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0

第七章 温里药

第七章 温里药. 定义: 凡能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温里药。. 里寒证成因 寒邪自外而入,阳气受困 (阴胜则寒) 脏腑阳气衰弱,阴寒内生 (阳虚则寒). 适应证 脾胃虚寒 里寒证 -- 脏寒证 肺寒痰饮 肝经寒凝 亡阳证. 脏寒所致(虚脱) 亡阳证(心肾阳衰)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七章 温里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温里药

  2. 定义:凡能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温里药。定义:凡能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温里药。

  3. 里寒证成因 寒邪自外而入,阳气受困 (阴胜则寒) 脏腑阳气衰弱,阴寒内生 (阳虚则寒)

  4. 适应证 脾胃虚寒 里寒证-- 脏寒证 肺寒痰饮 肝经寒凝 亡阳证

  5. 脏寒所致(虚脱) 亡阳证(心肾阳衰) 大汗、大失血、 大吐、大泻所致 (暴脱)

  6. 重要性 1、祛除里寒,可预防亡阳 证的发生 2、为中医急救之品

  7. 附子

  8. “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 《纲目》

  9. 一、回阳救逆--亡阳证 恢复阳气,挽救厥逆

  10. “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 《伤寒蕴要》

  11. 二、补火助阳--阳虚证 “补先天命门真火第一要剂。” 《本草求真》

  12. 峻补元阳,益火之源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 补火助阳中温脾阳,散寒助运 (阳虚证) 脾阳不振,虚泻不止 益火暖脾,助阳化气 脾肾两亏,阳虚水肿

  13. 三、散寒止痛--寒痹证

  14. 阳虚外感+麻黄、细辛--助阳解表 阳虚便秘+大黄、细辛--温阳通便 阳虚便血+阿胶、灶心土--温阳止血 阳虚气喘+硫磺、补骨脂--温肾定喘

  15. 关于附子用量 1、因地区而异 2、与产地有关 3、因人耐受性而异 4、与季节有关

  16. “有人服钱匕即发燥不堪,而昔人补剂用为常药,岂古今运气不同耶?荆府都昌王,体瘦而冷,无他病,日以附子煎汤饮,兼嚼硫磺,如此数岁。蕲州卫张百户,平生服鹿茸附子药,至八十余康健倍常。”“有人服钱匕即发燥不堪,而昔人补剂用为常药,岂古今运气不同耶?荆府都昌王,体瘦而冷,无他病,日以附子煎汤饮,兼嚼硫磺,如此数岁。蕲州卫张百户,平生服鹿茸附子药,至八十余康健倍常。” 《纲目》

  17. 附子最有用,亦最难用之药 堕胎为百药之长(刚燥走窜,易动胎气)

  18. 肉桂

  19. 企边桂(十年以上大树干皮) 桂通(五、六年幼树干皮或粗枝皮) 板桂(老树最下部的干皮)

  20. 一、补火助阳--肾阳虚证 引火归原

  21. (肉桂) 肾阳虚衰 阴寒格阳 虚阳上浮 (肾)

  22. 二、散寒止痛--脘腹冷痛 寒湿痹痛 胸痹 寒疝腹痛

  23. “肉桂治沉寒痼冷之药也。” 《本草汇言》

  24. 三、温经通脉--痛经、经闭 阴疽

  25. 热蕴膀胱,尿闭不通+知母、黄柏 清热利尿(滋肾通关丸) 心肾不交,心烦失眠+黄连 交通心肾(交泰丸)

  26. “达子宫而破血堕胎。” 《本草汇》

  27. 肉桂与桂枝 均能温通血脉,助气化,散寒凝 桂枝辛温,主上行而散表寒,走四肢而温通经脉 肉桂辛热,主温中而止疼痛,善下行而补火助阳,又引火归原,温煦气血

  28. 干姜

  29. 一、温中散寒--脾胃寒证 温中散寒要药

  30. 二、回阳通脉--亡阳证 特点:回阳救逆力弱 与附子同用

  31. “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投,则回阳立效。” 《本草求真》

  32. 三、温肺化饮--寒饮喘咳

  33. 附子、肉桂与干姜 相同点: 温里散寒

  34. 不同点 附子:走而不守,为回阳救逆力要药。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35. 肉桂 :守而不走,长于补火助阳,引火归原。又散寒止痛,温通经脉,温煦气血

  36. 干姜:能走能守,回阳救逆力弱,长于温中散寒,温肺化饮干姜:能走能守,回阳救逆力弱,长于温中散寒,温肺化饮

  37. 吴茱萸

  38. 一、散寒止痛--寒滞肝脉诸痛

  39. 中焦虚寒(散寒止痛) 吴茱萸 头痛(颠顶),干呕,吐涎沫 肝气上逆(疏肝降逆)

  40. 二、疏肝降逆--呕吐吞酸 三、助阳止泻--虚寒泄泻

  41. 使用注意 1、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 视力障碍 2、药性温燥,阴虚者慎用

  42. 丁香

  43. 一、温中降逆--胃寒呕吐呃逆

  44. 二、散寒止痛--脘腹冷痛 三、温肾助阳--肾虚阳痿

  45. 果实--母丁香,又名鸡舌香 花蕾--公丁香

More Related