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台湾 高职 机械工程类师资队伍建设

福建省高职制造类专业教师培训. 台湾 高职 机械工程类师资队伍建设. 程金保 台湾师范大学机电科技学系 教授兼系主任. 簡報大綱. 一、前 言. 前 言. 優質師資養成,必須透過職前培育、實習與在職進修等之配合才能達成,其為一連串持續且不可分割的專業培育過程 唯有透過教師素質的提升,才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促進學生學業成就等目的. 前 言. 技職教育師資有別於普通教育,除了教導一般知識外,還必須傳授職場所需專業技術,培養學生正確工作態度及職業道德,以應付未來工作職場之需要。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台湾 高职 机械工程类师资队伍建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福建省高职制造类专业教师培训 台湾高职机械工程类师资队伍建设 程金保 台湾师范大学机电科技学系 教授兼系主任

  2. 簡報大綱

  3. 一、前 言

  4. 前 言 • 優質師資養成,必須透過職前培育、實習與在職進修等之配合才能達成,其為一連串持續且不可分割的專業培育過程 • 唯有透過教師素質的提升,才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促進學生學業成就等目的

  5. 前 言 • 技職教育師資有別於普通教育,除了教導一般知識外,還必須傳授職場所需專業技術,培養學生正確工作態度及職業道德,以應付未來工作職場之需要。 •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社會結構亦不斷的改變,技職教育的課程內容必須配合技術提升,社會變遷而調整,以切合業界需要,促進學生發展之功能。

  6. 前 言 技職教育專業發展之具體作法: • 加強技職學校優先延聘有實務經驗及持有證照者擔任專業實習科目教師; • 協助教師前往企業界參與實務實習或研習,以便學生具有符合業界需求的技能; • 加強技職學校教師重視實務性研究,提倡證照制度;鼓勵師生參加技能檢定,提升技能水準; • 加強辦理建教合作等措施,以便能確實迎合社會變遷,落實業界需求。 • 為配合產業界之需求,技職教育師資之專業知能與技術內涵亦必須隨之更新。

  7. 二、臺灣高職教育發展

  8. 技職教育的學制 1.國中:國中技藝教育學程 2.後期中等教育:(1)高職 (2)高中附設職業類科 (3)綜合高中【學術學程與專門學程】 3.專科:(1)五專(2)二專 4.技術學院:(1)二技(2)四技(3)附設專科部 (4)研究所【碩、博士班】 5.科技大學:(1)二技(2)四技(3)附設專科部 (4)研究所【碩、博士班】

  9. 技職教育的人才培育目標 9

  10. 臺灣高職畢業生之進路發展

  11. 臺灣高中職學校及學生人數概況

  12. 技職教育重要性 • 培育經濟建設各級技術人力。 • 促進社會階層向上流動,增進社會和諧。 • 有利知識經濟的發展。 1993-2009學年度臺灣大專校院校數成長表 93校 第二國道 注:1、2009學年度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五專部及專科學校招生學校計有46所,提供18,845名招生名額。2008學年度五專在學學生計有84,787人。 2、普通大學校數包含「一般校院」、「師範/教育大學」、「體育校院」 及「空中大學」。 14

  13. 臺灣職校課程標準暨設備標準修訂沿革 13

  14. 单位行业职业教育实习工场

  15. 臺灣現行職業學校教育目標 職業學校以教導專業知能、涵養職業道德、培育實用技術人才,並奠定其生涯發展之基礎為目的,為實現此一目的,須輔導學生達到下列目標: 1.充實專業知能,培育行職業工作之基本能力。 2.陶冶職業道德,培養敬業樂群、負責進取及勤勞服務等工作態度。 3.提升人文及科技素養,豐富生活內涵,並增進創造思考及適應社會變遷之能力。 4.培養繼續進修之興趣與能力,以奠定其生涯發展之基礎。

  16. 高工機械群教育目標 1.培養學生具備機械群共同核心能力,並為相關專業領域之學習或高一層級專業知能之進修奠定基礎。 2.培養健全機械相關產業之初級技術人才,能擔任機械領域有關元件製造、裝配、操作、保養及簡易修護等工作。

  17. 高工機械群學生專業能力 1.具備機具設備操作之能力。 2.具備機械識圖與製圖之能力。 3.具備檢驗與量測之能力。 4.具備機械加工與製造之能力。 5.具備機電系統操作及維護之能力。 6.培養多元進修之能力。

  18. 機械各科教育目標 • 各校應依據職業學校教育目標、群教育目標、學校特色、產業與學生需求及群核心能力等條件,訂定明確之科教育目標。

  19. 學生因素 傳統觀念 教學資源 產業變化 當前環境情勢與挑戰 • 先高中後高職學生未能適性選擇 • 重視文憑、升學 • 之價值觀 • 技職教育定位模糊 • 技專學生社經 • 地位較弱 • 國際化程度不足 • 基礎學科能力 • 有待加強 • 產業轉型,技術 • 人才需求遽增 • 產學落差無法 • 學以致用 • 技專校院教學品質 • 有待提升 • 技職教育資源不足 • 教師實務工作經驗 • 不足

  20. 技職教育再造方案構想—培育優質專業人力 制度 師資 課程與 教學 資源 品管 • 試辦五專 • 菁英班紮 • 實人力 • 強化實務 • 能力選才 • 機制 • 強化教師 • 實務教學 • 能力 • 引進產業 • 資源協同 • 教學 • 擴展產學 • 緊密結合 • 培育模式 • 落實學生 • 校外實習 • 課程 • 改善高職 • 設備提升 • 品質 • 建立技專 • 特色發展 • 領域 • 建立符合 • 技專特色 • 評鑒機制 • 落實專 • 業證照 • 制度

  21. 策略1.強化教師實務教學能力 作 法 預期目標 (1)鼓勵技專新聘專業科目教師應具一定年限實務經驗,並將執行成效納入私校整體發展獎補助指標。 (2)強化現任技專教師實務教學能力,辦理寒、暑期及學期中至企業研習服務及留職留薪深耕服務。 (3)建構完善技術報告升等機制-修改指標、審查機制 (4)推動高職教師研習活動,提升教學品質。 (1)至2012年技專校院具業界經驗教師占所有教師60%以上。 (2)至2012年技專校院教師以技術報告送審申請數成長150%。 (3)擴大辦理高職教師寒暑期赴公民營機構研習,參加研習教師錄取人數自2009年起逐年成長20%

  22. 策略2.引進產業資源協同教學 作 法 預期目標 • (1)采「雙師制度」聘任業界專家協同教學。 • 技專校院:訂定遴聘業界專家協同教學實施要點; • 高職部分:采由申請審查方式,于高職學校「實用技能學程及產業特殊需求類科」導入「雙師制度」。 • (2)共同規劃課程,並指導學生實務專題、校外競賽、證照考試及展演等。 (1)至2012年技專校院遴聘業界專家累計人次達專任教師數30%以上。 (2)至2010年高職學校遴聘業界專家400人次,自2011年起逐年成長10%。 (3)促進產學合作機會與人才交流。 41

  23. 三、臺灣師資培育歷史沿革

  24. 臺灣師資培育的歷史沿革 • 當代臺灣師資培育制度的改革可分為四個時期,在這四個時期,政府推出多種政策及方案以滿足及解決由社會轉變而衍生的師資培訓需求問題: a、光復初期的應急措施(1945-1959) • 二次大戰後,臺灣脫離日本統治,日籍教師相繼遣返,中小學教師頓時出現嚴重不足現象。政府為補充師資,自大陸各地及臺灣緊急徵聘、考選教師,其中學歷水準不足者再施以短期的暑期講習。 • 1946年成立「臺灣省立師範學院」。

  25. 臺灣師資培育的歷史沿革 b、師資培育制度調適時期(1960-1978) • 1960年起陸續改制為五年制的師範專科學校。 • 1968年將義務教育年限延長為九年,原有計劃式的師資培育無法配合,因此開始開放師資培育制度,臺灣、政治、成功、中興等大學的部分學系得以開設教育課程,以增加中學師資的培育。另外,將高雄女師改為高雄師範學院。

  26. 臺灣師資培育的歷史沿革 c、師資培育制度一元化時期(1979-1993) • 1979年『師範教育法』公佈,規定中小學師資培育由政府設立之師範院校實施,公立大學教育系則可准用該法之規定。該法並規定師範生享有公費,畢業後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分發實習及服務。自此一般大學即不再參與正規的師資培育工作,成為所謂『閉鎖式』或『一元化』的師資培育制度。 d、師資培育制度多元化時期(1994-1999) • 1995年通過師資培育法、教師法,且各大學院校可設教育學程培育師資,使師資培育邁向多元化。

  27. 師資職前培育四大課程 師資職前教育課程 普通課程 教育專業課程 專門課程 教育實習課程 廣博學識 德智體群美 四大類科 幼教、國小中等、特教 四種能力 教學、級務行政、研習 三大學科 國中-領域專長 中等-一般科目 中等-技職科目 通識能力 特識能力 1.教學基本學科 2.教育基礎 3.教學方法 4.教學實習 教材教法 中小學課程綱要 -領域學科之教學知能 理論轉換實務 實踐能力

  28. 師資培育之大學(指導老師) 指導關係 夥伴關係 實習學生實習教師 教育實習機構(輔導教師) 師徒關係 師資培育教育實習三聯關係

  29. 臺灣中等學校合格教師之培育歷程 29

  30. 2003年以後(新制)取得教師證書流程 31

  31. 高工機械類科教師甄選內容 (一)初試:筆試(各科專業知能,考試時間100分鐘)。 (二)複試: • 1.複試項目:采教學演示、口試、資料審查、實作等方式辦理 • 2.實作甄試內容:CAD/CAM上機實作;CNC車床、CNC銑床等;機械加工實作:車削、銑削、磨削、鑽削、鉗工、裝配等; 電腦繪圖等。 32

  32. 四、高職機械群教師所需專業能力

  33. 高職教師須具備三大能力 一、一般行業基本工作能力 • 包括專業道德、人際溝通與協調、行政管理等社會性涵養和技巧。 二、教育專業能力 • 包括教學、教材規劃與評鑑、運用電腦科技、課程發展、工廠和教室管理、 • 輔導、評量等能力和技巧。 三、行業經驗和技術 • 包括行業知識及技能、產業界實務經驗、取得技術士證等。

  34. 高職機械科專業教師之專業教學能力

  35. 高職機械科專業教師之專業教學能力 高職機械科專門科目教師應具備:基本教學能力、專業科目教學能力、和專業實習技術能力。其內涵是: • 一、 基本教學能力:專業教學方法與技巧、良好的溝通能力、班級經營能力、教學媒體應用與製作的能力、教材編制與評量的能力、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等。 • 二、 專業科目教學能力:對機械科之機械材料、機械力學、機械製圖、電腦輔助繪圖、機械原理、機械加工與製造、精密量測、自動控制及基本電學等專業知識的認知和教學能力。

  36. 高職機械科專業教師之專業教學能力 • 三、 專業實習技術能力:須具有機械科實習工廠之基礎機械加工機具(含鉗工、車床、銑床、磨床…)、數值控制機械、精密機械加工、電腦繪圖、機械電學實習等技術能力,並應取得相關乙級技術士證;另對於工廠安全衛生、工廠佈置管理、機具保養維護以及環境污染之防治等知能,亦應同時兼具。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