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第 9 章 频率特性和谐振现象

第 9 章 频率特性和谐振现象. 问题引出: 频率改变 → 感抗与容抗随之改变 → 响应的大小和相位随之改变 本章任务:研究电路特性与频率的关系. 9 . 1 网络函数和频率特性. 一、网络函数 齐性定理: 线性、直流、单电源电路: 线性、正弦、单电源电路:. 9 . 1 网络函数和频率特性. 网络函数: 单一电源激励线性正弦电路,响应相量与激励相量之比. 同一端口: H 称为等效阻抗或等效导纳 不同端口: H 称为转移(或传递)函数 即: 转移电压比 / 电流比、转移阻抗 / 导纳.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 9 章 频率特性和谐振现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9章 频率特性和谐振现象 • 问题引出: 频率改变 → 感抗与容抗随之改变 → 响应的大小和相位随之改变 • 本章任务:研究电路特性与频率的关系 9.1网络函数和频率特性 一、网络函数 齐性定理: 线性、直流、单电源电路: 线性、正弦、单电源电路:

  2. 9.1 网络函数和频率特性 网络函数: 单一电源激励线性正弦电路,响应相量与激励相量之比 同一端口:H称为等效阻抗或等效导纳 不同端口:H称为转移(或传递)函数 即: 转移电压比/电流比、转移阻抗/导纳 响应与频率的关系决定于网络函数与频率的关系

  3. 为响应。 已知 为激励, 设 9.1 网络函数和频率特性 二、频率特性(响应或网络函数随频率变化的特性) 1、分析R、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RC电路的固有频率

  4. 9.1 网络函数和频率特性 低通滤波 高通滤波 通带 阻带 滤波:使某些频率的信号顺利通过,抑制其它频率信号 滤波分类: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 截止频率:网络函数的模下降到最大值的 时对应的频率

  5. 为激励, 为响应。 分别以 、 、 称为RLC串联电路的特性阻抗 令 设 -----RLC串联电路的固有频率 9.1 网络函数和频率特性 其中: 2、分析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称为RLC串联电路的品质因数 令

  6. 只有当 幅频特性才存在极大值 通带宽度 9.1 网络函数和频率特性 带通 高通 低通

  7. 9.2 串联谐振电路 • 谐振: 含有电感和电容的交流一端口,当端电压和端口 电流同相即电路呈纯阻性时称为谐振 • 分类: 串联谐振:L与C串联电路中的谐振 并联谐振:L与C并联电路中的谐振 耦合谐振:由互感或电容耦合成的双回路谐振电路 • 谐振在无线电工程、电子测量技术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8. 9.2 串联谐振电路 一、谐振条件: 即 谐振角频率: L、C不变,调节电源频率使 或电源频率不变,调节L或C使 调谐:

  9. 9.2 串联谐振电路 谐振曲线:电压、电流随频率变化的曲线 主要用于表示电压、电流在谐振点附近的变动情况, 可由相应的幅频特性曲线直接画出谐振曲线 通频带: Q越高, 通频带越窄 但选择性越好

  10. 9.2 串联谐振电路 1.电路呈纯阻性, 阻抗模最小 二、谐振特征 2. 若端电压一定,电流达到最大值: 3.电压谐振: 相量图

  11. 9.2 串联谐振电路 (谐振时的电抗模) 特性阻抗: 品质因数: (谐振时电抗电压与电阻电压的比值) 4.功率: 由于端口电压、电流同相, 只吸收有功(R) 不吸收无功(感性和容性无功抵消)

  12. 最大, 很大 谐振频率信号 9.2 串联谐振电路 三、应用 避免:电力工程中过大的电压可能击穿电器设备的绝缘 利用:电讯工程中利用电压谐振获得较高的电压 例如:无线电接收机输入电路 不同 f 的 感应电压信号 接收天线 谐振电路 调节C,使 非谐振频率信号输出很小 从而选择信号,抑制干扰 无线电接收机 接收机等效电路

  13. 9.2 串联谐振电路 例题9.1:一个线圈与电容串联,线圈电阻R=16.2,电感L=0.26mH ,当把电容调节到100pF时发生串联谐振。(1)求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2)设外加电压为10V,其频率等于电路的谐振频率,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容电压;(3)若外加电压仍为10V ,但其频率比谐振频率高10%,再求电容电压。 解: 线圈与电容串联电路

  14. 9.2 串联谐振电路 当电源频率比电路谐振频率高10%时:

  15. Rs + - 9.3 并联谐振电路 • 复习: 串联谐振的特点:电压谐振。 谐振时电感或电容上电压很大,是端口电压的Q倍, 品质因数Q越大,谐振电路的选频特性越好。 • 思考: 如果信号源内阻很大,对谐振特性有何影响? 信号源内阻大将使串联等效电阻变大,从而降低回路的 品质因素,使谐振电路的选频性变差。 这时可以采用并联谐振电路。 串联谐振适用于信号源内阻很小的情况

  16. 9.3 并联谐振电路 1、条件: 一、GCL并联谐振(与串联谐振加以对比) 等效导纳: 条件:Im(Y)=0 即 谐振角频率: 2、特征: 导纳模最小(即阻抗模最大) (1)电路呈现呈纯阻性,

  17. 9.3 并联谐振电路 (2)若端电流I一定,端电压U达最大值 (3)电流谐振 品质因数: (谐振时电感或电容电流与端口总电流之比) 相量图 (4)功率 只吸收有功,不需要无功(能量互换只发生在L、C之间)

  18. 9.3 并联谐振电路 工程上广泛应用电感线圈与电容器组成并联谐振电路, 由于实际电感线圈的电阻不可忽略,与电容器并联时, 其电路模型如图所示 二、线圈(RL)与电容并联谐振 1、条件 等效导纳: 条件: 谐振角频率:

  19. 不变,调节电路参数L或C (当 时存在) 9.3 并联谐振电路 调谐: ① R、L、C不变,调节电源频率 调节C时得 调节L时可得 (当R<1/2C时存在)

  20. 9.3 并联谐振电路 (1)电路呈现纯阻性, 2、特征 (阻抗模接近最大值) 导纳模接近最小值 (2)若端电流I一定,端电压U接近最大值

  21. 9.3 并联谐振电路 (3)电流谐振 定义线圈的品质因数: 当线圈的品质因数Q很高时, 相量图 (4)功率:只吸收有功,不需要无功(能量互换只在L、C之间)

  22. 9.3 并联谐振电路 思考题: 理想情况下,纯电感与纯电容并联谐振的情况?

  23. 时: 当 9.3 并联谐振电路 实际并联谐振阻抗: • 分析: 所以,纯电感和纯电容并联谐振时,相当于断路。 即:端口电流为零,但电感和电容由于承受端电压, 其中的电流可能很大,形成内部环流。

  24. 9.3 并联谐振电路 例题9.2:一个电感为0.25mH,电阻为25的线圈与85pF的电容器接成并联电路,试求该并联电路的谐振频率和谐振时的阻抗。 解: 谐振阻抗远大于线圈电阻

  25. C 接 收 网 络 L = 9.3 并联谐振电路 例9.3: 利用谐振进行选频、滤波。 电路中,输入信号中含有f0=100HZ,f1=500HZ的两种频 率信号, L=100mH,若要将频率f0的信号滤去,则应选 多大的电容? 解: 当LC并联谐振于频率f0时 可滤出该频率信号 谐振 滤波器 可得: f0 = F=25.4μF

  26. 本章小结 1、网络函数和频率特性 • 网络函数和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 滤波的概念 2、谐振 熟练掌握串联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点 了解谐振的应用 ------本章重点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