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3.4 综合布线工程

3.4 综合布线工程. 3.4.1 综合布线 综合布线( Generic Cabling , GC )是一个能支持多种应用系统的模块化、而且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物之间的信息高速传输通道,其组成部件包括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通信介质、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适配器、插座和插头)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一个设计良好的综合布线系统对其服务的设备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互连多种不同应用系统的设备,如既能支持模拟或数字的公共系统设备,也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形、图像和视频设备等。

med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3.4 综合布线工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3.4综合布线工程 • 3.4.1 综合布线 • 综合布线(Generic Cabling,GC)是一个能支持多种应用系统的模块化、而且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物之间的信息高速传输通道,其组成部件包括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通信介质、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适配器、插座和插头)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一个设计良好的综合布线系统对其服务的设备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互连多种不同应用系统的设备,如既能支持模拟或数字的公共系统设备,也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形、图像和视频设备等。 • 综合布线一般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该结构下的每个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对任何一个子系统的改动都不影响其他子系统,只要改变节点连接方式就可使综合布线在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等结构之间进行转换。 • 综合布线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按每个模块的作用,可把它分成如下6个部分:

  2. 工作区子系统 是放置应用系统终端设备的地方,由终端设备及其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接插软线组成。 • 水平子系统 是将干线子系统经楼层配线间的管理区连接并延伸到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的子系统。在需要较高带宽应用时,水平子系统也可以采用光纤直接到桌面的方案。当水平工作面积较大时,在这个区域还可设置二级交换间。这种情况的水平线缆一连接在楼层配线间的配线架上,另一端还要通过二级交换间的配线架后,再连接到信息插座上。 • 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提供建筑物的干线电缆的路由,由设备间和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线缆组成。该子系统由不同电缆组成,或者由电缆和光缆以及将此干线连接到相关的支撑硬件组合而成,相当于电话配线系统中的干线电缆。又称“垂直子系统”。 •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把中继线交叉连接处和布线交叉连接处连接到公用系统设备上。它由设备中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把系统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相当于电话配线,是系统中的站内配线设备及电缆、导线连接部分。在设备间内,可把公共系统用的各种设备互连起来。设备间还包括建筑物入口区的设备或电气保护装置及其连接到符合要求的建筑物接地点。

  3. 管理区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和输入/输出(I/O)组成,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相当于电话配线系统中每层配线箱或电话分线盒部分,用于管理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线缆。管理区为连通各个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 • 建筑群干线子系统 建筑群干线子系统由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延伸到建筑群的另外一些建设物中的通信设备和装置上。它提供楼群之间通信设施所需的硬件,其中有电缆、光缆和防止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设备,相当于电话配线重点电缆保护箱及各建筑物之间的干线电缆。 • 3.4.2综合布线的特点 • 综合布线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它的兼容性、灵活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 兼容性 指综合布线自身是开放式的体系结构并且采用国际标准,所以综合布线系统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综合布线将语音、数据和监控设备的信号线经过统一的规划和设计,采用相同的通信介质、信息插座、交连设备、适配器等,把这些不同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中,并可连接不同厂商的设备。

  4. 灵活性 综合布线采用标准的通信介质和相关的连接硬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通道都是通用的。一个插座可以既接入计算机又接入电话等设备,所有设备的变更只需在配线架上进行必要的跳线即可。 • 可靠性 传统的布线方式中,不同系统互不兼容,一个建筑物内需要有多种布线且各应用系统布线之间还易形成交叉干扰,整体的可靠性难以保证。综合布线采用标准布线设计,统一安装,集中管理。任何一条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他链路的运行,为链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提供了方便,保障了应用系统的可靠运行。 • 经济性 综合布线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不需重新布线即可满足用户迁移或增加设备的要求,可以实现建筑物与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等具有前瞻性的需求,保证在一定的时期内技术上的先进性。 • 3.4.3综合布线的设计步骤 •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按如下步骤进行: • 1)用户的需求分析。 • 2)研究建筑物平面和立面图。 • 3)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 4)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的路由。 • 5)可行性论证。 • 6)绘制综合布线施工图。 • 7)编制综合布线材料清单。

  5. 3.4.4综合布线规范 • 目前,通常被采用的综合布线及其产品、线缆、测试标准及规范主要有: • EIA/TIA 568:商业建筑物布线标准。 • EIA/TIA 569:商业建筑物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 • EIA/TIA 570:住宅电信布线标准。 • EIA/TIA 606:商业建筑物电信基础结构管理标准。 • EIA/TIA 607:商业建筑物接地和接线规范。 • EIA/TIA TSB-67:现场测试非屏蔽双绞线布线系统传输性能规范。 • EIA/TIA TSB-72:集中式光纤布线指南。 • EIA/TIA TSB-75:开放式办公环境水平布线标准。 • EIA/TIA TSB-95:支持1000Base-T的5类布线附加传输性能指南。 • ISO/IEC ll801:国际布线标准。 • EN 50173:欧洲电工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布线标准。 • 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GB/T 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 3.4.5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 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 工作区的终端设备通过工作区线缆与信息插座相连接,一些终端设备需要适当的适配器或平衡/非平衡转换器进行转换才能连接到信息插座上。适配器是一种能够将不同尺寸或不同类型的插头与水平子系统的信息插座相匹配的设备,并且提供引线的重新排列。 • 在工作区设计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 在设备连接处采用不同信息插座时,可以使用专用接插电缆或适配器。 • 信息插座上提供两项服务时,应选用“Y”型适配器。 • 水平子系统中的电缆类别与设备使用的电缆类别不同时,应采用适配器。 • 连接不同信号的数/模转换或数据速率转换装置时,应采用适配器。 • 工作区使用不同的终端设备时,可采用适配器。 • 工作区线缆、楼层配线架上的接插软线或跳线总长度应小于10m。 • 接插软线或跳线最大长度为5m。 • RJ-45插座到地面的距离应保持30cm以上。

  7. 2. 水平子系统设计 • (1)水平子系统设计要求 • 水平子系统线缆通常沿楼层的地板或吊顶布线。 • 充分考虑用户对工程提出的远期规划。 • 详细设计每层楼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数量及位置。 • 一次性建设与分期建设的方案比较。水平子系统宜采用4对双绞电缆。在高速率应用的场合,可采用光缆及相关连接硬件。 • (2)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 水平子系统通常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 每个工作区域至少有两条以上的电缆用于数据和语音传输。 • 水平子系统的线缆(电缆或光缆)最大长度不得超过90m。 • 可采用直接埋管式或内线槽布线。 • 高速率信息传输系统可采用光缆连接。 • 传输不同信号类型的线缆用不同的色标加以区别。

  8. 3.干线子系统设计 • 在干线子系统设计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 干线的布线应选择线缆最短、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路由。 • 为了管理的方便,干线线缆的交接不应多于两次。 • 主配线架应放在建筑物的中部以使线缆的距离最短。 • 主配线架到楼层分配线架之间的布线距离应小于500m。 • 干线线缆通常选用高速线缆(如6类双绞线、多模光缆和单模光缆)。 • 4.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 在设备间子系统设计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设备间通常选择在建筑物的中间位置。 • 哪些主要的综合布线硬件或设备应放在设备间。 • 计算机网络系统互连设备离设备间不宜太远。 • 设备间内连接不同配线区的进出线装置或设备须采用不同色标加以标注。 • 计算机用房设计可按国家标准GB/T50174-19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和GB/T2887-1989《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进行设计。 • 程控交换设备用房可按CECS09-89《工业企业程控用户交换机工程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9. 设备间的温度、湿度、尘埃、噪声等要符合要求,设备间内还要符合抗电磁场干扰的要求。设备间的温度、湿度、尘埃、噪声等要符合要求,设备间内还要符合抗电磁场干扰的要求。 • 供电系统可采用直接供电和不间断供电两种方式。 • 供电容量可按设备间所有设备用电标称值总和的倍来设计。 • 5.管理区子系统设计 • 一般在管理区子系统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注意合理选择配线架的类别。 • 线缆的连接次数应小于或等于4次。 • 交连区采用色标进行线路管理并建立管理档案。 • 6.建筑群干线子系统设计 • 在建筑群干线子系统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确定建筑物电缆入口的位置及数目。 • 确定明显障碍物的位置。 • 确定主电缆路由和备用电缆路由。 • 确定电缆类型和规格。

  10. 3.4.6材料的选用 • 1.同轴电缆及其传输特性: • 同轴电缆有两种基本类型: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常用的基带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为50Ω,如:RG-8(粗缆)、RG-58(细缆)等。这种电缆用于基带或数字传输。宽带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为75Ω,如:RG-59等,它既可以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以传输模拟信号。 • 2.双绞线电缆及其传输特性 • 双绞线电缆外部包缠的是金属屏蔽层,可分为屏蔽双绞线电缆和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它们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非屏蔽双绞线电缆采用每对线的绞矩与所能抵抗的电磁辐射及干扰成正比,并结合滤波与对称性等技术,经由精确的生产工艺加工而成。屏蔽双绞线电缆只是在护套层内增加了金属层,还有一根漏电电线用于接地,以释放屏蔽金属层的电荷。 • 综合布线常用的双绞线电缆分为100Ω和150Ω两类。100Ω双绞线电缆又分为3类、4类、5类、超5类和6类/E级等几种,每一种电缆又由不同数量的双绞线对组成。

  11. 3.光纤及其传输特性 • 光纤通常是一种高速传输媒质,由玻璃或特制塑料拉制而成。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选择光纤的原则主要有两点,一是要考虑传输距离和容量。短距离小容量的应用系统一般选用多模光纤,对长距离大容量的应用系统通常选择单模光纤。另一点是要考虑能否容易得到所选波长的光器件且在质量、价格及可靠性等方面都能满足要求。光纤的选择也与光源的类型有关。发光二极管光源与单模光纤的耦合效率很低,一般只用于多模光纤传输系统。激光二极管光源既能用于多模光纤传输系统,也能用于单模光纤传输系统。 • 4.信息插座 • 信息插座是工作区终端设备与水平子系统连接的接口。综合布线可以采用不同类别的信息插座和带有插头的接插软线,它们之间相互兼容。 • 为了便于在配线架上管理链路,每一根水平线缆都应端接在信息插座上。电缆在信息插座上有两种端接方式,即T568B和T568A标准接线方式。

  12. 3.4.7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源及电气防护 • 1.电源 • 设备间内安放计算机主机时,应按照计算机主机电源要求进行工程设计。设备间安放程控用户交换机时应按照《工业企业程控用户交换机工程设计规范》CECS09-89进行工程设计。设备间、交接间应用可靠的交流220V、50Hz电源供电。设备间应有可靠交流电源供电,不要用邻近的照明开关来控制这些电源插座以防断电事故发生。 • 2.电气防护 • 综合布线网络在遇有下列情况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 电箱和配电网产生的高频干扰。 • 大功率电动机电火花产生的谐波干扰。 • 荧光灯管、电子启动器的干扰。 • 开关电源。 • 电话网的振铃电流。 • 信息处理设备产生的周期性脉冲。 • 大楼外部存在雷达。 • 大楼外部存在无线电发射设备。 • 大楼外部存在移动电话基站。 • 大楼外部存在高压电线。 • 大楼外部存在电气化铁路。 • 大楼外部存在雷击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