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想北平

想北平. 老舍. 我的老家是北平。我可是已有廿 ( nian ) 年没在北平过年过节了。这廿年来 , 每逢佳节 , 特别是新年 , 我就分外地思念北平。北平的年节是多么花梢有趣呀 ! 一闭眼 , 我就走回记忆中的世界 , 那里有百果的腊八粥 , 什锦糖 , 红白蜜供 , 走马灯 , 带琴的风筝 , 和多少多少别处见不到的东西。越想北平 , 越觉得苦闷 , 倒好象只有北平会过新年似的 !. ( 老舍 《 新禧 ! 新禧 !》).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想北平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想北平 老舍

  2. 我的老家是北平。我可是已有廿(nian)年没在北平过年过节了。这廿年来,每逢佳节,特别是新年,我就分外地思念北平。北平的年节是多么花梢有趣呀!一闭眼,我就走回记忆中的世界,那里有百果的腊八粥,什锦糖,红白蜜供,走马灯,带琴的风筝,和多少多少别处见不到的东西。越想北平,越觉得苦闷,倒好象只有北平会过新年似的! (老舍《新禧!新禧!》)

  3. 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想北平》是老舍先生在1936年山东济南时写下的一篇小品文。当年身处异地的老舍,在战乱的岁月中,更加思念他挚爱的北平。

  4. 点评法 • 点评:联系上下文,结合写作手法,准确到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与广度

  5. “可是,我真爱北平”

  6. 从上文知道不多转折而来,直抒胸臆,可见爱的直白。这也是全文的感情基调,“文眼”所在,统摄全文。从上文知道不多转折而来,直抒胸臆,可见爱的直白。这也是全文的感情基调,“文眼”所在,统摄全文。

  7. “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 (四个“说不出”) 提示:作者反复说我对北平的爱“说不出”,到底说出来没有?怎样说的? “我爱我的母亲,……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提示:为什么这么比? “我的爱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我的每一个思念中有个北平,……” 第二节

  8. 第三节 “真愿成为诗人……” “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 “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所赐给的” “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9. 小结: • 第一节:交代自己对如何写北平的考虑,决定写出“我的北平” • 第二、三节:正面表达对北平特殊的爱,“我说不出”是因为爱到极致却往往难以表达出来,说不出来是为了强调对北平爱之深,诉说很多还是为了表达对北平的爱 。

  10. 第4、5、6小节,通过 的手法写出北平与众不同的特点,以此表达作者对北平的喜爱。 比较 思考: 这几小节主要从哪些方面,写了北平的哪些特点?可找出反映这些特点的句子,也可在段中提取出“关键词”。

  11. 北平每一个特点都显出了“中庸”意味:既热闹又清净,既人为又自然;既有大都市的阔大又能有农村的花菜果子,既是大都城又能优游闲适,总之,北京是大都市,却保住了乡野的幽静,让人和大自然保持着亲近。其实,北平的众多特点有着共性——接近自然,北平是理想的适合人居的城市。北平每一个特点都显出了“中庸”意味:既热闹又清净,既人为又自然;既有大都市的阔大又能有农村的花菜果子,既是大都城又能优游闲适,总之,北京是大都市,却保住了乡野的幽静,让人和大自然保持着亲近。其实,北平的众多特点有着共性——接近自然,北平是理想的适合人居的城市。 总结:

  12. 问题1: • 作者使用了比较的写作手法,那么他比较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这么比?

  13. 像北京这样历史悠久的大都市,可写的地方很多,老舍为什么会把笔伸向普通北京人的院子、墙根,只选择那些日常生活中的果果菜菜来写呢?是不是显得小气了一点?像北京这样历史悠久的大都市,可写的地方很多,老舍为什么会把笔伸向普通北京人的院子、墙根,只选择那些日常生活中的果果菜菜来写呢?是不是显得小气了一点? 问题2:

  14. 在《老舍自传》里有一篇《望北平》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八年流浪到处为家,反正到哪里我也还是写作。干嘛去挤车挤船的受罪呢?我很想念家乡,这是当然的。可是我既没钱去买黑票,又没有衣锦还乡的光荣。那么就教北平先等一等我吧。写了一首“乡思”的七律,就拿它结束这段“八方风雨”吧: 《乡思》 茫茫何处话桑麻?破碎山河破碎家;    一代文章千古事,余年心愿半庭花!    西风碧海珊瑚冷,北岳霜天羚角斜;    无限乡思秋日晚,夕阳白发待归鸦!

  15.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16. 1936年,作者当时在青岛,不在北平。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战争即将爆发,都说明华北危急,北平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平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今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1936年,作者当时在青岛,不在北平。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战争即将爆发,都说明华北危急,北平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平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今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17.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怎么读:没有悲,只有愁;没有恨,只有爱。

  18. 总结 • 1、写作手法:比较衬托、以小见大 • 2、语言特点:幽默诙谐,京腔十足,通俗明白,鲜明生动。如“差点事儿”,“挤得慌”,“带霜的玉李儿”,“还不愧杀”等蕴含极其深刻思想的话语经老舍说出,却是极平常普通,通俗易懂,显示了语言大师举重若轻的功力。 • 3、“我的北平”

  19. 老舍决定写出“我的北平”,把对北平的感情上升到爱母亲的地位,他抛开一切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用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通过与巴黎等城市的比较突出北平的特点,表明北平与老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体的关系,表达“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