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基督徒 的社會責任

基督徒 的社會責任. 人的尊嚴. 人是天主的肖像 ﹔ 所有人都應是平等 , 雖然才能不一樣 , 但應得到同樣的尊重 ﹔ 世界的資源是天主所造 , 所有人應根據不同需求 , 得到合理的分配 ﹔ 基督徒當依據這信念 , 努力建設這地上天國。. 舊約時代的社會使命傳統. 《 出谷紀 》 、 《 申命紀 》 :天主本身捍衛受壓迫者的本質;不可壓迫異鄉人、欺凌孤寡,只有關懷寡婦、孤兒、貧困者和旅客,才受上主的祝福(出 22: 21-22; 申 14: 29, 15: 7-8 )。

masako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基督徒 的社會責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基督徒的社會責任

  2. 人的尊嚴 • 人是天主的肖像﹔ • 所有人都應是平等, 雖然才能不一樣, 但應得到同樣的尊重﹔ • 世界的資源是天主所造,所有人應根據不同需求, 得到合理的分配﹔ • 基督徒當依據這信念,努力建設這地上天國。

  3. 舊約時代的社會使命傳統 • 《出谷紀》、《申命紀》:天主本身捍衛受壓迫者的本質;不可壓迫異鄉人、欺凌孤寡,只有關懷寡婦、孤兒、貧困者和旅客,才受上主的祝福(出22: 21-22; 申14: 29, 15: 7-8)。 • 先知書:履行正義不單祗是把信仰應用到生活中,而是信仰的本質;透過對抗破壞社會的邪惡勢力來表達信仰(亞5: 21, 24; 耶22: 3-4, 13, 15-16)。

  4. 基督徒的公民使命(羅12:1-21) • 不應被社會的罪惡同化(消極方面),反應以信德改變自己,轉化世畀,變別世上真偽,成為「聖潔的祭品」 。 (積極方面) • 我們信徒是基督的肢體,作用雖不一樣,但同樣重要,應同受尊重。 • 當厭惡惡事,但不可以惡報惡,反應以善勝惡。

  5. 以人為本的團體生活(羅13: 1-10) • 尊重及服從合法的政權,因這權柄來自天主。 • 有權柄的人仍是天主的僕役,責任應是幫人行善。 • 要彼此相愛,就是「愛你的近人如你自己」 。愛是法律的滿全。

  6. 教友的司祭職 • 代表世界, 把一切喜樂、憂傷、需要和盼望向天主禱告; • 把一切的工作、祈禱、傳教、夫婦及家庭生活、每天的辛勞、身心的消遣等等,甚至生活的艱苦都會成為精神的祭品,奉獻於天主, 求天主所悅納; • 這樣處處表現聖德,教友們便為天主聖化世界。

  7. 教友的先知職 • 教友是天主的代言人,基督讓教友們為祂作目證; • 洞識時代的徵兆,糾正不良的社會習俗及法律。

  8. 教友的王者職 • 按照上主旨意治理世界, 服務他人及社會; • 認識萬物的本有價值,善用才能(天主的恩寵)、懷著聖德去建設一個友愛, 和平,正義的社會。

  9. 小組活動分類 • 請把工作紙上之事項分類,討論哪些是天主教徒的先知、司祭及君王職? (每組找一圈起之職) • 哪些教較難實踐? • 哪些容易在生活中實現? • 還有其他提議?

  10. 先知職 君王職 司祭職 • 不說別人是非 • 夫婦相敬 • 不斷祈禱 • 廣傳福音 • 邀請親友參加慕道班 • 陪同親友參加感恩祭 • 活出天主子女的見證 • 買旗 • 報佳音 • 探訪老人院 • 賣旗 • 參加明愛賣物會義工 • 參加堂區善會 • 勤讀聖言 • 說良心話 • 在港鐵內請坐在「關愛坐位」的人讓坐給真正有需要人士 • 父母教導子女做良好公民 • 勸喻朋友勿沉迷賭博 • 說真話,不說謊 • 不說別人是非

  11. 教會的社會使命傳統 • 近代教會對使命的自我理解 • 教會作為基督徒團體,肩負起傳揚福音拓展天國的使命。所謂傳福音,是指將福音喜訊、新的價值觀帶到人類的每個階層中,從內部革新人類;透過福音精神轉化個人和集體的良心、人類的活動、生活和身處的具體環境。它涉及全部生活,包括個人、家庭及社會,關乎人權與義務、和平、正義、發展及解放。 • (《在新世界中傳福音》勸諭, 教宗保祿六世 -1975)

  12. 何謂社會訓導? • 社會訓導,多指1891年教宗良十三世發表的“新事通諭”後,天主教會針對當代社會問題所頒佈的通諭或牧函。

  13. 社會訓導核心主題簡介 • 維護人性尊嚴及人權 • 大眾公益和團結關懷 • 財產的社會性 • 互補原則及政府的角色 • 工作的意義及工人權利 • 優先關愛貧窮人 • 改變不公義的制度和人心 • 促進和平,消除軍備競賽

  14.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https://www.facebook.com/hkjpcom http://www.hkjp.org/ • 實踐社會正義是信仰中不能或缺的幅度,要實現這使命和在社會中作見證,必須維護人性尊嚴,改善人民的福祉,讓人有空間發揮其潛能,這亦是正委會的基本原則和 宗旨。……… 希望揭露社會的不公義問題,讓教友和大眾對問題加深瞭解,從而為建設一個更合乎公義和仁愛的社會而努力,參與建設地上的天國。

  15. 《在真理中實踐愛德》通諭節錄教宗本篤十六世 • ….愛德 (caritas)是一股非常的力量,它使人們勇敢而慷慨地獻身為正義與和平服務。這力量的根源是天主,祂是永恆的愛和絕對的真理。… • … 在真理中生活出愛德能夠使人瞭解:接納基督徒的價值觀,不但有助建設一個良好的社會,及促進一個真正的全人發展,而且是必需的。如果基督徒有愛而沒有真理,別人或會欣賞他的善意,它或許也有助於社會生活,但它不會起基本的作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