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世界童軍運動的起源

世界童軍運動的起源. 世界童軍運動創始人 — 貝登堡在印度、非洲服役後便開始研究青少年教育。 1907 年 , 貝登堡召集二十位青少年在英國桃山白浪島露營 , 進行生火、炊事、追蹤、斥堠、自然觀察和急救等訓練。次年 , 出版童子警探一書 , 並成功地推廣了童軍的理念。這種以自動自發和服務精神做基礎的野外生活運動 , 就從英國發展起來 , 傳到世界各國。. 貝登堡的出生.

maxin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世界童軍運動的起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世界童軍運動的起源 • 世界童軍運動創始人—貝登堡在印度、非洲服役後便開始研究青少年教育。1907年,貝登堡召集二十位青少年在英國桃山白浪島露營,進行生火、炊事、追蹤、斥堠、自然觀察和急救等訓練。次年,出版童子警探一書,並成功地推廣了童軍的理念。這種以自動自發和服務精神做基礎的野外生活運動,就從英國發展起來,傳到世界各國。

  2. 貝登堡的出生 • 貝登堡先生在西元1857年2月22日出生於英國倫敦。他的父親是牛津大學的數學教授兼牧師,會彈風琴,也會畫畫。不幸的是,貝登堡先生三歲時父親去世了,貝登堡先生的母親是一位堅毅的女性,富有智慧和幽默感,她在老貝登堡去世後獨力將九個子女撫養成人。

  3. 貝登堡的童年 • 貝登堡的外公是一位海軍上將,他常常請外公講述航海或其他的歷險故事,他的哥們也常帶他到野外去活動和划船。此外,貝登堡喜歡畫畫,他能同時用左手和右手畫畫、寫字、畫素描。他也會彈鋼琴、拉小提琴、吹喇叭、吹號,唱歌的時候音寬廣,在編劇及表演方面更有驚人的才華。

  4. 少年英豪貝登堡 • 十九歲時自桑德何斯特(Sandhurst)的皇家軍事學院畢業,進入陸軍,以騎兵少尉的身分派至印度陸軍輕騎兵團。在軍中,貝登堡對地形學的高強能力使他得到一個獎章,他有關地形的紀錄不但被當地的軍事法庭採用,也被倫敦的參謀總部採用作為參考資料。此外他也教士官們射擊、騎馬、採險、偵察、警探等課程。在工作閒暇,貝氏是一名優秀的馴馬師,能將劣馬訓練成良馬,他還喜歡獵山豬,甚至寫了一本有關獵山豬的書

  5. 木章制度 • 1888年貝氏奉命前往東南非的納塔耳(Natal),並參加了祖魯(Zulus)戰役。他訓練優秀的警探,使得敵人無所遁形。在這次戰役中他也得到當地土著的友誼,一位酋長送他一串很長的木珠項鍊,後來他把項鍊上的木珠分送給優秀的童子軍領袖,這個習慣以及複製的小木珠,至今仍然保存著,這也是童子軍服務員「木章」的由來。

  6. 不睡之狼 • 1896年貝登堡參加了南非「馬達貝之役」,在這次戰役中,貝氏再一次展現他在觀察和警探術上的專長,使得土人覺得他似乎無所不在,永遠能掌握土人們的行蹤,因此稱其為「音比沙」(Lmpelsa),意為「不睡之狼」次年貝氏升為上校,並再度調任至「印度」。這一次,他首次在訓練時運用小隊的組成,賦與小隊信念和責任感。

  7. 非洲戰役 • 1899年南非的梅富根(Mafe King)城戰事又起,六千名波耳(Boers)戰士將梅富根城團團圍住,而駐守城內的英國官兵僅一千二百一十三名,貝登堡先生奉命守城,等待援軍,他訓練城中的青少年協助傳令、探察、警衛、救護等工作,最後終於等到援軍抵達。當此消息傳到英國國內時,倫敦戲院和歌劇院裡,觀眾和演員立刻自然地唱起國歌。正在用餐的維多利亞女王離開餐桌親自撰寫電文向防衛軍致賀,此後貝登堡成為一個大將軍,他是舉國矚目的大英雄。

  8. 首次露營 • 1907年夏天,貝登堡先生召募了約二十名青年,來到英國南部桃山的白浪島(Brownsea Island in Dorset)舉行為期兩週的露營,這一群來自城市的青少年學習露天生活,在遊戲中學習警探術,到了夜晚則在營火邊唱歌並聽他講述自己在遙遠異國的真實經驗,這次露營非常成功。第二年貝登堡出版了童子警探(Scouting for Boys)一書,指導青少年如何從事野外活動。

  9. 世界性童軍運動 • 童子軍運動很快地因青少年們的傳播及童子警探一書的暢銷,而流傳至全國各地,甚至其他的國家。1908年,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皆出現童子軍組織,1909年,印度和智利也出現了童軍,而後伸展到南美洲的阿根廷及巴西。1910年童子軍運動正式登陸美國及歐州。

  10. 世界童軍運動的發展 • 1909年,英國童子軍在水晶宮前舉行第一次全國大檢閱時,出現了一群自樹一格的女孩們,要求貝登堡讓她們也加入童軍組織。於是1910年創立了女童軍,由貝登堡的妹妹安尼斯女士負責領導及訓練。1912年,在貝登堡與奧莉芙結婚之後, 1916年由貝登堡夫人奧莉芙(Olave Badon Powell)繼續領導女童軍運動。女童軍運動也和童子軍動一樣,很快地便傳遍了世界各地。日後成為世界女童軍領袖。

  11. 1912年1月,貝登堡先生搭乘阿卡丁(Arcadian)號豪華郵輪,經由加勒比海駛向紐約。在船上,他認識了奧莉芙˙聖˙克萊˙索姆絲(Olave Saint Clair Soames)小姐。他們的生日同是二月廿二日,他比她整整大了三十二歲。10月,他們結婚了,蜜月旅行的方式是去非州露營。回國後他們收到英國童子軍送給他們的結婚禮物?由十萬名童子軍每人分攤一毛錢而合買的一輛廿匹馬力的汽車。

  12. 永遠的貝登堡 • 貝氏夫婦育有三個子女,他們一直過著為人稱羨的幸福生活。直到1941年1月9日貝登堡先生與世長辭。按照他的心願,他被安葬於非州的肯亞山下,在其墓碑上刻有童軍追蹤記號?⊙(「我已回」之意)。貝氏在他給童子軍的告別書中說:「真正的快樂之道,是讓別人快樂。」又說:「請試著在你離開這世界之前,把世界弄得比原先你看見的那一個更為美好。」

  13. 世界童軍運動的現況 • 世界童子軍運動現已有九十年左右的歷史。到目前已經有二億五千萬青少年參加過童子軍。根據世界童子軍總部一九九六年的統計,目前全世界之童子軍人數為26,831,762人,而會員國共有140個國家或地區。只有少數國家,童子軍的運動根本不存在或不被允許,如中共、北韓、緬甸、寮國、古巴…..等。

  14. 中國童軍運動的起源: • 1.童子軍:1912年 (民國元年) 二月二十五日,嚴家麟先生在武昌的文華書院,成立了中國的第一個童子軍團。2.女童軍:1919年 (民國八年),由張紹南女士在上海明智女校內成立了女童軍團,並聘任張維楨女士負責領導訓練。 

  15. 我國各類男、女童軍訓練級別及參加年齡

  16. 女童軍訓練級別及參加年齡

  17. 童子軍

  18. 女童軍

  19. 第一題 • 童軍運動的創始者是那一位?

  20. 答案 • 貝登堡

  21. 第二題 • 貝登堡是那一國人?

  22. 第三題 • 貝登堡那年創童軍運動?

  23. 答案 • 1907

  24. 第四題 • 貝登堡在運動方面最擅長的是甚麼?

  25. 答案 • 足球

  26. 第五題 • 貝登堡加入軍隊後,被派到那裡駐守?

  27. 印度

  28. 第六題 • 除了印度,貝登堡也曾到那裡駐守?

  29. 南非

  30. 第七題 • 世界第一團童軍的訓練地點在那裏?

  31. 桃山白浪海島

  32. 第八題 • 1908年貝登堡出版了那一本書?

  33. 童子警探

  34. 第九題 • 貝登堡的墓碑上刻有什麼記號?

  35. 我已回

  36. 第十題 • 貝登堡的生日是幾號?

  37. 2.22

  38. 第十一題 • 1896年貝登堡參加了南非「馬達貝之役」,在這次戰役中,土人稱其為「音比沙」(Lmpelsa),意為?

  39. 「不睡之狼」

  40. 第十二題 • 貝登堡夫人(Olave Badon Powell)領導女童軍運動,名字是?

  41. 奧莉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