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505 Vues
企业理念识别系统( MIS )策划 第二、三、四章. 第一篇. 第 3 章 企业理念的设计. §3.1 企业理念设计前的准备 §3.2 企业理念设计的程序 §3.3 企业理念的传播与推进. 现代企业理念所存在的问题. 企业文化与产品宣传口号混淆; 过于讲究形式华丽,但却无法指导实际工作; 公司的战略和企业的理念无法配套; 概念不清,未理清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统而用之,企业不同时期理念的使用未体现。. §3.1 企业理念设计前的准备. 一、企业理念设计的时机准备 (一)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 (二)企业的经营业务发生变化
E N D
第3章 企业理念的设计 §3.1 企业理念设计前的准备 §3.2 企业理念设计的程序 §3.3 企业理念的传播与推进
现代企业理念所存在的问题 • 企业文化与产品宣传口号混淆; • 过于讲究形式华丽,但却无法指导实际工作; • 公司的战略和企业的理念无法配套; • 概念不清,未理清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 统而用之,企业不同时期理念的使用未体现。
§3.1 企业理念设计前的准备 一、企业理念设计的时机准备 • (一)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 • (二)企业的经营业务发生变化 • (三)企业的性质发生改变
二、企业理念设计的思想准备 (一)企业理念与企业战略 1.企业战略的定义与特征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面对在变化的、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努力地把握机会,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以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来实现企业长期目标的计划和行动方案。 企业战略的特征,有学者提出“5P”观点:即计划,计谋,模式,定位和展望
2.企业理念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若理念已经形成,则将影响公司战略的确立; 若理念未形成,战略会影响理念的设计。
(二)企业理念与学习型组织 1.学习型组织的定义与特征 指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必须具备五项修炼,分别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必须具备五项修炼,分别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
(三)企业理念与创造性思维 1.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及特点 定义:通过直觉、灵感(顿语)、推理、实践而形成的高级思维过程是智慧的升华,是智力想象力的高级表现形态,也是思维本身的创新 ,其结果是产生新的思想和观念。 特点:突发性、求异性、想象力、开拓性、开放性、多变性
2.企业理念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3.企业理念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运用 联想电脑: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三、企业理念设计的组织准备 (一)启动企业理念设计 (二)诊断评估 (三)企业现状调查 (四)企业形象定位 (五)企业理念定位 (六)确定企业理念设计方案 (七)具体设计 (八)评价、筛选与定稿
§3.2 企业理念设计的程序 一、企业理念的设计原则与价值判断 (一)企业理念的设计原则 • 1.个性化原则 • 2.持久性原则 • 3.民族性原则 • 4.系统性原则 企业理念的设计包含四大步骤:检讨调研报告、激发理念创意、 比较筛选创意、构筑创意内涵。
(二)企业理念设计的价值判断标准 1.对企业经营目标的价值判断 2.对质量的价值判断 3.对企业人才的价值判断 4.对企业服务措施的价值判断 5.对企业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价值判断 参见课本p57
二、企业理念的设计类型与要素设计 (一)企业理念的设计类型 ◆目标导向型 ◆团结凝聚型 ◆开拓创新型 ◆产品质量与技术开发型 ◆市场营销型 ◆优质服务型
(二)企业理念的要素设计 企业理念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愿景、企业哲学、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作风等系列要素 几项要素的设计过程和方法 1.企业价值观的提炼 2.企业哲学 企业哲学是关于企业一切活动本质和基本规律的学说,是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理论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是企业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哲学思考。 3.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企业向心力的来源
价值观塑造的八项原则 • 1、大家共同参与提炼企业价值观2、确保价值观正确反映企业长远目标3、价值观应该激励人心4、注重价值观和变革的关键驱动因素5、面对利润如何做出选择6、坚持不懈地灌输7、确保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8、确保价值观各要素能明白无误地转换成行动
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一个企业全体(或大部分)职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它是企业广大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并经过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 • 企业精神:是企业理念的浓缩,是企业灵魂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而长期形成的并为员工所认同的一种健康向上的群体意识。
企业精神提炼方式 • 1.条例式把企业精神作为规则、文件在企业内予以公布 • 2.标语口号式把企业的精神和经营理念的主要内容用箴言、警句张贴在企业的四处,使员工处处可见,随处受到熏陶 • 3.厂歌式 • 4.故事式 • 5.广告式
三、企业理念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技巧 (一)企业理念的设计理论 1.企业理念的收敛理论 定义:为了达到企业的最高目标,企业理念在全体员工深入领会和全面贯彻的基础之上,各要素在塑造企业形象的过程中发挥作用,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一种合力,由它推动着,使企业全体员工的努力最终收敛于企业的最高目标。 2.企业理念的外张理论 定义:企业理念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向外扩张的现象。
企业理念的文字形式 • 第一,标语、口号。企业理念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将其概括成一句精萃凝炼,通俗上口的标语或口号。 • 第二,训词。有些企业将自己的企业理念提炼成一句训词,如同箴言、警句,作为全体员工的座右铭。 • 第三,歌曲。有些企业将自己的企业理念谱写成歌曲,在员工中广泛传唱,既可以利用歌曲慷慨激昂的旋律达到鼓舞干劲的作用,又可以借助优美动听的歌词传播企业信息。 • 第四,分层表达。由于企业理念系统比较复杂,包含的内容多样化,所以往往在一句口号内无法表达完整,故可以根据对内、对外的不同情况设计多个宣传口号,在不同的领域使用。
标语、口号的几种表达方式 比喻式表达 同样是开拓创新,不同企业表述却不一样: 日本索尼公司表述为:“豚鼠精神”(豚鼠在茫茫黑夜里总是不停地挖掘) 美国的玛丽.凯化妆品公司表述为:“大黄蜂精神”(大黄蜂不理会自己的翅膀太软,身体太重,而仍然不停地飞) 故事表达 给企业精神取一个富有个性的名称,通过讲创业史中的一个故事来阐明其依据,并进一步来展示它的内容。
品名式表达 即用企业或产品商标名称来表达企业精神。 人名表达 即用人名来表达企业精神,如大庆“铁人精神”就具有个性和感染力。
(二)企业理念的设计技巧 1.企业理念的人格化 2.企业理念的艺术化 3.企业理念的口号化
松下的经营理念 • 体现在松下七精神、松下纲领、松下信条、松下哲学方面。 • 松下七精神:产业报国精神、光明正大精神、友好一致精神、奋斗向上精神、礼节谦让精神、适应同化精神、感激报恩精神 • 松下基本纲领:认清我们身为企业人的责任,追求进步,促进社会大众的福利,致力于社会文化的长远发展 • 松下员工信条:惟有本公司每一位成员的亲和力、精诚团结,才能促进进步和发展,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记住这一信条,努力使本公司不断进步
海尔经营理念 • 海尔精神 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 海尔作风 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 海尔的OEC管理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要么不干、要干就争第一 • 海尔的质量观 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 • 海尔的营销观 现卖信誉,后卖产品 • 海尔的技改观 现有市场,再建工厂 • 海尔的人才观 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 海尔的服务观 用户永远是对的,24小时安装到位 • 海尔的发展目标 21世纪初进入世界500强
§3.3 企业理念的传播与推进 一、企业理念在VI、BI中的渗透传播 MI的传播需要载体,VI和BI都要体现。
二、企业理念的自身传播 • 企业理念的传播分为外部传播与内部传播。 • 外部传播主要通过外部的新闻媒体,诸如电视、报刊、杂志等,进行企业理念的宣传。 • 内部传播 (1)“反复唱和”法 (2)“理念解释”法 (3)“环境感染”法 (4)“主题仪式”法 (5)“人物示范”法
三、企业理念的推进 (一)企业理念的推进方式 “四个贴近与四个进入” “四个贴近”:贴近生产、贴近经营、贴近管理、贴近改革。 “四个进入”:进入班子、进入班组、进入现场、进入市场。
(二)企业理念的推进过程 1.信息传达阶段 2.企业理念认同阶段 3.企业理念反馈阶段 4.共同商讨阶段 5.共同合作阶段
第4章 企业理念在其他识别系统中的渗透 §4.1 企业理念在视觉识别系统中的渗透 §4.2 企业理念在行为识别系统中的渗透 §4.3 企业理念的行为化
一、视觉识别的理念化 理念识别系统向静态的视觉识别系统渗透就是以企业理念为核心,按企业理念系统的内涵去寻找视觉形象的构图、色彩和表达方式。 视觉识别是企业理念的具体化、视觉化、符号化的过程,是将企业理念表象化的结果。 §4.1 企业理念在视觉识别系统中的渗透
二、视觉识别系统表现企业理念的同一性和一贯性二、视觉识别系统表现企业理念的同一性和一贯性 就是指企业内外、上下都保持经营上的、行为上的、视觉上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三、视觉识别系统要表现企业理念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三、视觉识别系统要表现企业理念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企业的个性化 首先,个性化表现在不同行业。 其次,必须突出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差别
4.2 理念在行为识别系统中的渗透 行为识别的设定是以企业理念为依据的,将企业理念充分渗透到企业各个部门以及每个员工的行为中去,成为共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体系,提高整个企业及其全体员工的素质,这就是企业行为识别系统的设计目的。
一、企业内部行为的理念渗透 企业内部行为的理念渗透是指企业理念在企业内部员工中的贯彻执行。 (一)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 (二)员工行为表现企业理念 (三)企业环境表现企业理念 二、企业外部行为的理念渗透
§4.3 企业理念的行为化 • 企业理念行为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它以一整套的行为规范制约于员工; 二,它以高素质的服务取悦于公众。
一、企业理念行为化的特征表现 1.行为识别的统一性 2.行为识别的个性化。 二、企业理念行为化的方法 1.仪式化 2.环境化 3.培训教育 4.象征性游戏 5.楷模示范
企业理念实施 • 企业理念实施是将理念渗透于企业员工的观念和行为之中的过程。 • 从企业主动导入CIS的角度来看,企业理念实施主要包括理念传递、理念解释、理念教化、理念应用四个阶段; • 从企业员工的角度来看,企业理念实施的过程则主要包括理念接收、理念理解、理念接受和理念实践四个阶段。
小结 理念系统是整个识别系统的主导内容,是建立整个企业识别系统的原动力 行为识别系统是企业识别系统的本质内容,它是一种动态的形式,强调一种行为过程,是建立整个识别系统的关键 视觉识别系统是企业识别系统的基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