸力及超声乳化的能量进行碎核,而ECCE则采用娩核法。(6)Phaco采用机械力,吸力及超声乳化的能量进行碎核,而ECCE则采用娩核法。
(7)ECCE手术是在一个半开放的空间操作,前房深度的改变不太大。而Phaco手术则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在深前房下操作,当后囊破裂时,很容易发生晶状体核沉入玻璃体内。(7)ECCE手术是在一个半开放的空间操作,前房深度的改变不太大。而Phaco手术则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在深前房下操作,当后囊破裂时,很容易发生晶状体核沉入玻璃体内。
(8)Phaco手术可更多地与屈光手术、抗青光眼手术等一起行联合手术,而ECCE手术由于切口大,常常受到较大的限制。(8)Phaco手术可更多地与屈光手术、抗青光眼手术等一起行联合手术,而ECCE手术由于切口大,常常受到较大的限制。
4.如何从ECCE向Phaco过渡 • 耐心,耐心,再耐心; • 坚持,坚持,再坚持。
八步走 • 1)熟悉Phaco机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 2)进行动物眼的手术操作练习,学习两手、两脚、两眼、两耳的相互配合,学会环形连续撕囊术。 • 3)严格的病例选择,先选择Ⅱ级、Ⅲ级核进行手术。 • 4)早期病例,可先用超声乳化完成10%,20%,50%的核,另外的核 • 用ECCE方法完成。
5)不断总结自己的手术操作经验,看自己的手术录像。5)不断总结自己的手术操作经验,看自己的手术录像。 6)观看别人的录像带或参观手术,学习别人碎核的经验; 7)掌握Phaco手术已到达熟练程度后,应开展一些难度更大白内障手术, 8)总结自己的经验,并学会如何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下一级的医生,包括如何教会他们手术,让年青的医生少走弯路,能更 快地成长起来 。
术中并发症的处理原则 • 1)在手术前对患眼术中可能出现并发症有充分的估计。 • 2)术中敏锐观察力。 • 3)准确地寻找发生意外的原因。 • 4)合理的处理各类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原则 • 1)对病人应解释好随访的必要性, • 2)让病人了解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的自觉症状, • 3)及时处理术后发生的各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