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转型社会的教师心理健康

转型社会的教师心理健康. 吴增强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转型社会的的教师心理健康. 转型社会与教师生涯发展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心理调适. 一、转型社会与教师生涯发展. 转型社会的特征 多元文化、单向度科技理性、功利主义、社会阶层分化 心理健康对教师生活的意义 家庭生活、个人成长、职业生涯 教师人格的力量 师源性心理问题 良好师生关系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环境. 单向度科学知识增长与地球生态危机.

mavi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转型社会的教师心理健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转型社会的教师心理健康 吴增强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 转型社会的的教师心理健康 • 转型社会与教师生涯发展 •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 教师职业倦怠 • 教师心理调适

  3. 一、转型社会与教师生涯发展 • 转型社会的特征 多元文化、单向度科技理性、功利主义、社会阶层分化 • 心理健康对教师生活的意义 家庭生活、个人成长、职业生涯 • 教师人格的力量 • 师源性心理问题 • 良好师生关系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环境

  4. 单向度科学知识增长与地球生态危机 与人文精神背离的单向度的科学知识增长,不过是表明人类是“天真”从“幼稚”走向“深刻”。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常紧张。科学知识作为工具理性,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借助科学知识,人“不仅支配他身体内的物质力量,而且还支配着自然中的物质力量,并能利用这种力量。” ——法国哲学家 阿尔贝特.史怀哲

  5. 案例:一位青年女教师的悲剧 • 2004年12月1日《重庆晚报》上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22岁的重点中学女教师,上班3个月后留下遗书在宿舍上吊自杀。亲人、同事扼腕叹息之余,更多的是震惊。长相漂亮、工作出色,又没有情感纠葛的她,为什么会自杀呢?。 • “工作以来,除了第一个月相对开心以外,后面这段时间,我连笑是什么感觉都不清楚了……我感觉到我的生活没有阳光,一片灰暗,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当一名教师……彻夜失眠,使得第二天精神不振,上课质量更差。教学工作做得不好,我自觉得没脸面管理班上的学生……许多该做得来的题不会做,该讲得清的题不会讲,我觉得自己愧对教师这个称号,甚至当别人叫我‘马老师’时,我真想叫他们别喊……按理说,作为一个数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教数学是不成问题的,可我做不到……”

  6. 社会现代化呼唤人的现代化 “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现代制度之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当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它的国民不经历这样一种心理和人格上向现代化的转变,仅仅依赖外国的援助、先进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引进,都不能成功地使其从一个落后的国家跨入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人。” ---英格尔斯

  7. 现代性人格特征 ——乐于接受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准备迎接社会的变革; ——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注重现在与未来,守时惜时; ——有强烈的个人效能感; ——有计划性; ——尊重知识; ——可依赖性和信任感; ——重视专门技术,有愿意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 ——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的智慧敢于挑战; ——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

  8. 教师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 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俄)乌申斯基

  9. 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健康信托给医学家,那么我们就要把我们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家,把子女的灵魂,同时也把我们祖国的未来信托给我们。 ——(俄)乌申斯基

  10. 案例:一个老年教师的冲动行为 故事简述: 工作极其负责,班级严格管理、好强“样样要争第一,她所带的班级年年是先进。有一次没有评上先进班,只评上”合格班“,她把”合格班“的旗子扔到窗外,然后把学生们狠狠训了一通。 问题分析: 完美主义,不能容忍失败

  11. 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 健康心理标准 • 压力与生活事件 •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12. 健康心理的标准 •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 自知、自控、自律 • 平和、稳定、愉快 • 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 • 了解环境、人际关系好、生活态度积极 • 具有不断成长的趋势 • 不断进取、不断求知、不断完善 • 具有高尚的道德伦理 • 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责任感、正义感

  13. 压力、应付与心理健康 压力 心理问题 发生率 承受力

  14. 压力的时代 缺乏相互独立 缺乏交流沟通 缺乏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A类型行为模式 高血压人格 抑郁型人格 癌症敏感型人格 酒精型人格 家庭压力 人格因素与压力 21世纪"压力时代" 角色模糊 人际应激 职业发展 组织结构 家庭与工作 技术应激 社会压力 工作压力 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 剥夺个性的发展 噪音污染 空气污染 过度拥挤 环境压力

  15. 压力的反应 负性生理反应 1、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2、肠胃失调,如溃疡; 3、容易疲劳; 4、经常头痛; 5、肌肉紧张、疼痛; 6、睡眠质量差; 等等 负性心理反应 1、焦虑、紧张、迷惑或急噪; 2、感觉压抑; 3、退缩和抑郁; 4、厌烦和工作不满; 5、注意力分散; 6、自信心不足; 7、习得性无能; 等等 负性行为反应 1、服药、去医院增加; 2、饮食过度; 3、冒险行为增加; 4、攻击性行为; 5、工作拖拉、效率低; 6、与家人和朋友关系恶化; 等等

  16. A型行为与B型行为 • 由美国医学专家Friedman,M. 和 Rosenman,R.提出 • A型行为特点 过分的抱负和雄心,过重的工作要求,情绪容易波动,好斗、有闯劲,没有耐心,不断为自己提出更高的奋斗目标。A型行为人的冠心病发病率为B型行为人的三倍 • B型行为特点 从容不迫,悠闲自得,稳重、现实,随遇而安,对人比较随和,较少侵犯性

  17. 关于压力 压力 是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面临一定的生活事件和情境,所感受到威胁时的一种紧张状态。 压力源与生活事件 生活改变与生活事件、创伤性应激 生活琐事 心理因素:挫折和冲突 压力的反应 生理反应、情绪反应 压力和压力源

  18. 生活事件量表(Holmes& Rehe,1976) 事件 LCU 事件 LCU 夫妻不和 35 中量贷款 31 子女离家 29 司法纠纷 29 个人突出成就 28 妻子开始工作或离职 26 生活条件变化 25 个人饮食改变 24 与上级矛盾 23 搬家 20 转学 20 娱乐改变 19 宗教活动改变 18 过圣诞节 12 轻微违法行为 11 配偶死亡 100 离婚 73 夫妻分居 65 拘禁 63 家庭成员死亡 63 外伤或生病 53 结婚 50 解雇 47 复婚 45 退休 45 家庭成员患病 44 怀孕 40 性生活问题 39 调换工作 39 经济状况改变 38

  19. 生活事件与健康 • Holmes对5000人的调查发现: LCU(生活变化单位)与疾病发生率密切相关.一年内 LCU不足150,预测下一年基本健康 LCU150~300之间,预测患病概率50% LCU300以上,预测患病概率70% ——张明岛 《医学心理学》1998年版

  20.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 • 梦里再现应激事件、心神不宁 • 睡眠差 • 退缩、感觉麻木、焦虑、思维不连贯 • 攻击性行为 • 过于兴奋,受惊反应明显 • 肾上腺素、及其代谢水平偏高

  21. 动机冲突 • 双趋式动机冲突 • “鱼翅和熊掌不可兼得” • 双避式动机冲突 • “前是悬崖,后有追兵” • 趋避式动机冲突 • “爱吃巧克力又怕胖”

  22.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 48%的教师心理不健康吗? • 一份新闻报道引起的争论 • SCL-90测查结果 • 强迫症状、人际敏感、躯体化、抑郁居前四位 • 中年教师、主课老师压力大 • 教师的压力源 • 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子女成长问题、个人婚姻问题

  23. 香港教师压力最大的 前十项压力源 • 1、学生缺乏学习动机; • 2、把工作带回家; • 3、缺少时间来指导学生; • 4、工作负担过重; • 5、非教学性的事务工作; • 6、班级学生人数太多; • 7、没有时间批改作业; • 8、责任太多; • 9、学生能力参差不齐; • 10、学生能力低。

  24. 上海教师前十项压力源 1、学生学习态度差 2、应付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各种检查、评比 3、学生学习动机不强 4、非教学性的会议、事务性工作太多 5、花很多时间准备公开课 6、缺少必需的教学资料和资 7、升学率 8、收入低 9、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 10、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太高

  25. 教师心理健康调查

  26. 焦虑与抑郁 • 焦虑(anxiety) • 正常焦虑情绪状态 • 病理性焦虑状态 • 抑郁(depression) • 抑郁成因(社会心理因素、个体内部因素、遗传) • 抑郁诊断 • 抑郁防治(良好社会支持、客观评价自己、调整个人期望、保持良好心态)

  27. DSM—IV 关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A. 对于许多事件或者活动(比如工作、学习成绩)等,呈现过分的焦虑和担忧,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B 患者感觉难以控制自己不去担忧 C 焦虑和担忧有以下6种症状中3项以上(儿童只需其中的一项症状) 1 坐立不安或者感觉紧张; 2 容易疲劳 3 思想难以集中,或者大脑一下子变得空白 4 易激怒 5 肌肉紧张 6 睡眠障碍

  28. (续)DSM—IV 关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D 这种焦虑和担忧不仅限于某种轴I心理障碍上,例如这种焦虑和担忧不在于患有惊恐发作、不在于社交恐惧症、强迫症、分离性焦虑、神经性厌食、躯体化症状和创伤性应激障碍 E 这种焦虑和担忧造成了临床上显著的痛苦烦恼,对患者的社会的、职业的、或者其他方面的功能造成损害 F 此障碍不是由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药物、治疗药物),或由于一般的躯体情况所致,也排除心境障碍、精神病性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可能

  29. 抑郁症状诊断 • 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 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 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到妄想程度 •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 反复出现轻生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 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 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 性欲明显减退

  30. 三、教师职业倦怠(job burnout) • 职业倦怠的涵义 • 职业倦怠原因分析 •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

  31. 职业倦怠的涵义 • 职业倦怠 • 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之下身心疲惫、厌弃工作的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也称之为心理枯竭。 •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 (1)情绪衰竭,是个体对压力的评估,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端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 • (2)非人性化,涉及个体对他人的评估,表现为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 • (3)低个人成就感,涉及个体对自我的评估,表现为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

  32. 教师自述一 • 每天从早上一睁开眼开始,我的脑子里就都是学生、教学、上课、家长等字眼,一直要到晚上上床睡觉,我的脑海才会稍微安静一些。晚上倒是倒头就睡,可睡眠质量不好,常常半夜就醒过来,然后整小时整小时的睡不着,脑海里走马灯似的转着乱七八糟的事情,只好起来看书做事。我知道这是压力大的反应,可我有什么办法,除非没有这么多的事情,但这可能吗?

  33. 教师自述二 • 我就是觉得累,除了上课,我一般是能不讲话就不讲话,甚至有时候很累很累,但是就是不想去洗漱睡觉,情愿傻坐着发呆。有时人家跟我说什么,我也无法及时作出反应,脑子好像生了锈的机器。有时还有想象力枯竭的情况,太疲惫了就啥也想不出了,感觉得了老年痴呆,可我才奔三啊。我也没什么其它的压力,就是课太多,每天都是四五节课,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34. 教师自述三 • 我已经很久没看电视了,每天下班回家路上要一个多小时,我就在这段时间里把晚上要做的事情在脑子里安排好,回到家就跟打仗似的,买菜做饭安顿好孩子就已经九点多了,然后我看自己的书、备课。我的msn称呼是“我希望能活着撑到退休”,可我已经很久没上那里去跟朋友聊天了。白天在干什么?早上7点到校,看早操、上课、批改作业,中午要么找学生谈心,要么解答同学的疑问,还要接待家长的电话或来访,传达学校布置的各种事宜……还是晚上夜深人静时备课效果好。

  35. 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 个人因素 • 期望过高、完美主义 • 超负荷的工作量 • 社会变迁带来的适应不良 • 家庭与职场的角色冲突 • 环境因素 • 职业特点引起精神透支,出现职业倦怠高危人群 • 领导没有认同其工作绩效,缺乏成就感 • 任务要求与个人应付资源失衡 • 没有得到组织和其他成员的认同,成为边缘人物 • 经常发生与顾客的冲突

  36. 职业倦怠的几种解释 • 慢性疲乏症状(Frendenberger&Richelson,1980) • 当个体工作的组织不能认同他的工作态度,并对他的工作成绩有所回报时,个体会产生疲乏、抑郁和挫折感。 • 摆脱过程(Cherniss,1980) • 当工作任务要求与个体可利用的资源之间的不平衡而使个体产生的焦虑、紧张和过度疲劳(包括防御性应对,和非人化)。

  37. Cherniss的模型 工作环境 超负荷任 务 刺激 与顾客接触 自主权 组织目标 应激源 态度转变 对工作结果的 个体责任感 理想/现实 情感疏远 工作疏远 自信心不足 与顾客产生问题 上级干预过多 缺乏激鼓励和 成就感 缺乏参与管理权 个体 从工作以外 获得支持/需求

  38. Leiter&Maslach的模型 人际关系压力 (与顾客、同事、领导) 情感枯竭 职业应激源 非人化 自我成就感低下

  39. 应激资源守恒模型(Hobfoll,1989) • 个人拥有的四类可以利用的资源 • 所属物、社会地位、个性特征、物质与非物质形式的资源 • 当个体面临失去资源的威胁,真正地失去部分资源,或是无法获得资源时就会出现压力和应激

  40. 教师职业倦怠调查 2004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的中国“职业倦怠指数”调查报告中,教师(50.34%)这一职业成为继公务(54.88%)、物流/运输(54%)之后职业倦怠比例最高的职业,两名教师之中就会有一名教师患有职业倦怠。

  41. 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 • 伍新春等的研究(2004) • 对象:对北京、包头647名中小学教师问卷调查 • 工具: Maslach的职业倦怠问卷 • 结论 • 我国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程度不高,但与我国护士和美国教师相比,其个人成就感明显偏低 • 男女教师的情绪枯竭和非人性化程度无显著差异,女教师成就感显著高于男教师 • 中专学历教师情绪枯竭显著低于大专和本科学历的教师 • 小学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显著高于中学教师,非人性化程度明显低于中学教师,高中教师比小学、初中教师具有更强烈的情绪枯竭感 • 教龄为5—10年的小学教师和教龄为11—20年的中学教师,最容易出现情绪枯竭

  42. 四、教师心理调适 • 认知调整法 • 客观评价自我、克服错误思维方式 • 愉快情绪法 自得其乐、笑口常开、助人为乐、成功体验法 • 负面情绪消除法 合理宣泄、松弛法、目标转移法 • 自我防御法 • 压力管理 • 教师成长工作坊

  43. 教师职业压力模型 教师个体特征 人格特征、适应、 信念、态度、价值 慢性 压力 身心 疾病 潜在的 压力源 物理的 心理的 评估 对个人 自尊和 安宁的 威胁 实际的 压力源 适应 机制 减少威 胁知觉 消极 情感与 心理、 行为 非职业压力源

  44. 心理咨询名言 问题不是问题 如何面对才是问题

  45. 乔哈里窗口(Johari Window) 自己知道的 自己不知的 别人知道的 (B) 盲目区 (A) 公开区 团体成员行为面面观 别人不知的 (D) 未知区 (C) 隐秘区 防卫的、孤立的自我 开放的、协调的自我

  46. 开放的自我 防卫的自我 A B C D A B C D

  47. 成功的信念 • 永远对自己抱有信心 • 喜欢自己、悦纳自己 • 能力是可塑的、变化的、发展的 • 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 压力是进步的动力 • 专注自己的事 • 不要总是与别人比较

  48. 克服非理性信念--ABC理论 A活动事件 B信念 C情绪和行为结果 决定人的情绪反应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态度 和想法。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人的非理性想法,进而改变 其情绪和行为反应。

  49. 非理性信念的特点 • 思维绝对化 非此及彼、非白及黑 • 思想片面化 以偏概全 • 糟糕至极 • 完美主义

  50. 非理性想法举例 • 问题一 退缩、回避 • B:我必须想方设法地避免被注意到,因为只要我一尝试,我就会失败。这太可怕了,而我会变得没有价值 • 问题二 过分追求完美,强迫倾向 • B:我必须要表现良好,这样才能引起注意、得到赞同。否则我会被人遗忘,变得没有价值。 • B:表现差太可怕了,差劲的表现会让人觉得我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