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第七章 气候带和气候型

第七章 气候带和气候型. 气候带和气候型的划分 陆地主要气候带和气候型 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 气 候 分 异 规 律. 气温分异: 气温的分布主要受纬度、海陆、地形、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制约,其中纬度因素决定了气温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而海陆、地形及海拔高度则成为气温非地带性分异的因素。. 湿度和降水的分异: 海洋上空水汽充沛,湿度大,而陆地上空相对缺乏,湿度较小。沿海地区,随着向陆地内部的逐渐过渡,湿度也逐渐减小。. 气候分异 : 纬度地带性:气候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加热不均,以及由此产生的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导致气候类型普遍具有沿纬度更替的趋向。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七章 气候带和气候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气候带和气候型 气候带和气候型的划分 陆地主要气候带和气候型 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

  2. 气 候 分 异 规 律 • 气温分异:气温的分布主要受纬度、海陆、地形、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制约,其中纬度因素决定了气温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而海陆、地形及海拔高度则成为气温非地带性分异的因素。 湿度和降水的分异:海洋上空水汽充沛,湿度大,而陆地上空相对缺乏,湿度较小。沿海地区,随着向陆地内部的逐渐过渡,湿度也逐渐减小。 气候分异:纬度地带性:气候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加热不均,以及由此产生的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导致气候类型普遍具有沿纬度更替的趋向。 湿度分带性:由于海陆分布的不同,引起了海陆间气温、气压、风向、降水等气候要素随季节的变化,使得同一纬度带内产生了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分异: 垂直带性:高大山体本身在不同高度上,气温和降水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水热特征,导致山地气候呈垂直方向的变化。

  3. 化分方法 • 实验分类(物理):柯本-大量长期观测数据的统计(气候要素) • 成因分类(动力):斯查勒-气候形成要素.带-辐射环流,型-位置,海陆,地形.什麽是气候型和气候付型 • 理论分类(水热平衡计算) • 本书分类(综合):基础-斯查勒,原则-环境地学(人类与生产),化分了季风气候.p208图

  4. 柯本气候分类 • 1、定义:柯本气候分类法是以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而确定的。 • 2、指标:以气温为带,以降水为型。首先按照气温高低把全球气候分为A、B、C、D、E五个气候带,其中A、C、D、E为湿润气候,B带为干旱气候,然后根据降水量在各带之中又划分为若干气候型)。再将上一些具体指标划分出气候带副型。

  5. 斯查勒气候分类 • 属于成因分类法,斯查勒认为天气是气候的基础,而天气特征和变化又受气团、锋面、气旋和反气旋所支配。首先根据气团源地、分布、锋的位置和它们的季节变化对全球气候分为三大带;再按桑斯维特气候分类原则中计算可能蒸散量EP(又称需水量)和水分平衡的方法,用年总可能蒸散量Ev、土壤缺水量D、土壤储水量S和土壤多余水量R等项来确定气候带和气候型的界限,将全球气候分为三个气候带,13个气候型和若干副型,高地气候则另列一类。 • 斯查勒在上述三大气候带内,再以土壤年总缺水量(D)15cm等值线作为干燥气候与湿润气候的分界线。凡D>15cm者为湿润气候,D≤15cm者为干燥气候。有的地区一年中有的季节很潮湿,有的季节则非常干燥,则属于干湿季气候型。在湿润气候中,又因土壤多余水量R的不同分为三个副型。在干燥气候中也因土壤储水量S的多少再分三个副型。

  6. 评价 柯本气候分类优缺点: • 优:系统分明,指标界限明确;符号简单,便于地图应用和自动检索;与自然景观符合;数据来源长时广泛,便于应用比较. • 缺:干燥带与蒸发量的关系未考虑,干燥气候应为气候带下的气候型;未考虑地形影响.(忽略了气候发生过程)

  7. 斯查勒气候分类优缺点: 优:重视气候成因;考虑了地形影响;界限较为明确;考虑了蒸发,利于生产. 缺:未分季风气候.

  8. 陆地主要气候带和气候型 • 注意各气候类型的化分, 特征, 分布, 典型区域, 成因.

  9. 热带(最冷月均温大于18°) • 赤道多雨:月均温25°-28°,年降水量大于2000mm,全年高温多雨 • 热带干湿季:年降水量750-1000mm,干湿季明显 • 热带季风:年降水量1500-2000mm,干湿热季明显 • 热带海洋:年降水量大于2000mm,降水分配比赤道多雨均匀,最冷月均温小于25° • 热带干旱半干旱:年降水量小于250和250-750mm,多雾型年日较差较小

  10. 温带(最热月均温大于10°) • 亚热带季风:最冷月均温大于0°,年降水量1000-1500mm,降水集中夏季 • 亚热带湿润:最冷月均温大于0°,年降水量1000-1500mm,降水分配均匀,40°N以南东岸 • 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最冷月均温大于0°,年降水量小于250mm和250mm-750mm • 亚热带夏干:最冷月均温大于0°,年降水量300-1000mm(注意南北半球差异) • 温带海洋性:最冷月均温大于0°,年降水量1000mm,降水分配均匀, 40°N以北西岸

  11. 温带干旱半干旱:最冷月均温小于0°,年降水量小于250mm和250mm-500mm,降水集中变率大温带干旱半干旱:最冷月均温小于0°,年降水量小于250mm和250mm-500mm,降水集中变率大 温带季风:最冷月均温小于0°,年降水量500-1000mm,降水集中夏季 温带大陆性湿润:最冷月均温小于0°,年降水量500-1000mm,降水集中夏季但较季风均匀 副极地大陆性:最冷月均温小于0°,小于0°月份占全年一半,年较差大,年降水量300-600mm(针叶林) 亚欧大陆东西岸温带气候的区别?

  12. 寒带(最热月均温小于10°) • 极地长寒:年降水量200-300mm • 极地冰原:各月均温小于0°,年降水量小于250mm

  13. 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如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如 热带雨林气候 气温(摄氏度) 1 伊 基 托 斯

  14.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在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少雨,如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在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少雨,如

  15. 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燥少雨;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暖湿多雨。 气温(摄氏度) 6 罗马

  16. 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均匀

  17. 成因:主要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

  18. 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19. 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20. 大陆的内部,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降水较少,如:

  21. 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 全年降水稀少, 如:

  22. 一、低纬气候类型

  23. 一、低纬地区气候类型

  24. 二、中纬度地区气候类型

  25. 二、中纬度地区气候类型

  26. 二、中纬度地区气候类型

  27. 三、高纬地带气候类型

  28. 地中海气候景观 自然界中的各个要素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形成了自然景观带。

  29. 温带沙漠景观 自然界中的各个要素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形成了自然景观带。

  30. 高纬度地区寒温带针叶林 自然界中的各个要素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形成了自然景观带,例如和寒温带相适应的就有针叶林植物群落和灰化土。

  31. 寒带苔原——冻土景观带

  32. 寒带苔原——冻土景观带

  33. 寒带苔原——冻土景观带

  34. 温带针叶林、阔叶林景观带

  35. 温带针叶林、阔叶林景观带

  36. 温带针叶林、阔叶林景观带

  37. 热带雨林

  38. 青城山亚热带针叶林

  39. 热带季风雨林

  40. 热带季雨林中的孟加拉虎

  41. 热带雨林

  42. 热带草原中的角马

  43. 非洲萨瓦纳景观

  44. 斑马

  45. 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 • 地带性的认识:广义,狭义 • 纬向地带性 • 非纬向地带性 • 垂直地带性 • 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的关系

  46. 由于海洋和山川的影响造成温度与雨量的差异,破坏了理想的地带性。由于海洋和山川的影响造成温度与雨量的差异,破坏了理想的地带性。 非地带性景观

  47. 由于海洋和山川的影响造成温度与雨量的差异,破坏了理想的地带性。由于海洋和山川的影响造成温度与雨量的差异,破坏了理想的地带性。 非地带性景观

  48. 由于海洋和山川的影响造成温度与雨量的差异,破坏了理想的地带性。由于海洋和山川的影响造成温度与雨量的差异,破坏了理想的地带性。 非地带性景观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