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第一章 观赏植物的形态及分类

第一章 观赏植物的形态及分类. 第一节 观赏植物的根 第二节 观赏植物的茎 第三节 观赏植物的叶 第四节 观赏植物的花 第五节 观赏植物的果 . 第一节 观赏植物根的形态. 根的主要功能: 支持和固定作用;吸收作用;输导作用;合成和转化作用;分泌作用;贮藏作用;繁殖作用。 一、根的种类 依据来源,根分为定根和不定根两种。 1. 定根 当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形成主根( main root ),主根上可以产生侧根( lateral root )。不论主根或侧根, 它们都有一定的发生位置,都来源于胚根,所以称为定根。

marlow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一章 观赏植物的形态及分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观赏植物的形态及分类 • 第一节 观赏植物的根 • 第二节 观赏植物的茎 • 第三节 观赏植物的叶 • 第四节 观赏植物的花 • 第五节 观赏植物的果

  2. 第一节 观赏植物根的形态 • 根的主要功能: 支持和固定作用;吸收作用;输导作用;合成和转化作用;分泌作用;贮藏作用;繁殖作用。 一、根的种类 依据来源,根分为定根和不定根两种。 • 1.定根 当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形成主根(main root),主根上可以产生侧根(lateral root)。不论主根或侧根,它们都有一定的发生位置,都来源于胚根,所以称为定根。 • 2.不定根 有些植物可以从茎、叶上产生根,这种不是由根部产生,位置也不固定的根,统称为不定根(adventitious root)。 二、根系的类型 植物个体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称为根系。 • 1.直根系 • 2.须根系

  3. 1 2 图1-1 根系的类型 1.直根系 2.须根系 • 1.直根系 凡是主根发达,较各级侧根粗壮,能明显区别出主根和侧根,这种根系称为直根系。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根系为直根系,如华山松、苹果等。 • 2.须根系 凡是主根不发达或早期停止生长,由茎基部生出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为须根系。如小麦、玉米、葱等大部分单子叶植物的根系为须根系。

  4. 图1-2 根的变态类型 三、根的变态 很多观赏植物的根由于生态环境的不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其形态与功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遗传,并已成为这种植物的鉴别特征。 (一)贮藏根 • 1. 肉质直根(fleshy tap root) • 2. 块根(tuber root) (二)气生根 • 1.支持根(prop root) • 2.攀援根(climbing root) • 4.板状根(buttress root) • 3.呼吸根(respiratory root) (三)寄生根 菟丝子、列当、桑寄生、锁阳

  5. 第二节 观赏植物的茎 茎是种子幼胚的胚芽向上伸长的部分,通常在叶腋生有芽(bud),芽萌发后形成分枝(或开花)。茎和枝上着生叶的部位叫节(node),两节之间的茎、枝叫节间(internode),叶柄与茎、枝相交的内角叫叶腋(axillary)。一般植物的节不明显,只是在叶柄着生处略有突起,而有一些植物的节非常显著,如禾本科植物(玉米、竹类等)和蓼科植物的茎;少数植物如荷花,它的根状茎上的节也很显著,但节间膨大,节部缩小。

  6. 一、茎的分类 (一)根据茎的性质、寿命分类 • 1.木本植物 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 • 2.草本植物 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 (二)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分类 • 1.直立茎(erect stem) • 2.平卧茎(procumbent stem) • 5.攀援茎(climbing stem) • 4.缠绕茎(twining stem) • 3.匍匐茎(creeping stem) 3 1 2 图1-3 茎的生长习性 1. 缠绕茎 2. 攀援茎 3. 平卧茎 4. 匍匐茎

  7. 图1-4 分枝类型 二、分枝的方式 分枝是植物生长普遍存在的现象,顶芽和腋芽的发育,形成枝系。 • 1.单轴分枝(monopodial branching) • 2.合轴分枝(sympodial branching) • 3.假二叉分枝(false dichotomus branching)

  8. 三、茎的变态 (一)地上茎的变态 • 1.茎刺(stem thorn) • 2.茎卷须(stem tendril) • 3.叶状茎(phylloid) 图1-5 地上茎的变态 1.肉质茎 2.茎刺 3.叶状茎 4.茎卷须

  9. 2 1 4 3 图1-6 地下茎的变态 1.根状茎 2.块茎 3.球茎 4.鳞茎 (二) 地下茎的变态 • 1.鳞茎(bulb) • 2.块茎(tuberous stem) • 3.球茎(corm) • 4.根状茎(rhizome)

  10. 第三节 观赏植物的叶 叶(leaf)是由芽的叶原基发育而成的部分,通常绿色,有规律地着生在枝(茎)的节上,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蒸腾水分及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一、叶的组成 叶一般由叶片(lamina or blade)、叶柄(petiole)和托叶(stipule)三部分组成。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常为绿色的扁平状;叶柄是连接茎(枝)和叶片的部分,常呈圆柱状或扁平或具沟槽;托叶是叶柄基部两侧的叶状附属物。具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称为完全叶(complete leaf),如梨、桃、月季等多数观赏植物。有些植物叶缺少其中的一个或两个部分,称为不完全叶(incomplete leaf)。 二、叶片的形状 叶片的形状主要是以叶片的长宽比和最宽处的位置来决定的。

  11. 叶片的形状

  12. 叶尖的形状 渐尖 锐尖 尾尖 钝尖 尖凹 倒心形 三、叶尖 • 1.渐尖(acuminate) 7.微缺(凹缺 emarginate) • 2.急尖(acute) 8.尖凹(微凹 retuse) • 3.钝形(obtuse) 9.倒心形(obcordate) • 4.截形(truncate) 10.圆形(rounded) • 5.短尖(凸尖 mucronate) 11.尾尖(caudate) • 6.骤尖(硬尖 cuspidate) 12.芒尖(aristate)

  13. 心形 耳垂形 剑形 楔形 戟形 圆形 偏形 1 2 3 4 5 6 7 8 1.全缘 2.波状 3.锯齿 4.重锯齿 5.齿状 6.钝齿 7.浅裂 8.深裂 四、叶基 五、叶缘

  14. 图1-11 叶脉的类型 1.羽状网脉 2.掌状网脉 3.直出平行脉 4.弧形脉 5.射出脉 6.横出平行脉 7.叉状脉 六、脉序

  15. 7 3 1 2 4 8 9 5 6 10 1.奇数羽状复叶 2.偶数羽状复叶 3.大头羽状复叶 4.参差羽状复叶 5.二回羽状复叶 6.三回羽状复叶 7.羽状三出复叶 8.单身复叶 9.掌状三出复叶 10.掌状复叶 七、叶的类型

  16. 图1-12 叶序的类型 1.互生 2.对生 3.轮生 4.丛生 八、叶序 • 叶在茎上有规律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phyllotaxy)。

  17. 1 2 3 4 5 6 图1-13叶的变态 1.叶卷须 2.托叶刺 3.捕虫叶 4.叶刺 5.鳞叶 6.叶状柄 九、叶的变态 • 1.苞叶(bract) • 2.鳞叶(scale leaf) • 3.叶卷须(leaf tondril) • 4.捕虫叶(insect-catching leaf) • 5.叶状柄(phyllode) • 6.叶刺(leaf thorn)

  18. 图1-14 花的基本组成部分 第四节 观赏植物的花 一、花的组成一朵典型的花是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组成。一朵花中的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均具有,称为完全花(complete flower);缺少花萼、花冠、雄蕊、雌蕊一至三部分的花,称为不完全花(incomplete flower); 两性花(bisexual flower); 单性花(unisexual flower); 双被花、 单被花、无被花。

  19. 一、花的组成 • (一)花柄(pedicel) • (二)花托(receptacle) • (三)花萼(calyx) • (四)花冠(corolla) • (五)雄蕊群(androecium) • (六)雌蕊群(gynoecium)

  20. 图1-15花冠类型 1.筒状(向日葵) 2.漏斗状(甘薯) 3.钟状(沙参) 4.轮状(番茄) 5.蝶形(豌豆) 6.唇形(薄荷) 7.舌状(向日葵) 8.十字形(油菜) 9.高脚碟状(丁香) 10.坛状(乌饭树) 花冠 • 1.十字形(cruciate) • 2.蔷薇形(rosella) • 3.辐状(radiate) • 4.坛状(urceolate) • 5.高脚碟状(salverform) • 6.钟状(campanulate ) • 7.漏斗状(infundibuliform) • 8.管状(tubular) • 9.蝶形(papilionaceous) • 10.唇形(bilabiate) • 11.舌状(ligulate)

  21. 花冠实例

  22. 图1-16 雄蕊类型 1.无柄雄蕊 2.二强雄蕊 3.四强雄蕊 4.单体雄蕊 5.二体雄蕊 6.聚药雄蕊 7.三体雄蕊 8.五体雄蕊 雄蕊群(androecium) • 1.离生雄蕊(apostemonous) • 2.单体雄蕊(monadelphous) • 3.二体雄蕊(diadelphous) • 4.多体雄蕊(polyadelphous) • 5.聚药雄蕊(synandrium) • 6.雄蕊筒(tube stamen) • 7.二强雄蕊(didynamous) • 9.冠生雄蕊(epipetalous) • 8.四强雄蕊(tetradynamous)

  23. 图1-17 雌蕊的类型 1.离生雌蕊 2~4.结合程度不同的复雌蕊 雌蕊群(gynoecium) • 1.单雌蕊(simple pistal) • 2.复雌蕊(compound pistal) • 3.离生心皮雌蕊(apocarpous gynoecium)

  24. 1.总状花序 2.穗状花序 3.肉穗花序 4.葇荑花序 5.圆锥花序 6.伞房花序 7.伞形花序 8.复伞形花序 9.头状花序 10.隐头花序 11.二歧聚伞花序 12、13.单歧聚伞花序 14.多歧聚伞花序 二、花序 (一)无限花序 (二)有限花序 • 1.总状花序(raceme) 1.单歧聚伞花序(monochasium) • 2.伞房花序(corymb) 2.二歧聚伞花序(dichasium) • 3.伞形花序(umbel) 3.多歧聚伞花序(pleiochasium) • 4.穗状花序(spike) 4.轮伞花序(verticillaster) • 5.葇荑花序(catkin) • 6.头状花序(capitate) • 7.隐头花序 (hypanthodium)

  25. 花序实例

  26. 第五节 观赏植物的果 根据果实的形态结构,可将果实分为三大类 • (一)聚花果(或称为复果multiple) 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的果实。花序中的每朵花形成独立的小果,聚集在花序轴上,外形似一果实,如悬铃木、桑树的花序。 • (二)聚合果(aggregate) 由一朵花中多数离心皮雌蕊的子房发育而来,每一雌蕊形成一个独立的小果,集生在膨大的花托上。因小果的不同,聚合果可以是聚合蓇葖果,如八角、玉兰;也可以是聚合瘦果,如蔷薇、草莓;或者是聚合核果,如悬钩子。 • (三)单果(simple fruit) 由一朵花的单雌蕊或复雌蕊组成的单子房所形成的果实,称为单果。按果实成熟时果皮的质地、结构等特征,又分为肉质果和干果两类。

  27. (三)单果(simple fruit) • 1.浆果(berry) • 2.柑果(hesperdium) • 3.瓠果(pepo) • 4.梨果(pome) • 5.核果(drupe) • 6.荚果(legume) • 7.蓇葖果(follicle) • 8.角果 • 9.蒴果(capsule) • 10.瘦果(achene) • 11.颖果(caryopsis) • 12.胞果(utricle) • 13.坚果(nut) • 14.翅果(samara) • 15.分果(schizocarp) • 16.双悬果(cremocarp) 图示:1.蓇葖果 2..荚果 3.蒴果 4.长角果 5.短角果 6.瘦果 7.颖果 8.胞果 9.翅果 10.坚果 11.双悬果 12.浆果

  28. 第六节 观赏植物分类 • 一、观赏植物的自然分类 观赏植物的自然分类(系统发育分类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按一定的分类等级和分类原则进行排列,建立能反映各类植物间亲缘关系的分类系统的分类。 (一)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18世纪瑞典的林奈把生物分为植物界和动物界两界。植物界包括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六大类群,这种两界系统至今仍被沿用。

  29. 藻类植物 菌类植物 地衣植物 低等植物 (无胚植物; 原植体植物) 孢子植物 植物界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颈卵器植物 高等植物 (有胚植物; 茎叶体植物) 维管植物 种子植物

  30. (二)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 自19世纪后半期以来,许多植物分类学家根据各自的系统发育理论,提出了不同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但由于有关被子植物起源、演化知识和证据的不足,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分类系统。当前较为流行的有下面几个系统: 1.恩格勒系统(A.Engler & Prantl system) • (1)认为花单性、无花被(如柔荑花序类植物)是被子植物原始的特征,所以将杨柳科、桦木科、胡桃科等放在木兰科和毛茛科之前。 • (2)认为单子叶植物较双子叶植物为原始(在1964年改为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原始)。 • (3)目和科的划分范围较大。

  31. 2.哈钦松系统(J.Hutchinson system) 这一系统是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J. Hutchinson)于1926年发表的《有花植物科志》一书中提出的。 (1)单子叶植物较双子叶植物进化。 (2)双子叶植物分木本和草本两大类,木 本以木兰目最原始,草本以毛茛目最原始。 (3)双被花比单被花、无被花原始;花各部分离 生较合生为原始;两性花较单性花为原始; 花各部分螺旋状排列比各部分对生、轮生原 始。 (4)目和科的划分范围较小。 • 3.塔赫他间系统(A .Takhtajan system) • 4.克郎奎斯特系统(A.Cronquist system)

  32. (三)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常用的植物分类等级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在每一个等级之下还可以分别加入亚级,如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等;另外,在科以下有时还加入族、亚族;在属以下有时加入组或系等分类等级;种的下面设立亚种、变种和变型。所有这些分类等级构成了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种的概念: “种”下分为:亚种(subspecies )、变种(varietes)和变型(forma)等分类等级。 (四)植物的命名 命名法规简介 林奈的双命名法 如 Pinus tabuleaformis Car.

  33. (五)植物检索表 1.翅果。 2.羽状复叶………………………………………………………………白蜡属Fraxinus L. 2.单叶全缘……………………………………………………………雪柳属 Fontanesia Labill. 1.非翅果。 3.蒴果,分裂。 4.叶有锯齿,花黄色,枝常拱垂………………………………………连翘属 Forsythia Vahl. 4.叶全缘,少数具裂叶,花紫色或白色,枝直立………………………丁香属 syringa L. 3.核果或浆果。 5.单叶,对生。 6. 两性花或杂性花、花冠裂片短。 7.花簇生或成圆锥花序生于叶腋……………………………木犀属 Osmanthus Lour. 7.顶生圆锥或总状花序……………………………………………女贞属 Lingustrum L. 6、花单性异株,花冠裂片细长线形…………………………流苏树属Chionanths Lindl. 5.羽状复叶或三出复叶,对生或互生,稀单叶………………………迎春花属Jasminum L.

  34. 二、观赏植物的其他分类 (一)依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分类 1.一、二年生花卉(annual and biennial flower) 2.宿根花卉(perennial flower) 3.球根花卉(flowering bulb) (1)球茎类(corms) (2)鳞茎类(bulbs) (3)块茎类(tubers) (4)根茎类(rhizomes) (5)块根类(tuberous) 4.木本植物(woody plants) (1)乔木 (2)灌木 (3)藤本 (4)竹类(bamboos) 5.兰科花卉(orchids) 6.仙人掌及多肉、多浆植物 7.水生花卉(aquatic flower) 8.草坪与地被植物 9.蕨类植物(ornamental ferns) 10.岩生植物(roclc plants)

  35. (二)依自然分布分类 1.热带观赏植物 2.热带雨林观赏植物 3.亚热带观赏植物 4.暖温带观赏植物 5.温带观赏植物 6.亚寒带观赏植物 7.亚高山观赏植物 8.热带及亚热带沙生植物 9.温带和亚寒带沙生植物 (三)依园林用途分类 1.庭荫树(shade trees) 2.园景树(specimen trees) 3.行道树(street trees) 4.花灌木(flowering shrubs) 5.绿篱植物(hedge plants) 6.攀缘植物(climbing plants) 7.草坪和地被植物 9.花坛、盆栽花卉 8.切花花卉(cut flower ) (四)依观赏部位和特性分类 1.观花类(flowering ornamental plants) 2..观果类(plants with ornamental fruits) 3.观叶类(foliage plants) 4.观芽类 6.赏根类 7.赏株形 5.观茎类 (plants with ornamental stems) 8.荫木类(shade trees) 9.林木类(forest trees) (五)依栽培方式分类 1.露地观赏植物 2.温室观赏植物 (六)依经济用途分类 药用植物、香料植物、食用植物、油料植物、树脂植物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