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父母有遠見,孩子才有出路 ~ 用推動搖籃的手改變台灣的教育

父母有遠見,孩子才有出路 ~ 用推動搖籃的手改變台灣的教育. 2008 年 10 月 18 日. 大 綱. 壹、前言 貳、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叁、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 肆、是親師合作,還是共犯結構? 伍、我們在培養淘汰郎嗎? 陸、家長的藍海策略 柒、結語. 壹、前 言 (3 之 1). 家長有遠見,孩子才有出路 如果不站高 --- 怎知潮流將流向何方; 如果不看遠 --- 怎知版圖能延伸多大!. 壹、前 言 (3 之 2). 世界變化的速度,超乎你、我的想像

martin-kan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父母有遠見,孩子才有出路 ~ 用推動搖籃的手改變台灣的教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父母有遠見,孩子才有出路 ~用推動搖籃的手改變台灣的教育 2008年10月18日

  2. 大 綱 壹、前言 貳、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叁、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 肆、是親師合作,還是共犯結構? 伍、我們在培養淘汰郎嗎? 陸、家長的藍海策略 柒、結語

  3. 壹、前 言 (3之1) 家長有遠見,孩子才有出路 如果不站高---怎知潮流將流向何方; 如果不看遠---怎知版圖能延伸多大!

  4. 壹、前 言 (3之2) 世界變化的速度,超乎你、我的想像 。未來的工作,Google搜尋不到;未 來的生活,Wiki百科尚未收錄。在此 關鍵時刻,父母與學校正需要一種新 教養、新價值,來重新思考『愛孩子』 的方式。

  5. 壹、前 言--不同時代需要不一樣的人才 (3之3) 20世紀最需要的人才21世紀最需要的人才 • 勤奮好學● 融會貫通 • 專注於創新● 創新與實踐相結合 • 專才● 跨領域的綜合人才 • I Q● I Q + E Q + S Q • 個人能力● 溝通與合作能力 • 選擇熱門的工作● 熱愛從事的工作 • 紀律、謹慎● 積極、樂觀

  6. 貳、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 地球上,那一種人才最搶手? • 預見未來趨勢掌握人才需求 • 全球最重要的人才管理議題 • 2008台灣1000大企業人才策略與最愛大學生調查 • 2008年台灣1000大企業人才策略「領袖型人才」考量能力

  7. 貳、未來人才--- 地球上,那一種人才最搶手? (7之1) • 全球最熱門的職缺--業務代表 • 歐洲最熱門的職缺--水電、木工、泥水工 • 香港最熱門的職缺--企管、採購、客服 • 英國最熱門的職缺--廚師 • 美國最熱門的職缺--教師、醫療、會計 • 台灣最熱門的職缺--保險、研發、半導體 ﹙2008萬寶華Manpower人力資源公司)

  8. 貳、未來人才—三通概念熱門職務(7之2) 1. 華語導遊 2. 主題旅遊規劃人才 3. 台灣味產品行銷、設計與規劃 4. 民宿經理人 5. 博奕人才 6. 兩岸三地頂極房仲顧問

  9. 貳、未來人才—三通概念職務 (7之3) 7. 物業管理經理人 8. 不動產估價師 9. 陸資前進台灣顧問 10.普通話老師 11.一日顧問與假日工程師 12.陸資駐台代表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

  10. 貳、未來人才—預見未來趨勢掌握人才需求(7之4)貳、未來人才—預見未來趨勢掌握人才需求(7之4) • 高齡化 低退休-只有抗老 沒有養老 • 高移動 低國界-國籍無用 經濟體決定一切 • 高虛擬 低實體-辦公室蓋在internet • 高人性 低限制-仿生科技 機器人加入生活 • 高環保 低勞力-企業競爭 多精敏少廢棄 • 高水價 低油源-養水造水 自製能源 ﹙工研院2015台灣願景規劃小組﹚

  11. 貳、未來人才----全球最重要的人才管理議題(7之5)貳、未來人才----全球最重要的人才管理議題(7之5) (一) 員工技能無法面對未來市場需求 (二) 缺乏具領導潛力人才 (三) 員工技能與企業需求不一致 (IBM 2008全球人力資產報告)

  12. 貳、未來人才--2008年台灣1000大企業 人才策略與最愛大學生調查 (7之6) • 具有國際觀與外語能力。 • 具有創新力。 • 學習意願強與可塑性高。 • 專業知識與技術。 • 團隊合作。 • 穩定度與抗壓性。 • 具有解決問題能力。 • 融會貫通的能力。

  13. 貳、未來人才---2008年台灣1000大企業 人才策略「領袖型人才」考量能力(7之7) • 正確的價值觀。 • 良好的溝通能力。 • 獨立思考和終生學習。

  14. 叁、培養孩子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 (一) 閱讀能力 (二) 外語能力 (三) 應用科技的能力 (四) 知識整合能力 (五) 其它

  15. 叁、培養孩子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 (5之1) 一、閱讀能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國際成人閱讀能力調查報告顯示 • 閱讀能力強的人比較容易找到工作,薪水也比較高。 • 學歷相當時,閱讀能力強的人,擔任技能白領工作的機率明顯高出許多。 • 閱讀能力比學歷高低,更能預測一個人在職場的發展。

  16. 叁、培養孩子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 (5之2) 二、外語能力 • 全球化時代來臨,與國際接軌的最 基本能力。 • 全世界有百分之八十五的重要資訊,是以英文建置。

  17. 叁、培養孩子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 (5之3) 三、應用科技的能力 • 網路,把世界帶到孩子面前。 • 網路把教室延伸到課堂外,衝擊傳統的教育體系。 • 從學校找尋標準答案的學習方式,已無法滿足e世代孩子急於探索世界的本能。

  18. 叁、培養孩子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 (5之4) 四、知識整合能力 • 知識碎片時代,唯有整合者才能成為解答者。 • 知識在21世紀變的很廉價,網路讓資訊的傳遞沒有時差和國界,孩子從8歲到18歲所讀的書,都可以濃縮在一片5塊錢的光碟片裡。當他花這麼多時間去背誦知識的碎片時,他真正的價值其實是,面對困難時的獨立思考能力。

  19. 叁、培養孩子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 (5之5) 五、其它 • 獨立自主又負責。 • 批判思考的能力。 • 主動學習的能力。 • 自我管理的能力。 • 容忍挫折的能力。 • 人際溝通的能力。

  20. 肆、是親師合作,還是共犯結構?﹙2之1) • 過份強調 IQ,而忽略創造力。 • 強調考試結果,忽略學習過程。 • 強調努力認真,忽略樂在其中。 • 重視外在動機,忽略內在動機。 • 重視學科本位,忽略課程整合。

  21. 肆、是親師合作,還是共犯結構?﹙2之2﹚ • 重視紙筆測驗、記憶背誦, 忽略真實評量、多元表現。 • 強調競爭表現、單打獨鬥, 忽略團隊合作、知識分享。 • 支持乖男巧女、標準答案, 排斥好奇求變、 獨立思考。

  22. 伍、我們在培養淘汰郎嗎? (2之1) • 說教太多,身教太少。 • 過度照顧,過度安排。 • 考試能力一流,生活倫理低能。 • 朝七晚九,愛『補』才會贏。 • 被安排的人生,青春不留白。

  23. 伍、我們在培養淘汰郎嗎? (2之2) • 高學歷,低視力;『看不見』未來的 下一代。 • 重視學業,忽視其他生活能力的培養。 • 孩子輸得起,父母輸不起。 • 要贏在起跑點,不管是否輸在終點。

  24. 陸、父母的藍海策略 --重修教育學分 (一) 有好品格才會有好未來 (二) 應重新認識人類智慧 (三) 孩子的青春要留白 (四) 掌握社會脈動和人才需求趨勢

  25. 陸、父母的藍海策略 --重修教育學分(4之1) • 有好品格,才會有好未來。 『品格』是教育學生的第一堂課, 也是最重要的課程。 • 道德可以彌補智慧的不足,智慧 永遠無法彌補道德的空白。(Dante)

  26. 陸、父母的藍海策略 --重修教育學分(4之2) • 應重新認識人類智慧,協助孩子找到 正確的軌道。 多元智慧﹙哈佛教授 Howad Gadner ﹚ 語文智慧、邏輯-數學智慧、空間智 慧、肢體動覺智慧、音樂智慧、人際 關係智慧、內省智慧和自然觀察智慧。

  27. 陸、父母的藍海策略 --重修教育學分(4之3) • 孩子的青春要留白 所謂『學而不思則罔』;留白,主體才會突出;也才會有時間去 整合知識、內化所學。

  28. 陸、父母的藍海策略 --重修教育學分(4之4) • 掌握社會脈動和人才需求趨勢 學歷已經貶值。這是一個越來越沒有軌道的未來,有文憑不見得能成事,沒文憑不見得冒不出頭。丟掉包袱,讓孩子做自己。

  29. 柒、結 語 (2之1) 當事實改變時,我的想法也 跟著改變。那您呢? (凱因斯 John Maynard Keynes)

  30. 柒、結 語--21世紀的教育觀 • 看到每個生命存在的目的與尊嚴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特色 (想想 棋王周俊勳) • 建立肯定多元價值的機制 不要只用學科考試論英雄 (王建民 也很棒) • 創造自由開放的成長空間 讓孩子們都能發揮他們的潛能 (還有 偶像周杰倫)

  31. 讓我們向孩子承諾: 愛 愛心回原點…愛他原來的模樣 讓他做他自己 你 寧靜多一點…讓他 身健康 心寧靜 人平安 一 意義多一點…讓他 成為一個身心靈均衡完整的人 輩 背書少一點…讓他 終身喜愛學習 靈活有創意 子 指揮少一點…讓他 獨立思考團隊合作成為好公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